需求分析视域下能源类高校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探索——以北京某能源高校为例

来源 :吉林省教育学院学报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qwer545826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以北京某部属能源高校为例,通过问卷和访谈的方式调查了非英语专业本科生对现行大学英语课程的评价以及英语学习需求。结果发现:学生对于现行大学英语教学效果评价较低,认为课程内容未能满足其英语学习需求;希望大学英语课程继续以通用英语课程为主,以提升其英语技能;建议辅以专门用途英语课程和学术英语课程,增加课程多样性和选择性。根据调查结果,本文尝试构建了"理论课程+实践课程+拓展课程+选修课程"的课程体系,形成了"EGP为主,EAP+ESP为辅"的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模式,以期满足学生不同的大学英语学习需求。
其他文献
新时期以来的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总体上是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建设同步发展的。进入新时代,马克思主义理论学科面临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三重契合问题:第一
高校思政课内涵式发展就是要抓住思政课本质属性与任务,在高质量集约发展中落实思政课作为立德树人“关键课程”的价值功能。新时代下全面提升高校思政课建设的质量和水平,要
新四军,全称为“国民革命军陆军新编第四军”,是抗日战争时期由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主力部队之一。在长达8年的全面抗战中,新四军活跃于大江南北,转战于江淮河汉,在极其艰难的环
“四史”教育融入思政课教学体系,是高校有效开展“四史”教育、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新时代深化学校思政课改革创新的实施方案等系列文件的出
近年来,推动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已成为一个重大现实与理论问题,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建设越来越受到学界的关注与重视。理论界对当前思想政治理论课“金课”提出的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高校、融入教材、融入课堂和学生血脉是立德树人的固本工程、铸魂工程、打底色工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融入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课必须明确融入的目标
近年来,全国高校“中国近现代史纲要”(以下简称“纲要”)课进行了各种方式的教学改革,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一些高校“纲要”课亲和力还有待提高。影响“纲要”课教师亲和力
萧红在其短暂的一生中创作了多部优秀作品,以女性作家的细致的观察和越轨的笔致描写了"北方人民对于生的坚强,对于死的挣扎",也将笔触伸向国民灵魂深处,深刻地揭示和嘲讽了民
终身学习是当代社会的重要特征,教师在培养学生终身学习能力,构建学习型社会的过程中应起到领头羊的作用。教师教学核心素养是决定教师教育教学效能的基本因素,是影响学生转
"说"是在"读""写"基础上的外在表达,"阅读说话课"以读引导写,又以写通往说,以语文核心素养为纲,以各种情境下"听说读写"的学生活动为主线,在"说"的环节主要设置了"一分钟讲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