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如何让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下面以教科版三(下)《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一课为例,谈谈我对实验材料处理方面的一些想法和建议。
一、选取有结构性的材料作为课堂探究活动的载体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选取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材料的提供注意典型性
一般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往往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在开展《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第二个活动——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们可以选取胡萝卜、回形针、牙签、泡沫塑料、蜡烛等作为探究的载体。这不是随意选取的材料,而是精心设计的,这些材料具有典型性。如果选择的胡萝卜是沉的,那它就是重而沉、大而沉的典型,如果选择的胡萝卜是浮的,那它就是重而浮、大而浮的典型;回形针是轻而沉、小而沉的典型;牙签如果是竹质的一般会沉,那就是轻而沉、小而沉的典型,如果是木质的一般会浮,那就是轻而浮、小而浮的典型;泡沫塑料是轻而浮、大而浮的典型;蜡烛是重而浮的典型。这些材料中既有重而浮,也有重而沉;大的有沉也有浮,小的有浮也有沉。通过对这些材料沉浮现象的观察,让学生产生与原有的生活经验相矛盾的想法,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控制变量的研究,即大小一样的物体,它的沉浮和轻重有关;轻重一样的物体,它的沉浮和大小有关。
2.材料的提供注意联系性
学生通过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发现相互关联的事实,这些事实又会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从相互关联的事实中发现意义,认识事物及现象。如这一课的第一个活动中,教材选取啤酒瓶盖作为研究对象,就是为了引出观察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第二个活动通过对一些典型材料沉浮的猜测、观察,发现与原有经验的冲突;第三个活动用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四个球和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四个正方体来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的关系。这些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3.材料的提供注意次序性
这一课前三个环节的材料都有一定的次序性、逻辑性,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先后顺序,即便是在第三个环节中,也一定要先呈现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四个球作为研究对象,再呈现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四个正方体来研究。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的已有经验中,认为物体的沉浮只和它的轻重有关,只有小部分学生认为物体的沉浮还可能和它的大小有关,所以先研究物体的沉浮和轻重的关系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注意把握材料呈现的时机
准备好材料并不代表万无一失了,还应注意把握材料呈现的时机。如果材料呈现早了,就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呈现晚了,就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什么时候呈现材料效果最佳呢?
l.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时呈现材料。
如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已经对胡萝卜、回形针等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况猜测完,并说明了自己的猜测理由,这时可以给学生水槽开始观察活动。如果前面的猜测、说明猜测的理由等前期工作没有准备好就将材料呈现给学生,就会使这个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学生只会为了做而做。
2.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可以呈现新材料启发学生。
在第二个活动后,学生的实践与原有生活经验产生了矛盾,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障碍,怎样使后续的活动继续?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所观察的材料在比较轻重、大小不合理的时候,需要去发现一种新的材料,能使它们在比较轻重或大小时是合理的。此时呈现新材料可以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启发作用。而新材料出现前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引导到什么程度才出现新的材料应该由学生原有基础而定,并非千篇一律。
3.学生对这个材料已有了迫切的需要时才出现新材料。
如果学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新材料的出现就能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在探究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后,探究物体的沉浮和大小关系的方法与前一个相似,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此时教师提供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已是学生的迫切需要。这时只需请一个学生来说明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使这个材料的出现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身需要,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推向高潮。
三、注意实验后对材料的整理
在一堂课结束时,我们不会忘记对这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也不会忘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但是对实验后的材料如何处理,我们大部分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个“小节”。事实上这个“小节”正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验后对实验材料及时进行整理的良好习惯。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如何使这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总结。
一、选取有结构性的材料作为课堂探究活动的载体
在探究学习中,教师为学生提供合适的、有结构的探究材料是学生进行探究学习的基础和关键,学生通过对材料的操作和思考,才能形成完整形象,进而获取对事物的正确认识。选取有结构的材料可以从以下几方面考虑:
1.材料的提供注意典型性
一般我们在选择材料时,往往选择学生身边的材料作为研究对象,这个材料应具有典型性。在开展《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第二个活动——观察更多的物体在水中是沉还是浮时,我们可以选取胡萝卜、回形针、牙签、泡沫塑料、蜡烛等作为探究的载体。这不是随意选取的材料,而是精心设计的,这些材料具有典型性。如果选择的胡萝卜是沉的,那它就是重而沉、大而沉的典型,如果选择的胡萝卜是浮的,那它就是重而浮、大而浮的典型;回形针是轻而沉、小而沉的典型;牙签如果是竹质的一般会沉,那就是轻而沉、小而沉的典型,如果是木质的一般会浮,那就是轻而浮、小而浮的典型;泡沫塑料是轻而浮、大而浮的典型;蜡烛是重而浮的典型。这些材料中既有重而浮,也有重而沉;大的有沉也有浮,小的有浮也有沉。通过对这些材料沉浮现象的观察,让学生产生与原有的生活经验相矛盾的想法,从而引领学生进入控制变量的研究,即大小一样的物体,它的沉浮和轻重有关;轻重一样的物体,它的沉浮和大小有关。
2.材料的提供注意联系性
学生通过操作材料的实践活动,发现相互关联的事实,这些事实又会促使学生养成思考的习惯,帮助学生从相互关联的事实中发现意义,认识事物及现象。如这一课的第一个活动中,教材选取啤酒瓶盖作为研究对象,就是为了引出观察沉浮的方法和判断沉浮的标准;第二个活动通过对一些典型材料沉浮的猜测、观察,发现与原有经验的冲突;第三个活动用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四个球和轻重一样、大小不同的四个正方体来研究物体的沉浮与它的轻重、大小的关系。这些材料与材料之间、材料与教学内容和教学目标之间都有着紧密的联系。
3.材料的提供注意次序性
这一课前三个环节的材料都有一定的次序性、逻辑性,不能随意颠倒它们的先后顺序,即便是在第三个环节中,也一定要先呈现大小一样、轻重不同的四个球作为研究对象,再呈现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四个正方体来研究。因为在大部分学生的已有经验中,认为物体的沉浮只和它的轻重有关,只有小部分学生认为物体的沉浮还可能和它的大小有关,所以先研究物体的沉浮和轻重的关系较符合学生的认知水平。
二、注意把握材料呈现的时机
准备好材料并不代表万无一失了,还应注意把握材料呈现的时机。如果材料呈现早了,就会抑制学生思维的发展;如果呈现晚了,就会使学生注意力分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什么时候呈现材料效果最佳呢?
l.前期准备工作已经完成时呈现材料。
如在第二个活动中,学生已经对胡萝卜、回形针等材料在水中是沉还是浮的情况猜测完,并说明了自己的猜测理由,这时可以给学生水槽开始观察活动。如果前面的猜测、说明猜测的理由等前期工作没有准备好就将材料呈现给学生,就会使这个活动的效果大打折扣,学生的思维也得不到发展,学生只会为了做而做。
2.学生思维遇到瓶颈时可以呈现新材料启发学生。
在第二个活动后,学生的实践与原有生活经验产生了矛盾,学生的思维遇到了障碍,怎样使后续的活动继续?这就需要教师引领学生去发现所观察的材料在比较轻重、大小不合理的时候,需要去发现一种新的材料,能使它们在比较轻重或大小时是合理的。此时呈现新材料可以对学生思维的发展起到启发作用。而新材料出现前教师对学生思维的引导以及引导到什么程度才出现新的材料应该由学生原有基础而定,并非千篇一律。
3.学生对这个材料已有了迫切的需要时才出现新材料。
如果学生的思维已经发展到一定阶段,新材料的出现就能成为学生自身的需要。如在探究物体的沉浮和轻重有关后,探究物体的沉浮和大小关系的方法与前一个相似,学生的思维已经达到了一定阶段,此时教师提供轻重相同、大小不同的材料已是学生的迫切需要。这时只需请一个学生来说明需要什么样的材料,就可以使这个材料的出现成为每一位学生的自身需要,从而将学生的探究活动推向高潮。
三、注意实验后对材料的整理
在一堂课结束时,我们不会忘记对这节课的所学内容进行小结,也不会忘记对学习的内容进行拓展,但是对实验后的材料如何处理,我们大部分老师可能会忽略这个“小节”。事实上这个“小节”正是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实验习惯必不可少的内容。作为一名科学教师,在平时一定要注意培养学生在实验后对实验材料及时进行整理的良好习惯。
以上仅是我个人的一些想法和建议,如何使这丰富多彩的实验材料真正成为学生亲历科学探究活动的载体,成为教师引领学生深入探究活动得心应手的“法宝”,还需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探究、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