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我在还没走出两耳不闻窗外事的元旦假期综合征的状态下,非常懊恼地在办公室迎接连续8个工作日时,慵懒地盯着电脑补习好几天都没关心的世界大事,猛然发现,2013的元旦节并不太平和……伊朗再一次击落美国入侵其领空的无人机,欧洲的“神经元”隐身无人机完成试飞,以及央视《中国新闻》报道中国“翼龙”无人机战斗力相当于美国“猎食者”无人机。
我不禁好奇,刚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国产“暗箭”隐形无人机才让人惊叹不已,怎么元旦节一过,这个世界就迈进无人机时代了?
什么是无人机
无人机,顾名思义就知道这是不载人的飞机,即无人飞行载具系统,英文称之为Unmanned Aerial Vehiele,简称UAV。军用作战无人机系统作为无人机的一个类型,则被成为Unmanned Combat Air Vehicle,简称UCAV。
从大概念上讲,街头地摊上那种“山寨”遥控直升飞机,依靠无线电实现指令控制的航模小飞机也算作无人机。严格意义上的无人机,则必须具备遥控或自动驾驶技术,完成观测、科考、侦察或者火力打击。以我的眼光看来,无人机至少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飞、降落或巡航依靠飞机自身人工智能与导航系统完成,但进入武器发射或目标侦察等任务状态,可以由地面人员发射信号手工切换,依靠卫星与数据链完成无人机与地面操作平台的指令衔接。虽然有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很容易想象,地面操作平台的“飞行员”在任务实施中的感觉,就好比一个热爱空战游戏的游戏宅在多屏幕条件下玩一款强爆了的飞行游戏。
第二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任务执行均由无人机自行完成,可以携带武装完成远距离飞行并有效击杀目标。这一阶段的无人机能够在预先设定的路线与明确攻击目标的前提下,拥有极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第二阶段的无人机还处于航空武器专家们努力追求的阶段,尚未投入实战。美国作为无人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波音公司的X-45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X-47技术验证无人机均已完成首飞。
虽然报章上常见各种拿着遥控器的无人机,这里必须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对!这是无人机没错,但这种无人机没有能力执行超远距离飞行与超常滞空任务的能力。有些上电视的“无人机”,严格来说就是一个豪华版的航空模型。
数据链
你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一名出身空战游戏宅男的美国空军士兵,一本正经地端坐在位于华盛顿的空军指挥部,与此同时,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空军机场的无人机已经自主完成起飞程序。游戏宅发出一个指令,面前的显示屏立即转换成无人机的第一视角,操纵杆、油门、脚踏板和火控开关与游戏里面大同小异……这会是一场正儿八经的军事任务么?
答案:没问题,无人机执行任务就是这么回事儿。
无人机自己按照电脑程序完成起飞任务,遥远的控制员介入飞行控制,飞机上的光学成像仪成为地面控制员的眼睛。这个时候,无人机发现的视觉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发送到近地轨道上的卫星,卫星经过中继以后发送到地面指挥中心。同样,地面指令通过卫星发送到无人机。
地面控制中心——卫星——无人机,这三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就是一个数据链,需要通讯卫星与全球定位卫星协力完成一次信息与经纬度确认。最关键的是,在整个军用数据链内,无人机的信息与作战指挥部、预警机、战斗机、地面野战军团或者航空母舰战斗群相连,作战总指挥可以在数据链内随时调用某一架无人机上的信息。而这,就是无人机与航空模型最大的区别。
无人机时间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了降低飞行员的伤亡,加之当时的战争科技水平还无法制造精确制导的导弹或炸弹,将飞机或者轰炸机装上炸药以遥控的方式控制成为一种可能。美国与德国均开展了此项研究,但鲜有成功战例。
越南战争
美国一方面想掌握高价值目标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又为了尽可能降低伤亡,于是率先使用无人机对高价值军事目标进行侦察并取得了一些战果。
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空军用无人机探侦叙利亚防空部队雷达频率,取得贝卡谷地之战的巨大胜利。
反恐战争
美国空军“猎食者”无人机携带“地狱火”空对地导弹在巡逻时发现“基地”组织头脑,遂立即开火并成功炸死恐怖分子。
我不禁好奇,刚在珠海航展上亮相的国产“暗箭”隐形无人机才让人惊叹不已,怎么元旦节一过,这个世界就迈进无人机时代了?
什么是无人机
无人机,顾名思义就知道这是不载人的飞机,即无人飞行载具系统,英文称之为Unmanned Aerial Vehiele,简称UAV。军用作战无人机系统作为无人机的一个类型,则被成为Unmanned Combat Air Vehicle,简称UCAV。
从大概念上讲,街头地摊上那种“山寨”遥控直升飞机,依靠无线电实现指令控制的航模小飞机也算作无人机。严格意义上的无人机,则必须具备遥控或自动驾驶技术,完成观测、科考、侦察或者火力打击。以我的眼光看来,无人机至少要分两个阶段:
第一阶段:起飞、降落或巡航依靠飞机自身人工智能与导航系统完成,但进入武器发射或目标侦察等任务状态,可以由地面人员发射信号手工切换,依靠卫星与数据链完成无人机与地面操作平台的指令衔接。虽然有个比喻不是很恰当,但很容易想象,地面操作平台的“飞行员”在任务实施中的感觉,就好比一个热爱空战游戏的游戏宅在多屏幕条件下玩一款强爆了的飞行游戏。
第二阶段:任何一个阶段的任务执行均由无人机自行完成,可以携带武装完成远距离飞行并有效击杀目标。这一阶段的无人机能够在预先设定的路线与明确攻击目标的前提下,拥有极高的自我管理能力。
以上,第二阶段的无人机还处于航空武器专家们努力追求的阶段,尚未投入实战。美国作为无人机技术最先进的国家,波音公司的X-45与洛克希德·马丁公司的X-47技术验证无人机均已完成首飞。
虽然报章上常见各种拿着遥控器的无人机,这里必须给大家普及一个常识:对!这是无人机没错,但这种无人机没有能力执行超远距离飞行与超常滞空任务的能力。有些上电视的“无人机”,严格来说就是一个豪华版的航空模型。
数据链
你是否可以想象这样一种场景:一名出身空战游戏宅男的美国空军士兵,一本正经地端坐在位于华盛顿的空军指挥部,与此同时,位于伊拉克巴士拉空军机场的无人机已经自主完成起飞程序。游戏宅发出一个指令,面前的显示屏立即转换成无人机的第一视角,操纵杆、油门、脚踏板和火控开关与游戏里面大同小异……这会是一场正儿八经的军事任务么?
答案:没问题,无人机执行任务就是这么回事儿。
无人机自己按照电脑程序完成起飞任务,遥远的控制员介入飞行控制,飞机上的光学成像仪成为地面控制员的眼睛。这个时候,无人机发现的视觉信息转化成数字信号发送到近地轨道上的卫星,卫星经过中继以后发送到地面指挥中心。同样,地面指令通过卫星发送到无人机。
地面控制中心——卫星——无人机,这三者之间的数据传输就是一个数据链,需要通讯卫星与全球定位卫星协力完成一次信息与经纬度确认。最关键的是,在整个军用数据链内,无人机的信息与作战指挥部、预警机、战斗机、地面野战军团或者航空母舰战斗群相连,作战总指挥可以在数据链内随时调用某一架无人机上的信息。而这,就是无人机与航空模型最大的区别。
无人机时间线
第二次世界大战
为了降低飞行员的伤亡,加之当时的战争科技水平还无法制造精确制导的导弹或炸弹,将飞机或者轰炸机装上炸药以遥控的方式控制成为一种可能。美国与德国均开展了此项研究,但鲜有成功战例。
越南战争
美国一方面想掌握高价值目标的详细情况,另一方面又为了尽可能降低伤亡,于是率先使用无人机对高价值军事目标进行侦察并取得了一些战果。
第五次中东战争
以色列空军用无人机探侦叙利亚防空部队雷达频率,取得贝卡谷地之战的巨大胜利。
反恐战争
美国空军“猎食者”无人机携带“地狱火”空对地导弹在巡逻时发现“基地”组织头脑,遂立即开火并成功炸死恐怖分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