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言一语总关情,语文课里尽朝晖

来源 :语文周报·教研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bafjeght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李红亮老师的课,灵动清新,耐人寻味。似有暗香浮动,仿有气韵流淌,还有大江奔流,烈焰繁花。
  情韵氤氲,且听诗情把风吟
   《有朋自远方来》是个综合性课题,如果执教者文化素养不深厚,或是性格不活泼,易造成课堂僵化、呆板。李老师壮怀激越的诗情和不拘一格的设计,避免了这一尴尬。创设情境,引名言知“朋友”;趣解内涵,看漫画懂交友;合作探究,读材料辨友情;品味升华,写美文悟真情;自我介绍,剖灵魂识自己等环节,从“朋友”的内涵到外延,从知人到知己,层层推进,趣味横生。重点是对中国传统文化的关注。李老师关照七年级学生的心理特点,寓教于乐,变深奥为浅显,化抽象为具体。如:以“朋友”二字的内涵为因子,“说、读、唱、念”等手段并用,让学生了解大量关于“朋友”的古诗文、典故、歌曲、成语故事。以浓浓的文化味为引擎,以赏心的诗意为驱动,激发了学生的需要、兴趣和个性,课堂气氛活跃飞扬。广度、厚度、热度,三“度”合一。课堂因厚重的文化味大放异彩,厚重的内容又借助活泼的形式来表达,灵动诗意的“语文”味就挤占了枯燥无趣的“思品”味。情趣大于理趣,在厚重的课堂“土壤”上开出幸福的语文之花。
  思接千载,一任想象激美趣
   李老师善于利用学生的好奇心理,上课之初便展示了“朋友”二字的古体字图,抓住了学生眼球。然后放飞思维,趣解“朋”“友”二字意义。“探文字起源,通古今之变”中的审美,折射出中华文化的灿烂多姿和意蕴丰厚。在文字的回溯、传承、演变中,让学生感受到汉字之趣,文化之美,进而深化了对朋友间美妙情谊的理解。美即力量,美即催化剂,入心,入魂,催生出课堂里永不停歇的愉悦和激情。李老师这堂课的高妙之处还在于:在不减少美趣的前提下,发展了学生的想象思维。原来,文字也是有生命的,不再只是一个个死的抽象的符号。文字史,也是与时俱进的人类认知史。相信听了这堂课后,有心的学生会爱上研究文字。李老师这堂课真正做到了授人以渔。
  星星点灯,且凭哲思长精神
   关注学生交友问题是本堂课的另一重点。李老师的这堂课妙借漫画的启示意义,以哲思为依托,水到渠成地打开了学生迷惘精神世界的豁口。之后探究材料,抒发真情,在让学生意识到自身思想认识水平不足后,再给学生补充了切实可行的建议,帮助学生克服青春期的迷惘和困惑。“知识传授”“情感熏陶”与“思想教化”三维结合。不仅如此,李老师列举的古今故事,既传承了“朋友”的历史内涵,还赋予“朋友”以新的时代意义。时代在发展,我们的课堂就不该只是传承,不该因循守旧。李老师的课成功地达到了课堂与时俱进的要求。好的语文课堂,就该像一束光,照亮学生的精神世界。
   时间在流淌。李老师课堂里的那股靈气,那种情韵,那种妙趣,那股带劲,也在我心中流淌,沉淀……
其他文献
书信是众多文学体裁中的一种,它是一种向特定对象传递信息、交流思想感情的应用文体。随着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书信在日常生活中逐渐被相继出现的电话、QQ、微信等交流手段所取代,但无论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还是在写作教学中,书信利用好了可以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一、以自己的身份写信   在学生阅读整本书过程中或阅读结束后,布置学生以自己的身份,从自己阅读感受出发,结合自己生活实际给某个人写封信。  
期刊
语文阅读是小学语文教学主要形式,其中包含了文字教学、语句教学以及篇章教学,也是學生综合锻炼语文能力的重要渠道。小学语文教师在单元阅读教学中开展主题整合教学,能够帮助学生梳理语文阅读知识,并形成新的阅读知识体系。在高年级语文阅读教学中注重主题整合教学是十分必要的。   一、分析文本,精选素材   部编版小学语文在文章的编排上并不是肆意而为,而是具有明显的单元特征。分析其文章分类特点主要有三个方面
期刊
绘本作为阅读教学的重要方式,是发展学生思维品质的有效途径。我们在进行绘本解读时,一方面要基于文本,从理解语言方面进行设计,另一方面,则要从提升学生思维角度进行教学设计。要充分调动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大胆进行想象与推测,在理解故事的同时,发散思维,学会联想分析,在提升语言能力的同时,锻炼思维能力,增强思维的逻辑性、批判性和创造性,英语学科综合素养也在潜移默化之中得到提升。   借助英语绘本,发展学
期刊
教学中做任何一项研究都应该充分了解学情,以数据说话。针对本课题研究,课题组成员设计两份调查问卷:“中学生古诗文阅读现状调查问卷”“苏轼诗文教学现状调查”。两份问卷分别设置了20个和10个问题,有针对性地了解到学生目前古诗文学习现状,以及对苏轼的了解情况。   一、学情分析   学生对古诗文缺乏兴趣。原因可能来自教师、学生自身或家庭。   学生获取古诗文的渠道过于狭窄。由于学生对古诗文本身不感
期刊
【摘要】文章主要针对高中语文课堂中强化传统文化教学提出了相关建议措施,包括深入挖掘教材内容、阅读国学经典、创新教学方式,希望能给相关人士提供有效参考。   【關键词】高中语文;传统文化;国学经典   传统文化和高中语文教学两者之间属于一种互相发展、互相促进的关系。语文课堂也是传承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具有重要意义,为此需要教师积极探索将传统文化融入到高中语文课堂中的有效措施,加深学生对于我国
期刊
听着学生们站在讲台上自信地分享自己的心得,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事实证明:一年以来,我的教学思路的调整是正确的,教学模式的改进是成功的。   一、学情、家境调查   1班有学生31人,基础知识掌握较扎实的只有5人,综合能力强的有2人,中等水平学生12人,2人基础极差且不善表达,其他同学达及格水平。最不容乐观的是有三分之二的同学上课听几分钟课就走神,举手回答问题的同学只有两三个。作业能认真完成的有
期刊
一头金色的头发,微风拂过,如狐狸的尾巴般蓬松饱满,玫瑰色的双唇微微上扬,清澈如水的眼睛里闪烁着星星般的微笑,风度翩翩的小王子从遥远的B—12星球走来了,他微笑着对我说:“很多美丽的东西,用肉眼是看不见的。”   “你好!小王子!我亲爱的朋友!这个暑假我要跟随你去走一段奇妙之旅。”我轻轻翻开书,小王子立刻伸出手臂拥抱我,“于子轩,很高兴与你同行!愿我们与美丽同行!”我们拉着手一起降临只有房子那么大
期刊
物理是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实验在课堂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而很多实验在课堂中由于设备原因很难实现,我对课本中的几个实验进行创新,使取材更简单。以下是我的两个课堂创新实验教学实例:   实例一 物体的浮沉条件   课前小制作:悬浮子   实验材料:约8cm的吸管、别针、一个饮料瓶   实验步骤:将吸管从中间对折,在吸管的开口处别入别针,放入装满水的饮料瓶中即可做成浮沉子,比较哪个组做得最好。
期刊
(本文系江苏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8年重点资助课题“指向言语表现的高中语文专题教学实践研究”阶段性成果之一。)   【摘要】本文以《赤壁赋》为例,重点分析文章照应的三种方法,即内容与文题照应、内容与作者照应、前后文照应。笔者认为,照应是文章扣住中心的主要方法,因有照应的存在,文章结构上才能前呼后应,内容上才能紧扣中心,照应是文章无懈可击的法宝。   【关键词】照应;照应方法;紧扣中心;
期刊
经典古诗文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中的瑰宝,犹如一条源远流长的黄河,哺育了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它不仅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标志性符号,也是不可替代的“精神盛宴”,它滋养着世世代代读书人的心灵,构成了中华民族脊梁的“精髓”,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我们要让传统文化成为古诗文教学的源头活水,通过古诗文的教学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于是,我做了以下尝试:   一、情境导入,渗透文化经典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