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 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环境教育则是全体国民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在幼儿园中我们虽然划分了五大领域的活动,但实际上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必然是多领域的融合,这样才能更有效地进行幼儿教育。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陶冶幼儿的情操,对幼儿的品质、道德以及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我们可以从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环境教育 绘画活动 手工活动 美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63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环境在不断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带来的双重挑战,环境教育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处理环境问题最基本、综合、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增强环保理念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环境教育是全体国民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幼儿美术教育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绘画、手工、欣赏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陶冶幼儿的情操,对幼儿的品质、道德以及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我们可以从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 绘画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孩子的笔下,展现出的是他们的所见所闻与他们的真情流露。在他们的世界之中,有着大人所看不见的美,每一个孩子都是画家,所以他们的画,哪怕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和色彩都有他们的感受和体会。在学前儿童的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先教会幼儿使用各种笔、纸等绘画材料,引导他们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方法创作他们的作品,从而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相关的环境绘画主题活动,在幼儿感兴趣的绘画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寓教于乐”的环境绘画教育活动,对丰富幼儿的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大部分幼儿入园时还处于无目的地涂鸦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随意进行画点、画线活动。由此我们可以设计“小鱼游泳”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涂鸦的需要,又可以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进去。我们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小鱼游泳,然后尝试用曲线画出小鱼以及水,这时我们就可以加入一个小故事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水里,如果水被污染了,鱼儿就会死去,这时再播放一些水被污染了的视频,让幼儿有直观的体验,最后的小结可以让幼儿交流如何保護水的清洁给小鱼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这样的一堂绘画课不仅可以达到让幼儿学习曲线的目的,还增加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培养了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幼儿到了中班以后基本已进入了象征期,象征期也叫做“主观写实期”,是指孩子通过他们稚嫩的双眼和充满了想象的心灵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纯自我的认识。在这个阶段,脱离了涂鸦期的孩子同样在依靠着视觉、知觉和直觉来认识事物,但他们能较以前更自主自由地使用线条和色彩了,同时象征期的幼儿已有了最简单的构思,能有意识地画出某一物体,偶尔能画出与物体相似的线条,但绘画的随意性仍然很大,由于手的动作机能较差,还不能画出形象的物体,只能画出某物体的近似形。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鸟的家园”的活动,幼儿在学习了歌曲“小燕子”并认识了“鸟儿”后,我们就可以先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自然界去观察鸟及它的生存环境。回到幼儿园的活动中通过绘画进一步了解鸟儿生活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食物、干净的水、茂密的树林、温暖的阳光……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和创造的,同时还有人类对鸟儿的爱护。延伸活动,幼儿喜爱的动物需要的生存环境,用画笔画下来,并组织绘画展,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幼儿到了大班以后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开始试图表达某种内容,用不同图形标志不同事物。孩子绘画常从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女孩多爱画花和人,男孩多爱画汽车和动物。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次绘画活动“马路上的车”。我们可以提前让小朋友观察马路上的车以及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车的尾气污染的资料,回到活动中后可以出示各种车在马路上的图片,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幼儿观察车的要素:车身、轮胎、玻璃等,以及马路上的树和房子,然后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车在马路上的情景。最后我们引导幼儿与同学交流车的方便之处和尾气的危害,让幼儿知道绿色出行的好处。
2 手工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幼儿期,手的触觉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手的动作主要是精细运动的发展,这在幼儿期各项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手的运动,可使幼儿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使幼儿的知觉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是由整体到分化、由不准确到准确的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它能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发展精细动作呢?开展手工活动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锻炼过程。学前儿童手工是指学前儿童徒手或借助简单工具,运用折叠、切割、组合等加工、变形手段或物质材料形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具体形象的造型活动。
幼儿园的手工活动根据工具材料来划分,可以分为:纸质活动、泥工活动、自然材料活动和废旧材料活动。 比如,在中班手工纸艺活动《树》中,我们先给孩子提供多幅各种树的图片,让幼儿先观察树的特点,然后提供各种颜色的卡纸给孩子,让孩子撕出树干的形状——树木枝干有弯曲、粗细的变化,边缘不光滑,进行粘贴;再将纸撕成小块粘贴在树木的枝干上作为树叶,这样一幅撕纸的作品就基本成型了。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纸是怎么来的,并播放视频看砍树造纸,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我们应该保护树木,节约用纸。又如,在大班自然材料活动《树叶变变变》中,我们先带领孩子观察叶的形状及颜色,并教会幼儿收集叶片和制作叶画的技巧,然后让孩子将收集来的各种颜色及形状的叶子贴成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你把叶子变成了什么动物,是用了什么形状及颜色的叶子变成的,这个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应该怎么保护它。再如,在废旧材料活动中,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大量的废旧物品——瓶子、易拉罐、光碟、衣物、吸管、报纸、笔芯、塑料袋……来变废为宝,创作并制作成工艺品,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美的一种感受,还可以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入垃圾的危害、垃圾如何分类等知识。
3 美术欣赏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和感受身边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可以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按照组织形式具体可以分为专题性欣赏和随机性欣赏。
比如,中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百鸟图》,我们先播放鸟的各种叫声,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倾听,然后将要欣赏的《百鸟图》展示出来,引导幼儿去观察鸟的造型、颜色和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他喜欢哪只鸟,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这时幼儿对作品的欣赏已基本完成,而他们对鸟的好奇心以及喜爱的情感也逐步形成,我们就可以在此时让幼儿思考、探索如何去保护鸟。老师可以做一下小结,告诉他们保护鸟的一些小技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见鸟不要去惊吓它,更不能去打它,吃完的口香糖不要乱扔,要用纸包好扔到垃圾筒里,因为如果口香糖被鸟误食的话就会造成小鸟死亡……又如,春天幼儿园的桃花、櫻花、迎春花等开放之际,我们就可以随机地让幼儿去观察这些正在盛开着的花,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观察花的颜色、形态,花瓣的数量、花瓣的形状、叶子的形状……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对孩子的一次美的教育以及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对自然界的美的感受积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适时加入对幼儿的环保行为教育,让幼儿知道不要去随手采摘花朵、不要随意踩踏草坪,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
在幼儿园中我们虽然划分了五大领域的活动,但实际上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必然是多领域的融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幼儿教育。幼儿丰富的情感往往是他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的原动力,因此,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时,我们教师应从幼儿的情感需要、情感体验出发来设计更为丰富的活动。
关键词 美术教育 环境教育 绘画活动 手工活动 美术欣赏
中图分类号:G610 文献标识码:A DOI:10.16400/j.cnki.kjdkx.2017.10.063
20世纪以来,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技术的进步,环境在不断恶化,各种环境问题层出不穷,环境污染已经严重的影响到人类的生活,甚至危及到人类的生存。面对经济发展和环境问题带来的双重挑战,环境教育的作用日益明显,已成为处理环境问题最基本、综合、有效的措施和手段。环境教育已经成为提高全民环境意识、增强环保理念的重要途径。幼儿教育是基础教育的基础,幼儿环境教育是全体国民环境教育的一个重要阶段。
幼儿美术教育是根据幼儿身体、心理发展的特点和规律,通过绘画、手工、欣赏活动来感染幼儿,培养其艺术审美能力和美术创作能力,最终促进幼儿人格和谐发展的一种教育。在幼儿美术教育中渗透环境教育可以使幼儿的审美能力得到提高、陶冶幼儿的情操,对幼儿的品质、道德以及良好的环保行为习惯的形成都有着极为重要的影响。幼儿园美术教育与环境教育的结合,我们可以从绘画、手工、美术欣赏三个方面来进行探究。
1 绘画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孩子的笔下,展现出的是他们的所见所闻与他们的真情流露。在他们的世界之中,有着大人所看不见的美,每一个孩子都是画家,所以他们的画,哪怕是一些简单的线条和色彩都有他们的感受和体会。在学前儿童的绘画教育活动中,教师应先教会幼儿使用各种笔、纸等绘画材料,引导他们运用线条、造型、色彩、构图等方法创作他们的作品,从而表达他们的情感和思想。
因此我们可以根据幼儿不同时期的特点开展相关的环境绘画主题活动,在幼儿感兴趣的绘画活动中渗透环境教育,持之以恒地开展“寓教于乐”的环境绘画教育活动,对丰富幼儿的环境知识,增强环保意识有很大的帮助。
大部分幼儿入园时还处于无目的地涂鸦期,这个阶段的孩子会随意进行画点、画线活动。由此我们可以设计“小鱼游泳”的活动,既可以满足幼儿涂鸦的需要,又可以将环境教育内容渗透进去。我们可以先让孩子观察小鱼游泳,然后尝试用曲线画出小鱼以及水,这时我们就可以加入一个小故事让幼儿知道小鱼喜欢生活在干净的水里,如果水被污染了,鱼儿就会死去,这时再播放一些水被污染了的视频,让幼儿有直观的体验,最后的小结可以让幼儿交流如何保護水的清洁给小鱼一个好的生存环境。这样的一堂绘画课不仅可以达到让幼儿学习曲线的目的,还增加了幼儿的环保意识和培养了幼儿爱护小动物的情感。
幼儿到了中班以后基本已进入了象征期,象征期也叫做“主观写实期”,是指孩子通过他们稚嫩的双眼和充满了想象的心灵对客观世界产生的纯自我的认识。在这个阶段,脱离了涂鸦期的孩子同样在依靠着视觉、知觉和直觉来认识事物,但他们能较以前更自主自由地使用线条和色彩了,同时象征期的幼儿已有了最简单的构思,能有意识地画出某一物体,偶尔能画出与物体相似的线条,但绘画的随意性仍然很大,由于手的动作机能较差,还不能画出形象的物体,只能画出某物体的近似形。因此我们可以设计一个“小鸟的家园”的活动,幼儿在学习了歌曲“小燕子”并认识了“鸟儿”后,我们就可以先让幼儿在家长的带领下到自然界去观察鸟及它的生存环境。回到幼儿园的活动中通过绘画进一步了解鸟儿生活的环境——新鲜的空气、充足的食物、干净的水、茂密的树林、温暖的阳光……而这些都是需要我们人类的保护和创造的,同时还有人类对鸟儿的爱护。延伸活动,幼儿喜爱的动物需要的生存环境,用画笔画下来,并组织绘画展,这样既锻炼了幼儿的绘画能力,又增强了他们的环境保护意识。
幼儿到了大班以后随着参加社会活动的增加,知识面得到扩大,各方面的能力都有明显的进步,此期的儿童感觉敏锐,能够产生整体记忆,并且能凭整体记忆把看见的事情加以概括和重新组合,绘画创作达到高潮,开始进入儿童绘画的黄金时期。孩子在这一时期开始试图表达某种内容,用不同图形标志不同事物。孩子绘画常从最熟悉、最感兴趣的事物入手。比如,女孩多爱画花和人,男孩多爱画汽车和动物。根据这些特点,我们可以设计一次绘画活动“马路上的车”。我们可以提前让小朋友观察马路上的车以及在家长的帮助下搜集车的尾气污染的资料,回到活动中后可以出示各种车在马路上的图片,这个过程中要注意提醒幼儿观察车的要素:车身、轮胎、玻璃等,以及马路上的树和房子,然后让幼儿画出自己喜欢的车在马路上的情景。最后我们引导幼儿与同学交流车的方便之处和尾气的危害,让幼儿知道绿色出行的好处。
2 手工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在幼儿期,手的触觉是认识事物的重要途径之一,而手的动作主要是精细运动的发展,这在幼儿期各项发育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通过手的运动,可使幼儿认识事物的各种属性,从而使幼儿的知觉完整性和具体思维能力得到发展。手的精细动作发展,是由整体到分化、由不准确到准确的一个连续发展过程,它能够培养幼儿动手动脑的能力,并启发幼儿的创造性思维以及幼儿的想象力与创造力,培养幼儿认真观察以及耐心细致的习惯。那么如何提高幼儿的手部肌肉的灵活性,发展精细动作呢?开展手工活动就是非常好的一个锻炼过程。学前儿童手工是指学前儿童徒手或借助简单工具,运用折叠、切割、组合等加工、变形手段或物质材料形成占有一定空间的具体形象的造型活动。
幼儿园的手工活动根据工具材料来划分,可以分为:纸质活动、泥工活动、自然材料活动和废旧材料活动。 比如,在中班手工纸艺活动《树》中,我们先给孩子提供多幅各种树的图片,让幼儿先观察树的特点,然后提供各种颜色的卡纸给孩子,让孩子撕出树干的形状——树木枝干有弯曲、粗细的变化,边缘不光滑,进行粘贴;再将纸撕成小块粘贴在树木的枝干上作为树叶,这样一幅撕纸的作品就基本成型了。最后我们可以引导幼儿思考纸是怎么来的,并播放视频看砍树造纸,这样可以让幼儿知道我们应该保护树木,节约用纸。又如,在大班自然材料活动《树叶变变变》中,我们先带领孩子观察叶的形状及颜色,并教会幼儿收集叶片和制作叶画的技巧,然后让孩子将收集来的各种颜色及形状的叶子贴成自己喜欢的一种小动物,并请幼儿介绍自己的作品:你把叶子变成了什么动物,是用了什么形状及颜色的叶子变成的,这个小动物喜欢吃什么,应该怎么保护它。再如,在废旧材料活动中,我们可以选取生活中大量的废旧物品——瓶子、易拉罐、光碟、衣物、吸管、报纸、笔芯、塑料袋……来变废为宝,创作并制作成工艺品,这个过程中不仅可以锻炼孩子的动手能力以及对美的一种感受,还可以让孩子知道生活中的很多垃圾都是可以回收利用的,同时我们还可以加入垃圾的危害、垃圾如何分类等知识。
3 美术欣赏活动中的环境教育
学前儿童的美术欣赏活动是一种培养幼儿欣赏能力的教育活动,是指教师引导儿童欣赏美术作品和感受身边的自然环境及其变化,从而可以增强幼儿的审美情趣和审美能力;开阔幼儿的视野、丰富幼儿的知识;幼儿的想象力、创造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得到发展。学前儿童美术欣赏按照组织形式具体可以分为专题性欣赏和随机性欣赏。
比如,中班的美术欣赏活动《百鸟图》,我们先播放鸟的各种叫声,让孩子能静下心来倾听,然后将要欣赏的《百鸟图》展示出来,引导幼儿去观察鸟的造型、颜色和这幅画是用什么材料画的,鼓励幼儿大胆的说出来他喜欢哪只鸟,并告诉大家为什么喜欢。这时幼儿对作品的欣赏已基本完成,而他们对鸟的好奇心以及喜爱的情感也逐步形成,我们就可以在此时让幼儿思考、探索如何去保护鸟。老师可以做一下小结,告诉他们保护鸟的一些小技巧:我们在日常生活中看见鸟不要去惊吓它,更不能去打它,吃完的口香糖不要乱扔,要用纸包好扔到垃圾筒里,因为如果口香糖被鸟误食的话就会造成小鸟死亡……又如,春天幼儿园的桃花、櫻花、迎春花等开放之际,我们就可以随机地让幼儿去观察这些正在盛开着的花,这个过程中教师要引导孩子观察花的颜色、形态,花瓣的数量、花瓣的形状、叶子的形状……这样一个过程就是对孩子的一次美的教育以及幼儿通过自己的感知对自然界的美的感受积累和热爱大自然的情感的形成。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就可以适时加入对幼儿的环保行为教育,让幼儿知道不要去随手采摘花朵、不要随意踩踏草坪,保护我们的大自然、保护大自然的美。
在幼儿园中我们虽然划分了五大领域的活动,但实际上任何一个教学活动都必然是多领域的融合,这样才能更有效的进行幼儿教育。幼儿丰富的情感往往是他们参与到各种活动中的原动力,因此,在开展幼儿美术教育渗透环境教育时,我们教师应从幼儿的情感需要、情感体验出发来设计更为丰富的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