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安全问题及对策

来源 :科学与生活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npeso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近些年,我国计算机技术应用普及程度不断提高,云计算技术也成为计算机发展的关键。云计算技术应用具有开放性以及虚拟性的特点,这类特点能够帮助用户提高使用体验,提高计算机运行效率,但云计算应用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一旦云计算技术应用环境安全性低,计算机网络容易遭受黑客攻击,最终导致用户个人网络数据泄露。本文分析当前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网安全问题,提出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安全问题解决措施,为我国云计算发展与应用提供帮助。
  关键词:云计算;计算机安全;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人们对计算机网络依赖程度不断提高。计算机网络应用也提高了人们的工作与学习效率。云计算的出现也进一步提升计算机数据处理数据,网络技术的应用更加全面,网络技术的发展也进入全新阶段,但云计算背景之下计算机安全网络问题不断出现,这些问题也威胁到计算机正常运行,大量网络信息容易被不法分子利用,导致个人与企业受到损失,因此新时代人们需要高度重视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安全问题,采取有关措施解决现有的安全问题,推动计算机技术健康发展。
  一、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安全问题
  (一)信息安全问题
  现阶段网络信息安全被社会各界所重视,如何加强信息安全管理,保证个人与企业信息安全性成为计算机技术发展的关键。云计算的应用能够为用户提供大量空间进行信息存储,这也为计算机信息安全管理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云计算发展水平不断提高,计算能力提升与存储空间的增加导致信息安全管理面临更多安全问题。大量的信息容易受到外界恶意攻击,导致信息出现泄露以及被篡改的现象。
  (二)用户准入制度不完善
  计算机技术发展不断全面,计算机网络权限系统也更加完善,但目前云计算用户权限准入制度依旧存在不少安全隐患。云计算用户准入制度权限审核流程存在漏洞,云计算用户的个人信息安全受到很大的影响。一旦不法分子发现漏洞,容易利用准入制度的问题对云计算用户的信息进行窃取。用户准入制度能够帮助系统快速分辨用户信息,并且根据用户的不同进行不同等级的信息保护。但现阶段准入制度不够完善,导致盗用信息的现象一直存在,大量信息出现泄露,最终导致个人与企业利益受到影响。
  (三)虚拟机安全问题
  云计算应用于虚拟环境,但虚拟机安全性能无法得到保证。目前常见的排查方式无法准确定位虚拟机中的漏洞,也无法正常抵御外界的攻击。虚拟环境中数据库容易遭到攻击,黑客以及不法人员攻击数据库容易导致数据库数据最终丢失。数据库受到影响之后,虚拟机处理系统出现故障,虚拟机安全防范机制出现问题,大多数恶意攻击容易威胁计算机系统,导致系统运转无法正常运行。
  (四)监督机制需要改良
  云计算过程需要处理大量数据,云计算系统能够流畅对大量加密数据进行调用与处理,二信息管理人员如果管理不当容易导致信息遭到破坏,并且一些人為操作是不可逆转错误,一些失误导致云计算处理结果有误,最终产生更大的问题。监督机制的问题容易导致云计算处理流程出现故障,对监督机制进行改良成为现阶段云计算技术发展的关键。
  二、云计算背景下计算机安全问题解决措施
  (一)健全相关法律法规
  近些年,计算机网络涉及领域不断扩大,社会也更应当健全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计算机安全的保障力度。现阶段一些网络特别的定义导致法律无法约束一些用户的行为,恶意的网络进攻难以追责,信息安全管理人员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网络安全运行进行管理,制定科学、完善的网络制度。新的互联网制度体系的出现将会很大程度上推动云计算服务的发展,健全的网络安全环境有利于云计算市场的拓广,并且能够对有关机构与组织的行为进行规范。一旦发现一些违法行为,网络安全管理人员可以根据已有法律对其进行追责,最大程度上保护个人与企业的合法权益。
  (二)强化准入制度
  准入制度关系到计算机信息安全,近些年研发人员也正不断加大对计算机准入制度的研究。而云计算面临着大量用户的访问,如果访问人员身份无法确认,个人与企业的云端数据将会被盗用,个人与企业的利益受到影响。因此,在云计算背景之下计算机管理系统需要对访问者进行全方面的检查,确保访问用户的权限符合标准,并且加强部分信息的访问权限,保证用户加密信息不受到破坏,通过技术手段约束黑客与不法分子的行为,进一步防止计算机用户信息遭到泄露。
  (三)云计算服务分类
  现阶段云计算服务分类并不明确,分散的管理难度较低,但信息安全防护力度较低,云端系统难以保证信息安全。因此,计算机管理人员需要考虑对云计算服务进行明确的分类,根据实际情况对云端服务进行明确的权责分类,通过完善的服务分类体系提高管理效率,同时加强计算机网络安全性能。
  (四)推动核心技术进步
  计算机技术信息安全管理影响社会稳定发展,云计算背景之下计算机安全问题也需要被高度重视。计算机信息管理部门应当提高对网络安全的重视程度,推动核心技术进步,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云计算技术革新,通过提高云计算技术整体安全水平进一步保障计算机用户的信息安全。
  三、结束语
  云计算背景之下计算机应用范围更广,计算机服务内容更加丰富,用户能够通过计算机进行大量数据的实时传输,但在云计算背景之下大量数据传输过程安全问题难以保证,个人与企业的云端操作容易被不法分子攻击,导致信息数据泄露。因此,信息管理部门应当重视计算机安全问题,强化用户权限管理,完善现有法律法规,推动核心技术进步,保证个人与企业的信息安全。
  参考文献:
  [1]王昱霖.大数据时代下的计算机信息的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7):163.
  [2]王莉丽,李萍,李丽红.基于云计算背景下的计算机安全问题及对策探讨[J].科技展望,2016,26(05):19.
  [3]赵越超.大数据环境下的网络数据安全问题及对策[J].电子技术与软件工程,2018(18):201.
  [4]高启民,西文玲,耿锐.云计算对信息安全的影响及对策分析[J].通讯世界,2019,26(01):23-24.
其他文献
目的 探讨大麻素受体1(CB1)在慢性乙型肝炎(CHB)患者肝组织中定位表达及其与肝纤维化评分、血清转化生长因子(TGF)-β1、瘦素(Leptin)水平的相关性.方法 选择118例CHB患者进行肝组织活检,通过免疫组织化学染色检测肝组织中CB1表达并进行CB1半定量评分.采用双抗体夹心ABC-ELISA法检测血清TGF-β1和keptin含量.据CB1表达量分为4组:(-)组、(+)组、(++)
肺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75%的患者就诊时已是晚期,失去了手术治疗的机会.因此,化学治疗及分子靶向治疗成为肺癌的重要治疗手段,可以显著延长患者的生存期,减轻症状,提高生活质量.然而肿瘤细胞对药物的耐受性却导致了肺癌的化疗及分子靶向治疗的失败,引起广泛关注.近年来,对肺癌耐药机制进行了深入研究,现就其研究进展综述如下。
目的 探讨肝硬化合并胆囊结石患者的相关因素及其临床特点.方法 回顾性分析我院2006年3月至2010年1月265例肝硬化(肝硬化组)患者的临床资料,并同时随机抽取非肝硬化患者169例作为对照组,比较2组患者胆囊结石发病率;把265例(肝硬化组)肝硬化患者按发病原因不同分为酒精性肝硬化,乙型肝炎肝硬化,丙型肝炎肝硬化及其他原因肝硬化,并比较各类型患者胆囊结石的发病率;把265例肝硬化患者按Child
摘要:身处网络时代,智能手机和移动终端几乎人人必备。网络不仅能方便人们衣食住行,甚至很多娱乐活动都能通过互联网进行。这是科学技术的发展为人们带来的便捷,背后也离不开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身影。这一专业不仅是近来的热门专业,也属于新兴专业,培养的相关人才正在积极带动信息技术发展。因此,信息与计算机科学专业不仅为企业带来更多应用型专业人才,也有效推动社会的发展,这些卓越贡献也使得这一专业越来越受关注和重
目的 分析我院心脏中心8年来收治5720例急性心肌梗死(AMI)患者的临床特点和院内死亡原因.方法 2002年1月1日至2009年12月31日期间我院心脏中心收治AMI患者5720例.根据年龄分为≤45岁组、46~75岁组和>75岁组,统计分析其发病率、死因、是否接受PCI介入治疗及接受介入治疗后的死亡情况以及性别对死因的影响.结果 2002-2009年不同年龄组AMI发病率男性均高于女性,>75
目的 研究过氧化体增殖剂激活受体γ(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与冠心痛之间的相关性.方法 180例入选行冠状动脉造影患者均于入院后12 h内空腹晨起静脉采血,从全血中抽提基因组DNA,多聚酶链反应-限制性片段长度多态性(PCR-RFLP)技术分析PPARγ基因Pro12Ala多态性在上海汉族冠心病人群中的发生频率和基因型分布.根据冠状动脉造影结果采用Gensini积分方法[1]对冠状动
摘要:油水井想要实现增产增注,则需要以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使用来实现技术保障。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此技术有其自身的优势,并能够实现为油水井的增产增注提供技术支持。但是,由于在进行施工操作工作开展的过程中,压裂仍存有一定的问题,这就需要通过技术措施来实现现实问题处理,这样才能为基础工作的开展提供保障。  关键词:高能气体压裂;油水井;增产增注  前言  高能气体压裂技术的诞生,使得油水井增产增注效果获
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癜(thrombotic thrombocytopenic purpura,TTP)是以溶血性贫血、血小板减少、神经系统症状、发热和肾损害为特征的临床综合征,其典型病理损害为透明血栓广泛分布于全身小血管[1].该病临床症状及体征变异度大,容易误诊或漏诊.1924年Moschuqitz首先报道此病.1936年Baehr等描述了本病的病理特征.1958年开始使用血栓性血小板减少性紫
目的 比较软通道与硬通道微创介入技术在发病早期治疗幕上高血压脑出血的临床疗效.方法 分析我院收治的随机分为硬通道组(60例)与软通道组(60例)幕上高血压脑出血未发生脑疝患者在发病6 h内采用微创介入技术治疗的临床资料.疗效判定指标:术后再出血、颅内感染、血肿清除率、近期疗效、远期疗效和病死率.结果 2组患者在年龄、术前意识、脑内血肿量无明显差异的情况下,术后均未出现颅内感染,均未出现死亡病例;术
脑压板(retractor)可以在术中更好的暴露病灶,因而脑牵拉是不可避免的.对脑过度或不适当的牵拉可造成不同程度的脑水肿、脑挫伤、脑梗死、脑出血等脑损害.传统的脑牵拉伤诊断手段为电极记录(EEG)、体表感觉诱发电位(SSEP)、脑血流量(rCGF)等.这些方法缺乏敏感性和特异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