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当今随着科学技术的高速发展以及经济信息的全球化,人类已经进入了一个新媒體时代,快速发展的新媒体对我们的生活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在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新媒体时代改变了原有的教育模式。本文通过了解新媒体时代和高职高专的特征,阐述了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最后提出了在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措施。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
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新媒体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以及在社会新环境适应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更加地高效,这是先阶段高校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与高职高专的特点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是指我们不再只限于报刊、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以手机软件和数字电视等形式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近些年来,新媒体发展御风而行、一日千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而新媒体则是指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它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传播的手段更加先进,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比如广播电视台,它有着非常深厚的市场基础,受众数量非常的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一定的可信度,发展较为成熟,而新媒体发展迅速,内容非常的丰富,二者融合发展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推动整个媒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不同媒介的相互融合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人们的认知理念中,很多常规媒介形态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清楚,报纸、广播和网络等这些信息发布平台慢慢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各级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来利用好新媒体,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网络化生活模式日渐形成,新媒体信息船体的即时性,让新媒体通过网络平台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二)高职高专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只是对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本科教育不相同而已。高职高专院校以大众化教育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职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它的发展主要是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2]。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要内容,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的教育,各高职高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水平。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基础相较于高等教育学生比较差,随着高校不断进行扩招,招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新媒体虽然与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群体应该是高校学生,当代学生由于长辈的宠爱,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苦,优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更加地个性化,比较自私,不懂得换位思考[3]。而当今是一个新媒体时代,各个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学生身处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在剥夺了所有的社会身份,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更为自由,更为真实,这样可以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从而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的距离。老师通过新媒体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迷茫。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新媒体时代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促进了教育手段的先进化,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中,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总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总是忽略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仅仅是通过课堂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去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4]。新媒体的介入让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那么乏味,通过利用新媒体这个新工具,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新媒体教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新媒体来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去吸收,通过网络的平台,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新手段的教学,以传统思想政治为基础,通过不断地创新,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内容进行不断地拓展,让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接受运用新媒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学,对思想政治的内容进行更深的领悟。这样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从生活上,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如何使“有意义”的理论变得“有意思”,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接地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回应大学生最迫切的现实关切,确保教学内容不过时,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当前队伍的问题在于,个体身上呈现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不足,整体上表现为队伍之间的相对分离、系统性不足。由此导致“短板效应”凸显。破解之道在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思政课教师走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队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对此,只有将教材内容与当前形势密切结合,以鲜活话题引入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教学切入点,变“说教”为“说理”,变“叙理”为“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获得感,学生才会觉得这堂课有用、有意义,也才能爱听、听得进去。如果在内容上不能做到贴近生活,不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一味地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那么就会把学生推向对立面[5]。 (一)加强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不爱听、不感兴趣,“抬头率”也不高。在传递中国“好声音”时,我们要有效地引发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就要改变单纯的“注入式”教学,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对于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方法,下功夫开展好课外“零距离”互动,在互动中增强课程亲和力,引导大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信、可敬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教师亲和力的本质是对学生的关爱,其核心是民主平等。只有自觉为人师表,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是可亲可爱的,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对学生多些亲近,增强亲和力。
(二)教学方式的“因势而新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还是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说,都要求我们适应“互联网+”和青年人的喜好,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青睐的手机终端平台,推动思政课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借助QQ、微信等形式,变抽象的“基本原理”为具。
(三)精准把握当代学生的需求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参与学生成长为导向,贴近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和分析他们的“需求点”,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并通过清晰流畅、生动形象和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为他们释疑解惑,既让思想政治教育变生硬为柔软、变冰冷为温暖,也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和价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之目标。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利用新媒体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让传统的思想政治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融合,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精准把握当代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吴迪.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解析[J].考试周刊,2016(4):156-156.
[2]吴艳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管理观察,2016(5):129-131.
[3]胡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33):4-4.
【关键词】新媒体时代;思想政治教育;高等院校
在高等教育的过程中,这个阶段是学生成长的关键时期,高校要充分利用好新媒体的优势,积极地运用新媒体开展思想政治教育,在教育的过程中要树立新媒体思维,这样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在很大程度上对学生性格的形成以及在社会新环境适应性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利用新媒体对学生进行正确地引导。新媒体时代的到来不仅仅打破了原有的教育模式,而且改变了学生的生活方式和思维观念,对于学生来说,新媒体是把双刃剑,有利又有弊,如何在新媒体时代让高校的思想政治教育开展得更加地高效,这是先阶段高校研究的重要问题。
一、新媒体与高职高专的特点
(一)新媒体的特点
新媒体时代是指我们不再只限于报刊、电视和广播等传统媒体,而是利用互联网和移动通讯技术以手机软件和数字电视等形式向人们提供信息服务的新兴媒体。新媒体与我们息息相关,在很大程度上改变了我们的生活和学习方式,改变了人们的思维习惯。近些年来,新媒体发展御风而行、一日千里,新媒体的快速发展给传统媒体造成了很大的冲击[1]。传统的媒体主要是指报纸、杂志、广播和电视,而新媒体则是指以网络为代表的媒体,新媒体相较于传统媒体,它信息传播的速度更加快,传播的手段更加先进,二者都有各自的优势和劣势,传统媒体比如广播电视台,它有着非常深厚的市场基础,受众数量非常的多,在人民群众心目中有一定的可信度,发展较为成熟,而新媒体发展迅速,内容非常的丰富,二者融合发展能够扬长避短,更好地推动整个媒体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不同媒介的相互融合是新媒体时代最显著的特点,在人们的认知理念中,很多常规媒介形态之间的差别越来越不清楚,报纸、广播和网络等这些信息发布平台慢慢呈现出融合的趋势,传统媒介与新媒体的相互融合,取长补短,各级高校根据自身发展状况来利用好新媒体,提高教育工作的效率,这样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2]。除此之外,新媒体时代网络化生活模式日渐形成,新媒体信息船体的即时性,让新媒体通过网络平台有了更多的选择权和控制权。
(二)高职高专的特点
高职高专教育是我国高等教育的一种类型,只是对于人才培养的规格与本科教育不相同而已。高职高专院校以大众化教育为主要内容,重点培养职业型应用技术人才,它的发展主要是适应人才市场的变化,根据社会市场的需求进行不同专业的人才培养[2]。以培养学生的技能为主要内容,更加侧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操作能力和应用能力等,而不仅仅是为了应试。随着我国高等教育的快速发展,我国也越来越重视高职高专的教育,各高职高专根据学生的具体情况制定出具体的教学方案,因材施教,努力提高学生的整体质量水平。高职高专的学生文化基础相较于高等教育学生比较差,随着高校不断进行扩招,招生的综合素质也不是很高。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意义
(一)新媒体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新媒体虽然与我们现在每个人都息息相关,但是影响最为深远的群体应该是高校学生,当代学生由于长辈的宠爱,从小就没有受过什么苦,优越的成长环境让他们在集体生活中更加地个性化,比较自私,不懂得换位思考[3]。而当今是一个新媒体时代,各个高校可以利用新媒体加强与学生之间的交流,由于学生身处一个虚拟的网络世界,在剥夺了所有的社会身份,学生在网络上的言论更为自由,更为真实,这样可以加深老师和学生之间的了解,从而缩短了学生与老师之间心的距离。老师通过新媒体可以向学生传递正确的价值观,给学生一个正确的引导,让学生在成长的道路上不再迷茫。
(二)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拓展学生的思维方式
新媒体时代运用先进的科学技术,与时俱进,促进了教育手段的先进化,同时也改变了传统的教育方式。在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模式中,高校在进行思想政治教育时总是以传授理论知识为主,而总是忽略了学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仅仅是通过课堂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进行讲解,让学生去背诵,这样的教学方式在很大程度上让学生的视野受到了很大的局限性[4]。新媒体的介入让枯燥的思想政治教育不再那么乏味,通过利用新媒体这个新工具,根据学生的兴趣点和需求,可以调动学生学习思想政治的积极性,同时也通过新媒体教学丰富了思想政治教学的内容,不再局限于书本上的理论知识,拓展了学生的视野,改变了学生的思维习惯。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有利于学生的健康成长
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是让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运用新媒体来表现出来,让学生更好地去吸收,通过网络的平台,不断引导学生形成有利于社会发展所需要的思想道德观念,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改变不好的生活习惯,有一个积极向上的人生态度。通过新手段的教学,以传统思想政治为基础,通过不断地创新,对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内容进行不断地拓展,让新媒体时代的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和传统的思想政治教育进行有效地融合,让学生能够更好地去接受运用新媒体进行的思想政治教学,对思想政治的内容进行更深的领悟。这样不管是从学习上还是从生活上,都有着积极的影响,让学生能够健康地成长。
三、新媒体时代高校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具体措施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传播的是经过实践检验的科学理论,如何使“有意义”的理论变得“有意思”,这就要求我们不能简单地重复教材中的内容,必须“接地气”,结合社会发展中的重大热点问题开展教学,回应大学生最迫切的现实关切,确保教学内容不过时,思想政治教育是理论与实践的综合。当前队伍的问题在于,个体身上呈现为理论与实践融合不足,整体上表现为队伍之间的相对分离、系统性不足。由此导致“短板效应”凸显。破解之道在于辅导员队伍专业化,思政课教师走进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党政干部队伍管理育人、服务育人。对此,只有将教材内容与当前形势密切结合,以鲜活话题引入课堂,以学生感兴趣的热点问题为教学切入点,变“说教”为“说理”,变“叙理”为“叙事”,讲好中国“故事”,启发学生思维,提高学生获得感,学生才会觉得这堂课有用、有意义,也才能爱听、听得进去。如果在内容上不能做到贴近生活,不易于为学生所接受,而一味地把学生当作管理对象,那么就会把学生推向对立面[5]。 (一)加强教学过程的互动交流
传统的高校思政课教学,以教师灌输为主,学生不爱听、不感兴趣,“抬头率”也不高。在传递中国“好声音”时,我们要有效地引发青年学生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兴趣和热情,就要改变单纯的“注入式”教学,尽可能为大学生提供机会和条件,让他们参与教学过程,实现师生之间的“面对面”交流。对于身处“互联网+”时代的大学生,我们还应积极利用新媒体新方法,下功夫开展好课外“零距离”互动,在互动中增强课程亲和力,引导大学生加深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可信、可敬的认识,从而增强他们学习的主动性和积极性。
和谐的师生关系有助于活跃课堂气氛,有助于大学生在轻松和谐的气氛中达到受教育的目的。对大学生进行马克思主义理论教学的过程,本质上也是一个师生之间的沟通过程。教师亲和力的本质是对学生的关爱,其核心是民主平等。只有自觉为人师表,在人格上与学生平等相待,尊重学生的话语权,让学生感受到思政课教师是可亲可爱的,才能赢得学生的尊敬、信任、理解和支持。这就要求教师在平时应该注重情感投入,对学生多些亲近,增强亲和力。
(二)教学方式的“因势而新
在信息技术高速发展的今天,无论是从提高马克思主义理论的说服力和感染力,还是从增强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来说,都要求我们适应“互联网+”和青年人的喜好,充分利用当代大学生青睐的手机终端平台,推动思政课传统优势同现代信息技术的高度融合,借助QQ、微信等形式,变抽象的“基本原理”为具。
(三)精准把握当代学生的需求
思想政治工作的对象是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增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亲和力和针对性,必须精准把握学生的需求。为此,我们的教育工作者应以参与学生成长为导向,贴近学生,更广泛更深入地了解学生,了解和分析他们的“需求点”,把握他们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并通过清晰流畅、生动形象和易于接受的话语表达为他们释疑解惑,既让思想政治教育变生硬为柔软、变冰冷为温暖,也让青年学生感受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关怀和价值,从而实现教书育人之目标。
四、总结
新媒体时代给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提供了新的教学手段,利用新媒体要充分发挥新媒体互动性和即时性等特点,让传统的思想政治与新媒体思想政治教育完美地融合,加强教学过程中的交流和互动,精准把握当代学生的需求进行教学,这样更有利于学生的健康发展。
參考文献:
[1]吴迪.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解析[J].考试周刊,2016(4):156-156.
[2]吴艳杰.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管理观察,2016(5):129-131.
[3]胡宏.新媒体时代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研究[J].读写算:教师版,2016(33):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