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家园共育:顾名思义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一席话语,告诫我们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对孩子身体力行地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却远胜于老师。家庭教育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样,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紧密结合。下面分享本人在实践中有关家长工作的开展和体会。
互相信任是家园共育取得成效的起点!那么如何在第一时间取得家长的信任呢?又怎么取得家长的信任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心召开家长会
在实践中我懂得了第一次的家長会很重要!记得有一次小班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是来参加人生的第一次家长会,所有人的第一次会面,我花了很多心思,不想把我们的第一次家长会做成老师的“一言堂”。于是为了使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我中途加了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是需要站立的,并且加了音乐来调节气氛。大家都在互动游戏中露出了笑脸,在第一轮游戏过后,我请了咱们一位家长出活动室帮忙拿个东西(此处故意为之),这位家长带着疑惑的表情走出活动室,确保这位妈妈走了后,此时我想在坐的家长说了这样一句话:“请穿了高跟鞋或者有年纪大的腿脚不好的家长坐下休息,请愿意继续参加游戏的我们再来最后一轮。”于是开始了最后一轮的游戏,这时候就有一部分人坐下了,另一部分人开始随律动游戏起来,这时那位家长回来了,游戏结束后,我问了刚刚回来的家长一个问题:“您认为这些坐下来的人为什么没有参加游戏?”。家长诧异片刻后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呢!可能淘汰了吧!”我感谢了这位家长的配合后,随即把目光转向全体家长,告诉他们幼儿园里我们就是以这种类似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的,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如果您从幼儿园门口经过看到,或者听到其他人说您家孩子没参加活动或者在一边感觉没合群等等问题,您别多想,因为您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如果您有什么疑问请直接和老师联系。
家长会上这样一个简单的、智慧的互动游戏来破冰,在随后的朝夕相处中使家长逐渐理解幼儿园教育。除了开家长会,还有多种形式的沟通都是建立相互信任的有效途径,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观摩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
二、家长开放日、家长观摩
由于疫情的大环境下,家长入园机会骤减。我园每个月的大型活动,都有严格限制人数,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直播,记得中班上学期的家长助教活动中,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带来了绘声绘色的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孩子们个个听的聚精会神,家长开放日不仅使得家长感受到幼儿教师的细致,更加在身体力行中体会到它的不易,随即产生换位思考的效果,这不是又增添了信任感吗?家长观摩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一日常规中,了解到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再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的距离又在不断拉近。
三、电话、微信、钉钉等方式的交流
如今信息化技术方式多种多样,微信、钉钉、qq都能与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利用班级圈分享精彩的幼儿园生活,更能收到孩子在家的日常生活。当然电访的沟通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电话是最快最直接的联系方式,用以比较紧急的沟通,比如碰伤、挖伤、衣物打湿等。
四、家访(针对单亲、留守、贫困等特殊幼儿)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必要方法
我们班的家访的对象,是在三位老师经过协商后决定的,多在留守、单亲、贫困等特殊情况中产生。家访的第一轮我们选择了留守儿童睿睿,她的父母远在深圳上班,一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她是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女孩子,也许是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或者是父母偶尔回家的对她的宠溺,睿睿特别娇宠。家长也似乎带着补偿愧对孩子的心理,特别担心孩子在园的情况,有一次睿睿犯了小错,我有批评但是并未责怪,她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电话视频沟通中知道了在园受了批评。于是打给我的电话不断,留言更是长篇大论,远在深圳的年轻父母不断担忧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很纳闷此担忧从何而来,于是决定对睿睿进行一次家访,沟通才知孩子在家基本不受批评,一味宠溺,因为此次在幼儿园受到批评自责后情绪有波动,我们通过家访互相交流情况,他们的观念似乎很难改观,于是我们决定此事从长计议。
后来的日子里,我通过与其奶奶的面对面沟通、再次家访、随机交谈、安慰与其爸爸妈妈钉钉留言交流。并且对孩子进行疏导,在钉钉群里用照片、视频分享一周日常,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孩子在园表现。更是向家长疏导挫折教育,沟通与孩子在聊天时的正确引导,推荐教育周刊进行学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导家长。孩子以后的求学之路还长,幼儿园短短三年我可以放任,一点批评都没有,那么以后呢?会遇到很多不同性格的同学、老师,迈入社会更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么孩子就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我们做老师的和做家长的能一直为孩子保驾护航吗?通过每一次的谈话,我希望能给身在大城市打拼的父母一点触动。我们在实践中成长积累经验,也在寻找更好的办法,孩子正在我们班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其家长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希望会有一个好结果。
家访的对象选择也有偶发事件,比如发现某个小孩的行为表现有异常或者突然进步明显,我们会选择网络或者走进他的家庭了解沟通情况,和家长进行良性沟通,寻找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策略,另外对于孩子的优秀表现告知家长,也挖掘出家长正确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我们互相学习,劲儿往一处使,一切为了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总之,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家园互相信任才是起点,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
家园共育:顾名思义即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完成孩子的教育。著名幼教专家陈鹤琴曾说:“幼儿教育是一种很复杂的事情,不是家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也不是幼儿园一方面可以单独胜任的;必定要两个方面共同合作才能得到充分的功效。”一席话语,告诫我们幼儿园和家庭二者必须同向、同步形成教育合力,才能促进幼儿、家长、教师三大人群的共同成长,才能为孩子们的健康、快乐成长营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家长虽然不是专业的教育工作者,但是对孩子身体力行地教育和耳濡目染的影响却远胜于老师。家庭教育占据了教育对象的起点,而作为学校教育的一种,幼儿园教育和其他层次的学校教育一样,正规化、系统化、制度化、科学化是它的最大特点和优势所在。家庭教育和幼儿园教育各有优势和局限,因此只有二者紧密结合。下面分享本人在实践中有关家长工作的开展和体会。
互相信任是家园共育取得成效的起点!那么如何在第一时间取得家长的信任呢?又怎么取得家长的信任呢?我是这样做的。
一、用心召开家长会
在实践中我懂得了第一次的家長会很重要!记得有一次小班家长会上,很多家长都是来参加人生的第一次家长会,所有人的第一次会面,我花了很多心思,不想把我们的第一次家长会做成老师的“一言堂”。于是为了使气氛变得活跃起来,我中途加了互动游戏,互动游戏是需要站立的,并且加了音乐来调节气氛。大家都在互动游戏中露出了笑脸,在第一轮游戏过后,我请了咱们一位家长出活动室帮忙拿个东西(此处故意为之),这位家长带着疑惑的表情走出活动室,确保这位妈妈走了后,此时我想在坐的家长说了这样一句话:“请穿了高跟鞋或者有年纪大的腿脚不好的家长坐下休息,请愿意继续参加游戏的我们再来最后一轮。”于是开始了最后一轮的游戏,这时候就有一部分人坐下了,另一部分人开始随律动游戏起来,这时那位家长回来了,游戏结束后,我问了刚刚回来的家长一个问题:“您认为这些坐下来的人为什么没有参加游戏?”。家长诧异片刻后回答:“我也不太清楚呢!可能淘汰了吧!”我感谢了这位家长的配合后,随即把目光转向全体家长,告诉他们幼儿园里我们就是以这种类似的形式进行游戏活动的,无论是在室内还是室外,如果您从幼儿园门口经过看到,或者听到其他人说您家孩子没参加活动或者在一边感觉没合群等等问题,您别多想,因为您看到的不一定是全部,如果您有什么疑问请直接和老师联系。
家长会上这样一个简单的、智慧的互动游戏来破冰,在随后的朝夕相处中使家长逐渐理解幼儿园教育。除了开家长会,还有多种形式的沟通都是建立相互信任的有效途径,最常用的是家园联系手册、家访、家长开放日、家长观摩以及利用家长接送幼儿的时机交谈等。
二、家长开放日、家长观摩
由于疫情的大环境下,家长入园机会骤减。我园每个月的大型活动,都有严格限制人数,邀请家长代表参加。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进行直播,记得中班上学期的家长助教活动中,家长走进幼儿园,走进课堂,带来了绘声绘色的又具有教育意义的故事。孩子们个个听的聚精会神,家长开放日不仅使得家长感受到幼儿教师的细致,更加在身体力行中体会到它的不易,随即产生换位思考的效果,这不是又增添了信任感吗?家长观摩让家长参与到我们的一日常规中,了解到幼儿在园的具体情况,再提出宝贵的意见,我们的距离又在不断拉近。
三、电话、微信、钉钉等方式的交流
如今信息化技术方式多种多样,微信、钉钉、qq都能与家长建立起沟通的桥梁,利用班级圈分享精彩的幼儿园生活,更能收到孩子在家的日常生活。当然电访的沟通方式也是必不可少的,电话是最快最直接的联系方式,用以比较紧急的沟通,比如碰伤、挖伤、衣物打湿等。
四、家访(针对单亲、留守、贫困等特殊幼儿)是建立相互信任的必要方法
我们班的家访的对象,是在三位老师经过协商后决定的,多在留守、单亲、贫困等特殊情况中产生。家访的第一轮我们选择了留守儿童睿睿,她的父母远在深圳上班,一年只有为数不多的几次见面。她是个性格开朗大方的女孩子,也许是爷爷奶奶的隔代教育或者是父母偶尔回家的对她的宠溺,睿睿特别娇宠。家长也似乎带着补偿愧对孩子的心理,特别担心孩子在园的情况,有一次睿睿犯了小错,我有批评但是并未责怪,她的父母在与孩子的电话视频沟通中知道了在园受了批评。于是打给我的电话不断,留言更是长篇大论,远在深圳的年轻父母不断担忧起孩子的心理健康。我很纳闷此担忧从何而来,于是决定对睿睿进行一次家访,沟通才知孩子在家基本不受批评,一味宠溺,因为此次在幼儿园受到批评自责后情绪有波动,我们通过家访互相交流情况,他们的观念似乎很难改观,于是我们决定此事从长计议。
后来的日子里,我通过与其奶奶的面对面沟通、再次家访、随机交谈、安慰与其爸爸妈妈钉钉留言交流。并且对孩子进行疏导,在钉钉群里用照片、视频分享一周日常,另一方面通过各种方式告知孩子在园表现。更是向家长疏导挫折教育,沟通与孩子在聊天时的正确引导,推荐教育周刊进行学习,晓之以情动之以理的劝导家长。孩子以后的求学之路还长,幼儿园短短三年我可以放任,一点批评都没有,那么以后呢?会遇到很多不同性格的同学、老师,迈入社会更不可能一帆风顺,那么孩子就要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我们做老师的和做家长的能一直为孩子保驾护航吗?通过每一次的谈话,我希望能给身在大城市打拼的父母一点触动。我们在实践中成长积累经验,也在寻找更好的办法,孩子正在我们班健康快乐的成长,与其家长的工作正在进行中,希望会有一个好结果。
家访的对象选择也有偶发事件,比如发现某个小孩的行为表现有异常或者突然进步明显,我们会选择网络或者走进他的家庭了解沟通情况,和家长进行良性沟通,寻找有利于孩子发展的策略,另外对于孩子的优秀表现告知家长,也挖掘出家长正确培养孩子的方式方法,我们互相学习,劲儿往一处使,一切为了孩子。
孩子的健康成长离不开身边每一位亲人的关爱。实践证明,一个充分受到成人有理智的爱的孩子,总是充满自信、朝气蓬勃、积极向上的;反之,被成人厌弃的孩子则常常自暴自弃,形成自卑、逆反的心理。总之,家长是幼儿园重要的合作伙伴,幼儿园工作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的信任、支持、与宣传。家园互相信任才是起点,努力发挥家长的主动性,密切家园关系,更加有效地促进家园共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