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走进位于中国广西柳江之畔的柳州工业博物馆,你能找到广西第一台“柳江”牌汽车,能领略柳钢、柳工等企业的风采,还能重温曾经被视作家庭“标配”的收音机、自行车、缝纫机及手表等轻工产品。这座综合性工业博物馆既承载着几代人共同的情感,也浓缩着柳州城市工业发展的历程。
而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广西工业经济的龙头,从柳州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仅能读到广西打造工业“硬实力”的决心,也能读到改革开放大潮下,广西工业不断改革与开放的砥砺前行。
一部车与一个时代
这两年在中国网络上有一部汽车被称为“神车”,它经济实惠、能装耐用,在中国大江南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就是柳州生产的五菱汽车。除了在今天无心插柳地成为“网红”,实际上五菱汽车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位见证者。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拂过中国大地,中国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国家开始鼓励个体户创业。而当时的个体户大都没有太多预算,而且市面上也没有合适的车辆可以选择,这时五菱推出的首款厢式货车——LZ110K,如同及时雨一样满足了当时老百姓的用车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个体户创业者越来越多,一款能够满足大部分创业者载货需求的小型车成为了刚需。2002年,通过资产重组和深化改革成立的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五菱之光。这款汽车除了亲民之余,还全面提升了产品性能,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喜爱。
也许五菱的生产者也没有想到,五菱之光会在2010年荣登《福布斯》杂志封面,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荣誉,正是因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时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五菱之光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位重要参与者。
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创业者希望在能满足创业用车之余还能照顾家人。五菱积极响应市场,推出了五菱宏光系列。近几年,国家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五菱又成功推出了小巧可爱的宝骏E100等新能源汽车。
从厢式货车到新能源汽车,五菱汽车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具体写照,更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广西企业在时代中把握市场,在机遇中深化改革,在变化中谋求创新的与时俱進。在这样的锐意进取中,2017年柳州汽车产量达到253.5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2543亿元,占中国市场比重的8.7%,柳州汽车产量稳居中国国内汽车产量前三,汽车产业也因此成为广西工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创造条件迎开放 对接东盟拓市场
2018年7月,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柳工与大华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在新加坡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大华银行将为柳工的经销商和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解决方案,助柳工拓展东南亚业务。这也是柳工“走出去”开放合作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不沿边、不沿海的柳州并没有对外开放的先天条件,只是认准了开放可以促发展的道理后,柳州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经济开放合作,企业成为了最务实的践行者。1994年,中外合资的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与服务,其很快便跻身到中国压缩机行业的前列。而在对外投资方面,以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柳州企业也通过努力耕耘,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在柳工亚太公司总经理陈灏的记忆中,柳工在2003年就在距离中国广西最近的国家——越南,建立了柳工第一个正式的海外办事处。而后的两三年,柳工便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并将东盟作为一个重点方向。经过10余年的积累,柳工不仅在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布局了经销体系,建立了相关培训中心,2011年柳工还在新加坡成立了亚太公司。
而同样将东盟地区作为“走出去”优选的还有上汽通用五菱。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在印尼正式运营,这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了第一个在印尼投资建厂的中国车企。
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是广西践行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的题中之意,因此柳州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在工业领域的合作,也是其结合自身优势助力广西开放发展的积极有为。
2018年6月,柳州结合自身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和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目标,还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设计·智造 推动工业城市新动能”的“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国际论坛”。中国—东盟的专家学者就产业发展、工业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论坛为纽带,不仅柳州与东盟国家有了新的合作交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中也再添工业之彩。
培育好“工业树”“产业林”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2018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其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发展工业是一项艰巨的成长工程,如同植树造林,只有种下优质的项目幼苗,厚植环境的沃土,洒下政策的阳光雨露,才能长成根深叶茂的‘工业树’,形成生机盎然的‘产业林’。”
而柳州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又该如何培育好“工业树”“产业林”呢?优质的项目是工业之“苗”,龙头企业如同工业之“干”,产业链条能够伸展工业的“枝叶”,力创品牌才能扎稳工业之“根”,有了集群便能成就工业繁茂之“林”,柳州工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持续投入与政企的相向而行。
在2018年9月召开的“推进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现场会”上,鹿心社书记也为柳州工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打好“扶大扶强、招优引新、选种培苗、创建品牌”的组合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建设好工业园、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美丽的特色城市和智能制造新城。
如今,柳州已经吹响了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和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号角,我们从柳州奋斗的目标中不仅看到了柳州发展工业的信心,也看到了广西工业成长的希望。也许目前广西工业整体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改革开放40年来柳州工业的创新进取、开放包容与用心耕耘里,我们知道,广西的工业发展一直在路上。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
而作为中国西南工业重镇、广西工业经济的龙头,从柳州工业发展的历程中,我们不仅能读到广西打造工业“硬实力”的决心,也能读到改革开放大潮下,广西工业不断改革与开放的砥砺前行。
一部车与一个时代
这两年在中国网络上有一部汽车被称为“神车”,它经济实惠、能装耐用,在中国大江南北都能见到它的身影,它就是柳州生产的五菱汽车。除了在今天无心插柳地成为“网红”,实际上五菱汽车还是中国改革开放的一位见证者。
20世纪80年代,改革开放的春风逐渐拂过中国大地,中国的经济发展刚刚起步,国家开始鼓励个体户创业。而当时的个体户大都没有太多预算,而且市面上也没有合适的车辆可以选择,这时五菱推出的首款厢式货车——LZ110K,如同及时雨一样满足了当时老百姓的用车需求。
随着中国经济进入快速发展阶段,个体户创业者越来越多,一款能够满足大部分创业者载货需求的小型车成为了刚需。2002年,通过资产重组和深化改革成立的上汽通用五菱推出了五菱之光。这款汽车除了亲民之余,还全面提升了产品性能,受到了广大创业者的喜爱。
也许五菱的生产者也没有想到,五菱之光会在2010年荣登《福布斯》杂志封面,被誉为“地球上最重要的一款车”。之所以会有这样的荣誉,正是因为经过30多年的改革开放,这时的中国在世界上的地位已经越来越重要,而五菱之光可以说是中国经济崛起的一位重要参与者。
进入2010年以后,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中国消费者的用车需求也发生了新的变化。创业者希望在能满足创业用车之余还能照顾家人。五菱积极响应市场,推出了五菱宏光系列。近几年,国家倡导发展新能源汽车,五菱又成功推出了小巧可爱的宝骏E100等新能源汽车。
从厢式货车到新能源汽车,五菱汽车的发展不仅是中国人民“富起来”的具体写照,更是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下,广西企业在时代中把握市场,在机遇中深化改革,在变化中谋求创新的与时俱進。在这样的锐意进取中,2017年柳州汽车产量达到253.5万辆,汽车工业总产值达到2543亿元,占中国市场比重的8.7%,柳州汽车产量稳居中国国内汽车产量前三,汽车产业也因此成为广西工业的一张靓丽名片。
创造条件迎开放 对接东盟拓市场
2018年7月,被誉为“中国工程机械行业排头兵”的柳工与大华银行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大华银行)在新加坡签署了战略合作备忘录,大华银行将为柳工的经销商和客户提供量身定制的融资解决方案,助柳工拓展东南亚业务。这也是柳工“走出去”开放合作的重要一步。
然而,在改革开放初期,不沿边、不沿海的柳州并没有对外开放的先天条件,只是认准了开放可以促发展的道理后,柳州积极创造条件推动经济开放合作,企业成为了最务实的践行者。1994年,中外合资的柳州富达机械有限公司成立,凭借着先进的技术与服务,其很快便跻身到中国压缩机行业的前列。而在对外投资方面,以柳工、上汽通用五菱为代表的柳州企业也通过努力耕耘,收获了沉甸甸的果实。
在柳工亚太公司总经理陈灏的记忆中,柳工在2003年就在距离中国广西最近的国家——越南,建立了柳工第一个正式的海外办事处。而后的两三年,柳工便迈开了国际化的步伐,并将东盟作为一个重点方向。经过10余年的积累,柳工不仅在柬埔寨、越南、老挝、缅甸、泰国等东盟国家布局了经销体系,建立了相关培训中心,2011年柳工还在新加坡成立了亚太公司。
而同样将东盟地区作为“走出去”优选的还有上汽通用五菱。2017年,上汽通用五菱印尼汽车有限公司在印尼正式运营,这意味着上汽通用五菱成为了第一个在印尼投资建厂的中国车企。
面向东盟的开放合作是广西践行中央赋予的“三大定位”的题中之意,因此柳州积极寻求与东盟国家在工业领域的合作,也是其结合自身优势助力广西开放发展的积极有为。
2018年6月,柳州结合自身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和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目标,还举办了一场主题为“设计·智造 推动工业城市新动能”的“中国—东盟工业设计与创新国际论坛”。中国—东盟的专家学者就产业发展、工业升级等问题进行了探讨。以论坛为纽带,不仅柳州与东盟国家有了新的合作交集,广西与东盟国家的开放合作中也再添工业之彩。
培育好“工业树”“产业林”
“工业是实体经济的主体和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的主要着力点,推动工业高质量发展是实现广西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应有之义和必由之路。”2018年6月,广西壮族自治区党委书记鹿心社在其署名文章中这样写道,“发展工业是一项艰巨的成长工程,如同植树造林,只有种下优质的项目幼苗,厚植环境的沃土,洒下政策的阳光雨露,才能长成根深叶茂的‘工业树’,形成生机盎然的‘产业林’。”
而柳州作为广西第一大工业城市,又该如何培育好“工业树”“产业林”呢?优质的项目是工业之“苗”,龙头企业如同工业之“干”,产业链条能够伸展工业的“枝叶”,力创品牌才能扎稳工业之“根”,有了集群便能成就工业繁茂之“林”,柳州工业未来的发展离不开项目的持续投入与政企的相向而行。
在2018年9月召开的“推进柳州工业高质量发展,建设现代制造城现场会”上,鹿心社书记也为柳州工业未来的发展明确了方向:要深化国有企业改革,坚持把创新摆在制造业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要打好“扶大扶强、招优引新、选种培苗、创建品牌”的组合拳,培育壮大龙头企业;要建设好工业园、工业互联网等平台,推动先进制造业集群发展;要主动融入“一带一路”建设,着力扩大制造业对外开放;要坚持绿色发展,打造宜居美丽的特色城市和智能制造新城。
如今,柳州已经吹响了建设现代中国制造城和打造万亿工业强市的号角,我们从柳州奋斗的目标中不仅看到了柳州发展工业的信心,也看到了广西工业成长的希望。也许目前广西工业整体的发展水平还有较大的提升空间,但从改革开放40年来柳州工业的创新进取、开放包容与用心耕耘里,我们知道,广西的工业发展一直在路上。
·联系编辑:[email protect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