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高中生物课堂提问更有效

来源 :大观周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ngcui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有效的提问通常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怎样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呢。教师在准确把握教材的基础上明确课堂提问的目的。尽量避免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提问、精心把握问题难度、设计课堂提问时应灵活多样、营造问题氛围,创设问题情境。同时要遵循课堂提问的原则,让课堂在有效的提问下风生水起。
  关键词:高中生物 课堂提问 有效 原则
  教育家陶行知先生说过:“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禽兽不如人,过在不会问。智者问得巧,愚者问得笨”。教学是一门艺术,而课堂提问则是优化课堂教学、提升教学艺术水平的有效方法。有效的提问通常能使课堂教学事半功倍,学生学得有滋有味。那么,怎样让课堂提问更有效呢。所谓“有效”就是:“能实现预期目的;有效果。”有效提问则意味着教师提出的问题能够引起学生的回应或回答,且这种回应或回答让学生更积极地参与学习,由此获得具体的进步和发展。以下是本人在课堂提问中的一些体会,用以抛砖引玉。
  1.提问的目的和内在要求
  1.1提问的目的
  提问是为了教师更顺畅地讲授,这是一种以教师为中心提问;提问是为了活跃课堂气氛,这是一种表面化、形式化的提问;提问题是为了体现探究性教学,这是一种肤浅的提问。提问的目的应该是:“诱导学生参与教学,引起注意,激发兴趣,让学生体验成功的乐趣。帮助学生建立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引导学生深入理解知识。启发学生的思维,改进思维品质,培养思维能力。提供练习和反馈机会,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1.2有效提问对教师的内在要求
  1.2.1 对教材要“懂、透”
  “懂”,就是要理解教材,只有理解了教材,我们才能分清哪些问题是基础性的问题,我们就可以用“是什么”“怎么样”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拓展性问题,我们就可以用“你是怎么想的”来提问;哪些问题是探究性问题,有必要让学生讨论、探究。
  “透”,就是要掌握教材的系统性、重点和难点,做到透彻掌握,融会贯通。
  1.2.2备学生要 “实、蹲”
  “实”,是指教师必须深入实际,了解自己所教学生的基础知识、接受能力、思維习惯,以及学习中的困难和问题等。只有真正了解了学生,才能有针对性地提问,恰当地把握问题的难易度,使得提问更加有效。
  “蹲”,就是要使自己不仅能够站在教师的角度,而且能够蹲下来,站在学生的角度去体会、感受学生的学。
  只有做到这些,教师才能游刃有余地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才能更大限度地提高教学质量。
  2.如何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2.1尽量避免无效和低效的课堂提问
  提问的大量无效性和低效性是课堂提问的常见现象,上课时只是问“对不对”、“是不是”、“行不行”等类似的问题,学生也是简单的回答“是”、“不是”、“对”、“不对”等。例如,细胞的生活需要物质和能量,对不对?提问的无效性还表现在,明明学生已经知道了问题的答案,还再花时间找一位到两位学生进行回答。低效的问题还表现在提的问题非常抽象,让人无从回答。
  2.2进行有效的课堂提问
  2.2.1将低效问题转变为高效问题
  要尽量避免单纯的判断性提问 (如 “对不对”、 “是不是”等),多用疑问性提问,例如:必修3,教师在对“图5—8赛达伯格湖的能量流动图解”一图引导学生进行分析时,可将问题你从图中可以得到什么信息?或你从图中能够发现什么规律? 变为观察图中的食物链,计算“流出”该营养级的能量占“流入”该营养级能量的百分比,从中你能发现什么规律?
  2.2.2精心把握问题难度
  在提出问题时,既不能让学生答不出,也不能简单地答对与不对,要使学生 “跳一跳才能摸得着”,难度过大的问题要设计铺垫性提问。要防止缺乏引力,索然无味、抓不住重点、高不可攀、内容空泛的提问,
  2.2.3设计课堂提问时应灵活多样
  提问方式要灵活多样。 可根据学生的认知水平、理解水平、分析能力和评价能力。灵活选用不同的方式进行提问:少直问、正问 ,多反问、追问。要善于抓住学生的兴趣点提问,在教学中可设计一个学生不易回答的悬念或者一个有趣的故事,激发学生强烈的求知欲望,起到启示诱导的作用。例如:在讲述性别决定时,首先从引导学生讨论重男轻女的思想开始,然后介绍有关X和Y染色体的内容,再提出问题“XY型的生物子代的性别是由父本决定还是母本决定?”
  2.2.4营造问题氛围,创设问题情境
  老师要营造提问题的氛围,创设提问题的情景。对学生提出的问题要进行分析和评估。宽松和民主的氛围非常重要。学生头脑中往往有一些自以为是的错误概念或者说前概念,老师要事先了解这些不正确但对于学习过程有重要意义的概念,针对这些概念创设问题情景,引发认知冲突,
  3.有效课堂提问的原则
  3.1指向性:指向教学目标、教学重点和难点。
  3.2 适切性:问题难度适宜,与大多数学生的年龄特征特别是认知水平相适应,处于学生思维的“最近发展区”,有一定的思维力度,忌过难或过易;问题大小适宜,笼统抽象的问题要分解为若干具体的问题,忌宽泛或零碎;问题数量适宜,忌过少(“满堂灌”)或过多(“满堂问”)。
  3.3 启发性:联系学生已有知识和经验,创设情境,引发认知冲突,引导学生思考。
  3.4 明确性:问题的表述清晰明确,便于理解和回答。
  3.5 层次性:问题链围绕核心问题整体设计,在内容上由浅入深;在逻辑上环环相扣,层层递进;在难度上有一定梯度。
  3.6 时滞性:发问后应给学生一定的候答时间,让学生有较充分的思考。
  3.7平等性:师生平等----发问时以与学生一起思考的口气发问;理答(教师对学生作答的回应)应有明确的结论,同时抱有平等的态度;理答应伴随积极的评价。生生平等----问题设计面向全体学生,让差生也有作答机会,也能获得成功的乐趣。
  4.提问时的其他注意事项
  4.1增加等待时间
  4.2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
  4.3注意学会倾听
  4.4记住学生的问题,学生都需要得到认同
  总之,课堂提问既是一门科学更是一门艺术。如果课堂环境能配合课堂提问随时变化,那课堂的气氛将表现出更多的独特性和灵敏性。教师只有从根本上形成对课堂提问的正确观念,才能在实践中把握课堂提问的灵活性与有效性,让课堂风生水起!
  参考文献:
  [1]吴成军.提高课堂教学有效性研讨[m].人民教育出版社
其他文献
摘 要: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适用是一个具有重大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的法学问题。本文在论述了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适用的可能性和必要性的基础上,对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适用范围和条件进行了分析,并具体阐述了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中的适用。  关键词:民法规范;行政法;适用;必要性  一、民法规范在行政法上适用的可能性  虽然作为私法的民法与作为公法的行政法在法律性质上存在天壤之别,但我们认为,两者还是具有一定的共
语文活动课的出现,是初中语文教学的一次大改革,是语文学科课程实施素质教育,全面提高学生语文素质的有力举措。作为课程的一部分,语文活动课与传统的必修课课堂教学相比,显示出鲜
摘 要:私有财产权具有重要的地位,与生命权、自由权一起在西方社会被并称为三大基本人权,这一古老信条已内化为人们的信仰。作为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保护私有财产权不仅是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需要,还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需要。要真正实现对私有财产权的完全保护,需要宪法、民法、行政法、刑法等从各自领域不同角度实行全方位保护,其中,民法的保护是最为重要和主要的,也是本文所探讨的内容。本文从民法保护的角度研
摘 要: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在我国还处于新兴阶段,其中之一就是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问题。本文通过一起案例,分析现实中所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完善共同犯罪中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问题的建议。  关键词:共同犯罪;未成年人犯罪;犯罪记录;封存  一、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制度概述  1.未成年人犯罪记录封存的内涵  (1)未成年人犯罪的含义。未成年人犯罪是指已满14周岁未满18周岁未成年人所实施
提高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是一篇大文章,绝不是一蹴而就的事。因此,语文活动要立足教材,从学生的实际出发,选择合适的活动方式组织开展,才能行之有效。语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才是语文
“轮奸”行为如何认定关系到人权是否得到真正保障。本文在“轮奸”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从主体方面、主观方面、客观方面对行为人的行为是否属于强奸罪中“轮奸”这一加重情节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