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走向全球的IT外包

来源 :信息化建设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iaoqiao06242005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日前,IBM的全球合作重要伙伴、印度的Cnetric软件开发公司近日入驻江苏省无锡市,标志着无锡首家印度独资服务外包企业成立,也显示出印度IT业加大步伐进军中国。这家印度公司将在无锡建立“江苏省大学生服务外包实训基地”,以期与无锡加深合作,扩大培训规模。
  外包巨头印度企业维直言不讳,全球性经济危机重创了印度的IT外包,迫使印度业界调整政策,与竞争者中国合作不失为走出危机的良策,而无锡的政策优势在周边其他城市无可比拟,税收的减免、培训费用的补贴坚定了其来锡投资的信心。
  美国麦肯锡全球研究所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过去5年印度获得的知识性IT外包业务年均增幅达28.5%,这足以表明印度的IT承包能力不仅在增强,而且含金量也大大提升。更令人关注的是,印度的IT承包正在实施战略转变,其目标是扩大全球市场的占有率。
  由于掌握了IT的主动权,加上现在通信技术尤其是互联网的普及,使印度人的智慧获得了无限的发挥空间,一场IT革命正在印度兴起。联合国秘书长安南将印度誉为“发展中国家发展高科技的榜样”。比尔·盖茨说,未来的世界软件超级大国,不是美国,不是日本,而是印度。
  目前,《财富》杂志500强企业中目前约有400家企业或者在印度设立了自己的业务中心,或将部分业务外包给印度技术公司。越来越多的西方公司把软件开发、工程设计以及答复客户来电等常规办公服务外包给印度等熟练工人工资水平较低的国家。
  事实上,除了传统的服务外,跨国公司也越来越多地把以前不外包的新业务包给印度公司。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协会预计,到2008年,印度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所占份额将达到51%,届时印度这一产业的年销售收入将达到480亿美元。
  
  不断提升含金量
  
  如今,印度人已经不再满足于全球“IT外包中心”地位。印度新德里一项最新的工业研究结果预测,到2010年,印度很可能由现在的商业处理外包中心(BPO),过渡成为一个价值170亿美元的知识处理外包基地(KPO)。也就是说,今后印度的IT承包,将大大提升其中的含金量。
  所谓的知识处理外包,通常是指外国企业把自己业务中的知识创新、研发环节的工作转移到印度。印度工业联盟(CII)最近的调查报告指出,随着世界商业发展越来越需要在各个层面上更加专业的知识,印度大量的工程和技术学院可以发挥出它们的优势,适应这种人力资源的需求,因此印度将会以一个全球知识处理外包的中心出现在新经济时代。
  报告预测,到2010年,印度KPO产业创造的财富将占到印度年增长率的46%,达到令人惊讶的170亿美元。
  研究结果还认为,印度服务业的增长速度将有望保持每年8%以上,并且服务业在GDP中的比重也将超过51%,基于这样的预测,印度由BPO转向KPO的时间已经迫近。
  在印度业界看来,印度具有很多方面的优势,例如拥有出色的研究实验室网络,发展良好的基础工业,丰富的生物多样性,广阔的临床试验机会以及培训精良的人力和智利资源,这些都将是印度迈向KPO的推动力。而制药业、生物科技、IT产业、知识产权研究、汽车和航空工业设计和发展,这些都被认为是印度KPO时代的优势产业所在。事实上,印度在上述领域已经拥有许多客户。
  印度曾经提倡发展中国家反对专利制度,但时过境迁,如今印度毅然改变态度,采取了更具长远眼光的做法。很多印度IT公司都在加大研发投入,并在美国申报专利。 事实上,随着跨国企业更多地将数据和知识产权研究业务转移到印度,印度的IT产业将由此而得益匪浅。
  
  创新的目标是扩大国际市场
  
  推动发展知识处理承包业务的关键是技术创新。与美国的技术创新模式不同,印度IT产业的技术创新并不是由本国的风险基金推动的。报告指出,印度的技术创新是由世界技术巨头投资于印度的研发中心的研发预算驱动的。全球10大信息技术巨头,包括微软、英特尔、奥拉克尔公司和得克萨斯仪器公司,都在印度设立了境外最大的研发中心。这些研发中心在人员和业务经验方面已经颇具规模,可以提供高端的创新产品,向客户提供系统的解决方案。
  英特尔印度公司披露,公司利用印度最快的超级计算机,正在开发与本土研发难度相同的工程软件,为英特尔研制微处理器和芯片集,研制下一代的以太网转换硅、网络处理器以及企业软件。去年,英特尔印度公司申请了63个专利,今年可能会达到同样的数量。英特尔印度公司在印度设立了两个研发中心,一个在班加罗尔,一个在海德拉巴,拥有雇员6400名,从事数据库、发展工具、应用服务器和电子商务应用软件开发。两年前,该公司申请了10个专利,目前已经达到了125个。奥拉克尔公司最新版本的电子商务组合模块都是在印度设计的。
  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对印度获得知识处理承包业务十分有利。自2001年以来,多达230家跨国公司在印度设立了研发中心。根据印度全国软件和服务公司联合会的数据,在未来3年内,仅仅建立研发中心一项,就能为印度带来15亿美元的外商投资。同时,在班加罗尔工作的工程师的数量将从目前的2.5万人增加到6.5万人。
  
  高盈利成本低
  
  印度目前有软件公司近3300家,从业人员达48万,前十家软件公司的人员规模在万人以上,企业盈利在20%以上。去年印度外包产业共雇用105万软件程序师及其他熟练工人,并在运输和饮食等行业间接创造了250万个就业岗位。印度公司软件开发业务每小时的收费为18-26美元,远远低于美欧的55-65美元。全球有660多家跨国公司每家每年外包给印度公司的业务在100万美元以上。瑞马多雷预计,在本财政年度里,印度软件及后端办公服务外包业务收入将达到225亿美元。
  有关统计显示,目前在全球软件和后端办公服务外包市场上,加拿大占有的份额仅次于印度,为32%,中国为4.9%,东欧国家为4.5%。
  据印度软件和服务公司全国协会统计,2008年前,印度的软件出口额已突破500亿美元达525亿美元。
  
  全球化承包新模式
  
  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发展的加快,印度努力开辟全球化的新模式:将承包到的业务再“外包”,出去,从而摆脱自身承包的接收终端地位。印度的几家高技术公司,在从美国等地接受了定单后,开始在墨西哥、中国、捷克、波兰、罗马尼亚、巴西、智力、乌拉圭、摩洛哥、沙特阿拉伯、甚至像美国、加拿大、葡萄牙这样的发达国家建立分支,将承包到的项目转手“外包”,乃至出现了双向“外包”:美国公司把项目“外包”给印度的公司,印度的公司再将这些项目“外包”给自己设在美国的分部。例如,美国一些大学毕业生,谢绝了包括谷歌等大公司的工作,跑到印度信息技术有限公司Infosys总部培训六个月,然后回到美国,在该公司的美国分部工作。
  综观全球化外包业务,其操作已经变得非常复杂,无法守在一个发展中国家来应付。比如,美国银行需要建立一套计算机系统来管理贷款事务。如今美国社会已经高度拉美化,有三、四千万的拉美裔居民,服务行业从银行、电话,到各种销售系统都实行英语和西班牙语的双语服务。竞争这一业务,美国本地公司和墨西哥公司就有相当的优势。但是,Infosys在墨西哥已经建立了分部,进而能扬长避短,把生意拿到手里。在欧洲也是如此。Infosys在捷克的分部,使用着十几种语言。总之,即使是接受“外包”的企业,生产厂家也经常要在客户的所在地操作,使用客户所在地的本土人才。这样才能全面了解客户的要求,开拓市场。
  应该说,印度的这一发展借鉴了日本汽车业上个世纪七十年代打入美国市场的做法。日本汽车业在美国的成功,关键在于日本公司学会了在美国不用日本工人来生产日本车,不断为美国人提供了工作岗位,从而赢得了美国政府的好感。
  
  “反向外包”显实力
  
  近年来,随着居领先地位的业务流程外包业不断发展,印度企业正逐渐在美国开设分支机构,为当地创造就业机会,并形成了一种“反向外包”趋势。
  印度工商联合会与安永国际会计事务所近日公布的一项联合研究报告显示,2006财年印度企业在美国共完成48项并购案,投资总额超过20亿美元。
  在这些并购中,IT及相关产业占48%,其次是医药、酒店、农产品和汽车业。并购支出排在前五位的分别是塔塔茶叶公司、印度国家石油与天然气有限公司的海外投资子公司ONGC Videsh、塔塔咖啡公司、拥有“泰姬”品牌的印度酒店公司以及金融外包服务提供商HOVServices。
  印度经济经过多年高速增长后,企业手持现金充足,预料将加快向外扩张步伐,2007年印度企业并购外资公司的金额将达350亿美元,较去年约150亿美元增逾一倍,个别并购可能涉及收购较自己规模大的公司。
  业内专家指出,印度公司积极扩展其他市场,希望透过并购其他外资公司提高知名度;并购对象仍以欧洲及美国公司为主,行业集中于能源、汽车零件、工业产品及服务业等。
  随着印度企业自信心的增强,加上印度实施自由化政策并放松了货币管制,过去10年中,不同行业的企业通过向外并购活动,迅速成长为具有一流实力的跨国公司,成为世界市场的重要参与者。而参与对外投资活动的不仅包括大型商业集团,中小型企业也相当踊跃。
  作为战略思想的调整,印度央行日前放宽了印度企业进行海外直接投资的标准,已将印度企业能够投资于海外业务的限额从企业净资产的200%提高至300%,但进行这些海外投资的合伙企业的限额仍为净资产的200%。
  印度央行还将印度企业可以作为证券投资组合投资于海外上市公司的最低额度从净资产的25%提高至净资产的35%。这些措施旨在进一步自由化印度企业海外投资标准。
  
  与中国展开竞争
  
  迄今印度仍然是世界头号外包中心,但是正面临来自竞争对手中国日益严峻的威胁,原因是印度损耗率高、基础设施差以及工资水平不断上升。
  美国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最近的调查报告说,2006年印度是深受青睐的IT外包中心,紧随其后的是中国、爱尔兰、新加坡、马来西亚、墨西哥,捷克共和国、波兰、菲律宾和加拿大。
  调查涉及多个行业的大约300家多国公司,这些行业分别是金融服务、技术、医疗保健,迅速增长的消费品、运输、能源以及媒体和娱乐。
  当调查公司要求受访者选择他们最喜欢的三大外包中心时,印度得分为 2.25,中国为1.76,爱尔兰是 0.77。
  但是,调查发现,印度在这个领域的领先地位正在受到中国的挑战。中国在较低端的业务领域能力较强,而且拥有庞大的人才库。克里夫兰市场咨询公司资深评论员伍德·菲尔兹博士,为了抵御自中国日益严峻的威胁,最有效的办法是使中国迅速成为印度IT业具有吸引力的信息技术、研发以及采购服务的选址。
  印度IT业自2002年陆续进入中国以来,以印度信息系统技术公司、萨蒂扬为代表的印度外包巨头正在逐步将“触角”从上海、北京等中心城市转向更广阔的中国内地。印度业界认为,进军中国市场至少有三个基本条件:一是有数量充足的合格人才;二是中国许多地方具有成本优势;三是当地政府普遍对外包产业的大力支持。
  去年2月8日,印度外包四巨头之一的萨蒂扬软件技术有限公司在南京的全球交付园区建设正式启动,这个拥有2500个席位的交付园区不仅是萨蒂扬全球园区中占地面积最大的,也是萨蒂扬公司在印度境外最大的研发机构。
  印度业界相信,成本和人才是中国承接全球服务外包业务的两大优势,这些优势如今在一些大城市体现最为明显。中国商务部曾在2005年确定了北京、大连、西安、上海和成都等五个首批“中国服务业外包基地城市”,计划投入1亿元资金扶持这些城市的外包业发展。
  去年5月,印度第四大软件公司萨蒂扬公司正式落户上海,这是未来几个月里将登陆上海浦东的“印度软件风暴”中的“第一波”。其中萨蒂扬公司已与浦东软件园签署协议建立软件开发中心。该软件中心今后将向中国和亚太地区企业提供服务,也将为世界其他地区企业提供解决方案和技术支持。公司亚太区总裁维仁德·阿加瓦表示,上海的研发中心将成为亚太地区业务的重心。
  国际间业内人士认为,印度软件公司正以旋风般的速度进入中国市场,其目的最终不仅是占领中国市场,而且要利用中国为海外基地获得亚洲地区更多的用户。
  国际IT业重量级人物、英特尔前总裁葛洛夫最近对媒体发表评述说,到2010年,印度软件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葛洛夫认为,由于印度软件业的蓬勃发展,许多美国企业都到印度开发软件,因此,到2010年,印度软件与服务业的就业人数可能超过美国。相形之下,作为近20年来推动美国经济发展的驱动产业,美国的软件服务业正在走下坡路,有迹象表明这一产业如同美国的钢铁业及半导体业,正在为生存而挣扎,葛洛夫的预言并非空穴来风。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循证护理应用高危妊娠患者围产期的临床效果。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5年10月-2016年10月就诊我院进行孕检的高危妊娠患者160例为研究对象,均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80例,
目的评价血清CA125(糖链抗原125)、CA199(糖链抗原199)、CA153(糖链抗原153)联合检测对肺癌诊断及分期的临床价值。方法在2015年6月~2016年6月期间选取60例健康体检者、60例良性肺病
[摘要]目的 研究采用自粘弹性绷带为无偿献血者包扎按压献血后穿刺点进行止血的效果。方法 研究对象共530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262例,对照组268例,对照组用传统的三横指按压方法按压献血后的穿刺点进行止血,观察组采用自粘弹性绷带包扎按压献血后的穿刺点进行止血。观察及比较两组的止血时间、止血效果,并调查及比较两组对血站护理服务的满意度及认为护理服务是否人性化的评价。结果 观察组止血时间
[摘要] 目的 研究血清CA125與PCT联合检测对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抗菌治疗的应用价值。 方法 选取2014年4月~2016年3月我院诊治的慢阻肺急性加重期患者176例为观察对象,另以同期健康体检者88例设为对照组,对比两组血清CA125与PCT浓度。另外将176例患者以数字表法随机分为A组与B组各88例,其中A组根据CA125联合PCT检查结果进行治疗,B组根据PCT检查结果进行用药,对比两组治
<正>信息技术的迅猛发展,特别是互联网技术的普及应用,极大地改变了信息传递、人际间沟通和社会管理组织方式,深刻影响着民主政治建设的发展。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如何顺应
[摘要] 目的 探讨全麻下行ERCP术采用腦电意识监测与人性化护理干预效果。 方法 选取2015年4月~2017年2月我院全麻下行ERCP术患者66例随机分为人性化组和常规组,两组患者均采用脑电意识监测,人性化组配合人性化护理,常规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患者平均动脉压(MAP)、心率(HR)、不良情绪变化情况及护理满意度。 结果 术前及术毕人性化组患者MAP、HR水平均低于常规组,并更趋于稳定(
[摘要]目的探讨急慢性阑尾炎采用超声与cT诊断的价值。方法选取90例于2014年7月~2016年7月期间我院接收的疑似为阑尾炎患者,均采用cT及超声检查,观察检查結果。结果超声对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67.9%(55/81),慢性阑尾炎灵敏度为44.4%(4/9),其中急性单纯性阑尾炎13例,慢性阑尾炎4例,急性非单纯性阑尾炎42例;cT诊断急性阑尾炎的灵敏度为79.0%(65/81),慢性阑尾炎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