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 要]运用梯度发展与增长极理论分析咸宁市在“武汉1+8城市圈”建设背景条件下,实施梯度承接战略,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的区位优势和得天独厚的条件,以及存在的障碍、问题和应该采取的积极对策。
[关键词]两型社会;构建;梯度承接;经济增长极;问题;优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3-0050-05
“武汉1+8城市圈”的建设,彰显我国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迈出了新的步伐。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构建,即要保护资源、节约资源,更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武汉1+8城市圈”建设,必然伴随武汉市产业结构大规模的优化、调整和梯度转移,亦为咸宁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百年难得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夯实支柱产业,实施梯度承接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极,才能有效地促进咸宁经济高速高效发展。
1.咸宁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2008年以前,咸宁市在夯实支柱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既有积极发展的态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1咸宁市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的态势
2007年咸宁市GDP总量286.81亿元(人民币),是建市初期的2.7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79美元,年平均增长13.4%,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出现跨越式发展,连续实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超越第一产业。2007年咸宁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3.9∶41.8∶34.3,与199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5.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7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逐渐形成了因咸宁制宜的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年产15.5万公斤桂花、年产1.73万吨茶叶、2.78万吨苎麻和年采伐量1600万根楠竹的全国性供应基地;初步形成以咸宁苗木、嘉鱼无公害蔬菜、崇阳瑞发雷竹、赤壁猕猴桃果汁、通城生猪、通山柑橘等区域性绿色生态基地。初现“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工业主导作用开始凸显。通过多年的发展,咸宁市已经形成纺织、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医药制造等六大支柱行业。2007年六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5.87亿元,同比增长30.61%。服务业不断完善发展。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98.52亿元,比2004年增长45%,年均增长13.4%。以文化产业、旅游业、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1.2 咸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路”任务艰巨
从“武汉1+8城市圈”2007年产业结构统计(详见表1)的情况分析可看出,咸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相对其他城市缓慢,“调整之路”任务依然艰巨而漫长,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速。
一是工业化水平偏低。2007年,咸宁市工业化率为37.43%,比城市圈的39.06%低1.63个百分点,低于圈内的黄石、鄂州、仙桃、潜江、武汉。二是投资不够,对经济的贡献率低。2007年咸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48.1%,比全省的49.6%低1.5个百分点(详见表2),年平均投资率比全省低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系数38.1%,比全省的34.6%高3.5个百分点,四年的平均投资系数咸宁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即四年间咸宁每百元投资比全省少产出2.4元GDP。三是支柱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2007年,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3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工业增加值1490万元,比全省每个企业的3116万元少1626万元。同时咸宁市支柱产业企业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四是支柱产业发展滞缓。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7年咸宁市的第一支柱产业仍是纺织业。五是服务业发展慢。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但比GDP增速慢0.1个百分点。咸宁市在完成产业结构第二次优化升级后,服务业仍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反映了咸宁市城市化水平、城市服务水平低,产业结构落后。
2.东部沿海地区和武汉市产业向咸宁市转移的特征
2.1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轻纺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和高新技术)阶段。开始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转变,产业转移出现较大规模,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的传统产业采取梯度转移方式;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则实行跨越式转移。在“武汉1+8城市圈”中,武汉市更多承接的是后者,咸宁市主要承接前者为主,因此要抓住机遇与武汉市分工协作,准确定位。
2.2武汉市产业快速向周边八个地区转移
“武汉1+8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正处于“中国弓”形发展格局箭与弓弦交汇处,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在跨越式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必然会加速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向周边小城市梯度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根据武汉的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武汉产业总体定位为全球著名高端产业聚集中心和中国“两型”产业试验基地,具体定位为全球多语处理中心、全球知识服务外包基地、中国“光谷”和中国新型重化工业基地等。为此,武汉要优先发展国际化现代服务业,全力发展特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努力发展特色优势现代农业,精心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而相关联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将向周边城市实现梯度转移。
3.咸宁市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东部沿海和武汉市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而咸宁市在抓住机遇、承接转移时,总想遍地开花,实现跨越式承接,因此效果不佳。
第一,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过分青睐于外资与我国东部沿海的资本,忽视近在咫尺的武汉资本和产业;实际利用外来资金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弱。
第二,由于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外来企业的区域性扩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外来企业过于集中高耗能、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不利于发挥咸宁市的优势和特色,不利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第四,农业利用外来资金直接投资比例最低,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首先,在于咸宁市交通落后、物流不畅。黄金水道长江、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6、107、316国道,仅仅作为过境通道,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收费高,人为割断交通网络,物流业发展的硬件“瓶颈”明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其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也初步形成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支柱产业,但产业整体实力较差,竞争力弱,没有形成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许多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在咸宁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再次,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法律不健全、政策不稳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不清晰,政府职能还未能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未能为外来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咸宁市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区位优势
4.1咸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历史地位
从旧中国的史料记载来看,咸宁就是武汉的一个板块。上溯到远古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咸宁与武汉地域就是同时期产生人类生息、繁衍的一方热土;中古时期的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取《易·乾象》中的“万国咸宁”之说而定名咸宁后,就与武汉联为一体;到了近古时期,明、清两代数百年间,咸宁就归属于武昌府或江夏府(当时共10个县,其中包括大冶、鄂城、兴国在内);民国时期,咸宁先期属武汉江汉道,后期属武昌第二督察区。[3]
从新中国历史沿革来看,咸宁也属于武汉板块。1952年成立孝感专区,包含武昌、咸宁片,属于一体;1959年撤销孝感专区后,咸宁直辖武汉市;1965年成立咸宁地区,当时下辖的9个县中也就有武昌县在内。由此说,咸宁与武汉不可分割。[3]
不论历史渊源,还是从现实状况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咸宁不仅是武汉的一个“后花园”,而且是武汉经济腾飞的“一翼”。
4.2 咸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有融入武汉城市圈天然的区位优势。
第一,经济发展所需各种资源丰富。咸宁市现辖一区四县一市(咸安区、嘉鱼、通城、崇阳、通山四县和赤壁市),市辖面积98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1.26万人,社会劳动者132.45万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第二,咸宁市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有利于同周边省区互通有无。
第三,交通便利、对外通达度高。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位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6、107国道中段,又有黄金水道长江,区位适中,交通便捷。
第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咸宁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城镇发展网络,确立起以咸宁市区为中心的市域城镇体系。城市通信、供水、供电、燃气功能齐全,公用事业稳步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25%,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越的环境。
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夯实支柱产业的方向与对策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武汉城市圈正面临着通过吸纳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武汉市因承接发达国家产业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也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咸宁市关键在于实施梯度转移战略,全面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尤其是对武汉市产业转移的承接。
一是思想观念要“新”。咸宁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必须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究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新政策,特别是围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我市成为武汉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的“政策洼地”。三是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促使产业项目布局、园区发展与各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四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咸宁与武昌的快速通道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发挥咸宁学院等高校的智力资源,以“光谷车间”和“核能基地”的角色,实现与“武汉光谷”的无缝对接,打造一条沿快速通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五是利用武汉市资本和技术优势,开发“四乡六业”(“四乡”即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六业”即苗木、蔬菜、猕猴桃、生猪、雷竹、水果六大支柱产业),实施“特色农业”战略,促进农业经济由资源约束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4]并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就业率,增加人们收入,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以“三线四区”(武汉—咸宁温泉旅游线、咸宁温泉—赤壁陆水—“三国赤壁”旅游线、咸宁温泉—通山九宫山旅游线、国家级重点九宫山旅游风景区、省级重点温泉旅游风景区、陆水旅游风景区、“三国赤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由“一、二”产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主导型转变。[4]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2007.
[3]咸宁市融入武汉城市圈的一点思考[OL].湖北省政府网,2008,1.
[4]咸宁市“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6.
[责编 黄春香]
[关键词]两型社会;构建;梯度承接;经济增长极;问题;优势;对策
[中图分类号]F12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604X(2009)03-0050-05
“武汉1+8城市圈”的建设,彰显我国促进中部崛起、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探索新型工业化、新型城市化发展之路,以及落实科学发展观迈出了新的步伐。城市圈“两型社会”的构建,即要保护资源、节约资源,更应坚持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实现速度与结构、质量与效益相统一,经济发展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促进社会经济持续发展;经济发展方式逐步由依靠增加物质资源消耗向主要依靠科技进步、劳动者素质提高、管理创新转变。“武汉1+8城市圈”建设,必然伴随武汉市产业结构大规模的优化、调整和梯度转移,亦为咸宁市带来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只有抓住百年难得的机遇优化产业结构,夯实支柱产业,实施梯度承接战略,打造经济增长极,才能有效地促进咸宁经济高速高效发展。
1.咸宁市产业结构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在2008年以前,咸宁市在夯实支柱产业,优化和调整产业结构方面,既有积极发展的态势,也存在不容忽视的问题。
1.1咸宁市产业结构调整呈现积极变化的态势
2007年咸宁市GDP总量286.81亿元(人民币),是建市初期的2.7倍,人均生产总值达到1379美元,年平均增长13.4%,进入一个快速发展时期。产业结构出现跨越式发展,连续实现第二产业、第三产业超越第一产业。2007年咸宁市一、二、三次产业结构为23.9∶41.8∶34.3,与1999年相比,第一产业下降了6.9个百分点,第二产业上升了5.13个百分点,第三产业上升了1.77个百分点,产业结构得到优化,逐渐形成了因咸宁制宜的特色优势产业。
特色农业产业初具规模。已建成年产15.5万公斤桂花、年产1.73万吨茶叶、2.78万吨苎麻和年采伐量1600万根楠竹的全国性供应基地;初步形成以咸宁苗木、嘉鱼无公害蔬菜、崇阳瑞发雷竹、赤壁猕猴桃果汁、通城生猪、通山柑橘等区域性绿色生态基地。初现“公司+基地+农户”的集约化、现代化农业发展模式。工业主导作用开始凸显。通过多年的发展,咸宁市已经形成纺织、金属制品、非金属矿物制品、木材加工、造纸及纸制品、医药制造等六大支柱行业。2007年六大支柱行业共完成工业总产值105.87亿元,同比增长30.61%。服务业不断完善发展。2007年服务业增加值98.52亿元,比2004年增长45%,年均增长13.4%。以文化产业、旅游业、电信业、计算机服务业和软件业为代表的第三产业迅速发展,呈现多元化、专业化发展的良好态势。
1.2 咸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调整之路”任务艰巨
从“武汉1+8城市圈”2007年产业结构统计(详见表1)的情况分析可看出,咸宁市产业结构优化进程相对其他城市缓慢,“调整之路”任务依然艰巨而漫长,有待进一步提高和加速。
一是工业化水平偏低。2007年,咸宁市工业化率为37.43%,比城市圈的39.06%低1.63个百分点,低于圈内的黄石、鄂州、仙桃、潜江、武汉。二是投资不够,对经济的贡献率低。2007年咸宁市固定资产投资率48.1%,比全省的49.6%低1.5个百分点(详见表2),年平均投资率比全省低1.3个百分点。固定资产系数38.1%,比全省的34.6%高3.5个百分点,四年的平均投资系数咸宁比全省低2.4个百分点,即四年间咸宁每百元投资比全省少产出2.4元GDP。三是支柱产业带动作用不明显。2007年,咸宁市规模以上工业企业532个,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9.37亿元,平均每个企业工业增加值1490万元,比全省每个企业的3116万元少1626万元。同时咸宁市支柱产业企业规模偏小,市场占有率低,没有形成规模效益。四是支柱产业发展滞缓。从20世纪90年代到2007年咸宁市的第一支柱产业仍是纺织业。五是服务业发展慢。2007年全市服务业增加值98.52亿元,比上年增长15.8%,但比GDP增速慢0.1个百分点。咸宁市在完成产业结构第二次优化升级后,服务业仍低于第二产业的发展,反映了咸宁市城市化水平、城市服务水平低,产业结构落后。
2.东部沿海地区和武汉市产业向咸宁市转移的特征
2.1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加速向中西部转移
改革开放以来,东部沿海地区经过多年的快速发展,已经越过初级工业化(轻纺工业化)阶段,开始迈入高级工业化(重化工业化和高新技术)阶段。开始从规模扩张向结构提升转变,产业转移出现较大规模,着眼于劳动力优势与区位优势的传统产业采取梯度转移方式;注重承接地的技术、人才、研发能力等综合优势与信息基础设施、体制条件的资本密集型产业、技术型产业则实行跨越式转移。在“武汉1+8城市圈”中,武汉市更多承接的是后者,咸宁市主要承接前者为主,因此要抓住机遇与武汉市分工协作,准确定位。
2.2武汉市产业快速向周边八个地区转移
“武汉1+8城市圈”以武汉为中心,以100公里为半径的城市群落,包括武汉以及黄石、鄂州、孝感、黄冈、咸宁、仙桃、潜江、天门等8个中小城市,面积达六万平方公里,形成湖北乃至长江中游最大、最密集的城市群。地处中国东西、南北两大发展轴线——长江经济带及由京广铁路、京珠高速组成的“十”字形一级发展轴线的交汇处,正处于“中国弓”形发展格局箭与弓弦交汇处,将成为中国区域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2]武汉市作为中心城市在跨越式承接东部沿海的产业转移,必然会加速调整内部产业结构,向周边小城市梯度转移劳动密集型、资源密集型产业。根据武汉的优势和“两型”社会建设的要求,武汉产业总体定位为全球著名高端产业聚集中心和中国“两型”产业试验基地,具体定位为全球多语处理中心、全球知识服务外包基地、中国“光谷”和中国新型重化工业基地等。为此,武汉要优先发展国际化现代服务业,全力发展特色优势高新技术产业,重点发展新型重化工业,努力发展特色优势现代农业,精心发展创新型产业集群,而相关联产业以及劳动密集型产业、资源密集型产业将向周边城市实现梯度转移。
3.咸宁市承接产业转移存在的主要问题
我国东部沿海和武汉市产业转移规模越来越大、速度越来越快,而咸宁市在抓住机遇、承接转移时,总想遍地开花,实现跨越式承接,因此效果不佳。
第一,承接产业转移数量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不明显,与武汉城市圈其他城市相比存在较大差距;过分青睐于外资与我国东部沿海的资本,忽视近在咫尺的武汉资本和产业;实际利用外来资金少、规模小,对经济拉动作用弱。
第二,由于区域内部经济社会发展水平的不平衡性,使得外来企业的区域性扩张遇到了一定的障碍,没有形成强有力的经济增长极。
第三,外来企业过于集中高耗能、高消耗、高污染的传统产业,不利于发挥咸宁市的优势和特色,不利于做大做强支柱产业。
第四,农业利用外来资金直接投资比例最低,城市公用事业、教育卫生、金融、社会中介等服务行业投资明显不足。
上述问题产生的原因,既有主观因素,也有客观因素。首先,在于咸宁市交通落后、物流不畅。黄金水道长江、京珠高速公路、京广铁路、106、107、316国道,仅仅作为过境通道,相应的配套设施不完善,交通收费高,人为割断交通网络,物流业发展的硬件“瓶颈”明显,物流成本居高不下。其次,虽有一定的产业基础,但未形成综合配套能力优势。其工业门类比较齐全,也初步形成具备一定产业基础的支柱产业,但产业整体实力较差,竞争力弱,没有形成配套企业相互衔接、关联企业紧密对接的完整产业链。许多企业所需的零配件仍需要到东部地区或国外采购,这必然增加企业负担,抵消在咸宁企业土地、资源、劳动力等成本方面的优势。再次,发展软环境特别是政务环境改善不够。法律不健全、政策不稳定、发展规划和发展战略不清晰,政府职能还未能根本转变,管理越位、错位、缺位问题还较为突出,“事难办”仍在一定范围内不同程度地存在,未能为外来企业提供良好的“生态环境”。
4.咸宁市承接产业转移和产业结构调整的区位优势
4.1咸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历史地位
从旧中国的史料记载来看,咸宁就是武汉的一个板块。上溯到远古五千年以前的新石器时代,咸宁与武汉地域就是同时期产生人类生息、繁衍的一方热土;中古时期的宋真宗景德四年(公元1007年),取《易·乾象》中的“万国咸宁”之说而定名咸宁后,就与武汉联为一体;到了近古时期,明、清两代数百年间,咸宁就归属于武昌府或江夏府(当时共10个县,其中包括大冶、鄂城、兴国在内);民国时期,咸宁先期属武汉江汉道,后期属武昌第二督察区。[3]
从新中国历史沿革来看,咸宁也属于武汉板块。1952年成立孝感专区,包含武昌、咸宁片,属于一体;1959年撤销孝感专区后,咸宁直辖武汉市;1965年成立咸宁地区,当时下辖的9个县中也就有武昌县在内。由此说,咸宁与武汉不可分割。[3]
不论历史渊源,还是从现实状况和发展的眼光来看,咸宁不仅是武汉的一个“后花园”,而且是武汉经济腾飞的“一翼”。
4.2 咸宁融入武汉城市圈的区位优势
咸宁市位于湖北省东南部,长江中游南岸,湘鄂赣三省交界处,是南下北上的主要通道,有“湖北南大门”之称,有融入武汉城市圈天然的区位优势。
第一,经济发展所需各种资源丰富。咸宁市现辖一区四县一市(咸安区、嘉鱼、通城、崇阳、通山四县和赤壁市),市辖面积9861平方公里。常住人口271.26万人,社会劳动者132.45万人。土地资源、劳动力资源、矿产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和旅游资源丰富。
第二,咸宁市东与黄石市的阳新县交界,南与江西省的修水县、湖南省的平江县接壤,西与湖南省的临湘市相连,北与荆州市的洪湖市隔江相望,与武汉江夏区、鄂州市、大冶市毗邻,有利于同周边省区互通有无。
第三,交通便利、对外通达度高。咸宁市地处华中腹地,长江中游,位于京广铁路、京珠高速公路和106、107国道中段,又有黄金水道长江,区位适中,交通便捷。
第四,城市基础设施建设比较完善。咸宁市已经初步形成以市区为中心的城镇发展网络,确立起以咸宁市区为中心的市域城镇体系。城市通信、供水、供电、燃气功能齐全,公用事业稳步发展,综合服务功能日趋完善。城市绿化覆盖率高达25%,能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优越的环境。
5.大力调整产业结构,夯实支柱产业的方向与对策
当前,发达国家产业向发展中国家转移、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向中西部地区转移已成燎原之势。武汉城市圈正面临着通过吸纳国际国内生产要素实现跨越式发展的重大机遇。武汉市因承接发达国家产业和我国东部沿海地区产业转移,也开始出现了大规模的产业转移。咸宁市关键在于实施梯度转移战略,全面提高承接产业转移的竞争力,尤其是对武汉市产业转移的承接。
一是思想观念要“新”。咸宁作为欠发达地区,要发挥后发优势实现跨越式发展,就必须解放思想,更新观念。二是要从“率先”和“加快”的战略高度,深化对投资环境重要性的认识,大力倡导环境竞争力决定着发展的竞争力,抓环境建设就是抓经济发展。当前投资环境存在的主要矛盾已从硬环境逐步转向软环境。必须针对新形势新要求,认真研究我市产业发展现状、特点、趋势和国际国内大企业的投资动向,出台有针对性、操作性强的新政策,特别是围绕引进大项目、大企业、大投资,强化政策支持,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使我市成为武汉城市圈乃至中部地区的“政策洼地”。三是承接产业转移要因地制宜,突出地方特色,合理引导外资流向,促使产业项目布局、园区发展与各地优势更好地结合起来,形成地区间产业合理分工、资源优化配置、优势互补、协调发展的格局。四是加大基础设施的建设,尤其是咸宁与武昌的快速通道的建设,进一步改善交通条件。发挥咸宁学院等高校的智力资源,以“光谷车间”和“核能基地”的角色,实现与“武汉光谷”的无缝对接,打造一条沿快速通道的高新技术产业带。五是利用武汉市资本和技术优势,开发“四乡六业”(“四乡”即楠竹之乡、桂花之乡、茶叶之乡、苎麻之乡;“六业”即苗木、蔬菜、猕猴桃、生猪、雷竹、水果六大支柱产业),实施“特色农业”战略,促进农业经济由资源约束型向市场导向型转变。[4]并大力引进劳动密集型产业,提高劳动就业率,增加人们收入,创造稳定的社会环境。六是以“三线四区”(武汉—咸宁温泉旅游线、咸宁温泉—赤壁陆水—“三国赤壁”旅游线、咸宁温泉—通山九宫山旅游线、国家级重点九宫山旅游风景区、省级重点温泉旅游风景区、陆水旅游风景区、“三国赤壁”旅游风景区)旅游资源开发为重点,实施“旅游带动”战略,促进区域经济由“一、二”产业主导型向“二、三”产业主导型转变。[4]
[参考文献]
[1]湖北省统计局.湖北省国民经济主要指标统计年鉴[G].北京:中国统计出版社,2007.
[2]武汉城市圈总体规划(第四稿).2007.
[3]咸宁市融入武汉城市圈的一点思考[OL].湖北省政府网,2008,1.
[4]咸宁市“十五”时期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2006.
[责编 黄春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