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篮球基本技术教学如何与组合技术相结合

来源 :体育师友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un467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篮球基本技术是指运动员必须掌握的最常用最基础的动作。如移动、传接球、运球、突破、投篮等等。各项基本技术都有不同技术规格和内容。组合技术是指运动员为了达到攻守的目的,在一个完整的行动过程中运用了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技术,这个完整过程所运用的技术总称为一个组合技术。郭永波老师在《篮球技术训练方法》中将“以动作的组合结构作为三级分类标准,将动作划分为单元、二元组合、三元组合、四元组合技术动作等。以此为标准,还可以划分为五元、六元等。”各项篮球技术之间是互相联系、互相衔接的。因此教学中注意技术之间的联系,合理安排教学内容,让学生既要学会单一技术,又要学会合理地组合与综合运用。
  
  一、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相结合教学的作用
  
  (一)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协调搭配,相互穿插,克服内容单一,练习枯燥的弊病,增强学生练习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
  在教学中许多教师往往会遇到这样的情况:精心准备教学计划,认真写好教案:怎么教、怎么练,可谓呕心沥血。但是在课堂里学生往往对于老师所要求的技术练习兴趣不高,练习过程中出工不出力,因此练习效果并不理想。众所周知兴趣是学习最好的老师,篮球也是青少年喜欢的运动。但为什么他们喜欢玩而不喜欢练呢?教师往往会忽略青少年注意力不能较长时间集中,容易分散的特点。因此教师应该结合青少年的性格特点来合理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把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协调搭配,相互穿插,并采用游戏、竞赛等教学方法,就能克服内容单一,练习枯燥的弊病,增强学生练习的积极性,提高教学效果。比如,在教授侧身跑技术时,可以和传球结合起来,并采用分组竞赛的教学方法,看看哪一组跑得快、传得好。这样一来,学生在单个基本技术学习的过程中还学会了单个技术的组合应用,练习效果可谓事半功倍。
  
  (二)有利于学生掌握、巩固篮球技术,提高学生技术水平
  篮球技术动作有单个的、有组合的,有简单的、有复杂的。按人与球的关系分类,可以概括了解技术动作的组合情况。例如:运球急停跳投,从其动作结构角度分析,该动作由原地跳投、运球、运球急停等等技术动作构成,在练习这个技术之前,学生应该掌握上述单个技术,并且要处理好各个动作之间的衔接,在此基础再上进行行进间运球急停跳投的练习可以达到循序渐进,尽快掌握和熟练技术动作的目的。理解技术动作之间的系统性与内在联系,可以更加有效地利用动作迁移,提高学生掌握技术动作的速度,并可以在技术动作教学中遵循由简到繁、由单个到组合、由组合到变化,最后达到提高对抗条件下完成动作的能力。
  
  二、教学中如何实施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相结合
  
  (一)注意同类基本技术的“纵”向联系,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相互衔接
  同类篮球基本技术之间存在着由简单到复杂,由基础到应用,循序渐进的联系,所以在安排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采用时特别注意这种联系,科学、系统安排教学。例如在教授运球技术时,应该按照原地——行进间——组合的顺序进行。原地运球是进行各种球性练习,培养学生手对球的感觉,然后发展到行进间的练习。这个阶段同样要从简单开始:急停急起——体前变向——提前变向不换手——前转身——胯下运球——背后运球等等。这样的安排既考虑到技术的系统性、连贯性,也符合由浅入深、先易后难的原则。运球技术可以简单分为两种,一是速度的变化,一是方向的变化。而在实际运用中很难只运用一种运球技术就能突破防守,因此在练习中教师可以安排一些组合练习,譬如体前变向运球(体前变向不换手)一后转身运球;胯下运球—体前变向运球等等。还可以采用一些游戏、竞赛的教学方法,活跃课堂气氛,避免学生因长时间练习单一技术而产生的厌倦情绪。通过这种简单的篮球组合技术的反复练习,学生可以熟练地掌握各种简单的技术动作,为以后学习掌握复杂的、难度高的技术动作奠定良好的基础。教师应充分利用场地,把篮球的基本技术科学地组合在一起,通过反复的练习使学生能够掌握这些动作。
  
  (二)注意非同类基本技术的“横”向联系,合理搭配,互为补充,全面提高
  技术动作组合的多样性是篮球技术运用的基本特征。在篮球技术教学中,组合技术教学的目的除了巩固已形成的动作技术外,主要是解决技术之间的衔接,掌握各种组合技术,为在对抗性条件下运用基本技术打下基础。例如:投篮准除了要求投篮手法正确以外,和传接球、运球等技术相关联,接球不好投篮时就要调整,命中率就受影响了,因此必须加强传接球练习,而传接球技术又和移动紧密相连的。因此,要想全面提高篮球技术水平,每一个技术环节都不能忽略。教师在教学中应遵循由简单到复杂的原则,合理、科学搭配。比如,接球是为了传球、运球、投篮,所以在接球的技术教学中与传球、运球、投篮结合进行;运球教学要与投篮、传接球结合;防守技术教学既要考虑防住对手,又要考虑与抢、打、封等技术在教授移动技术时和传接球结合起来。
  
  三、教学中实施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相结合应注意的问题
  
  组合技术不是单个技术动作简单的叠加关系,因此在教学中实施基本技术与组合技术相结合时,要考虑篮球技术运用的标准,技术运用的时机,组合技术所在的层次、位置,才更有目的性、针对性。在组合技术教学中,教师应遵循循序渐进的规律,根据学生的身体素质和特点,结合当今篮球运动发展的趋势,有计划、有步骤地进行,不能为了组合而组合。
其他文献
中学生学习蹲踞式起跑时,经常出现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容易产生后坐,二是重心偏低,由于这两个原因,而导致了起跑时后蹬无力,以及起跑动作错误等等,如何解决中学短跑起跑教学训练的这一难题呢?  一、蹲踞式起跑的动作顺序  蹲踞式起跑有三个信号。“各就位”时,先放后脚,再放前脚,按动作要领作好蹲踞静听第二个信号;“预备”时臀部逐渐抬起略高于肩,颈部放松,眼看前面1-3米地面。(跑)枪响后,用力蹬离地面(起跑
家父白映淮为遂州名老中医,业医五十余载,学验俱丰,诊治内科疑难杂病选药遣方不拘典禁,每有独到之处。笔者随父实践,获益良多,
“心不在焉,视而不见,听而不闻”,不同的学生在同样教学环境下、在同一教师的教导下,学习效果差异除了表现在个人感知、记忆、思维、想象能力的差异外,还表现在学生在学习时注意力对教学内容的指向与集中。体育教学是学生在体育教师有目的、有计划的指导下,积极主动地学习与掌握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的过程。教师所传授的基本知识、基本技术、基本技能为学生所掌握的一个前提条件就是,教师所教的是为学生所注意到的,
“挺身跳”是小学三年级的技巧教学内容之一,纯粹的挺身跳教学,学生没有多大的兴趣,很枯燥,在体育课中,如何激发学生学习兴趣,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就显得尤其重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自己对教材的深入理解以及三年级学生的学习特点,制定了三个阶段的教学任务。  第一阶段:向上跳起,两腿绷直  在前几次的教学过程中,发现看似简单挺身跳,学生练习时,两脚总是伸不直,向上跳起后在空中两脚向后踢。而单纯直腿跳练习,学生
摘 要:毋庸置疑,在我们的体育教学中教师体罚或者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也是存在的,而且会因体育教学的特殊性而呈现出不同特点。我们不妨先对体育教学中体罚的类型、特点及危害等逐一了解,以便我们在体育教学中有效地、适度地进行惩罚,达到“惩前毖后、治病救人”的目的。  关键词:体育教育;适度惩罚;理性回归  中图分类号:G807.3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6-148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