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砍木头”到“卖风景”

来源 :资源导刊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peace_200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老界岭上风光美,恐龙园里写春秋;龙潭沟里瀑布群,五道幢上随意吼;老君洞中来论道,石门湖中任你游;地下河中小船行,银树沟中乐悠悠……这是对西峡县丰富旅游资源的描述。
  西峡县地处伏牛山腹地、豫鄂陕三省交会处,森林覆盖率76.8%。近年来,该县按照“政府主导、乡(镇)主体、部门推动、群众参与”的发展思路,全力抓好森林生态旅游建设,实现由砍木头“念树经”向护生态“卖风景”的转变,实践出符合“两山论”的森林生态旅游模式。
  构建生态体系
  西峡县植被茂密、物种丰富、自然风光优美,素有“伏牛明珠”之称,为妥善解决生态保护与林业产业发展的矛盾,该县县委、县政府提出了发展生态旅游产业、建设旅游强县的发展定位,引导群众大力发展森林生态旅游。
  该县县委、县政府成立了生态旅游工作领导小组,汇聚起引领发展的合力,并邀请同济大学等科研院所,按照打好生态牌、建设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的目标定位,编制了西峡县乡村旅游规划、西峡县全域旅游发展规划、老界岭创建国家级旅游度假区总体规划和详细规划、特色小镇等建设规划,坚持“一张蓝图”绘到底。目前,已投入规划资金1000多万元。
  按照规划引领、彰显特色、众星捧月、凝聚合力的原则,该县科学布局各个区域的发展项目,突出山水观光、旅游休闲避暑等特色,建成丹水恐龙、丁河猕猴桃、双龙香菇、太平镇避暑养生4个特色小镇、92个森林村庄、10条特色乡村旅游示范线、21个旅游专业村。在建设过程中,该县采取政府引导、奖励扶持、多元参与、齐抓共建的原则,广泛发动企业、社团、群众参与旅游建设,满足投资需要。目前,全縣参与旅游的企业和社团达到100多家、农户近万家。
  强化要素支撑
  森林生态旅游业是一个综合性产业,需要各类要素的支撑保障,该县坚持钱往一处投、劲儿往一处使,不断完善森林生态旅游的支撑保障体系。
  近年来,该县坚持围绕森林生态旅游做好国土绿化工作,实施了南水北调水源涵养林、国储林、森林抚育、干线公路生态绿化、美丽乡村建设等一大批国土绿化和生态修复项目,累计完成造林31万亩、森林抚育86万亩、乡村绿化1.2万多亩,实现了各类主干道绿化全覆盖,建成了一大批触目可及、星罗棋布的游园广场,为森林生态旅游增绿添彩。
  为打造形象品牌,扩大市场知名度,该县每年注入500多万元资金用于旅游宣传和推介,与周边省建立了合作关系。采取办旅游论坛、纸媒宣传、互联网营销等方式,大力宣传以“避暑胜地”“水源奇果(猕猴桃)”为主要品牌的旅游产业,先后获得了“中国生态旅游大县”“中国旅游目的地”“中国天然氧吧”等荣誉称号。
  该县还把水利、交通、住建、林业、环保等各部门力量整合,围绕优化硬件设施,先后投入资金85亿元,开展了公共交通、停车场、游客服务中心、智慧旅游平台、观光平台等基础设施建设。
  打造特色品牌
  该县对标旅游城市发展定位,主打“水墨龙乡、生态西峡”优势,突出建设老界岭国家级旅游度假区和全域旅游示范区两大特色品牌。
  该县以老界岭、鹳河等为重点,建成生态旅游景区17个,其中,5A级景区2个,4A级景区4个,全国生态工业旅游示范区1个,国家级水利风景区1个,国家森林公园1个。
  该县还建成8条生态旅游环线,涵盖了山乡风情、民俗体验、观光采摘、蜂蜜采割等生态旅游要素。五里桥黄狮旅游环线总长20多千米,融合了万亩猕猴桃基地、农俗体验村、乡村游园、生态廊道等景观,年吸引游客近百万人次。
  与此同时,该县立足发扬光大西峡丰富的生态旅游资源和农耕生态文化,打造出了30多个不同类型的旅游特色村和特色景区。丹水镇花海果香实业公司投资8000万元,建成了千亩猕猴桃观光园,形成了集休闲观光、餐饮住宿、垂钓采摘、林下经济为一体的特色旅游区。同时,顺应生态旅游由走马观花向常驻体验的发展趋势,采取改造现有民居、连片建设农家宾馆等办法,建成了一批民宿村,让家家成景点,人人当导游,年吸引游客50多万人。(作者单位:西峡县林业局)
其他文献
近日,国务院办公厅印发《自然资源领域中央与地方财政事权和支出责任划分改革方案》(以下简称《方案》)。  《方案》指出,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全会以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健全发挥中央和地方两个积极性体制机制,优化事权和财权划分,建立权责清晰、财力协调、区域均衡的财政关系,形成稳定的事权、支出责任和财力相适应的制度,促进自然资源的保护和
期刊
“三夏”时节的中原大地,麦浪翻滚,遍地金黄。伴随着自南向北的收割机的轰鸣声,河南8500万亩小麦在6月中旬前已经颗粒归仓。在经历新冠肺炎疫情的考验,面对小麦病害、干旱等不利因素影响,特殊而难忘的2020年夏季,“中原粮仓”河南再次交上一份丰收答卷,稳稳地扛起了保障国家粮食安全的重任。  作为产粮大省、农业大省,保障国家粮食安全,河南责无旁贷。无论疫情防控形势多么严峻,经济发展如何头绪繁多,河南始终
期刊
“自国土三调开展工作以来,焦作市400多名调查人员早出晚归,冒酷暑、战严寒,风餐露宿,跋山涉水,用双脚丈量着全市4071平方千米的大地,用双手绘就家园的底图,出色完成了一项又一项的任务。”焦作市三调办相关负责人表示。  国土三调工作启动以来,焦作市三调办坚持数据真实是调查的生命线,认真对照要求倒排工期,采取措施严格监管,在内业数据分析、图斑提取和外业核查、外业成果整理入库等环节加强检查,扎实推进国
期刊
“过去办理不动产登记业务,需要准备一大堆材料,手续齐全了还要等好几天才能办好。现在不动产登记中心精简申请资料,优化办理流程,压缩办理时限,我这抵押登记业务一天就办完了,真是方便快捷。”近日,在济源市民之家不动产登记窗口,正在办理业务的市民张先生高兴地说。  近年来,为进一步落实“放管服”改革工作要求,切实提升不动产登记效率,济源产城融合示范区不动产登记中心进一步优化工作流程,明确责任机制,着力打造
期刊
近日,《关于为新时代加快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提供司法服务和保障的意见》(简称《意见》)发布,围绕营造适应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良好法治化营商环境提出7方面31条意见,其中,多项涉及自然资源管理工作。  《意见》强调,加强自然资源的产权保护。规范自然资源交易流转制度,加强自然资源资产产权保护。贯彻生态环境监管体制改革要求,推进确权登记制度有效实施。修改完善公益诉讼和生态环境损害赔偿诉讼司法解释,全面促
期刊
近年来,虞城县为全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如期实现脱贫摘帽工作目标,大力发展扶贫工厂、创业孵化园、分散式光伏发电等扶贫产业项目,并配套建设标准化卫生室、村室、文化广场、垃圾处理站等基础设施,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指标和资金日益紧张。  为解决用地指标和建设资金难题,虞城县自然资源局立足本地实际,活用自然资源政策,以空闲宅基地拆旧复垦和水工用地治理为突破口,有效破解了脱贫攻坚项目用地指标和资金难题。  工作思路
期刊
“在这儿摆摊,每天能收入近百元,再加上政府的各项扶贫政策,日子过得越来越红火。”近日,在商丘市宁陵县郑路徐村村头的学校旁,88岁的郑传喜一边整理糖果摊,一边高兴地说道。  郑传喜是郑路徐村的贫困户,在驻村工作队的帮助下,他家房子、水电相继完成改造,屋里添了家具、装上了空调,每月还能领到扶贫津贴和分红,顺利脱贫。  郑路徐村是宁陵县林业发展服务中心的定点帮扶村,驻村帮扶工作开展以来,该中心从完善基础
期刊
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成立于1954年8月,曾被共和國授予“地质勘查功勋单位”,肩负着为国探宝的神圣使命,先后探明了焦作、鹤壁、义马、偃龙等10多个大中型煤田,探明煤炭资源储量160多亿吨。  今年6月30日,河南省煤田地质局二队正式更名为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二院(以下简称“资环二院”)。“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资环二院肩负着河南省委、省政府赋予的更高定位、更大目标、更重任务,将更加全面融入和服务自然资
期刊
“老林,违法占用耕地建房必须拆掉,我现在帮你看看咱村的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图,还有没有多余的空闲地可用。”太康县自然资源局执法人员丁晓飞在制止一处违法占地后,迅速打开随身携带的平板电脑,仔细寻找适合建房的村庄建设用地,当起了群众的“服务员”。  近年来,太康县自然资源局全面推进服务型行政执法建设,通过示范带动、调防结合、整体推进,不断改进执法方式、创新执法机制、规范执法行为、提升执法效能,服务型行政执
期刊
两年时间,700多天,河南省资源环境调查四院濮阳市清丰县国土三调项目组的一群爱测绘的年轻人,有的从新婚燕尔走到了初为人父,有的从刚入职的“青瓜蛋”成长为众人称赞的技术“大拿”,有的从开口说话就脸红的“腼腆娃”变成了协调各方的项目经理……在充满希望的中原大地上,他们亲历了国土三调的艰辛与浪漫,找到了闪耀青春的舞台。  “出门瓷娃娃,回来泥娃娃”  “出门瓷娃娃,回来泥娃娃”是国土三调人外业举证工作异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