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湖北农信社以本土化、差异化、特色化理念为指导,抓住当地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借鉴相结合,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信贷产品。一是创新产品体系,实现“一行多品”。开发了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需求追随型”产品,刺激和引导客户消费的“供给领先型”产品,以及“圈联盟”、“园联盟”、“链联盟”等融资模式。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切实缓解农村“贷款难”。开发了农村土地(水面)经营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湖北农信社以本土化、差异化、特色化理念为指导,抓住当地支柱产业、特色经济,坚持自主创新和引进借鉴相结合,形成一套适合自身实际的特色信贷产品。一是创新产品体系,实现“一行多品”。开发了符合农村经济特点的“需求追随型”产品,刺激和引导客户消费的“供给领先型”产品,以及“圈联盟”、“园联盟”、“链联盟”等融资模式。二是创新担保方式,切实缓解农村“贷款难”。开发了农村土地(水面)经营权、农村经济组织股权、商铺承租权、驰名商标权等权利抵质押贷款产品。三是创新服务模式,打造快捷银行名片。充分发挥农信社管理半径短、信息传递快、决策时效高的优势,为客户提供方便、快捷、高效的金融服务。
其他文献
随着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的不断深入,农村信用社长期积聚的信贷风险逐步地暴露,而不良贷款占比居高不下形成的信贷风险尤为突出,已严重地束缚了农村信用社的改革与发展。如何加强信贷风险管理,提高信贷资产质量,有效防范风险,已经成为农村信用社改革和发展的重中之重。 台儿庄农商银行信贷基本情况 台儿庄农商银行是经中国银监会批准,在原台儿庄区农村信用合作联社基础上改制设立的,于2012年11月27日正式挂牌开业
“三农”和小微企业历来是金融服务的薄弱领域。今年5月以来,江苏泰州农商行在海陵区开展“金融理财村村行”服务活动,向欠发达地区和低收入群体提供价格合理、方便快捷的金融服务,创造性地探索出了一条高效率、低成本的农村普惠金融服务新路。截止目前,已在辖区内3个乡镇街道27个行政村进行了宣传服务,覆盖人群达1500余人,受众主体为小微企业主和农村种养植大户,接受咨询服务210人次,初步达成融资意向近50人。
◎文/近年来,由农村信用社改制成功后的五台农村商业银行为全县实现转型跨越、推动农村经济的强势发展起到了重要作用。截至目前,已累计注入“三农”信贷扶持资金21亿元,催生了1.32万余户想富能富的农民,贷款户的户均年收入己突破3万元大关。祖祖辈辈土里扒食的农民靠信贷扶持资金摆脱了贫困,过上了城里人都羡慕的富裕生活。 五台县是农业大县,27万农民耕种着50万亩土地,人均耕地不足2亩。如何提高单位面积产
本文结合当前我国农村金融市场多元化发展的现实背景,以及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的现实需求,采用文献评论方法,在概括我国农村金融发展理论演进及其改革开放以来的阶段性特征基础上,分析既有农村金融产业组织创新问题研究的不足,进而基于演化经济学、产业组织理论和农村金融发展理论视角,提出了加强农村金融产业组织演化研究、深化农村金融改革的建议。 当前,我国正处于工业化、城市化高速发展和转型升级的关键时期,深化农
刷卡、输入密码、取款、签字……山东省长岛县北隍城乡山后村的王大妈站在一台计算机模样的取款机前熟练地操作着,几分钟就从村里的助农服务点取出300元现金。这是发生在山东省最北端海岛县-烟台市长岛县北隍城信用社辖区内的普通一幕。 “以前可不是这样,我们村的乡亲办理业务,要穿越2里多地黑乎乎的防空洞,再爬一段陡峭的山路,才能到大山对面的信用社。赶上下雪天,坡陡路滑,经常摔跟头,别提多不方便了。”附近开小
银行理财产品以约定收益率方式为主的发行模式以及法律地位缺失等问题,使得业务风险收益隔离、过手机制没有真正确立,刚性兑付的现象客观存在,代客与自营存在风险传染的可能,迫切需要建立一个扎实的“栅栏”,对不同性质的业务进行风险隔离。 近期开展的银行理财业务标准化的创新试点,将推动银行发展规范的资产管理业务,不仅赋予了银行应对金融脱媒与利率市场化的有效防御武器,也促进债券等直接融资市场的发展 。 金融
走进周村区王村镇后坡村,远远就看到该村大棚种植能手吕军在自家大棚区忙活着。“马上就要过冬了,我正在做最后的准备。现在过冬一点都不用担心,蔬菜不会挨冻了,因为有咱农商行发放的秋冬蔬菜大棚贷款,该买的都买了,像保护膜啥的……”像吕军这样的秋冬蔬菜大棚在周村有很多,目前都已基本完成了入冬前的准备。 近年来,周村农商行支持广大农民发展秋冬蔬菜大棚种植项目建设,深入胥家、和家、韩套村、南郊镇、宋家、萌水镇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提出全面深化改革,加快完善现代市场体系。金融作为现代经济的核心,是社会主义市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要认真学习贯彻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全面深化金融业改革开放,加快完善金融市场体系,不断提升金融业服务实体经济能力,促进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改革开放以来,我们坚定不移地推进金融改革,基本建立了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相适应的金融体制,金融业配置资源和服务实体经
沭阳地处北纬34°,为我国南北气候过渡地带,适合多种花木生长,是南花北移、北木南迁理想中转站。沭阳是全国闻名的花木之乡,花木种植面积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沭阳农商行紧紧抓住全县农村产业结构调整的机遇,围绕花卉产业打造特色,不断加大对花卉产业的信贷支持力度,加大信贷投入,加快机制创新,加强服务指导,有力地促进了沭阳花木经济的蓬勃发展。 一、沭阳花木产业发展现状与特点 沭阳花木种植面积达45.6
地处沂蒙山革命老区的农发行山东莒南县支行积极适应现代农业发展新趋势,认真履行农业政策性银行职能,转方式、调结构,积极支持现代农业发展,实现了产业增值、农民增收、企业增效、社会受益。今年1-9月份,该行累计发放各类农业贷款2.38亿元,各项贷款余额10.67亿元,有力支持了当地经济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