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新课改背景下的数学教学重视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的形成过程,自然而然地积累数学活动经验。数学实验既是小学数学教学的重要内容,也是引导学生体验数学知识形成过程,积累数学活动经验的主要途径。在本文中,笔者将结合教学经验,详细阐述数学实验教学策略。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15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带动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对象,使学生通过经历操作、观察、总结一系列探究活动,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立足此建议,笔者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立足教学内容,创设多样的实验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入课堂,激发兴趣
导入是学生从课间活动过渡到课堂活动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大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基于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要求。数学实验,直观有趣。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所以,在导入环节应用数学实验,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数学实验,与新知内容密切联系,通过初步地经历数学实验,学生可以建立对新知的感性认知,为接下来深入探究数学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导入活动时,笔者会应用数学实验。
以“线与角”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初,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直观地演示了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打妖怪的画面。根据此画面,笔者在黑板上,将孙悟空手中握着的金箍棒的一端作为定点,将另外一端作为动点,不断地延伸他线段。如此操作活动,直观形象,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们盯着黑板的时候,笔者提出问题: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你们觉得金箍棒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呢?在如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展开对“射线”的探究,进入到积极的数学学习状态中,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讲解新知,辅助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众所周知,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当学生扎实地获取数学知識的时候,数学学习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摆在首要位置。数学能力多种多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学生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养成的数学能力。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而且,数学知识蕴藏在数学实验中。因此,笔者在实施新知教学的时候,会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发展数学能力。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是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主要方式。经历公式推导过程,其实就是体验数学实验的过程。对此,笔者在实施新知课堂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们自主地利用手中的材料,剪切出平行四边形,并迁移数学经验,对平行四边形继续剪切,剪出不同的图案,加以拼凑,从而获得新图案。之后,对比平行四边形图案和新获得的图案,分析二者的关系,立足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此操作数学实验,不仅将探究数学知识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们,还使学生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历动手、动脑,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探究能力,便于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三、延伸拓展,巩固所学
巩固所学,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讲授了基础知识之后,为学生设计练习题,驱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不成想,机械地完成数学问题,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同时也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立足此问题,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优化数学练习的教学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导下,笔者尝试延伸数学实验,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动手操作,在继续体验数学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真正地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例,在新知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笔者直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导学生们观看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为了使他们加深理解,笔者在课后,设计了动手操作任务,要求学生们自主地联系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演绎过程,自主动手实践,发现圆与长方形的关系,迁移经验,获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加深对所学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该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灵活地将数学实验应用到教学各个环节,在导入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解活动中,辅助学生理解所学;在巩固环节中,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进而使学生借由数学实验,获取数学学习乐趣,同时增强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实验过程——小学数学“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路径初探[J].教育视界,2018(Z1):36-38.
[2]李新.例谈小学数学实验的开发与教学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8(Z4):7-9.
关键词:小学数学;数学实验;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0)-33-215
数学课程标准在实施建议中指出,数学教学活动的实施,应带动学生自主探究数学对象,使学生通过经历操作、观察、总结一系列探究活动,获取有价值的数学知识,积累丰富的数学活动经验,掌握数学学习方法,提高数学学习效果。立足此建议,笔者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尝试立足教学内容,创设多样的实验活动。具体做法如下:
一、导入课堂,激发兴趣
导入是学生从课间活动过渡到课堂活动的主要环节。在这一环节中,如果学生能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将大大增强课堂学习效果。数学课程标准基于学生为本的教育理念,提出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教学要求。数学实验,直观有趣。小学生形象思维发达。所以,在导入环节应用数学实验,将大大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此外,数学实验,与新知内容密切联系,通过初步地经历数学实验,学生可以建立对新知的感性认知,为接下来深入探究数学打下坚实基础。因此,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导入活动时,笔者会应用数学实验。
以“线与角”为例,在实施教学活动之初,笔者利用多媒体课件,为学生们直观地演示了孙悟空手拿金箍棒,打妖怪的画面。根据此画面,笔者在黑板上,将孙悟空手中握着的金箍棒的一端作为定点,将另外一端作为动点,不断地延伸他线段。如此操作活动,直观形象,很容易吸引学生注意力。在学生们盯着黑板的时候,笔者提出问题:通过孙悟空金箍棒的长短变化,你们觉得金箍棒是一条什么样的线呢?在如此问题的驱动下,学生们自主地展开对“射线”的探究,进入到积极的数学学习状态中,为提高课堂学习效果打下坚实基础。
二、讲解新知,辅助理解
数学课程标准中明确要求教师在实施教学的过程中,培养学生数学能力。众所周知,数学能力的培养是以数学知识为基础的,当学生扎实地获取数学知識的时候,数学学习能力将在一定程度上获得提高。同时,经历数学知识的学习过程,也是学生发展数学能力的过程。因此,在组织小学数学教学活动的时候,教师应将培养学生数学能力摆在首要位置。数学能力多种多样,自主、合作、探究能力,是学生们参与数学教学活动必须养成的数学能力。数学实验为学生提供了自主、合作、探究的机会。而且,数学知识蕴藏在数学实验中。因此,笔者在实施新知教学的时候,会利用实验,引导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数学知识,潜移默化地发展数学能力。
以“平行四边形的面积”为例,经历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推导过程,是学生掌握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的主要方式。经历公式推导过程,其实就是体验数学实验的过程。对此,笔者在实施新知课堂教学的时候,引导学生们自主地利用手中的材料,剪切出平行四边形,并迁移数学经验,对平行四边形继续剪切,剪出不同的图案,加以拼凑,从而获得新图案。之后,对比平行四边形图案和新获得的图案,分析二者的关系,立足联系,推导出平行四边形的面积计算公式。如此操作数学实验,不仅将探究数学知识的权利还给了学生们,还使学生们通过发挥主观能动性,经历动手、动脑,有效地获取数学知识,锻炼数学探究能力,便于提升数学学习质量。
三、延伸拓展,巩固所学
巩固所学,是提高学生数学学习质量的主要途径之一。在当前的小学数学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大部分教师在讲授了基础知识之后,为学生设计练习题,驱动学生解决数学问题。不成想,机械地完成数学问题,成为学生的数学学习负担,同时也大大地削弱了学生的数学学习兴趣,影响了数学学习效果。立足此问题,课程标准中提出了优化数学练习的教学要求。在此要求的指导下,笔者尝试延伸数学实验,引导学生们利用所学,动手操作,在继续体验数学的过程中,加深对所学的理解,真正地提升数学学习效果。
以“圆的面积计算公式”为例,在新知教学实施过程中,为了节约课堂时间,笔者直接利用交互式电子白板引导学生们观看圆的面积推导过程。为了使他们加深理解,笔者在课后,设计了动手操作任务,要求学生们自主地联系交互式电子白板的演绎过程,自主动手实践,发现圆与长方形的关系,迁移经验,获取圆的面积计算公式,加深对所学的理解。
总而言之,在实施小学数学教学的时候,教师可以立足该学科的特点,和学生的数学学习情况,灵活地将数学实验应用到教学各个环节,在导入活动中,激发学生的探究兴趣;在讲解活动中,辅助学生理解所学;在巩固环节中,帮助学生增强理解,进而使学生借由数学实验,获取数学学习乐趣,同时增强数学学习效果,提高数学教学质量。
参考文献
[1]李新.引导学生深度参与数学实验过程——小学数学“学为中心”的课堂实践路径初探[J].教育视界,2018(Z1):36-38.
[2]李新.例谈小学数学实验的开发与教学策略[J].小学数学教育,2018(Z4):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