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在课程改革不断推进的大背景下,各种教育思潮、理论、流派的主张和观点充满了语文教学的领域,其中既有许多切中肯綮的真知灼见,也有一些扰乱视听的哗众之语,一线的老师很难酌选出切实可用的观念以作教学行为的导引,往往在实际的教学中陷入迷惘混乱、无所依据的状况。为此,我们在实际工作中应从语文的自身特性出发,确立一些基本观念和立场,厘清语文教学的基本线,以切实推动语文教学实践。
语文的语文
1.语文的自身、真味。这本来是不应该成为一个命题的,但由于我们语文的模糊性,使得它成了橡皮泥、杂物筐,任人拉扯任人装。形式上,被繁杂化,“乱花渐欲迷人眼”;内容上,表面化、德育化、才艺化,较严重的偏离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目标要求。真正的语文,应走向简洁实在,走向主体内在,从学生实际、文本实际、目标诉求出发,而不能被外在的因素牵引或“雾化”。
2.重视中学语文特性的把握。对工具性的强调、思维性的重视,不在泛泛的人文和感悟中丧失科学性、有效性。现在很多老师是在按照“文学家或语文教师”的标准教学生,而忽视了语文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将来做警察、企业者、工人等各种职业的人文精神底子和工具运用基础。这对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是。
客体的语文
语文是要强调主观体味的,但教学中的语文,却又有很强的客体性。
1.教学语文的对象化、客体化。教学毕竟是一个有自身规律的客观过程,无论是教材也好,师生也好,活动也好,主观的“调子”都处于客观的“模子”。对语文教学的把握需要“跳出式”的、哲学性的思考,将语文活动的一切,连同自己都对象化,突破“云山之中”或耽溺沉迷的感觉,更多的将“你着的语文”、
“我着的语文”,变为“他着的语文”。
2.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客体化是理性化的前提,是教学方式和途径选判的依凭。反思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可以更多的将主体经验作为“客体”加于观照,以总结改进,指导实践。其次就是理论的分析,用“理论之刀”分析语文活动的诸因素及其联系,把握规律;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分析、研究。再就是评判,只有具备客观评判手段和能力,才能理性把握、反馈调控、去伪存真、甄别建构,才能“驾驭规律、随心所欲”。这些都需要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客体”来把握。
多样的语文
1.多元的、争吵的。在理论界,实际上是充满着混乱和争吵的,多元的价值取向使大家难以达成一致的教学主张。如课改中王策三和钟启泉的论争。再进一步说,我们课改的许多基础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以杜威等为代表的教育进步主义运动思想,而美国在60年代后针对科技等方面对苏联的较大落后,对此也展开了反思批判,兴起了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运动。争吵是有益的,但我们需要在多样的争吵中做到将“把脉”(来龙去脉)和“适合”(符合实际)相结合来具体酌选。比如当前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们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社会实情,就不太适合,可以借鉴,但不能由此而混乱了育人的主目标。
2.动态的、生态的,语文的教学,不是静态的书本或铁定的知识,而是动态的、批判的、异型的“生态场”。这其中的原因,一是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人的思维和情感是复杂动态的系统,绝非单一的线性状态;二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哲学基础就是辩证动态的,早已突破经典牛顿力学时代的“绝对性”了;同时,在动的过程中,语文因素群落一定会同环境的、其他的群落发生联系,产生信息等的交换,会形成一定的生态性特征。这些都要求我们语文学科教学要有动态和生态的意识。
3.多向的、比较的。从比较学的角度,观察、研究语文,更能展示出语文多样的风貌,历史长焦短焦的纵向和空间远近宽窄的横向的比较,如国际、民国、台湾、明清的等等,由此建立更系统全面的思考的坐标,分析其多样,体味其魅力,更好的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
建设的语文
语文之如此重要,又面临如此多的疑惑,唯一的解决之道,便在于以建设的态度去推进。
1.实践的。从教学行动实践的维度去思辨、探求、建设,静悄悄的革命,点滴积累的作为。从一招一式到套路体系,到理论建构,以实践推动语文教学的建设。2.发展的。语文学科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兼顾,情意性和标准性之间的统一,以及效率性的问题等等,都需要突围、发展。3.时代的。教育的目的不止在当下,更在于未来,语文建设要面向未来、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如终身教育、现代素质、科技观的、信息观的需要等,语文教学要扣住素质教育的主题,积极因应。4.能动的。主要一是对客体的语文的主体化建构,二是每位语文人的责任和使命,抛弃消极心态,能动介入参与。
人的语文
语文的人文性是毋庸讳言的,这里将其放在最后来提及,并不是忽视它,而是因为现在人们谈及它已经很多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构建一种生活方式,语文以其独具的情意性和美感,启迪人的思想、观照人的心灵,使人“诗意的栖居”和完美的发展成为可能,是真正的“人的语文”。
以上的一些看法,不免多有偏颇之处,但是在当前语文教学观的思考中,我们确实需要放开视野,站定脚步,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明晰一些基础的教学观念,务实的做好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作者系成都市棕北中学(外双楠校区)副校长)
(责任编校:白水)
语文的语文
1.语文的自身、真味。这本来是不应该成为一个命题的,但由于我们语文的模糊性,使得它成了橡皮泥、杂物筐,任人拉扯任人装。形式上,被繁杂化,“乱花渐欲迷人眼”;内容上,表面化、德育化、才艺化,较严重的偏离了语文教学自身的目标要求。真正的语文,应走向简洁实在,走向主体内在,从学生实际、文本实际、目标诉求出发,而不能被外在的因素牵引或“雾化”。
2.重视中学语文特性的把握。对工具性的强调、思维性的重视,不在泛泛的人文和感悟中丧失科学性、有效性。现在很多老师是在按照“文学家或语文教师”的标准教学生,而忽视了语文对大多数学生而言,是将来做警察、企业者、工人等各种职业的人文精神底子和工具运用基础。这对中学生来说,尤其如是。
客体的语文
语文是要强调主观体味的,但教学中的语文,却又有很强的客体性。
1.教学语文的对象化、客体化。教学毕竟是一个有自身规律的客观过程,无论是教材也好,师生也好,活动也好,主观的“调子”都处于客观的“模子”。对语文教学的把握需要“跳出式”的、哲学性的思考,将语文活动的一切,连同自己都对象化,突破“云山之中”或耽溺沉迷的感觉,更多的将“你着的语文”、
“我着的语文”,变为“他着的语文”。
2.语文教学的理性思考。客体化是理性化的前提,是教学方式和途径选判的依凭。反思是其中的一种方式,其可以更多的将主体经验作为“客体”加于观照,以总结改进,指导实践。其次就是理论的分析,用“理论之刀”分析语文活动的诸因素及其联系,把握规律;用理性的眼光来审视、分析、研究。再就是评判,只有具备客观评判手段和能力,才能理性把握、反馈调控、去伪存真、甄别建构,才能“驾驭规律、随心所欲”。这些都需要将语文教学作为一个“客体”来把握。
多样的语文
1.多元的、争吵的。在理论界,实际上是充满着混乱和争吵的,多元的价值取向使大家难以达成一致的教学主张。如课改中王策三和钟启泉的论争。再进一步说,我们课改的许多基础理论来自西方,尤其是美国以杜威等为代表的教育进步主义运动思想,而美国在60年代后针对科技等方面对苏联的较大落后,对此也展开了反思批判,兴起了要素主义、永恒主义等运动。争吵是有益的,但我们需要在多样的争吵中做到将“把脉”(来龙去脉)和“适合”(符合实际)相结合来具体酌选。比如当前流行的后现代主义思潮,对我们尚正处于工业化中期的社会实情,就不太适合,可以借鉴,但不能由此而混乱了育人的主目标。
2.动态的、生态的,语文的教学,不是静态的书本或铁定的知识,而是动态的、批判的、异型的“生态场”。这其中的原因,一是认知科学研究的发展,揭示了人的思维和情感是复杂动态的系统,绝非单一的线性状态;二是时代发展到今天,哲学基础就是辩证动态的,早已突破经典牛顿力学时代的“绝对性”了;同时,在动的过程中,语文因素群落一定会同环境的、其他的群落发生联系,产生信息等的交换,会形成一定的生态性特征。这些都要求我们语文学科教学要有动态和生态的意识。
3.多向的、比较的。从比较学的角度,观察、研究语文,更能展示出语文多样的风貌,历史长焦短焦的纵向和空间远近宽窄的横向的比较,如国际、民国、台湾、明清的等等,由此建立更系统全面的思考的坐标,分析其多样,体味其魅力,更好的丰富我们的语文教学实践。
建设的语文
语文之如此重要,又面临如此多的疑惑,唯一的解决之道,便在于以建设的态度去推进。
1.实践的。从教学行动实践的维度去思辨、探求、建设,静悄悄的革命,点滴积累的作为。从一招一式到套路体系,到理论建构,以实践推动语文教学的建设。2.发展的。语文学科存在很多急待解决的问题,比如人文性和科学性的兼顾,情意性和标准性之间的统一,以及效率性的问题等等,都需要突围、发展。3.时代的。教育的目的不止在当下,更在于未来,语文建设要面向未来、把握时代的特点和要求,如终身教育、现代素质、科技观的、信息观的需要等,语文教学要扣住素质教育的主题,积极因应。4.能动的。主要一是对客体的语文的主体化建构,二是每位语文人的责任和使命,抛弃消极心态,能动介入参与。
人的语文
语文的人文性是毋庸讳言的,这里将其放在最后来提及,并不是忽视它,而是因为现在人们谈及它已经很多了。教学的根本目的,是为人们构建一种生活方式,语文以其独具的情意性和美感,启迪人的思想、观照人的心灵,使人“诗意的栖居”和完美的发展成为可能,是真正的“人的语文”。
以上的一些看法,不免多有偏颇之处,但是在当前语文教学观的思考中,我们确实需要放开视野,站定脚步,从教学的实际情况出发,明晰一些基础的教学观念,务实的做好语文教学的探索与实践,以更好地服务于学生发展。
(作者系成都市棕北中学(外双楠校区)副校长)
(责任编校:白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