遏制电信诈骗需标本兼治

来源 :中国防伪报道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lh040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通信信息诈骗之所以泛滥成害,是与其隐蔽性大、犯罪成本较低有很大关系。实施此类违法犯罪活动,只要有手机等电子设备就能进行。由于一些手机卡使用的是储值卡,购买时不用登记任何身份资料,不法分子获取不义之财后,往往把手机卡号丢弃不用,从而给破案造成重重困难。还有一些不法分子在办理手机入网手续时使用的是假身份证,或者盗用别人身份证件购买手机卡,再加上目前通信运营商多采用后付费方式,即先消费再付费,一些人就钻这一空子,通过透支话费的方式大量群发短信,然后再更换新的手机卡号。
  应该说,面对日益猖獗的通信诈骗活动,执法机关和通信运营商都采取了各种预防和打击措施。如中国联通为了解决虚假、不良短信给用户造成的负面影响,在国内率先推出了“联通在信”业务SP管理平台,通过技术手段来实现对短信服务的实时管理。但问题是,目前要想从根本上遏制手机短信诈骗活动仍面临着许多亟待解决的技术和法律课题。从运营商角度来看,短信是手机间点对点、或通过专门软件、或通过网络发送的。后两种方式具有较强的群发功能,大多数“诈骗短信”是从这两种渠道发送出来。不言而喻,现代通信技术的出现,为人们信息交流带来了方便快捷,而通信短信诈骗的出现,又让它蒙上了污尘。
  怎样才能有效遏制电信诈骗?笔者认为:一是监管部门应加强业务指导和监管。如推进落实手机号码、网络域名实名登记制度,加强对通信设备租赁、销售企业的监管;二是通信运营商切实履行责任,加强对通信数据的管理,为相关部门侦办电信诈骗案件提供强有力的证据支持。
  我们相信,随着监督管理通信信息法律法规的健全和完善,打击通信诈骗的力度进一步加大,尤其是通信用户警惕性的提高,肯定会使不法分子无机可乘、无利可图。
其他文献
随着社会进步和经济发展,人类对自身的健康日益关注。20世纪90年代以来,全球居民的健康保健消费逐年攀升,对营养保健品的需求十分旺盛。在按国际标准划分的15类国际化产业中,医药保健是世界贸易增长最快的五个行业之一,保健食品的销售额每年以10%以上的速度增长。  市场上的保健品大体可以分为一般保健食品、保健药品、保健化妆品、保健用品等。保健食品具有食品性质,如茶、酒、蜂制品、饮品、汤品、鲜汁、药膳等,
日前,深圳龙岗警方循线追查,将一利用虚构网站售货进行诈骗的嫌疑人抓捕归案,破获涉及全国多地系列诈骗案10余起。  3月4日,龙岗分局六约派出所接吕某报警,称在一家网站购买手机防水镀膜机,应对方要求先付款,然而在约定的收货日期过去后一直未能收到货物,怀疑被骗。警方分析判断这是一起典型的网络诈骗案件。4月11日晚,警方在湖北孝感抓获犯罪嫌疑人刘某。  经查,刘某涉案10余起,共计诈骗金额逾10万元。4
3月1日起,丽水市局积极谋划、统一部署,积极推进肉品和水产品安全专项整治“百日会战”行动,切实解决食品安全领域突出问题,确保肉品和水产品的质量安全。截止4月1日,全市共出动执法人员6452人次,检查畜禽、水产养殖场1417户次,屠宰场106户次,仓库、冷库198户次,肉品、水产交易市场155户次,肉品、水产品生产经营单位7673户次;检测食品3796批次;排查出风险隐患33个,查处违法行为153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