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关键词】民生新闻 公众新闻 媒体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些媒体一改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始以受众的视角关注普通人身边发生的普通事,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寻找新闻、发现新闻、解读新闻,反映日常状态下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和所思所想、所难所惑。由此,“民生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并受到广泛欢迎。
1995年1月1日诞生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打出了“市民生活报”的旗帜,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市民生活报”由此成为一种普遍的办报理念和操作手法。从我省平面传媒来看,报纸的 “市民生活”色彩也日渐浓厚,《新安晚报》“都市时讯”、《安徽市场报》“合肥城事”、《合肥晚报》“百姓百事”等,都体现了极强的百姓特色。
“民生新闻”在电视行业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栏目一出现,就受到了普通百姓的热情关注。安徽卫视《第一时间》是我省首个大型新闻资讯类电视直播栏目,关注民生,将电视演播厅与新闻现场结合起来,随时插播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随后,类似的像安徽电视台 《夜线60分》、合肥电视台《直播合肥》、 《晚间播报》等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更加注重新闻媒体与受众的联系和互动,为电视受众提供多种参与途径,吸引更多普通观众的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例如新闻线索乃至DV短片的征集等,在丰富新闻来源的同时,也让受众由新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让新闻媒体成为多元化话语交流的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不断延展,住房、出行、教育乱收费、下岗失业、农民工权益、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带有时代特征的民生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而通过新闻媒介来诠释、引导、促进,也是一条有效的渠道。因为现代传媒具有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解读效果更佳的优势,这就对媒介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民生新闻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中广泛出现,以其快捷新鲜和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的新闻传播理念和俯下身来做新闻的草根情结,为新闻传播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是误区,比如说:
1、题材琐碎,过于注重“小民生”。所谓小民生,就是传统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方面的新闻。当下的民生新闻仍然大多局限于社区、街道以及家庭生活,表面上看它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生活,达到了具体的事件真实,实际上则因为平面化、琐碎化,颠倒了新闻事实主次、轻重的关系,消减了新闻价值,偏离了时代的面貌,也不可避免地埋下了“同质化”的隐患。
2、新闻质量不高,成为逸闻趣事集散地。很多民生新闻记者在选择报道题材时眼盯在那些鸡鸣狗盗、打架骂街等并不具备新闻价值的市井新闻上,热衷于从凶杀案件、车祸现场、婚外恋情、天灾人祸中寻找新闻。有人把民生新闻的内容用“新、奇、特、腥、星、性”来形容。更有甚者,有些民生新闻节目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将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新闻演变成窥伺他人隐私的节目,将电视媒体变成都市逸闻趣事集散地。
3、受众群层次相对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弱。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收视群体中中老年观众和低收入人群占据了一半以上,而高学历、高素质的电视观众大多不会关注此类节目。民生新闻的受众层次过低,也必然对广告收入产生影响。
4、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民生新闻节目普遍存在“跟风”和“模仿”现象,在受众定位、表现形态、内容选择上都非常相似,从电视到报纸、广播、网络,渐成泛滥之势,既是新闻媒体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受众的严重分流。
在“民生新闻”热潮方兴未艾之时,齐鲁晚报旗下的《生活日报》在改版时却撤销了民生版,对此,该报副总编辑朱德泉指出,这是因为“民生版”已成为定位模糊、无所不包、随意性强的“万能版”,靠这样的版面定位很难真正为读者提供信息优质、个性鲜明的新闻服务。《生活日报》民生版显现出的问题并不孤立,在其他媒体也是相对普遍的。当前,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认识到,“民生”已经不再是一种版面标签,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新闻态度,是新闻记者和编辑的一种职业情怀。
“民生新闻”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应该怎样更好地报道“民生”、服务“民生”?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以2008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中央电视台共投入了9个频道、42个栏目,此外,央视国际网、CCTV手机电视等都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新闻频道“两会聚焦”直播节目首次以同步的方式对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答记者问和政协各民主党派记者招待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新闻会客厅”邀请代表委员、省市领导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新闻30分”推出“声音”系列报道,选取“三农、医疗、自主创新”等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每期节目开篇讲述一个典型的百姓故事,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展示社会生活某一个领域的变化或百姓的切实需求;“东方时空”运用全景式的综合报道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民主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经济频道两会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两会三人组”、“马斌读两会”、“第一时间”等栏目,从社会关注的物价、住房、节能减排等经济热点话题入手,以小见大地从经济层面和百姓角度,对“两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为政府和百姓搭建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给普通百姓,实实在在地讨论民生问题,真正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在近年来各地的“两会”报道中,也都紧紧围绕民生做文章,有的则干脆将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民生报告入题。民生话题成为“两会”报道主题既是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对受众生活需求的满足,更是公民社会日渐完善过程中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民生话题成为“两会”报道的首要选题,是“民生新闻”转向“公众新闻”一个具体体现。
“公众新闻”(civic journalism/public journ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并延续至今的一种新闻思潮,提倡媒体的议程应该由公众来设定,记者不应该只是描述问题的旁观者,而应该用媒体手段帮助公众解决社会问题。
民生新闻与公众新闻是有区别的。民生新闻是把受众定位为老百姓,而公众新闻强调受众是公众。公众本身的内涵应该说更具有社会含义,特别是公共新闻突出了公众的公权、民权问题,这个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倾向于把公众新闻定义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作为公众本身由于其知识文化见解以及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需要进行引导,公众新闻正是适应了这种民众的需要,在选择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把代表大多数民众的观点主张贯穿其中,从而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通过正面的、有益的报道,公众新闻将有助于形成社会观念,更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社会积极的力量。把公众和媒介联系起来,实现新闻民主,使更多公众在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活跃起来,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需要。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坚持正确的立场,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但是公众新闻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不是灌输、说教、强制式的,而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以公众参与的形式,以代表大多数公众的观点主张的形式来实现宣传党和政府主张的目的,同时,通过强化公众的公民意识、公众意识,为公众提供参与国家政策制定、民主决策的途径,提高公众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使之更能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其中的参与者。■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
在媒体竞争日趋激烈的今天,一些媒体一改高高在上的姿态,开始以受众的视角关注普通人身边发生的普通事,站在普通人的角度寻找新闻、发现新闻、解读新闻,反映日常状态下普通民众的衣食住行和所思所想、所难所惑。由此,“民生新闻”在新闻传播中成为不容忽视的新生力量并受到广泛欢迎。
1995年1月1日诞生的《华西都市报》率先打出了“市民生活报”的旗帜,力求在前瞻性、贴近性、服务性上为市民提供全方位的资讯解读,“市民生活报”由此成为一种普遍的办报理念和操作手法。从我省平面传媒来看,报纸的 “市民生活”色彩也日渐浓厚,《新安晚报》“都市时讯”、《安徽市场报》“合肥城事”、《合肥晚报》“百姓百事”等,都体现了极强的百姓特色。
“民生新闻”在电视行业更是得到淋漓尽致的发挥。以《南京零距离》为代表的民生新闻栏目一出现,就受到了普通百姓的热情关注。安徽卫视《第一时间》是我省首个大型新闻资讯类电视直播栏目,关注民生,将电视演播厅与新闻现场结合起来,随时插播重大新闻和突发事件。随后,类似的像安徽电视台 《夜线60分》、合肥电视台《直播合肥》、 《晚间播报》等栏目如雨后春笋般出现。一些电视民生新闻栏目更加注重新闻媒体与受众的联系和互动,为电视受众提供多种参与途径,吸引更多普通观众的积极关注和热情参与。例如新闻线索乃至DV短片的征集等,在丰富新闻来源的同时,也让受众由新闻的被动接受者变为主动参与者,让新闻媒体成为多元化话语交流的平台。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民生问题的内涵不断延展,住房、出行、教育乱收费、下岗失业、农民工权益、社会保障、医疗保险等带有时代特征的民生新问题不断出现。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国家出台相应的方针政策,而通过新闻媒介来诠释、引导、促进,也是一条有效的渠道。因为现代传媒具有速度更快,受众面更广,解读效果更佳的优势,这就对媒介本身提出了新的要求。民生新闻在电视、报纸、广播等各类媒体中广泛出现,以其快捷新鲜和贴近生活、贴近受众的新闻传播理念和俯下身来做新闻的草根情结,为新闻传播作出了可贵的探索。但是,它在发展过程中也不可避免地出现了一些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甚至是误区,比如说:
1、题材琐碎,过于注重“小民生”。所谓小民生,就是传统的衣食住行、柴米油盐、吃喝拉撒方面的新闻。当下的民生新闻仍然大多局限于社区、街道以及家庭生活,表面上看它再现了原汁原味的生活,达到了具体的事件真实,实际上则因为平面化、琐碎化,颠倒了新闻事实主次、轻重的关系,消减了新闻价值,偏离了时代的面貌,也不可避免地埋下了“同质化”的隐患。
2、新闻质量不高,成为逸闻趣事集散地。很多民生新闻记者在选择报道题材时眼盯在那些鸡鸣狗盗、打架骂街等并不具备新闻价值的市井新闻上,热衷于从凶杀案件、车祸现场、婚外恋情、天灾人祸中寻找新闻。有人把民生新闻的内容用“新、奇、特、腥、星、性”来形容。更有甚者,有些民生新闻节目为了迎合一部分观众的低级趣味,将表现百姓日常生活的民生新闻演变成窥伺他人隐私的节目,将电视媒体变成都市逸闻趣事集散地。
3、受众群层次相对较低、社会影响力较弱。以电视民生新闻栏目为例,收视群体中中老年观众和低收入人群占据了一半以上,而高学历、高素质的电视观众大多不会关注此类节目。民生新闻的受众层次过低,也必然对广告收入产生影响。
4、同质化现象极其严重。民生新闻节目普遍存在“跟风”和“模仿”现象,在受众定位、表现形态、内容选择上都非常相似,从电视到报纸、广播、网络,渐成泛滥之势,既是新闻媒体资源的浪费,又会导致受众的严重分流。
在“民生新闻”热潮方兴未艾之时,齐鲁晚报旗下的《生活日报》在改版时却撤销了民生版,对此,该报副总编辑朱德泉指出,这是因为“民生版”已成为定位模糊、无所不包、随意性强的“万能版”,靠这样的版面定位很难真正为读者提供信息优质、个性鲜明的新闻服务。《生活日报》民生版显现出的问题并不孤立,在其他媒体也是相对普遍的。当前,越来越多的新闻媒体认识到,“民生”已经不再是一种版面标签,而是渗透在字里行间的新闻态度,是新闻记者和编辑的一种职业情怀。
“民生新闻”到底应该怎样定位?应该怎样更好地报道“民生”、服务“民生”?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给了我们很好的启示。
以2008年全国“两会”报道为例,中央电视台共投入了9个频道、42个栏目,此外,央视国际网、CCTV手机电视等都进行了多角度的报道。新闻频道“两会聚焦”直播节目首次以同步的方式对发改委、财政部、中国人民银行负责人答记者问和政协各民主党派记者招待会进行了全程直播;“新闻会客厅”邀请代表委员、省市领导与观众面对面交流;“新闻30分”推出“声音”系列报道,选取“三农、医疗、自主创新”等社会关注度高的热点话题,每期节目开篇讲述一个典型的百姓故事,以生动形象的事例展示社会生活某一个领域的变化或百姓的切实需求;“东方时空”运用全景式的综合报道形式,深刻反映了中国民主建设进一步推进、人民群众参政议政意识的提高;经济频道两会特别节目“小丫跑两会”、“两会三人组”、“马斌读两会”、“第一时间”等栏目,从社会关注的物价、住房、节能减排等经济热点话题入手,以小见大地从经济层面和百姓角度,对“两会”进行了全面深入的报道。
中央电视台的“两会”报道为政府和百姓搭建了一个沟通对话的平台,用老百姓喜闻乐见的形式把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传递给普通百姓,实实在在地讨论民生问题,真正体现了“三贴近”原则。
在近年来各地的“两会”报道中,也都紧紧围绕民生做文章,有的则干脆将每年一度的政府工作报告以民生报告入题。民生话题成为“两会”报道主题既是政府“执政为民”、“以人为本”的体现,是对受众生活需求的满足,更是公民社会日渐完善过程中新闻媒体社会责任意识的落实。民生话题成为“两会”报道的首要选题,是“民生新闻”转向“公众新闻”一个具体体现。
“公众新闻”(civic journalism/public journalism)是20世纪90年代初在美国兴起并延续至今的一种新闻思潮,提倡媒体的议程应该由公众来设定,记者不应该只是描述问题的旁观者,而应该用媒体手段帮助公众解决社会问题。
民生新闻与公众新闻是有区别的。民生新闻是把受众定位为老百姓,而公众新闻强调受众是公众。公众本身的内涵应该说更具有社会含义,特别是公共新闻突出了公众的公权、民权问题,这个理念是对民生新闻的一种提升。目前我国一些学者倾向于把公众新闻定义为培育和营造公民社会,监督和构建公共领域,报道和指导公共事务,交流和引导公共意见。
作为公众本身由于其知识文化见解以及社会阶层的多样性,在参与社会政治生活中需要进行引导,公众新闻正是适应了这种民众的需要,在选择报道新闻事件的同时,把代表大多数民众的观点主张贯穿其中,从而达到教育引导的目的。通过正面的、有益的报道,公众新闻将有助于形成社会观念,更有助于解决社会问题,并形成社会积极的力量。把公众和媒介联系起来,实现新闻民主,使更多公众在公共生活和政治生活中活跃起来,这也是社会转型期的需要。
新闻媒体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党联系人民群众的桥梁和纽带,应当坚持正确的立场,发挥正确的舆论导向作用。但是公众新闻在实现这一任务的过程中,不是灌输、说教、强制式的,而是站在公众的立场,以公众参与的形式,以代表大多数公众的观点主张的形式来实现宣传党和政府主张的目的,同时,通过强化公众的公民意识、公众意识,为公众提供参与国家政策制定、民主决策的途径,提高公众的参政议政能力和水平,把党和政府的主张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结合起来,使之更能为群众所理解和接受。从这个意义上说,新闻媒体不仅仅是新闻事件的记录者、传播者,更是其中的参与者。■
(作者单位:安徽工人日报社)
责任编辑:姚少宝 周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