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学生主动参与,即学生在教师的指导下积极参与教学活动,实现自身主体建构与发展的过程.学生参与课堂教学的方式是多样的,如共同参与思考、参与实践、参与讨论、参与创新、参与评价等.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学生主动参与意识应如何培养呢?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强调“师道尊严”,把学生与教师放在一个不平等的对立面,抹杀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使得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以敬业爱生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对学习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就是和一个老朋友在谈心,在交流,让学生有勇气、有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绝不会有主动参与到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产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原动力.而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觉得有趣,二是觉得有用.那么,如何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趣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显然,学科特点就是通过实验去探究科学.而实验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初中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所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一定要做,有困难的,创造条件也要做.
其次,教师要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教师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莫等闲,屏气观察再加热,反应完毕冷却后,停止通氢(气)为结束;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三个字上放慢速度,给人一种似警告语言的感觉.接着实验的前两步按常规操作,后两步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当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氧化铜颜色变为红色后又变为黑色,惊奇不已,寻思之余,又为“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双含义的领会而眉开眼笑,并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顺序有了深刻的认识.显然,同样一节课,如果两个不同语言风格的教师来讲授,肯定是语言诙谐的教师的课受青睐,更能得到学生的赏识、认可.
再次,教师可总结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学习中的难点.
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了让学生记得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我们可以总结: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可以很形象地表达出“先通后热,先灭后停”的实验步骤.
又如,地壳中各元素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死记硬背显然太难,且容易忘记.我们可以利用谐音记忆,即“养闺女贴在哪家美”.我们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反封建思想的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三、重视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参与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而所有这些,都必须由学生亲自去经历、去体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转换角色,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做课堂的配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运用情境性新知识是最简捷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手段.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梳理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方法.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精心编制题型多样、难度适中的习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德、科学思想有很大帮助.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畏权威的勇气,并转化成强烈的自信心.
下面根据自己的教学实践谈点体会.
一、建立平等的师生关系
传统教学强调“师道尊严”,把学生与教师放在一个不平等的对立面,抹杀学生自主参与的意识,使得学生学习被动,学习效率低下.因此,教学中教师应注重自身情感的投入,以敬业爱生的情感去感染学生,激起他们对教师的热爱,对学习的喜爱之情,让学生感受到上课就是和一个老朋友在谈心,在交流,让学生有勇气、有信心、积极主动地参与到课堂教学中,成为课堂教学的主人.
二、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学生对新知识不感兴趣或兴趣不大,绝不会有主动参与到新知识学习的兴趣.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产生强烈的求知欲,是产生主动参与意识的原动力.而学生对新知识感兴趣无非有两种原因:一是觉得有趣,二是觉得有用.那么,如何让学生觉得学习化学有趣呢?
首先,教师要充分利用化学实验.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自然科学,很显然,学科特点就是通过实验去探究科学.而实验是化学学科得天独厚的优势,它对求知欲旺盛的初中学生具有极强的诱惑力.它不仅加深学生对化学学科特点的认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培养了他们动手、动脑、观察、想象思维的能力.所以,教材中的演示实验和分组实验一定要做,有困难的,创造条件也要做.
其次,教师要用幽默、诙谐的语言激发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教师先用神秘的语气配以简单的动作叙述:氢气还原氧化铜,先通氢气莫等闲,屏气观察再加热,反应完毕冷却后,停止通氢(气)为结束;倘若固执不照办,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在“颜色看”三个字上放慢速度,给人一种似警告语言的感觉.接着实验的前两步按常规操作,后两步停止通氢气后停止加热.当学生看到试管里的氧化铜颜色变为红色后又变为黑色,惊奇不已,寻思之余,又为“反应就给(你)颜色看”双含义的领会而眉开眼笑,并对氢气还原氧化铜的实验步骤顺序有了深刻的认识.显然,同样一节课,如果两个不同语言风格的教师来讲授,肯定是语言诙谐的教师的课受青睐,更能得到学生的赏识、认可.
再次,教师可总结一些顺口溜,帮助学生记忆学习中的难点.
例如,在做“氢气还原氧化铜”实验时,为了让学生记得氢气还原氧化铜的步骤,我们可以总结:氢气早出晚归,酒精灯迟到早退.这样可以很形象地表达出“先通后热,先灭后停”的实验步骤.
又如,地壳中各元素含量从多到少的顺序是:氧、硅、铝、铁、钙、钠、钾、镁,死记硬背显然太难,且容易忘记.我们可以利用谐音记忆,即“养闺女贴在哪家美”.我们在记住知识的同时,还可以进行反封建思想的教育.
初中学生正处于兴趣广泛、求知欲旺盛的时期.教师如果从化学课的起始年级就注意激发和培养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并因势利导,使学生把兴趣转化成乐趣,进而转化成志趣,就能保持学生学习化学的求知欲.
三、重视科学探究,引导学生参与
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中的科学探究,是学生积极主动地获取化学知识、认识和解决化学问题的重要实践活动,也是一种重要的学习方式,是义务教育阶段化学课程的重要内容,对发展学生的科学素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它涉及提出问题、猜想与假设、制定计划、进行实验、收集证据、解释与结论、反思与评价、表达与交流等要素.而所有这些,都必须由学生亲自去经历、去体验.在科学探究过程中,学生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了学生学习化学的兴趣.
在化学教学中,教师应转换角色,充当课堂的组织者、引导者,做课堂的配角,学生才是课堂的主角;教师应引导学生参与科学探究,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四、精心设计课堂练习
运用情境性新知识是最简捷的培养学生主动参与的手段.抓住这一契机,让学生梳理知识,运用知识解决问题是提高学生学习能力的好方法.为了全方位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教师应坚持精讲精练的原则,精心编制题型多样、难度适中的习题,让学生感到学有所得,从而提高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总之,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对学生形成良好的情感、品德、科学思想有很大帮助.在主动探索中,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科学思想、创造能力;培养学生自己选择、自主判断和独立思考能力.在平等参与的过程中,培养学生不迷信、不畏权威的勇气,并转化成强烈的自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