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打造生本课堂的过程中,教师应积极作为,切实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和学习需求,以生为本,采用各种策略,鼓励他们自主地思考并解决问题,表达观点,培养其思维能力。下面,笔者就谈谈打造生本课堂的几种策略。
一、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课堂任务量大,教师往往会快速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语文课上,他们没有机会提问,也没有机会表达。这样一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双方都无法从中感受到乐趣。
笔者认为,教师要打造生本课堂,就要在语文课上适时提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给他们多一些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细致分析学生的答案,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大都能感知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至于作者为何有“乐——痛——悲”的感受,他们往往不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并记叙了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作者“既悲又痛”,这种情绪是消极的吗?结合写作背景来谈谈你的看法。
2.這篇序言疏朗优美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文中的21个“之”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如果它们是人,各自会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3.如今,我们已经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但是,相传唐太宗曾收藏了《兰亭集序》的真迹,并对其爱不释手,设想一下他为什么要收藏这篇文章呢?
以上的问题与课文联系得非常紧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他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作者的情感是积极的,他只是想借此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发泄心中的郁懑。有的认为,这21个“之”就像参加兰亭盛会的才子,或不拘一格,或严谨端庄,在作者的笔下情态各异,潇洒恣意。有的认为,从魏晋到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数不胜数,唐太宗收藏《兰亭集序》的真迹,一定是因为《兰亭序》中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这是一代帝王心中向往而不可能拥有的风雅、自由的生活!
二、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以“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辩题为例。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表明自己的立场,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深入剖析,以说服对方。
有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起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如今,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比例也在增加。一些学生无法控制自己,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他们在网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认为:“网络就像一个聚宝盆。我们可以从中快速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网络还可以传播各种优秀的文化,比如网络红人李子柒制作古风类美食短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络上,中外友人都可以看她做美食佳肴、酿酒、种菜、修桥、做梯子、编扇子、编花篮、编背篓……外国友人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她正在带领我们了解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中国。’我们不可否认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语文课堂成为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引领他们去感受、体会、辨别、领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价值。
例如,在讲解了《乡土中国》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理论,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白鹿原》,然后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在陕西省白鹿原上的白鹿村里,生活着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的祖上原本是一家,后来分了家。起初,两家都很穷,白家的祖祖辈辈靠勤俭持家渐渐富有起来,家风也比较严;鹿家的子孙则忍辱负重,学得一手好厨艺,家风比较松。两家人一直在暗中较劲……
现在,请大家走进白鹿村,去感受一下“乡土社会”的特点,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思考了许多的问题,如:
1.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同祖同宗。在族长的带领下,男耕女织,各司其职。人人信守道义,尊老爱幼,邻里相安,经过几辈人的传承,积淀了淳厚的民风。“祠堂”在人们的眼中是非常神圣的,这是否符合乡村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与田小娥之间的关系不被礼俗接纳,他们两个人不得不住在村外的破窑洞里,礼俗对人的约束力在此是不是超过了法理?
……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对《乡土中国》一书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总之,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打造生本课堂,多鼓励,少指责,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撰写报告,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
一、提出问题,鼓励学生独立思考
在平时的教学中,由于课时紧、课堂任务量大,教师往往会快速将知识灌输给学生。这就导致他们失去了很多独立思考的机会。在语文课上,他们没有机会提问,也没有机会表达。这样一来,教师教得累,学生学得也累,双方都无法从中感受到乐趣。
笔者认为,教师要打造生本课堂,就要在语文课上适时提问,鼓励学生独立思考,并给他们多一些表达的机会,耐心倾听、细致分析学生的答案,以更好地帮助他们。以《兰亭集序》的教学为例。在阅读文章的过程中,学生大都能感知到作者的情感变化,至于作者为何有“乐——痛——悲”的感受,他们往往不明白。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出以下问题:
1.文章描绘了兰亭的景致并记叙了王羲之等人集会的乐趣,抒发了作者盛事不常、“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的感叹。作者时喜时悲,喜极而悲,文章也随其感情的变化由平静而激荡,再由激荡而平静,极尽波澜起伏、抑扬顿挫之美,所以《兰亭集序》才成为名篇佳作。作者“既悲又痛”,这种情绪是消极的吗?结合写作背景来谈谈你的看法。
2.這篇序言疏朗优美而韵味深长,突出地代表了王羲之的散文风格。文中的21个“之”各不相同、各有特点,如果它们是人,各自会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呢?
3.如今,我们已经看不到《兰亭集序》的真迹了。但是,相传唐太宗曾收藏了《兰亭集序》的真迹,并对其爱不释手,设想一下他为什么要收藏这篇文章呢?
以上的问题与课文联系得非常紧密,能很好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又有一定的开放性,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即可。他们纷纷畅所欲言。有的认为,作者的情感是积极的,他只是想借此表达对朝廷的不满,发泄心中的郁懑。有的认为,这21个“之”就像参加兰亭盛会的才子,或不拘一格,或严谨端庄,在作者的笔下情态各异,潇洒恣意。有的认为,从魏晋到唐代,杰出的书法家数不胜数,唐太宗收藏《兰亭集序》的真迹,一定是因为《兰亭序》中记叙了兰亭周围山水之美和聚会的欢乐之情,抒发作者对于生死无常的感慨,这是一代帝王心中向往而不可能拥有的风雅、自由的生活!
二、开展辩论活动,引导学生自由表达
在教学实践中,教师要引导学生表达自己的观点,培养他们的表达能力。以“网络是利大于弊,还是弊大于利”这个辩题为例。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需表明自己的立场,然后表达自己的观点,结合生活中的事例来论证自己的观点,深入剖析,以说服对方。
有的学生认为:“网络可以帮助人们缓解心理压力。我们可以没有顾忌地向网友倾诉心事,表达自己的观点,和大家一起交流。”有的学生认为:“如今,在校生因迷恋网络游戏而学习成绩下降,甚至旷课、逃学的比例也在增加。一些学生无法控制自己,总想玩游戏,不想上学,也不愿做作业。他们在网络上花费了大量的时间和精力,这对他们的成长是不利的。”有的学生认为:“网络就像一个聚宝盆。我们可以从中快速地查找学习资料,可以学到更多课堂上学不到的知识,并灵活地运用课内知识,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网络还可以传播各种优秀的文化,比如网络红人李子柒制作古风类美食短视频,并将其上传到网络上,中外友人都可以看她做美食佳肴、酿酒、种菜、修桥、做梯子、编扇子、编花篮、编背篓……外国友人说:‘她在重新向全世界介绍那些被我们忘记的中国文化、艺术和智慧。她正在带领我们了解一个我们所不了解的中国。’我们不可否认网络在这个过程中所发挥的作用。”在辩论的过程中,学生表达了自己的观点,语文课堂成为了他们展现自我的舞台。
三、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撰写调查报告
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还需要创设情境,带领学生撰写调查报告,引领他们去感受、体会、辨别、领悟,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文本,感受文本的价值。
例如,在讲解了《乡土中国》后,为了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其中的理论,教师可以推荐他们阅读《白鹿原》,然后创设这样一个情境:
在陕西省白鹿原上的白鹿村里,生活着两大家族。这两大家族的祖上原本是一家,后来分了家。起初,两家都很穷,白家的祖祖辈辈靠勤俭持家渐渐富有起来,家风也比较严;鹿家的子孙则忍辱负重,学得一手好厨艺,家风比较松。两家人一直在暗中较劲……
现在,请大家走进白鹿村,去感受一下“乡土社会”的特点,并撰写一份调查报告。
在调查的过程中,学生思考了许多的问题,如:
1.白鹿两姓合祭一个祠堂,同祖同宗。在族长的带领下,男耕女织,各司其职。人人信守道义,尊老爱幼,邻里相安,经过几辈人的传承,积淀了淳厚的民风。“祠堂”在人们的眼中是非常神圣的,这是否符合乡村人的精神文化需求?
2.黑娃在外做长工,认识了东家的小老婆田小娥,他将她带回村后,受到村人的排斥。黑娃与田小娥之间的关系不被礼俗接纳,他们两个人不得不住在村外的破窑洞里,礼俗对人的约束力在此是不是超过了法理?
……
在调查的过程中,他们对《乡土中国》一书的理解会更加深入。
总之,教师要采用合适的方法,打造生本课堂,多鼓励,少指责,引导学生自主地思考问题、表达观点、撰写报告,培养他们的学习能力。
(作者单位:江苏省南通市海门实验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