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写作指导】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生活中具体的真人,必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就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思想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善于表现人们的个性特征,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文章才有可能打动读者。
1.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述人物二三事,是将人物生平行事的某些片段集合在一起,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个突出的或重要的个性特征。“二三事”不是定数,多几件也无妨,但要有详有略。写这种文章用二、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应注意选材恰当。所谓恰当,有两个意思:一是按照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个性的要求,将人物平时的言行恰当地分成几个方面,来展示人物个性的丰富内涵;二是每个方面所选用的事例要恰当,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人物在各个方面的性格特征。选材恰当与否关系到文章全局,一定要反复斟酌,深入理解人物个性的内涵,切实把握所选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少而精,以一当十。
2.写出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1)外貌现其形,传其神
外貌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形体容貌的描写、服饰的描写和神态的描写。肖像描写首先要写出人物外在特征,以现其“形”,不要写得千人一面,脸谱化。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像的两个人,百人百面孔,千人千形象,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差别。平时我们要注意训练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恰到好处地抓住人物特征。其次要表现出人物内在个性,以传其“神”。肖像是表,性情是里。人物的音容笑貌、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
(2)语言得体传神
言为心声。听其言,观其行,人物的言行同其个性密切相关。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语言描写的要领之一是得体。它包括:①与人物的身份相吻合。即什么人说什么话,讲话往往与年龄、职业、性格、生活经历、文化水平紧密相联。②与听话的对象相吻合。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平辈、小辈,用关切、希望的口吻;对长辈,用尊重、敬佩的语气。即使是同样意思的话对不同人讲,人称语气都要随之变化。③与说话的目的相吻合。目的不同,说话的语气、措词就不一样,责备的、感叹的、急迫的、恳切的、平实的、宽解的语气要视不同的说话目的而定。④与说话的场合相吻合。场合不同,时间地点更易,语言就得随环境而转换。
语言描写的要领之二是要传神,即要显示人物的思想个性。如果说“得体”只是对语言描写的外在的静态的把握,那么“传神”则是对语言描写的内在的动态要求。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简短的语言就能把人物的思想感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3)动作妙在入微
描述行动也是人物描写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因为它同样甚至更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从对行动的直观描写中,可以使人物的主体性格、人物的特定身份、人物的内心苦恼、人物的互相关系等方面得到相当具体而明晰的展示。生活犹如剧场,每个人既是舞台上的角色,又是舞台下的观众。你对他人的了解,主要靠观察他的行动;他人对你的了解,也主要靠观察你的行动。人物“动”起来了,也就是“活”起来了。人物的描写也就不再是纸人,而是立起来的生动人物。人物的行动描写可分为整体过程描写和局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常常犹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最难捕捉的便是富于个性化的细节,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也是个性化的细节。有了富有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才使人物跃然纸上,成了有血有肉的“活人”。
3.刻画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离不开事,写事须有起因、经过和结局,人物在事情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含有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情节的发展,应把人物诸种变化的不同心理活动(即流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进行心理描写的要领,一是要真实自然,恰如其分,也就是说心理活动要与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性格等吻合,要与当时的情境合拍,要与人物的思想及其发展变化的逻辑相符。心理的产生和变化要让人感到是必然的,而不是突然的。二是要有层次,有波折,也就是心理描写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要写出人物的心态变化及其心态变化的过程,即心理流程。
4.选择好角度
记事写人同摄影一样,也要讲究角度。摄影师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究竟选择怎样的角度拍摄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呢?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怎样的角度表现人物,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选择描写的角度,要注意四点:(1)角度要新。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因此,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表现人物。(2)角度要小。选择写人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选择得小一些,小中见大,效果就好。(3)角度要集中。写作对象的素材是分散的、零碎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设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人物形象反映得集中突出。(4)角度要典型。龙,具有首、尾、角、鳞、髯几个部分,高明的画家总是在“一鳞一爪”的描绘中,再现龙飞动的风采。写人的作文也是如此,作者往往通过对写作对象某一角度的描写,从而反映他们的全貌。
5.适当运用一些对比、衬托的方法
有时候,人物正面描写不易传达出精神,就可采用侧面的方法,侧面描写着意写出对象的周围事物,以物衬人,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或欲扬先抑,对比反差;总之,旨在使所描写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精彩范文】
1.明天一定记着开窗(高考佳作)
题记:有时往往因为感情的疏远而不能很好地认识一个人,所以往往会伤害一颗心。
远远地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根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时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呆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她又呆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在桌子上,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过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至此,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评析:文章对“房东大娘”的认识真是一波三折,波澜迭起。一个矛盾未解决,又出现一个新的矛盾。全文通过“大洗,猛灌”、“生病吃药”、“开窗防‘非典’”三件事,一步步展示了房东大娘的丰满形象和高尚的精神世界,最后“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2.习惯(高考佳作)
我外婆几个月前刚去世,该是快到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时候了。然而每当我坐在书房里,想起身旁杏黄色的小木箱里的整整齐齐的从小到大的十二双布鞋时,心里仍不免一阵苦楚,眼前也禁不住浮现外婆带着老花镜坐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纳鞋底的剪影。
我外婆曾经逢人便夸:“我外孙真乖,他最喜爱穿我亲手做的鞋子,每次都穿。”而我则是常在心中窃笑:“谁稀罕那玩意儿,土不拉几的,一只倒有一斤重。”然而我却总是循着外婆的目光满意地点头。于是外婆越发高兴,原来两年一双变成一年两双。她住在乡下,人老乘车不便,每次都从邮局寄来,而且每次都托人在包袱里捎几句话:“外婆老了,没有钱给买皮鞋,这鞋你就凑合着穿吧。”每次当我拿起那沉厚的布鞋,望着窗外飘忽而过的少男少女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这叫我怎么穿得出去哎!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外婆明显地衰老了,然而一年两双布鞋是不会少的,虽然针线越来越歪斜,越来越稀疏,而那鞋也只有我在每年去看她时才穿,她每次到村头迎我时总打量我的脚下,每次总笑着问我道:“舒适吗?好穿嘛?”
外婆在我的哄骗之中心安理得地过着,依旧习惯给我做鞋、送鞋,衰老使她感到将不久于人世了,今年的鞋底更加地厚了,或许是她感到不能再做多少双鞋了,让这一双穿得时间更长些的缘故吧!而且与往常不同,这次她蹒跚着缠足的小脚亲自把鞋送到我家里,亲自帮我套上,然后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独自悠乐。我感到可笑,回到房间里便对妈妈抱怨开了:“这老太太,我又不是土八路,这鞋最好她自己穿吧。”我欺她有些耳聋,声音禁不住大了些。然而当我来到外间,我发现外婆脸色变了,闷闷地坐在那儿一言不发。我感到内疚,想解释却又总说不出口。
第二天外婆独自一人走了,拦也拦不住,不多久,舅舅给妈妈发来电报:“母病危!”当我和妈妈赶到时外婆已经临终了。她望了望我,叫人拿出一双未纳好的鞋子说:“孩子,这些年一直给你做鞋,习惯了,前些天忍不住又给你做了一双,留个纪念吧!”说完,不一会儿便咽气了。
我放声大哭起来,此时我才感到这线线真情,然而太晚了,外婆再也不能看我真地穿她做的鞋,再也不能了,我开始痛恨我的虚伪和虚荣心,我要将这些鞋子珍藏起来,以此纪念我亲爱的外婆,永久地鞭策自己。
评析:作者选取了最能激起感情波澜的生活题材,如诗如画地展示了古老而又年轻的人生命题,歌颂了爱的神圣、庄严和伟大!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饱含着深情的生动细节来表现的。外婆“每次都托人在包袱里捎几句话”使得包袱的份量更加沉重;“虽然针线越来越歪斜,越来越稀疏”但“鞋底更加地厚了”,无不透露出外婆对“我”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外婆“蹒跚着缠足的小脚”亲自送鞋,帮我套上之后,又“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独自悠乐”,老人是那么的满足,那么的安详。这些细节或奔涌着沉厚的潜流,或激荡起活泼的浪花,使得外婆的形象流光溢彩。
【跟踪训练】
题目:感动我的那个人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2)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力求形象丰满。(3)不少于800字。
提示:要做到形象丰满,就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有生活细节和人物细节两种类型,前者指看来细小但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人物与景物,后者专指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和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细节选择要典型、要有个性,要有真实感;细节描写要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的细节描写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更富有个性,因此刻划人物要善于捕捉典型细节。此题要求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而且要充满画意,所以一要确定写何人何事,二要精心选择典型细节,三要布置背景(典型环境)。其中选择细节尤其重要,构思应由此切入。
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两个人,生活中具体的真人,必有其独特的个性特征。个性特征,就是一个人在思想、品质、行为、习惯等方面异于他人的特征。这些特征是在特定的社会环境和生活经历中形成的。由于人们的生活经历和所处的社会环境各不相同,因而个性的差异是普遍存在的,即使是同一种思想品质,在表现形式上也总有这样那样的区别,不会完全相同。善于表现人们的个性特征,把人物写活,写得有血有肉,文章才有可能打动读者。
1.选择典型的事例来表现人物的思想性格
记述人物二三事,是将人物生平行事的某些片段集合在一起,是从不同的侧面来表现人物某个突出的或重要的个性特征。“二三事”不是定数,多几件也无妨,但要有详有略。写这种文章用二、三事例表现人物性格应注意选材恰当。所谓恰当,有两个意思:一是按照从不同侧面表现人物个性的要求,将人物平时的言行恰当地分成几个方面,来展示人物个性的丰富内涵;二是每个方面所选用的事例要恰当,能够准确而生动地概括人物在各个方面的性格特征。选材恰当与否关系到文章全局,一定要反复斟酌,深入理解人物个性的内涵,切实把握所选材料之间的内在联系。材料少而精,以一当十。
2.写出人物在外貌、语言、动作等方面的特点
(1)外貌现其形,传其神
外貌描写包括对人物的形体容貌的描写、服饰的描写和神态的描写。肖像描写首先要写出人物外在特征,以现其“形”,不要写得千人一面,脸谱化。其实世界上没有绝对相像的两个人,百人百面孔,千人千形象,即使是双胞胎,也有细微的差别。平时我们要注意训练自己的敏锐的观察力,才能恰到好处地抓住人物特征。其次要表现出人物内在个性,以传其“神”。肖像是表,性情是里。人物的音容笑貌、穿着打扮、举手投足、一颦一笑无不显示出其独特的个性。
(2)语言得体传神
言为心声。听其言,观其行,人物的言行同其个性密切相关。描述人物语言,能直接反映人物的思想和性格,能自然地揭示人物身份以及人物之间的关系。
语言描写的要领之一是得体。它包括:①与人物的身份相吻合。即什么人说什么话,讲话往往与年龄、职业、性格、生活经历、文化水平紧密相联。②与听话的对象相吻合。即见什么人说什么话。对平辈、小辈,用关切、希望的口吻;对长辈,用尊重、敬佩的语气。即使是同样意思的话对不同人讲,人称语气都要随之变化。③与说话的目的相吻合。目的不同,说话的语气、措词就不一样,责备的、感叹的、急迫的、恳切的、平实的、宽解的语气要视不同的说话目的而定。④与说话的场合相吻合。场合不同,时间地点更易,语言就得随环境而转换。
语言描写的要领之二是要传神,即要显示人物的思想个性。如果说“得体”只是对语言描写的外在的静态的把握,那么“传神”则是对语言描写的内在的动态要求。语言是人物内心世界的流露,简短的语言就能把人物的思想感情传达得淋漓尽致。
(3)动作妙在入微
描述行动也是人物描写最有力的手段之一,因为它同样甚至更能显示人物的思想和个性。从对行动的直观描写中,可以使人物的主体性格、人物的特定身份、人物的内心苦恼、人物的互相关系等方面得到相当具体而明晰的展示。生活犹如剧场,每个人既是舞台上的角色,又是舞台下的观众。你对他人的了解,主要靠观察他的行动;他人对你的了解,也主要靠观察你的行动。人物“动”起来了,也就是“活”起来了。人物的描写也就不再是纸人,而是立起来的生动人物。人物的行动描写可分为整体过程描写和局部细节描写,细节描写常常犹如影视中的特写镜头,最难捕捉的便是富于个性化的细节,最能体现人物性格的也是个性化的细节。有了富有个性化的细节描写,才使人物跃然纸上,成了有血有肉的“活人”。
3.刻画好人物的心理活动
写人离不开事,写事须有起因、经过和结局,人物在事情发展的每一阶段都含有不同的心理感受。随着情节的发展,应把人物诸种变化的不同心理活动(即流程)展现在读者面前。
进行心理描写的要领,一是要真实自然,恰如其分,也就是说心理活动要与人物的年龄、职业、身份、地位、性格等吻合,要与当时的情境合拍,要与人物的思想及其发展变化的逻辑相符。心理的产生和变化要让人感到是必然的,而不是突然的。二是要有层次,有波折,也就是心理描写必须是动态的,而不是静态的,要写出人物的心态变化及其心态变化的过程,即心理流程。
4.选择好角度
记事写人同摄影一样,也要讲究角度。摄影师在拍照时,都十分注意选择一个好的角度。拿拍摄人像来说,可以正面拍,可以侧面拍,可以俯拍,也可以仰拍……究竟选择怎样的角度拍摄才能使人物形象栩栩如生呢?这对于摄影师来说是至关重要的。选择怎样的角度表现人物,往往能决定一篇文章的优劣和成败。选择描写的角度,要注意四点:(1)角度要新。从一个角度写多了,也会感到呆板乏味。因此,要“人无我有,人有我新”。尝试从新的角度去表现人物。(2)角度要小。选择写人的角度太大,必然涉及面广,就容易面面俱到,泛泛而谈。角度选择得小一些,小中见大,效果就好。(3)角度要集中。写作对象的素材是分散的、零碎的,作者在写作过程中应设法找到特定的角度,便于把人物形象反映得集中突出。(4)角度要典型。龙,具有首、尾、角、鳞、髯几个部分,高明的画家总是在“一鳞一爪”的描绘中,再现龙飞动的风采。写人的作文也是如此,作者往往通过对写作对象某一角度的描写,从而反映他们的全貌。
5.适当运用一些对比、衬托的方法
有时候,人物正面描写不易传达出精神,就可采用侧面的方法,侧面描写着意写出对象的周围事物,以物衬人,或借助他人来刻画此人,或欲扬先抑,对比反差;总之,旨在使所描写对象更为鲜明更为突出。
【精彩范文】
1.明天一定记着开窗(高考佳作)
题记:有时往往因为感情的疏远而不能很好地认识一个人,所以往往会伤害一颗心。
远远地我望见一个笨粗的身影倚在墙上,脚点在叠成的砖块上,费力地用一根竹竿挑着一扇关闭的窗。我知道,又是她在为我开窗,我的眼睛湿润了,心想: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她是我的房东大娘,我因为在学校里老睡不好觉,才搬到她这里。刚来时,她给我的印象很不好,笨粗的身子,木讷的表情,还有……总之,不好。
记得刚来时的那天中午,天气很热,我跑到水龙头旁大洗了一通,又猛灌起凉水,正感到“淋漓尽致”的时候,她晃着身子,摇着扇子来到我面前:“孩子,不能这样,会病的。”“关你什么事儿?水费我一个子儿都不会少的。”我瞟了她一眼又继续我的“冷水计划”——大洗,猛灌。她只是呆在那里一动不动,我当时只是觉得好笑:老人也贪财啊,为了点水费,唉!
可是那天晚上,我的坏运气来了。上吐下泻,一个晚上上了十几趟厕所,当我正“奄奄一息”地躺在床上的时候,她推门进来了,我没有好气地说:“以后进门记着敲一下。”她又呆在那里了,左手搓着衣襟,右手在口袋里摸了一会儿,伸了出来:“药,药,治拉肚子的药。”她把药放在桌子上,默默地走了。这时我想起了我的母亲,她也曾经在我进行“冷水计划”的时候阻止过我,而我却认为母亲是为我好,现在房东大娘也是如此,而我却误解她,伤害她,感情的亲疏对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的根本原来如此重要。
从吃了那包药以后,我对房东大娘的印象开始好转,但仍然对她提防着,因为“防人之心不可无”嘛,毕竟她不是我妈,可是……
那天我课间回来取东西时,发现她正站在砖头上,拿着竹竿挑我的窗户,难道……我喝了一声:“你干什么!”她吓得掉了竹竿,从砖头上跌了下来:“我只是想为你开窗,因为电视上说‘非典’时期,要经常开窗,可你……”我惊了,感到惭愧,我扶她起来:“对不起。”她布满皱纹的脸露出了笑容。起来后,她坚持要先给我开窗。窗子开了,不仅是房上的,还有我心灵上的。
至此,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她现在还在为我开窗,我的泪淌在脸上,滴在心里:明天一定记着开窗。
评析:文章对“房东大娘”的认识真是一波三折,波澜迭起。一个矛盾未解决,又出现一个新的矛盾。全文通过“大洗,猛灌”、“生病吃药”、“开窗防‘非典’”三件事,一步步展示了房东大娘的丰满形象和高尚的精神世界,最后“我终于知道疏远的感情会影响认识一个人,认识一件事啊!我以后再也不能以感情的亲疏来判断某人某事。”
2.习惯(高考佳作)
我外婆几个月前刚去世,该是快到了“亲戚或余悲,他人亦已歌”的时候了。然而每当我坐在书房里,想起身旁杏黄色的小木箱里的整整齐齐的从小到大的十二双布鞋时,心里仍不免一阵苦楚,眼前也禁不住浮现外婆带着老花镜坐在灯下一针一针地纳鞋底的剪影。
我外婆曾经逢人便夸:“我外孙真乖,他最喜爱穿我亲手做的鞋子,每次都穿。”而我则是常在心中窃笑:“谁稀罕那玩意儿,土不拉几的,一只倒有一斤重。”然而我却总是循着外婆的目光满意地点头。于是外婆越发高兴,原来两年一双变成一年两双。她住在乡下,人老乘车不便,每次都从邮局寄来,而且每次都托人在包袱里捎几句话:“外婆老了,没有钱给买皮鞋,这鞋你就凑合着穿吧。”每次当我拿起那沉厚的布鞋,望着窗外飘忽而过的少男少女们,心里有说不出的滋味——这叫我怎么穿得出去哎!
时间一年一年地过去了,外婆明显地衰老了,然而一年两双布鞋是不会少的,虽然针线越来越歪斜,越来越稀疏,而那鞋也只有我在每年去看她时才穿,她每次到村头迎我时总打量我的脚下,每次总笑着问我道:“舒适吗?好穿嘛?”
外婆在我的哄骗之中心安理得地过着,依旧习惯给我做鞋、送鞋,衰老使她感到将不久于人世了,今年的鞋底更加地厚了,或许是她感到不能再做多少双鞋了,让这一双穿得时间更长些的缘故吧!而且与往常不同,这次她蹒跚着缠足的小脚亲自把鞋送到我家里,亲自帮我套上,然后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独自悠乐。我感到可笑,回到房间里便对妈妈抱怨开了:“这老太太,我又不是土八路,这鞋最好她自己穿吧。”我欺她有些耳聋,声音禁不住大了些。然而当我来到外间,我发现外婆脸色变了,闷闷地坐在那儿一言不发。我感到内疚,想解释却又总说不出口。
第二天外婆独自一人走了,拦也拦不住,不多久,舅舅给妈妈发来电报:“母病危!”当我和妈妈赶到时外婆已经临终了。她望了望我,叫人拿出一双未纳好的鞋子说:“孩子,这些年一直给你做鞋,习惯了,前些天忍不住又给你做了一双,留个纪念吧!”说完,不一会儿便咽气了。
我放声大哭起来,此时我才感到这线线真情,然而太晚了,外婆再也不能看我真地穿她做的鞋,再也不能了,我开始痛恨我的虚伪和虚荣心,我要将这些鞋子珍藏起来,以此纪念我亲爱的外婆,永久地鞭策自己。
评析:作者选取了最能激起感情波澜的生活题材,如诗如画地展示了古老而又年轻的人生命题,歌颂了爱的神圣、庄严和伟大!而这一切都是通过饱含着深情的生动细节来表现的。外婆“每次都托人在包袱里捎几句话”使得包袱的份量更加沉重;“虽然针线越来越歪斜,越来越稀疏”但“鞋底更加地厚了”,无不透露出外婆对“我”深深的爱,浓浓的情;外婆“蹒跚着缠足的小脚”亲自送鞋,帮我套上之后,又“一个人坐在藤椅上独自悠乐”,老人是那么的满足,那么的安详。这些细节或奔涌着沉厚的潜流,或激荡起活泼的浪花,使得外婆的形象流光溢彩。
【跟踪训练】
题目:感动我的那个人
要求:(1)写一篇记叙文。(2)有生动的细节描写,力求形象丰满。(3)不少于800字。
提示:要做到形象丰满,就要注意细节描写。细节有生活细节和人物细节两种类型,前者指看来细小但有典型意义的事件、人物与景物,后者专指人物的语言、动作、服饰和心理活动等细小环节。细节选择要典型、要有个性,要有真实感;细节描写要生动,能给人留下深刻的印象。好的细节描写会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更加鲜活,更富有个性,因此刻划人物要善于捕捉典型细节。此题要求通过生动的细节描写来刻划人物,而且要充满画意,所以一要确定写何人何事,二要精心选择典型细节,三要布置背景(典型环境)。其中选择细节尤其重要,构思应由此切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