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教育是每个人一生中一直不可缺少的环节,而教育一直联系着生活。生活是一种实践、一种参与,也是一种体验,它包括日常生活活动、学习活动和社会交往活动。生活教育可以追随幼儿的生活和经验,凡是幼儿需要的、感兴趣的,尤其是随时随地在其生活、学习过程中产生和发现的,又是他们急于想知道或解决的问题,都应是生活课程的内容。
关键词:生活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是一种有助于幼儿终身和谐发展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于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活动要有效果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生活教育的方法
(一)让幼儿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情景中体验以获取经验
现实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原发基地,吃喝拉洒是幼儿每天都必须经历的活动,只要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模仿,自己去学习,并蒙胧地去“竞争”,孩子自然会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引用一位儿童对皮亚杰的话:“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远知道了。”那么,生活中孩子如果掌握了生活技能,就永远都掌握了。
(二)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真实生活中难以遇到的问题
有一些生活情景是很少遇到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发生。如外出时与妈妈走散了怎么办?孩子们会在讨论中想出许多办法,但实际却有困难。于是我就结合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等创设一些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实践,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想出多种办法,让孩子在演练中将生活经验上升与稳固。
(三)让幼儿到社会中去观察、去实践、去交往,以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经验只有到了生活中、到社会中才能够学到。我们经常会利用节日活动等开展相应的社会活动。如在三八节,让孩子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红花,说上一句祝福的话,一个甜蜜的吻给妈妈,为妈妈做一件事等。又在重阳节鼓励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帮爷爷奶奶垂垂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让孩子们体验了为亲人服务的快乐,同时也让大人体验了亲情,体验了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快乐,这样的体验是双向的。
(四)设立区域、游戏角供幼儿体验和操作,以获取经验
在活动室内,我们会为孩子们设立娃娃家、美发屋、小吃店、汽车站、银行、大超市等游戏角,让能力不同的幼儿在区域内自由结伴、自己动手,相互讨论,手眼协调。可以将废旧盒子作成玩具,可以为娃娃穿衣服,可以自己装扮喜欢的发型……在一个个浓缩的“小社会”中尽情得玩耍,改变重生活知识传授的模式,使“做”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让幼儿主动愉悦的学习。
(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巩固经验
在区域学习和现实生活操练相结合的学习之后,我们会开展一些如穿衣裤、绕毛线、擦椅子等竞赛活动,以点带面,练赛结合,使幼儿的劳动生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其次要注重生活教育中实施的成效
(一)以幼儿生活活动为主线,有效整合各领域目标与内容
注重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主动积累经验,将各领域目标融入进去。如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会给孩子一些选择体育游戏的机会,在面对众人多种选择的情况下,让孩子采用合理的方式达成一致。孩子们学会了共同生活,充分体验着生活的乐趣,增进了幼儿同伴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幼儿交往能力,增进了师幼感情,提高了幼儿自主操作的机会。
(二)用整合的眼光审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个体差异
儿童是生活活動的主体,体验是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他们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如在午睡环节上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在14:50的时候会响起轻柔的音乐,用轻柔的音乐将孩子唤醒,让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生活。幼儿听到音乐后,陆续起床,自己穿好衣服,保育老师在旁帮助有困难的孩子。一位教师在活动室播放轻柔的音乐,另一老师带领孩子跟音乐一起做舒展动作。幼儿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幼儿的动作发展,幼儿园不是军营,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无谓的统一划一。先完成的幼儿不需要在一旁消极等待,导致时间的隐形浪费,也避免了拥挤现象。孩子在运动中舒展,在舒展中得到了熏陶,他们得到的是机会,也因为有了锻炼的机会,孩子的表现会超出成人的预计。我深信,只有通过锻炼,他们才会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有用的人。
(三)对生活养成教育的反复性和持久性原则的理解与做中学教学模式日常渗透
生活技能的获得需要反复的操作和练习。在培养小年龄孩子穿衣的技能上,我们采用分阶段练习的手段。刚开始时,在幼儿起床前老师将衣服有顺序的在孩子面前摆放好,孩子只要坐起来顺手将头套进去就可以了,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并体验成功。第二阶段则让孩子自己辨认衣服的正反面,后来的阶段便是让孩子自己考虑衣服的里外顺序进行正确穿着。经验告诉我们:会自理的孩子是做出来的,不会自理的孩子是宠出来的。
(四)家园共育实施生活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涉取生活经验的源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合理引进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将优化幼儿园的生活教育。
(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实践,提高了生活与教育有机整合能力
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实施生活与教育有机整合。如我们幼儿的餐桌是方形的,在就餐时,我们将幼儿单一等待保育员服务的细节,改变为幼儿人人有动手参与的环节:在保育员盛好饭的基础上,将筷子分别盛到几个盘子中,并放到每桌中间,让孩子自己动手。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实践,促进了幼儿控制能力的提高,适时为幼儿提供自主式的实践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总之,生活教育是一个与《纲要》相吻合的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是一种有助于幼儿终身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实施生活教育时要关注环节过渡的过程,多一些自然生活状态的呈现,多一些幼儿体验性的尝试,少一些包办代替,少一些固定活动模式。生活是开展生活教育的载体,应在努力体现幼儿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兴趣基础上体现生活教育技能的反复性和持久性。实施生活教育不等同于随意化的幼儿生活,要将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看做是幼儿生长和学习体验的机会。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
关键词:生活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是一种有助于幼儿终身和谐发展的教育。
陶行知先生说:“生活教育是以生活为中心之教育。”这告诉我们,教育要面向现实生活,才能显示成效。于是我们在幼儿园的活动要有效果就要从以下两个方面入手:
一、幼儿生活教育的方法
(一)让幼儿在真实的日常生活情景中体验以获取经验
现实生活是幼儿学习的原发基地,吃喝拉洒是幼儿每天都必须经历的活动,只要老师放手让孩子自己去模仿,自己去学习,并蒙胧地去“竞争”,孩子自然会在生活中学会生活。引用一位儿童对皮亚杰的话:“一旦你知道了,你就永远知道了。”那么,生活中孩子如果掌握了生活技能,就永远都掌握了。
(二)让幼儿在教师创设的情景中体验真实生活中难以遇到的问题
有一些生活情景是很少遇到的,但并不意味着不可能发生。如外出时与妈妈走散了怎么办?孩子们会在讨论中想出许多办法,但实际却有困难。于是我就结合故事表演《小蝌蚪找妈妈》等创设一些相应的情境让幼儿实践,帮助小蝌蚪寻找妈妈,想出多种办法,让孩子在演练中将生活经验上升与稳固。
(三)让幼儿到社会中去观察、去实践、去交往,以提高解决生活实际问题的能力
生活经验只有到了生活中、到社会中才能够学到。我们经常会利用节日活动等开展相应的社会活动。如在三八节,让孩子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红花,说上一句祝福的话,一个甜蜜的吻给妈妈,为妈妈做一件事等。又在重阳节鼓励孩子们为爷爷奶奶表演节目,帮爷爷奶奶垂垂背等,这些活动的开展,不但让孩子们体验了为亲人服务的快乐,同时也让大人体验了亲情,体验了孩子们的成长带来的快乐,这样的体验是双向的。
(四)设立区域、游戏角供幼儿体验和操作,以获取经验
在活动室内,我们会为孩子们设立娃娃家、美发屋、小吃店、汽车站、银行、大超市等游戏角,让能力不同的幼儿在区域内自由结伴、自己动手,相互讨论,手眼协调。可以将废旧盒子作成玩具,可以为娃娃穿衣服,可以自己装扮喜欢的发型……在一个个浓缩的“小社会”中尽情得玩耍,改变重生活知识传授的模式,使“做”的过程成为“学”的过程,让幼儿主动愉悦的学习。
(五)通过多样化的教学手段让幼儿巩固经验
在区域学习和现实生活操练相结合的学习之后,我们会开展一些如穿衣裤、绕毛线、擦椅子等竞赛活动,以点带面,练赛结合,使幼儿的劳动生活能力得到进一步提高。
二、其次要注重生活教育中实施的成效
(一)以幼儿生活活动为主线,有效整合各领域目标与内容
注重让幼儿通过亲身体验来主动积累经验,将各领域目标融入进去。如到户外开展体育活动时,我会给孩子一些选择体育游戏的机会,在面对众人多种选择的情况下,让孩子采用合理的方式达成一致。孩子们学会了共同生活,充分体验着生活的乐趣,增进了幼儿同伴间的有效互动,提高了幼儿交往能力,增进了师幼感情,提高了幼儿自主操作的机会。
(二)用整合的眼光审视幼儿的情感体验和个体差异
儿童是生活活動的主体,体验是他们的学习方式,是他们积累生活经验的基础。如在午睡环节上我们做了一些尝试,在14:50的时候会响起轻柔的音乐,用轻柔的音乐将孩子唤醒,让孩子在音乐的熏陶中感受生活。幼儿听到音乐后,陆续起床,自己穿好衣服,保育老师在旁帮助有困难的孩子。一位教师在活动室播放轻柔的音乐,另一老师带领孩子跟音乐一起做舒展动作。幼儿的个体差异决定了幼儿的动作发展,幼儿园不是军营,不需要刻意去追求无谓的统一划一。先完成的幼儿不需要在一旁消极等待,导致时间的隐形浪费,也避免了拥挤现象。孩子在运动中舒展,在舒展中得到了熏陶,他们得到的是机会,也因为有了锻炼的机会,孩子的表现会超出成人的预计。我深信,只有通过锻炼,他们才会使自己成为有特色的、有用的人。
(三)对生活养成教育的反复性和持久性原则的理解与做中学教学模式日常渗透
生活技能的获得需要反复的操作和练习。在培养小年龄孩子穿衣的技能上,我们采用分阶段练习的手段。刚开始时,在幼儿起床前老师将衣服有顺序的在孩子面前摆放好,孩子只要坐起来顺手将头套进去就可以了,鼓励孩子自己动手,并体验成功。第二阶段则让孩子自己辨认衣服的正反面,后来的阶段便是让孩子自己考虑衣服的里外顺序进行正确穿着。经验告诉我们:会自理的孩子是做出来的,不会自理的孩子是宠出来的。
(四)家园共育实施生活教育
家庭是幼儿生活的主要场所,是幼儿涉取生活经验的源地。《纲要》明确指出:“家庭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应本着尊重、平等、合作的原则,争取家长的理解、支持和主动参与。”家长来自各行各业,有着丰富的文化背景,合理引进家庭、社区的教育资源,将优化幼儿园的生活教育。
(五)关注幼儿一日生活实践,提高了生活与教育有机整合能力
幼儿一日活动中的点点滴滴都是幼儿学习和成长的机会,实施生活与教育有机整合。如我们幼儿的餐桌是方形的,在就餐时,我们将幼儿单一等待保育员服务的细节,改变为幼儿人人有动手参与的环节:在保育员盛好饭的基础上,将筷子分别盛到几个盘子中,并放到每桌中间,让孩子自己动手。提高了幼儿自我服务意识和能力的实践,促进了幼儿控制能力的提高,适时为幼儿提供自主式的实践才能有效促进幼儿的和谐发展。
总之,生活教育是一个与《纲要》相吻合的教育,是一种积极的教育,是一种有助于幼儿终身和谐发展的教育。在实施生活教育时要关注环节过渡的过程,多一些自然生活状态的呈现,多一些幼儿体验性的尝试,少一些包办代替,少一些固定活动模式。生活是开展生活教育的载体,应在努力体现幼儿年龄特点、满足幼儿兴趣基础上体现生活教育技能的反复性和持久性。实施生活教育不等同于随意化的幼儿生活,要将一日生活的每个环节都看做是幼儿生长和学习体验的机会。
参考文献:
《幼儿园教育》 《幼儿园指导纲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