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第一人称纪录片题材的小众化和结构的单一性使得受众对其熟知度、认可度较低。在新媒体时代,创作者应当立足新媒体的语境,在创作内容上力求达到受众的认同效果,在表现形式上把握正面的价值取向,在宣传上打造多元的传播方式,以此实现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广泛传播。
关键词:新媒体;第一人称纪录片;认同关系;传播策略
第一人称纪录片是指以现实生活为基本素材,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观众代入到创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之中的纪录片类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摄像机、非线性编辑设备的应用和网络的普及,第一人称纪录片才开始流行,可以说它是在新兴技术和新兴媒体的支撑下成长起来的。就目前来看,国外的第一人称纪录片已普遍成熟且发展态势良好,如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相比,国内较为精良的第一人称纪录片数量较少,结构比较单一,社会的熟知度和认可度也不高,除2019年陆庆屹导演的《四个春天》获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奖外,鲜有获奖案例。究其原因,一方面国人自我表达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没能立足新媒体的语境对第一人称纪录片在受众的角度进行传播。笔者将以《华氏9·11》、《寻找薇薇安·迈尔》、《最后的棒棒》以及《四个春天》为例,从内容建构认同关系、表现形式把握价值取向以及多元化的宣传模式三个层次阐释新媒体语境下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一、从内容上建立与受众的认同关系
1、利用大数据技术寻找受众关注的焦点
《华氏9·11》的导演选择了国际备受关注的美国五角大楼被袭击的事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采访、叙述,真实地反映了布什政府的某些侧面,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导演对事实的精选策略十分精妙,为达到社会关注的目的主动选择表现什么、不表现什么。这本就是世人所关注的话题,在上映后更是又一次地引爆事件热点,使影片的关注量随着舆论的发酵不断上升,达到了传播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创作者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受众的聚焦点,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得受众的关注方向并进行分析,敏锐地感知创作时的焦点事件,建立在社会正向的价值基础上,通过对内容形式的创新进一步制造新的爆点,以提高影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挖掘“小人物”的事件
《寻找薇薇安·迈尔》的导演在拍卖会上竞拍得到了一个小人物生前所创作的部分摄影作品,由此展开了“寻找”、“发现”、“了解”薇薇安的故事。通过几组照片追寻一个人的一生本就不易,更何况时间空间的跨度如此之大,导演介入到寻找薇薇安生前接触对象的过程中,分别进行采访,极大地丰满了故事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些采访也就无处去追寻一个人生前的故事,这就充分利用了网络传播途径,通过社交网站等方式层层寻找、深入挖掘事件。在创作伊始,创作者应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关注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将视角聚焦在平凡生活里特殊群体中独立的个体身上,以在创作初期就建立起与受众的认同关系。
3、立足本土文化背景建立情感认同
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纪录片内容更能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认同关系。第一人称纪录片能够通过创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浓厚的本土气息中唤起受众的当代记忆,从而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带动影片的传播力。近几天一则“棒棒十年扛出一套房”的新闻被报导出来,《最后的棒棒》也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实现了上映后的第二次集体关注。该片在重庆的文化背景下,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棒棒”们在城市变迁中的生存现状,回溯了棒棒行业四十年来的集体记忆,较为容易地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认同。也就是要求创作者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关照现实、关注本土文化,在获得观众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更大限度地取得传播效果。
二、从表现上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1、恰当运用主观介入的方式建构正确的伦理观
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主要特征是创作者直接介入作为叙事的一部分参与其中,让观众更为深切地感受创作者的情感体验。这些内容的传达不受传统纪录观念的束缚,作者毫不忌讳对于现场的干预——干预本身也成为对‘我’的一种呈现。但也会因过多的干预,甚至为了叙事的完整性进行部分的虚构,如《寻找薇薇安·迈尔》导演用第一人称的自述作为结构影片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哪些话语是为了逻辑刻意虚构观众不得而知。虚构不可避免,但为了完成叙事而刻意虚构,为了达到传播效果制造不真实的“爆点”,就难免会伤害到被拍摄的对象、影响受众对真实的判断。为了上映后的持续传播效应,创作者也应把控好主观介入与真实呈现的度,建构起正确的伦理观向大众传播。
2、是告诉真实而非炫耀真实
第一人称纪录片在表现形式上使“它看起来更为真实”,它的直接目的是让观众在导演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去体会其所想表达的情感情绪,而不是为了真实而刻意真实,不意味着可以拿来去“炫耀”。由于第一人称纪录片目前以私人家庭故事为主,存在为了刻画真实而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本末倒置地使自身经历的过程变成“表演”,在创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出现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影片才能经得起公众和时间的考验,才能被广泛传播。
三、從宣传上打造多元的传播方式
1、借鉴“vlog”的传播方式
“vlog”同样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展现个人生活经历,因第一视角不够严谨客观不能被称为第一人称纪录片,其传播方式仍值得借鉴。“vlog”满足了现代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可以借助任何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第一人称纪录片也可如此。如将前期调研的过程中用“vlog”形式记录下来,随时发在社交网站以引起关注;创作时将素材碎片化处理制作成预告片,或做分段处理让粉丝参与叙事的讨论,增强互动性以提高粉丝粘度。
2、“点—线—面”的宣传模式
作为关注量较少、宣传渠道较窄的第一人称纪录片来说,影片的优秀质量绝对是宣传的一大助力,也可以构成“参赛参展评奖——院线上映——网络公放”的“点—线—面”的宣传模式。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一部好的影片是“藏不住”的,在获得良好的口碑后更会引发关注,如《四个春天》,先参加影展后引得投资方关注在原有基础上以院线电影的模式发行,最后在爱奇艺上继续传播,由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创作者需在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但也不能忽略提高影片的质量,影片质量才是整个传播体系里的关键一环。
四、结语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宽广,虽因题材的限制不能让第一人称纪录片成为主流片种,但创作者可以创新传播方式——力求从创作上建立起与受众的认同关系,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打造多元的传播方式,从而让第一人称纪录片被更多的受众所了解、关注。
参考文献
[1]唐小茹.《华氏911》叙事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05(02):10-11.
[2]樊启鹏.中国私纪录片带来的变化与挑战[J].电影艺术,2007(06):136-139.
[3]孙红云.公开的隐私:第一人称纪录片[J].电影艺术,2010(06):90-95.
[4]赵佳宝,徐爽.“主观介入”的边界问题:论纪录片的真实旨归[J].戏剧之家,2018(29):72-73.
[5]王硕,张志勇.慢生活Vlog传播内容分析——以微博平台Vlogger李子柒作品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9):18-20.
关键词:新媒体;第一人称纪录片;认同关系;传播策略
第一人称纪录片是指以现实生活为基本素材,采用第一人称的叙述方式将观众代入到创作者亲身经历的事件之中的纪录片类型。随着数字技术的不断革新,摄像机、非线性编辑设备的应用和网络的普及,第一人称纪录片才开始流行,可以说它是在新兴技术和新兴媒体的支撑下成长起来的。就目前来看,国外的第一人称纪录片已普遍成熟且发展态势良好,如迈克尔·摩尔的《华氏9·11》获第57届戛纳国际电影节金棕榈奖。相比,国内较为精良的第一人称纪录片数量较少,结构比较单一,社会的熟知度和认可度也不高,除2019年陆庆屹导演的《四个春天》获第12届FIRST青年电影展最佳纪录片奖外,鲜有获奖案例。究其原因,一方面国人自我表达与实现自我价值的意识不够,另一方面也是没能立足新媒体的语境对第一人称纪录片在受众的角度进行传播。笔者将以《华氏9·11》、《寻找薇薇安·迈尔》、《最后的棒棒》以及《四个春天》为例,从内容建构认同关系、表现形式把握价值取向以及多元化的宣传模式三个层次阐释新媒体语境下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传播策略。
一、从内容上建立与受众的认同关系
1、利用大数据技术寻找受众关注的焦点
《华氏9·11》的导演选择了国际备受关注的美国五角大楼被袭击的事件,以第一人称的视角进行采访、叙述,真实地反映了布什政府的某些侧面,从而引起了社会的强烈反响。导演对事实的精选策略十分精妙,为达到社会关注的目的主动选择表现什么、不表现什么。这本就是世人所关注的话题,在上映后更是又一次地引爆事件热点,使影片的关注量随着舆论的发酵不断上升,达到了传播的目的。在新媒体时代,创作者在选题时应尽可能地选择受众的聚焦点,利用大数据技术获得受众的关注方向并进行分析,敏锐地感知创作时的焦点事件,建立在社会正向的价值基础上,通过对内容形式的创新进一步制造新的爆点,以提高影片的传播力和影响力。
2、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挖掘“小人物”的事件
《寻找薇薇安·迈尔》的导演在拍卖会上竞拍得到了一个小人物生前所创作的部分摄影作品,由此展开了“寻找”、“发现”、“了解”薇薇安的故事。通过几组照片追寻一个人的一生本就不易,更何况时间空间的跨度如此之大,导演介入到寻找薇薇安生前接触对象的过程中,分别进行采访,极大地丰满了故事的内容。如果没有这些采访也就无处去追寻一个人生前的故事,这就充分利用了网络传播途径,通过社交网站等方式层层寻找、深入挖掘事件。在创作伊始,创作者应借助新媒体传播途径,关注身边所发生的故事,将视角聚焦在平凡生活里特殊群体中独立的个体身上,以在创作初期就建立起与受众的认同关系。
3、立足本土文化背景建立情感认同
立足于本土文化背景下的纪录片内容更能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认同关系。第一人称纪录片能够通过创作者的亲身经历和情感体验,在浓厚的本土气息中唤起受众的当代记忆,从而获得受众的情感认同,进一步带动影片的传播力。近几天一则“棒棒十年扛出一套房”的新闻被报导出来,《最后的棒棒》也再次出现在公众的视线里,实现了上映后的第二次集体关注。该片在重庆的文化背景下,以亲历者的身份讲述了“棒棒”们在城市变迁中的生存现状,回溯了棒棒行业四十年来的集体记忆,较为容易地建立起与观众的情感认同。也就是要求创作者在传播内容的选择上,更多地关照现实、关注本土文化,在获得观众情感认同的基础上,更大限度地取得传播效果。
二、从表现上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
1、恰当运用主观介入的方式建构正确的伦理观
第一人称纪录片的主要特征是创作者直接介入作为叙事的一部分参与其中,让观众更为深切地感受创作者的情感体验。这些内容的传达不受传统纪录观念的束缚,作者毫不忌讳对于现场的干预——干预本身也成为对‘我’的一种呈现。但也会因过多的干预,甚至为了叙事的完整性进行部分的虚构,如《寻找薇薇安·迈尔》导演用第一人称的自述作为结构影片的主要方式,而其中哪些话语是为了逻辑刻意虚构观众不得而知。虚构不可避免,但为了完成叙事而刻意虚构,为了达到传播效果制造不真实的“爆点”,就难免会伤害到被拍摄的对象、影响受众对真实的判断。为了上映后的持续传播效应,创作者也应把控好主观介入与真实呈现的度,建构起正确的伦理观向大众传播。
2、是告诉真实而非炫耀真实
第一人称纪录片在表现形式上使“它看起来更为真实”,它的直接目的是让观众在导演亲身经历的事件中,去体会其所想表达的情感情绪,而不是为了真实而刻意真实,不意味着可以拿来去“炫耀”。由于第一人称纪录片目前以私人家庭故事为主,存在为了刻画真实而暴露个人隐私的行为,本末倒置地使自身经历的过程变成“表演”,在创作者的审美价值取向上出现问题。事实证明,只有具备正确价值取向的影片才能经得起公众和时间的考验,才能被广泛传播。
三、從宣传上打造多元的传播方式
1、借鉴“vlog”的传播方式
“vlog”同样以第一人称的叙述展现个人生活经历,因第一视角不够严谨客观不能被称为第一人称纪录片,其传播方式仍值得借鉴。“vlog”满足了现代人们碎片化阅读的需要,可以借助任何新媒体平台进行推广,第一人称纪录片也可如此。如将前期调研的过程中用“vlog”形式记录下来,随时发在社交网站以引起关注;创作时将素材碎片化处理制作成预告片,或做分段处理让粉丝参与叙事的讨论,增强互动性以提高粉丝粘度。
2、“点—线—面”的宣传模式
作为关注量较少、宣传渠道较窄的第一人称纪录片来说,影片的优秀质量绝对是宣传的一大助力,也可以构成“参赛参展评奖——院线上映——网络公放”的“点—线—面”的宣传模式。在新媒体传播时代,一部好的影片是“藏不住”的,在获得良好的口碑后更会引发关注,如《四个春天》,先参加影展后引得投资方关注在原有基础上以院线电影的模式发行,最后在爱奇艺上继续传播,由此引起全社会的关注。第一人称纪录片的创作者需在传播方式上进行创新,但也不能忽略提高影片的质量,影片质量才是整个传播体系里的关键一环。
四、结语
进入新媒体时代,传播途径变得更加宽广,虽因题材的限制不能让第一人称纪录片成为主流片种,但创作者可以创新传播方式——力求从创作上建立起与受众的认同关系,把握正确的价值取向,打造多元的传播方式,从而让第一人称纪录片被更多的受众所了解、关注。
参考文献
[1]唐小茹.《华氏911》叙事策略分析[J].电影文学,2005(02):10-11.
[2]樊启鹏.中国私纪录片带来的变化与挑战[J].电影艺术,2007(06):136-139.
[3]孙红云.公开的隐私:第一人称纪录片[J].电影艺术,2010(06):90-95.
[4]赵佳宝,徐爽.“主观介入”的边界问题:论纪录片的真实旨归[J].戏剧之家,2018(29):72-73.
[5]王硕,张志勇.慢生活Vlog传播内容分析——以微博平台Vlogger李子柒作品为例[J].新媒体研究,2019,5(19):18-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