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目课程体系下五年制高职专业基础课实施的探讨

来源 :职业教育研究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123ad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五年制高职教育实施项目教学后,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如何开设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将专业基础课综合化是避免教学内容重复、节约教学资源的有效办法。
  关键词:专业基础课;学科体系;项目课程;综合化
  
  为进一步彰显五年制高职教育的特色,江苏联合职业技术学院做了大量工作,以推进项目教学为主的课改工作。从近十所实施项目课程的分院调查情况来看,尽管各校实施的具体做法不尽相同,但在实施过程中却存在着许多共同困惑,如何确定专业基础课的地位和实施专业基础课教学,成为人们越来越关心的问题。
  
  学科体系下专业基础课教学状况
  
  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一个专业约有3~5门,总课时在260~360之间,这些专业基础课既不同于突出素质教育的语文、英语、数学、德育、体育等文化基础课,也不同于与专业岗位联系紧密的专业课,但它们在学科体系下承担着承上启下的作用,因而在整个学科教育中是不可或缺的。目前专业基础课教学存在的问题,有的是课程结构本身的问题,有的是近年来学校扩招导致的问题,有的则是教学方法的问题。其现状可归纳为:教学内容陈旧且与专业课衔接不好,专业基础课之间内容重复,实践条件不足,实验教学内容设置不合理。
  教学内容陈旧、不合理专业基础课内容陈旧,体现在与学科发展的最新水平不相适应,与学科发展的趋势不适应,与企业生产实际的需求不适应,在实验教学中表现得尤为明显。实验教学仍是以验证性实验为主,缺乏综合性、设计性、探索性实验的内容,甚至有些实验内容几十年不变,这既不符合学科的发展水平,又不符合生产的实际需要,更起不到训练学生实验思维能力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忽视了专业基础课对学生基础能力培养的重要性,课程标准的制定过于简单草率。
  与专业课衔接不到位在专业基础课教学中,存在着专业课教学中需要用的一些知识、技能没有学,而一些对专业课教学无关紧要的内容却占用了不少课时,既浪费了教学资源和学习时间,也没有为专业课学习起到应有的作用。究其原因,主要是教学计划制定者对专业基础课的“基础性”地位和作用认识不够,使得专业基础课设计存在着相对独立、自成一体的现象,专业课程体系设计缺乏整体观。
  课程间内容重复从工科和农科两大类专业来看,以机电一体化技术为代表的工科类专业,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包括物理、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金属工艺学、机械基础、机械制图等课程。其中物理与电工基础课程、金属工艺学与机械基础课程之间内容上有不少重复。以园艺技术为代表的农科种植类专业,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包括化学、植物生理学、基础生物化学、土壤肥料学等课程,其中化学与土壤肥料学、植物生理学与基础生物化学、植物生理学与土壤肥料学之间内容也多有重复。据初步测算,各专业的专业基础课之间重复内容所占课时平均在40~80之间。究其原因,主要是课程设置相对独立,各课程过于强调自身体系的完整性造成的。
  实验条件与师资相对不足整个专业教学在强调学生基础素质培养时会突出文化基础课教学,在强调学生实践动手能力培养时会突出专业课教学,这造成了专业基础课相对被忽视,其结果造成了专业基础课的实验条件和师资相对不足。最突出的就是许多职业院校没有专门的专业基础课实验室,许多实验项目能省就省,有的划到专业课实习中一起开出,有的干脆不开,开设的一部分实验还要挤在实训车间或实习农场去完成。在实验教学被忽视的同时,专业基础课师资也相对薄弱。一方面,好教师被安排去上专业核心课,另一方面,好教师也愿意上专业核心课。
  
  项目教学中专业基础课教学现状
  
  通过对一些分院实施项目课程的调查来看,传统学科体系下作为“三段式”中“一段”的专业基础课已不存在,相应划到了各项目课程中去。这样做,学科体系下的一些问题,如多门专业基础课课程内容陈旧、不合理以及与专业课内容衔接不到位等问题都得到了较好的解决,但同时又出现了知识点和技能点在不同项目中重复的新问题。
  以园艺技术专业来说,植物及植物生理学是学科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之一。作为多门专业课的基础课,其重要性不言而喻。在项目课程体系下,植物及植物生理学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又是许多项目课程学习的内容。如花卉栽培、蔬菜栽培、切花技艺等项目课程都涉及植物及植物生理学内容,但具体的知识点和技能点又不尽相同。有的学校试图采取“整体移植”的办法,将某一门专业基础课完整或分几大块纳入到所开设的项目课程中以解决这个问题,但这又回到了学科体系下几门专业基础课单独开设的老路,只是在形式上换了一个外包装而已。有的学校采取“按需分配”的办法,将专业基础课内容分解,按照各项目课程学习的实际需要学习相应的知识点和技能点,而这又人为地造成将一门自成体系的课程割裂开来,看起来好像可行,实际上很难实施,而且仍有内容重复之处。试想在学习“扦插枝条”时,需要学习茎的构造,但在这里学生并不一定要了解导管等组织概念及特征。在学习“切花”时,也需要学习“茎的构造”,但在这里特别需要学习“输导组织”,包括导管等概念及特征,而其他的构造部分则可以不学。这样,根据教学需要,“导管”内容放在学习“切花”时学,在学习“扦插”时就可以不学,而“导管”恰恰又是“根构造”的重要组成部分,不讲“导管”,“根构造”的其他部位也学不好,理解不了。所以,将专业基础课内容分解到不同的项目中去学,要么将课程知识结构生硬割裂,要么就会导致知识点和技能点的重复学习。
  
  项目课程体系下专业基础课的实施途径
  
  项目课程体系下的专业基础课教学,除了上面提到的“整体移植”和“按需分配”的方法以外,还有两个途径:第一,按项目课程体系下文化课的开设模式,各门专业基础课仍各自独立开出;第二,将几门专业基础课整合开设1~2门单独设置的综合化课程。比较一下,第一个途径其实就是学科体系下的课程模式,而第二个途径则既能克服传统课程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也能避免项目教学中出现的新问题。
  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可实现专业基础内容的合理重组,是项目教学的较好选择实施综合化,首先就是要紧紧围绕后续的项目课程的学习需要来组织综合化课程的内容,要按“必需、够用”的原则选择内容,不需要的、多余的内容坚决删掉,同时要增加学科的新成果、新技术、新工艺,以克服学科体系下专业基础课与专业课之间存在的“两张皮”现象。其次要对原先的专业课内容进行有机整合,要达到真正的综合,而不是简单对原先的各门专业基础课的知识点、技能点进行机械堆砌。需要综合的知识点和技能点,不必囿于学科体系下原先几门专业基础课所涵盖的内容,具有公共特性的内容都可纳入到综合化课程中去。这样既能最大限度地反映综合化课程的“公共”特性,又能在最合理的情况下组织教学内容,避免在不同项目课程中出现重复,充分体现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作为项目课程学习的基础性作用。同时,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实际教学时数较过去会有所减少,这样就节约了教学资源,在目前各校教学资源都相对紧张的情况下,有利于项目教学的开展。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化可实现专业基础知识的合理重组,从而克服学科教学和项目教学中存在的一些问题,因而是目前项目课程体系的较好选择。
  开展校际合作,开发综合化课程教材可充分发挥联合职业技术学院下属的各专业协作委员会的作用,利用各分院专业教学的特色、特长和优势,采用“统筹规划,分工协作”模式,共同开发各专业公共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各专业可根据专业情况,设1~2门综合化课程。以园艺技术专业为例,可开发1门综合化课程,包括无机化学基础、有机化学基础、生物化学基础、土壤与肥料、植物与植物生理(还可包括气象基础知识)等课程内容,课时可在200~260之间。机电一体化技术专业可开发2门综合化课程,其中一门综合化课程包括物理、电工基础(电工电子技术)等课程内容,另一门综合化课程包括金属工艺学、机械制图、机械基础等课程内容,课时分别都在100~140之间。实际编制综合化课程教材时,每门课程可按照1~2条主线整合内容,各知识点和技能点依主线展开。目前中职农科专业开设的《植物生长与环境》,其实就是一门综合化课程,它是按植物生长及其与环境(土壤及化学)的关系这两条主线组织教学内容的,对五年制高职开发综合化课程具有启发意义。
  给予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公共基础课地位给予专业基础综合化课程公共基础课地位,不仅可与项目课程体系分为“公共基础课程”和“项目课程”两大块的课程模式接轨,更有利于综合化课程开出时间的安排。五年制高职学制的“一贯制”是其最大的比较优势,如果简单地将综合化课程放在文化基础课后开出,既不能体现五年一贯制的学制优势,也会影响项目课程的开出。纳入到“公共基础课程”后,能很自然地将综合化课程安排在第一、第二学期开出,而不是放在第三、第四学期开出。第一学期开出后,能使学生在“可塑期”就能对专业有所了解,就能接触到植物、机器,这比空洞的专业思想教育效果要好得多,十分有利于学生尽早树立专业思想和职业观念。
  五年制高职实施项目教学法,其根本目的是使教学更具有针对性、实效性,以强化学生综合职业素质和职业能力的培养,因而切不可为追求时髦,或为完成任务而简单应付。如何对待专业基础课,其实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出实施教学的态度。实行专业基础课程综合化,开发合适的教材,并纳入公共基础课统筹安排其开设时间,是更好地开展五年制高职项目教学并提高其实施效果的重要保证。
  
  参考文献:
  [1]赵志群.从技能紧缺人才培养工程谈项目课程开发中的两个基本认识问题[J].职教通讯,2007,(4).
  [2]赵志群.职业教育与培训学习新概念[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3.
  [3]徐国庆.高职项目课程的理论基础与设计[J].江苏高教,2006,(6).
  [4]徐国庆.职业教育项目课程的几个关键问题[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4).
  [5]许世建,张笠鸣.五年制高职学生综合素质现状调查分析[J].职教论坛,2007,(5下).
  作者简介:
  王中军(1966—),男,生物工程硕士,盐城生物工程高等职业技术学校教务处处长,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植物与植物生理学教学、职业教育技术。
其他文献
大量的具有多种无线电发射技术或功能设备的出现,对现有的电磁兼容(EMC)测试提出了一个新的课题,即如何使用或联合使用现有的各个产品族或技术领域的EMC标准来规范或进行EMC测试
为了适应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IEC的国家成员体(CB)2002年通过决议,批准了一个关于“在IEC标准中基本差异要求(EDR)的执行程序”的修订程序,并分别在2003年4月和9月就该程序举行了
摘要:职业教育中的语文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以“讲”代“读”的“满堂灌”现象。要改变这种不良现象,语文教师必须积极引进基础教育新课程改革的新理念,增强对话、文本、问题、合作、互动、探究六种意识。本文联系教学实例,阐述了在新理念的指引下,语文阅读教学应当关注的问题和可以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职业教育;语文阅读教学;六种意识    职业教育是以社会需求为导向的就业教育,主要培养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等方面
<正> 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科技体制改革的深化,科研工作及科技人员对服务的要求越来越高,经济活动也不断增加。如何正确认识服务与经营,处理好二者关系,客观地、辩
发展适度规模经营是农民增加收益、富裕起来的一条康庄大道,是实现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是吸收外资、增大农业投入的一个重要条件,是提高农业国际竞争力的根本途径,是我国农业向现代化的高效的强质产业发展的必然选择,是促进农业劳动力向非农业转移、推进农村城市化进程的重要举措,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重要方面。发展规模经营已成为我国农业的发展趋势。  发展规模经营的首要因素就是人力资源的保障问题。要解决人力资源
宁城县位于内蒙古赤峰市东南部,燕山山脉北麓,在全国气候带分类中属中温带大陆性干旱—半干旱气候,属山地丘陵旱作农业区。全县海拔600~1400m;无霜期90~140d,绝大部分地区为130
基于解决地空导弹系统间在同一区域密集部署所产生电磁兼容问题的需要,分析了地空导弹系统间电磁兼容特点及地空导弹系统间电磁兼容距离的三种状态,并针对不同频率电磁波传特性
摘要:对安徽省高职高专院校体育教师基本情况的调查结果进行了介绍和分析,在此基础上,对师资队伍的数量、师资队伍的结构特点、师资队伍培训以及师资队伍科研能力等现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  关键词:高职高专院校;体育师资队伍;现状;建议    建立一支政治思想、业务素质过硬,结构合理、相对稳定的教师队伍是教育改革的根本大计,高职高专院校的竞争是教育质量的竞争,而影响教育质量的关键在于教师队伍的素质。截止到
欧盟的汽车技术指令是欧盟对汽车产品实施统一的市场准入管理的技术基础,介绍并分析了欧盟汽车技术指令的特点、体系构成和今后的发展,为企业了解欧盟及国际上其他地区市场的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