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区域经济的竞争在相当程度上是综合环境的竞争,其中,投资发展软环境的作用愈益重要。软环境建设的好与羞又跟领导干部作风的优劣有着很大的关系。因此。要实现经济社会又好又快发展,必须从转变作风抓起,由此创优投资发展的软环境。
一、加强学习。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
要解决作风上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学习。一是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与组织期望、人民重托、时代要求存在的差距。把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作为对照要求、自我反思的过程。作为查摆工作不足、明确改进方向的过程。二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形势,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作风推进工作。既要自己放开手脚去探索和实践。也要允许和支持他人放开手脚去探索和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党性锻炼,发挥模范作用,始终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前面,时时处处树标杆,当样板,作表率。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开展以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政策法纪意识,始终保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求真务实。推动工作作风的有效转变
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上不去,是损害软环境的突出表现。在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关键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没有责任意识,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有了责任意识,再难的问题也有解决的办法。作为机关干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全面落实责任,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行动落实到真抓实干上,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谋划工作、主动完成任务,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二是狠抓工作落实。落实才能创造,落实才能发展,落实才有生产力,不落实什么都没有。机关干部应牢固树立“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渎职”的观念,坚持“从小事抓起”、“从自身抓起”,高标准、严要求,做落实的表率。定下来的事务必一着不让、抓紧实施。已部署的工作一定要强化督查、一抓到底。急难险重的工作要挺身而出、主动上前。要真正让老百姓在工作落实中得益受惠。三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工作的干劲、标准、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只有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向上的锐气、奋发有为的勇气,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
三、执政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转变作风、创优投资发展软环境的终极目标。应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要在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察民情、解民意、排民忧,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真心实意地对人民群众负责。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既要看城市的变化,又要看农村的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三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着力解决教育乱收费、“看病难、看病贵”、企业违法排污、非安全生产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中违反政策、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甚至执法犯法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必须有完善而严格的制度作保证。要多层次、多方面地强化和健全有利于作风转变、环境优化的各项制度,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核心是用制度管好领导干部自己。一要健全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防止个人独断专行,防止班子软弱涣散、各行其是。二要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特别是要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问责制度。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不仅要管好“8小时以内”。还要管好“8小时以外”。三要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在推进决策民主化方面,坚持群众参与。在调查研究方面,坚持深入基层。在联系群众方面,坚持建立和完善同定联系点、构建信访大格局、领导包案等制度。通过强化制度,把领导干部的心思用在事业上,情感贴在民心上,作风改进在求实上。四要健全评议制度。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把“8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群众的评议范围,确保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五、强化监督。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仅需要自律来约束。同时还需要他律来管束。一要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执行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和问责制等制度。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二要强化对制度执行的督查。褒奖模范执行制度者,严肃查处因作风败坏引发的违纪问题,从正面激励和反面惩戒两方面合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三要加强责任追究。对制度执行不好的单位和部门,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作用,从而规范行为,提高效率,促进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共东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袁文
一、加强学习。夯实作风建设的思想基础
要解决作风上的问题,首先要加强学习。一是深入推进学习型机关创建活动。胡锦涛总书记在十七大报告中指出:“要按照科学执政、民主执政、依法执政的要求,改进领导班子思想作风,提高领导干部执政本领”。“以加强领导班子执政能力建设影响和带动全党,使党的全部工作始终符合时代要求和人民期待”。因此,领导干部要充分认识自身工作与组织期望、人民重托、时代要求存在的差距。把学习十七大报告的过程作为统一思想认识的过程,作为对照要求、自我反思的过程。作为查摆工作不足、明确改进方向的过程。二是学以致用,学用结合。善于从政治的角度观察事物,分析形势,思考问题,解决矛盾,讲党性,顾大局,守纪律。用新的视角、新的思路、新的措施、新的作风推进工作。既要自己放开手脚去探索和实践。也要允许和支持他人放开手脚去探索和实践。与时俱进。不断创新。加强党性锻炼,发挥模范作用,始终走在广大人民群众的前面,时时处处树标杆,当样板,作表率。三是加强对党员干部的教育。开展以党章、社会主义荣辱观、《建立健全教育、制度、监督并重的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实施纲要》等为主要内容的党性、党风、党纪教育,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切实增强宗旨意识、发展意识、政策法纪意识,始终保持求真务实、艰苦奋斗的作风。
二、求真务实。推动工作作风的有效转变
责任落实不到位、工作效率上不去,是损害软环境的突出表现。在目标任务和思路举措都已明确的情况下,关键是要真抓实干,务求实效。一是强化责任意识。没有责任意识,能力再强也不可能把工作做好。有了责任意识,再难的问题也有解决的办法。作为机关干部,必须认真履行职责,全面落实责任,把心思用在干事创业上。把行动落实到真抓实干上,主动承担责任、主动谋划工作、主动完成任务,真正做到在其位、谋其政。二是狠抓工作落实。落实才能创造,落实才能发展,落实才有生产力,不落实什么都没有。机关干部应牢固树立“不抓落实是失职”、“抓不好落实是渎职”的观念,坚持“从小事抓起”、“从自身抓起”,高标准、严要求,做落实的表率。定下来的事务必一着不让、抓紧实施。已部署的工作一定要强化督查、一抓到底。急难险重的工作要挺身而出、主动上前。要真正让老百姓在工作落实中得益受惠。三是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毛泽东同志说过:人总是要有点精神的。不管是在革命战争年代、和平建设时期,还是在改革开放时代,做任何事情都需要良好的精神状态。人的精神状态不一样,工作的干劲、标准、效果就会大不相同。只有保持蓬勃向上的朝气、昂扬向上的锐气、奋发有为的勇气,才能创造一流的业绩。
三、执政为民。切实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转变作风、创优投资发展软环境的终极目标。应按照为民、务实、清廉的要求,把群众满意作为各项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一是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要在心里装着群众,凡事想着群众。工作依靠群众,一切为了群众,自觉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第一位,察民情、解民意、排民忧,真正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二是树立正确的政绩观。把实现人民群众的利益作为衡量政绩的标准,真心实意地对人民群众负责。既要看经济指标,又要看社会指标,既要看城市的变化,又要看农村的发展,既要看当前的发展,又要看发展的可持续性。以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为出发点,多干有利于发展的事,多干群众受益的事,多干打基础的事。三是切实解决群众关心的热点难点问题。深入基层,深入一线,深入群众,变群众上访为干部下访,着力解决教育乱收费、“看病难、看病贵”、企业违法排污、非安全生产等损害群众切身利益的现实问题。严厉打击各种坑农、害农行为,确保各项支农、惠农政策落实到位。切实解决征收征用土地、城镇房屋拆迁中违反政策、侵害群众利益的问题。严肃查处行政执法部门有法不依、执法不严、违法不纠甚至执法犯法等侵害群众利益的行为。努力把矛盾解决在基层,把问题化解在萌芽状态,确保人民群众的合法权益不受侵害,维护社会公平正义,促进社会和谐。
四、完善制度。建立健全作风建设的长效机制
加强作风建设,优化投资发展软环境,必须有完善而严格的制度作保证。要多层次、多方面地强化和健全有利于作风转变、环境优化的各项制度,用制度管权、用制度管事、用制度管人,核心是用制度管好领导干部自己。一要健全民主制度。坚持和完善民主制度,按照集体领导和个人分工负责相结合的原则,完善领导班子内部议事规则和决策机制,防止个人独断专行,防止班子软弱涣散、各行其是。二要健全监督制度。加强对领导干部特别是主要领导干部的监督。促使领导干部正确行使权力。特别是要执行好领导干部个人重大事项报告、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和质询、问责制度。对党员干部的监督管理,不仅要管好“8小时以内”。还要管好“8小时以外”。三要建立相关工作制度。在推进决策民主化方面,坚持群众参与。在调查研究方面,坚持深入基层。在联系群众方面,坚持建立和完善同定联系点、构建信访大格局、领导包案等制度。通过强化制度,把领导干部的心思用在事业上,情感贴在民心上,作风改进在求实上。四要健全评议制度。自觉用党的纪律约束自己,把自己置于群众的监督之下,把“8小时以外”的表现纳入群众的评议范围,确保不犯错误或少犯错误。防止干部“带病上岗”、“带病提拔”。
五、强化监督。确保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加强党员干部作风建设,不仅需要自律来约束。同时还需要他律来管束。一要严格执行党内监督的各项制度。执行好领导干部报告个人有关事项、述职述廉、民主评议、诫勉谈话、经济责任审计和问责制等制度。全面准确地评价干部,把干部作风方面的表现作为选拔任用干部的重要内容。二要强化对制度执行的督查。褒奖模范执行制度者,严肃查处因作风败坏引发的违纪问题,从正面激励和反面惩戒两方面合力加强领导干部作风建设。三要加强责任追究。对制度执行不好的单位和部门,严肃追究相关领导和有关责任人的责任。通过严格的责任追究,形成强有力的威慑作用,从而规范行为,提高效率,促进作风建设取得实效。
(作者系中共东海县委常委、县纪委书记)
责任编辑: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