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任何一种学习都要经历一段过程,素描训练也是如此。
都说素描是绘画的造型基础。不错,绘画者的造型能力在这里都能直观地体现出来,而且素描有自己的一个知识系统,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去思考、总结、掌握。这种经验的积累,不仅仅在书本当中,还要结合整个训练的过程逐渐去获得。也就是说,并不是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了解了素描的理论知识就能画好素描,我们需要掌握多种技能,要学会运用技能在多个方面的结合,而这些技能
素描训练要求各方面能力的配合,包括造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所以问题来了,对于我来说,素描课程压力还是挺大的,一下子就把短处给暴露出来了。平常不努力用功,画的少,“自然‘笔’来得也不是很顺”。
素描的学习应该是思考,而不是默无声息地去画,这就要求我们要深思熟虑,还要有仔细观察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我所缺乏的。这门课程,我最大的收获是对自我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
我的素描学习历程到目前为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学阶段:最初接触素描是在高一的时候,选择了美术这个专业,课程一开始便是石膏训练,接下来就是静物素描。当时对素描的兴趣还是蛮大的。到接近高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逐渐过渡到石膏头像、人体头像的学习。老实说,那时候画的作品,没有什么感情在里面,就是很机械地画,只求画面一个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二阶段:上了大学之后,大一我们就开始了美术绘画系统的学习。这时候也接触到了许多大师的素描书籍资料。从这时候就开始反思自己,反思我的作品的艺术性问题。可是鉴于自身太懒,有时候又太忙,放在专业上的学习时间不是很多,以至于专业水平还是提不上去。刚开始我们也画石膏头像,由于基础不够扎实,而且捉不准造型、动态,画的外国石膏像还是像中国人。
第三阶段:大学本科一眨眼就过去了,来到研究生学习阶段。这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压力。一山还比一山高,人外有人,人才济济。让我最头疼的要数专业方向还有英语了。
素描研究,是我们的一门课程,一开始也是画石膏。有躯干石膏还有头像石膏这两组,我在头像石膏这组,画的作品是最不像外国人的石膏头像了,反而像中国人,这让我很苦恼。
我的第一张素描作品最重要的首先是要解决造型和结构的问题。石膏像写生是整个素描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的因素主要还是结构、体积、空间和光感的表现手法。要处理好这细微、复杂的造型关系,对造型和技法的掌握就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当同学们都开始上调子的时候,我的石膏头像连基本外形都还没抓好,这不得不让我有些着急。每次画画,总是画的很慢,我知道是我不熟练的原因,所以画得也很郁闷。当我画好外轮廓的时候,里面的结构却又很难表现出来了。画完之后我深深领悟到,画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做得不充分,在绘画过程中就会很被动。
工具材料准备之后,我们不要急着开始,要对石膏像有一个全面的观察。首先要有适合自己的一个视点,可以多个角度观察石膏像,体会它的各种方面、各种效果,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位置。然后要观察石膏的体型结构和整体动态特点。我应该一开始先画一张小速写,感知一下石膏的整体造型的,所以功夫还是不可少。然后观察、联想、研究。比如明暗关系,虚实关系、从最亮到最暗、从最实到最虚、黑白灰的面积分布、虚实的范围以及石膏像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做到心里有数,有个整体的把握。完成了第二步之后,我们应该利用学习的积累和我们的想象,把对象变成一个形象。考虑画面大的效果是想以光感为主导,还是结构效果来表现。
在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再逐步地去确定每一个结构的准确造型和关系,在刻画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不要把某一个部位的轮廓画得过于细腻和死板,局部应该是为整体服务的,不能老盯着一处看,影响画面大的效果。第三步就要注意石膏的光感、体积感、空间的处理了。这一步要通过大的明暗关系和虚实关系来完成。
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既要放松大胆去画,又要很谨慎。如果一开始我有这一个画前的思考,我相信我的石膏像应该可以画得得心应手些。所以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第二幅作品,我们开始转向画人体。首先,我们先画男人体。因为男性人体相对于女性人体的结构更具有代表性,较为明显。
面对模特,我们也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度,这样画起来心里才舒服,才会上手些。造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画人体我也花了很多时间。
这幅作品,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好表现手法和结构的问题。艺术处理手段多钟多样,找到合适自己的不容易。除了前面我们了解到的问题,在人体的绘画上,艺术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第二幅男人体作品,在人物的结构穿插上难倒我了。特别是在表现人物的腰部结构下,很难把腰部的伸缩特点表现出来,而且在人物的结构穿插方面处理的也不是很好。结构是人体自身的有机联系还有外部显示的起伏变化关系。这种结构要通过线和面的组合来进行描述,通过线面的组合来表现穿插结构、人体层次。如果对结构不理解,那人体的结构部位就会显得别扭。
我的第三幅作品是画女人体,它相对男人体来说结构不是很明显,这时候要突出表现女性美,突出女性的质感。这是我这张作品最大的难点。
一般情况下,对于不同对象或对象处在不同的状态,在观察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画面的效果或者个人绘画风格会有不同的影响。这时候线条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最早的绘画应该是以线条的形式出现的。线条的力量非常大,可以表现对象的质感、虚实、量感、结构、节奏等等。在表现人体美的效果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幅女人体我在刻画的时候就画多了,而忘了用“减”法。只是一味地去画效果,却忘了对象本身的特质---柔美。线条的虚实、穿插、节奏、轻重的关系影响整个画面的结构、韵味和质感关系。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能够用同样的表现手法去营造画面效果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后背》,用线条表现结构、体积和质感,画的生动、概括、准确。虽然他表现的是男人的后背,可是在本质上和女人体的表现是一样的。这不得不说,画面的构成因素有太多的因素侧重点。对线条的灵活运用也是不容小看的。
通过这门课程,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对素描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是加深了“素描就是一切”的感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思考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确实,一幅好的作品,如果没有融入作者的思想,没有它的形式语言,没有创作时想要变现的灵魂,没有生动的表现,那这幅作品就是平的,就是很表面的了。
不仅仅是素描,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进行学习。用我们的心去做,加入我们的思考与情感,方可称为作品。
都说素描是绘画的造型基础。不错,绘画者的造型能力在这里都能直观地体现出来,而且素描有自己的一个知识系统,需要我们在学习中不断地去思考、总结、掌握。这种经验的积累,不仅仅在书本当中,还要结合整个训练的过程逐渐去获得。也就是说,并不是在学习训练的过程中了解了素描的理论知识就能画好素描,我们需要掌握多种技能,要学会运用技能在多个方面的结合,而这些技能
素描训练要求各方面能力的配合,包括造型能力、分析能力、判断能力...所以问题来了,对于我来说,素描课程压力还是挺大的,一下子就把短处给暴露出来了。平常不努力用功,画的少,“自然‘笔’来得也不是很顺”。
素描的学习应该是思考,而不是默无声息地去画,这就要求我们要深思熟虑,还要有仔细观察的能力,而这些都是我所缺乏的。这门课程,我最大的收获是对自我有了一个更清楚的认识,认清自身存在的不足。
我的素描学习历程到目前为止可以分为三个阶段:
初学阶段:最初接触素描是在高一的时候,选择了美术这个专业,课程一开始便是石膏训练,接下来就是静物素描。当时对素描的兴趣还是蛮大的。到接近高考的时候,我们就开始逐渐过渡到石膏头像、人体头像的学习。老实说,那时候画的作品,没有什么感情在里面,就是很机械地画,只求画面一个强烈的视觉效果。
第二阶段:上了大学之后,大一我们就开始了美术绘画系统的学习。这时候也接触到了许多大师的素描书籍资料。从这时候就开始反思自己,反思我的作品的艺术性问题。可是鉴于自身太懒,有时候又太忙,放在专业上的学习时间不是很多,以至于专业水平还是提不上去。刚开始我们也画石膏头像,由于基础不够扎实,而且捉不准造型、动态,画的外国石膏像还是像中国人。
第三阶段:大学本科一眨眼就过去了,来到研究生学习阶段。这时候才真正感受到什么叫做压力。一山还比一山高,人外有人,人才济济。让我最头疼的要数专业方向还有英语了。
素描研究,是我们的一门课程,一开始也是画石膏。有躯干石膏还有头像石膏这两组,我在头像石膏这组,画的作品是最不像外国人的石膏头像了,反而像中国人,这让我很苦恼。
我的第一张素描作品最重要的首先是要解决造型和结构的问题。石膏像写生是整个素描训练的一个重要环节,它涉及的因素主要还是结构、体积、空间和光感的表现手法。要处理好这细微、复杂的造型关系,对造型和技法的掌握就会上升到一定的高度。
当同学们都开始上调子的时候,我的石膏头像连基本外形都还没抓好,这不得不让我有些着急。每次画画,总是画的很慢,我知道是我不熟练的原因,所以画得也很郁闷。当我画好外轮廓的时候,里面的结构却又很难表现出来了。画完之后我深深领悟到,画前一定要做好充分的准备工作,这个准备做得不充分,在绘画过程中就会很被动。
工具材料准备之后,我们不要急着开始,要对石膏像有一个全面的观察。首先要有适合自己的一个视点,可以多个角度观察石膏像,体会它的各种方面、各种效果,确定自己感兴趣的位置。然后要观察石膏的体型结构和整体动态特点。我应该一开始先画一张小速写,感知一下石膏的整体造型的,所以功夫还是不可少。然后观察、联想、研究。比如明暗关系,虚实关系、从最亮到最暗、从最实到最虚、黑白灰的面积分布、虚实的范围以及石膏像与背景之间的关系等等,都要做到心里有数,有个整体的把握。完成了第二步之后,我们应该利用学习的积累和我们的想象,把对象变成一个形象。考虑画面大的效果是想以光感为主导,还是结构效果来表现。
在整体形象的基础上,再逐步地去确定每一个结构的准确造型和关系,在刻画的时候,要留有余地,不要把某一个部位的轮廓画得过于细腻和死板,局部应该是为整体服务的,不能老盯着一处看,影响画面大的效果。第三步就要注意石膏的光感、体积感、空间的处理了。这一步要通过大的明暗关系和虚实关系来完成。
在处理这些关系的时候,既要放松大胆去画,又要很谨慎。如果一开始我有这一个画前的思考,我相信我的石膏像应该可以画得得心应手些。所以思考是一个很重要的过程。
第二幅作品,我们开始转向画人体。首先,我们先画男人体。因为男性人体相对于女性人体的结构更具有代表性,较为明显。
面对模特,我们也应该找到自己感兴趣的一个角度,这样画起来心里才舒服,才会上手些。造型对于我来说是一个很头疼的问题,画人体我也花了很多时间。
这幅作品,我觉得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要解决好表现手法和结构的问题。艺术处理手段多钟多样,找到合适自己的不容易。除了前面我们了解到的问题,在人体的绘画上,艺术处理就显得非常重要。第二幅男人体作品,在人物的结构穿插上难倒我了。特别是在表现人物的腰部结构下,很难把腰部的伸缩特点表现出来,而且在人物的结构穿插方面处理的也不是很好。结构是人体自身的有机联系还有外部显示的起伏变化关系。这种结构要通过线和面的组合来进行描述,通过线面的组合来表现穿插结构、人体层次。如果对结构不理解,那人体的结构部位就会显得别扭。
我的第三幅作品是画女人体,它相对男人体来说结构不是很明显,这时候要突出表现女性美,突出女性的质感。这是我这张作品最大的难点。
一般情况下,对于不同对象或对象处在不同的状态,在观察中会产生不同的感受,对画面的效果或者个人绘画风格会有不同的影响。这时候线条的作用就显得非常重要。
我们最早的绘画应该是以线条的形式出现的。线条的力量非常大,可以表现对象的质感、虚实、量感、结构、节奏等等。在表现人体美的效果上有着不可忽视的作用。这幅女人体我在刻画的时候就画多了,而忘了用“减”法。只是一味地去画效果,却忘了对象本身的特质---柔美。线条的虚实、穿插、节奏、轻重的关系影响整个画面的结构、韵味和质感关系。并不是每幅作品都能够用同样的表现手法去营造画面效果的。像米开朗琪罗的《后背》,用线条表现结构、体积和质感,画的生动、概括、准确。虽然他表现的是男人的后背,可是在本质上和女人体的表现是一样的。这不得不说,画面的构成因素有太多的因素侧重点。对线条的灵活运用也是不容小看的。
通过这门课程,让我认清了自己的不足,同时也对素描的认识有了一个更深层次的理解,更是加深了“素描就是一切”的感悟。随着专业学习的深入,我们逐步认识到思考艺术创作的重要性。确实,一幅好的作品,如果没有融入作者的思想,没有它的形式语言,没有创作时想要变现的灵魂,没有生动的表现,那这幅作品就是平的,就是很表面的了。
不仅仅是素描,无论学习什么,我们都要主动地、创造性地去进行学习。用我们的心去做,加入我们的思考与情感,方可称为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