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暮光之城》系列是由美国女作家斯蒂芬妮·梅尔(Stephenie Meyer)所著的扣人心弦的(Twilight)吸血鬼与青春题材结合的惊险小说,被称为后“哈利·波特时代”的魔幻巨著。由《暮光之城》第一部《暮色》改编的影片在2008年秋冬档上映,这部投资仅为3500万美元的吸血鬼青春片,在本土捞回了接近两亿美元的超高票房。——编者
《暮光之城》的众多忠实小粉丝们都知道,从幼稚到成熟的艰难转变并不是青少年最大的问题,你没准会没命地爱上一个吸血鬼,就像斯蒂芬妮·梅尔的小说《暮光之城》中17岁的女主人公一样。
“我们都年轻过,都有过那种感觉,以为人生中充满了生死抉择。”剧本作家梅丽莎·罗森博格说:“就是‘天哪!今天真不知道穿什么好,死了得了!’那样激烈的感情。这个故事最完美的就是它确确实实是有关生死抉择的。”
从小说到大银幕的改编并非易事,通常也鲜有美感可言,也肯定不是什么生死抉择的大事,但就是让电影工作者们像少年一样忐忑不安,“电影要是不卖座我就一了百了!”的宣言不绝于耳。改编《暮光之城》的任务很有风险。梅尔女士的青春恋爱惊悚五部曲中《暮色》是第一部,热销1000万本,最新的一部《破晓》八月出版,首日便售出130万本,书迷热情高涨,“网上评论现在很热,”影片导演凯瑟琳·哈德维克说:“很多人给我们提了不少选角的建议,还自己制作预告片和海报,真是让人激动。”
梅尔女士的作品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一样面临一个问题,年轻读者和审美疲劳的老读者们不同,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情节,电影改动越小越好。给小孩念过睡前故事的大人都知道,一旦孩子们爱上一个故事,就会要求大人一遍一遍地念。这就是为什么制作儿童影片和青少年电影又省事又赚钱的原因,就俩字:照搬。
“我可不想做让读者失望的剧作家,”罗森博格说:“凯瑟琳也不想做那样的导演。”哈德维克女士说她在拍《暮光之城》前曾经看过一本“和原著相差甚远”的剧本,很快她“亲自阅读了小说,发现还是按原来的来吧,原著要好的多了”。两人都没有提起读者对于原著忠实度的要求为他们的创作带了了多大的压力和限制,罗森博格女士说:“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浓缩情节。”显然采取了绝对忠实于原著以飨读者的策略。
那么《暮光之城》的制作者们到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聪明的女孩贝拉·斯旺来到了偏僻的小城福克斯,上学的第一天在拥挤的食堂里与神秘、“英俊得超凡脱俗”的学生爱德华·卡伦目光相遇。爱德华初见上去有些冷淡,但贝拉还是深深地为他倾倒,并为他超越年龄、异常老练的自制力不解。
爱德华似乎决心要遏制一切本性冲动,包括想要吸食他新来的仰慕者血液的强烈欲望。当贝拉发现他的秘密的时候,她一开始不知如何是好,完全不明白如何去应对他个性中让人毛骨悚然的一面,但她很快决定宁愿去做吸血鬼生命中的另一半也不要失去这个迷人帅哥的陪伴。
至少在第一部小说《暮色》中,爱德华的绅士行为无可挑剔,贝拉也老老实实,两人之间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却并没越矩。梅尔女士向年轻读者们展示了每个害羞的贝拉其实都有一个白马王子。
在太平洋西北久久不散的阴晦天气下,虽然属于一个出了名怕光的族群,爱德华还能每天去上学,他是被一个“善良”吸血鬼的家庭抚養成人的,他们吸食无味的动物血维持生命而不吸人血,是吸血鬼中的素食者。但在强烈感情的冲击下,爱德华不得不拼命克制自己,哈德维克也相信贝拉随时面临死亡的绝境反而增加了这本书的浪漫气息。“《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是出版了也不会有更高的人气,”她说:“想想‘泰坦尼克号’当年的盛况。”
说得没错,年轻人脑海中的浪漫就走在生与死的两端。但是梅尔的小说触及的主题明确就是对于性的恐惧。贝拉是每个害怕性生活的青少年的代表,而玉树临风的爱德华是小小圣女完美的梦幻男友,永远温柔地包容她的惶恐不安。
《暮光之城》真正让人奇怪的是,小说主人公作为男性自我克制的模范,实际上竟然不是人类而是吸血怪物。这些年来电影、小说中的年轻吸血鬼也不少,很多也成为周围人艳羡的中心。乔治·罗梅罗电影《马丁》里的同名主人公虽不是大众的浪漫理想,但凯瑟琳·毕格罗1987年的佳片《血尸夜》里可有一对漂亮的苦命鸳鸯,连同年的烂片《捉鬼小精灵》里都有一群帅气的年轻吸血鬼。HBO的新剧《真爱如血》里也有一个忧郁的英俊吸血鬼。
“吸血很性感。”兰根说道:“本身就有诱惑力。”但直到《暮光之城》前,就算是英俊得超凡脱俗的吸血鬼也会在两次深情的拥抱间露出獠牙,《吸血鬼猎人巴菲》中女主人公爱恋百年的英俊吸血鬼安琪偶尔也会面容扭曲,露出恶鬼一样青面獠牙的表情,暴露出本性中的黑暗面,这时观众们就明白为什么巴菲和她的伙伴总要叫他“猎杀目标”。
在《暮光之城》中,“猎杀”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了,对于贝拉和心儿狂跳的读者们来说,唯一重要的是她敢不敢和坏小子男友偷尝禁果。这种行为心理学家叫做“回避冲突”,虽然是流行文化的一种趋势,也是没法绕过去的话题,可是《暮光之城》的电影像哈德维克和罗森博格承诺过的一样,是绝对忠实于原著的。主角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罗伯特·帕丁森看上去还不错,帕丁森有种“泰坦尼克号”里雷昂那多·迪卡普里奥的气质。
电影还把握住了原著中那种奇怪的不受时间影响的气氛,主人公偶尔发发邮件,却从不发短信或是玩游戏,也没人在用iPod听说唱emo或重金属。“跟上年轻一代的文化和时尚很重要,”罗森博格说:“但在‘暮光’里这些元素都不太适宜,一个制片甚至对我说:‘爱德华用手机感觉不对劲。’”意思就是《暮光之城》的世界是一个真实世界的呼唤无法清楚传达到的地方,是一个无根无蒂的幻想宇宙,有点像青春本身,除了它要更好,好得超凡脱俗。这是一个太阳永远不落、睡前故事永远讲不完的地方,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死忠的粉丝。
《暮光之城》的众多忠实小粉丝们都知道,从幼稚到成熟的艰难转变并不是青少年最大的问题,你没准会没命地爱上一个吸血鬼,就像斯蒂芬妮·梅尔的小说《暮光之城》中17岁的女主人公一样。
“我们都年轻过,都有过那种感觉,以为人生中充满了生死抉择。”剧本作家梅丽莎·罗森博格说:“就是‘天哪!今天真不知道穿什么好,死了得了!’那样激烈的感情。这个故事最完美的就是它确确实实是有关生死抉择的。”
从小说到大银幕的改编并非易事,通常也鲜有美感可言,也肯定不是什么生死抉择的大事,但就是让电影工作者们像少年一样忐忑不安,“电影要是不卖座我就一了百了!”的宣言不绝于耳。改编《暮光之城》的任务很有风险。梅尔女士的青春恋爱惊悚五部曲中《暮色》是第一部,热销1000万本,最新的一部《破晓》八月出版,首日便售出130万本,书迷热情高涨,“网上评论现在很热,”影片导演凯瑟琳·哈德维克说:“很多人给我们提了不少选角的建议,还自己制作预告片和海报,真是让人激动。”
梅尔女士的作品和J·K·罗琳的《哈利·波特》一样面临一个问题,年轻读者和审美疲劳的老读者们不同,他们希望能够看到原汁原味的情节,电影改动越小越好。给小孩念过睡前故事的大人都知道,一旦孩子们爱上一个故事,就会要求大人一遍一遍地念。这就是为什么制作儿童影片和青少年电影又省事又赚钱的原因,就俩字:照搬。
“我可不想做让读者失望的剧作家,”罗森博格说:“凯瑟琳也不想做那样的导演。”哈德维克女士说她在拍《暮光之城》前曾经看过一本“和原著相差甚远”的剧本,很快她“亲自阅读了小说,发现还是按原来的来吧,原著要好的多了”。两人都没有提起读者对于原著忠实度的要求为他们的创作带了了多大的压力和限制,罗森博格女士说:“我最大的问题还是浓缩情节。”显然采取了绝对忠实于原著以飨读者的策略。
那么《暮光之城》的制作者们到底向我们展现了一个什么样的故事呢?聪明的女孩贝拉·斯旺来到了偏僻的小城福克斯,上学的第一天在拥挤的食堂里与神秘、“英俊得超凡脱俗”的学生爱德华·卡伦目光相遇。爱德华初见上去有些冷淡,但贝拉还是深深地为他倾倒,并为他超越年龄、异常老练的自制力不解。
爱德华似乎决心要遏制一切本性冲动,包括想要吸食他新来的仰慕者血液的强烈欲望。当贝拉发现他的秘密的时候,她一开始不知如何是好,完全不明白如何去应对他个性中让人毛骨悚然的一面,但她很快决定宁愿去做吸血鬼生命中的另一半也不要失去这个迷人帅哥的陪伴。
至少在第一部小说《暮色》中,爱德华的绅士行为无可挑剔,贝拉也老老实实,两人之间虽有着致命的吸引力却并没越矩。梅尔女士向年轻读者们展示了每个害羞的贝拉其实都有一个白马王子。
在太平洋西北久久不散的阴晦天气下,虽然属于一个出了名怕光的族群,爱德华还能每天去上学,他是被一个“善良”吸血鬼的家庭抚養成人的,他们吸食无味的动物血维持生命而不吸人血,是吸血鬼中的素食者。但在强烈感情的冲击下,爱德华不得不拼命克制自己,哈德维克也相信贝拉随时面临死亡的绝境反而增加了这本书的浪漫气息。“《罗密欧与朱丽叶》要是出版了也不会有更高的人气,”她说:“想想‘泰坦尼克号’当年的盛况。”
说得没错,年轻人脑海中的浪漫就走在生与死的两端。但是梅尔的小说触及的主题明确就是对于性的恐惧。贝拉是每个害怕性生活的青少年的代表,而玉树临风的爱德华是小小圣女完美的梦幻男友,永远温柔地包容她的惶恐不安。
《暮光之城》真正让人奇怪的是,小说主人公作为男性自我克制的模范,实际上竟然不是人类而是吸血怪物。这些年来电影、小说中的年轻吸血鬼也不少,很多也成为周围人艳羡的中心。乔治·罗梅罗电影《马丁》里的同名主人公虽不是大众的浪漫理想,但凯瑟琳·毕格罗1987年的佳片《血尸夜》里可有一对漂亮的苦命鸳鸯,连同年的烂片《捉鬼小精灵》里都有一群帅气的年轻吸血鬼。HBO的新剧《真爱如血》里也有一个忧郁的英俊吸血鬼。
“吸血很性感。”兰根说道:“本身就有诱惑力。”但直到《暮光之城》前,就算是英俊得超凡脱俗的吸血鬼也会在两次深情的拥抱间露出獠牙,《吸血鬼猎人巴菲》中女主人公爱恋百年的英俊吸血鬼安琪偶尔也会面容扭曲,露出恶鬼一样青面獠牙的表情,暴露出本性中的黑暗面,这时观众们就明白为什么巴菲和她的伙伴总要叫他“猎杀目标”。
在《暮光之城》中,“猎杀”本来就是不可能的了,对于贝拉和心儿狂跳的读者们来说,唯一重要的是她敢不敢和坏小子男友偷尝禁果。这种行为心理学家叫做“回避冲突”,虽然是流行文化的一种趋势,也是没法绕过去的话题,可是《暮光之城》的电影像哈德维克和罗森博格承诺过的一样,是绝对忠实于原著的。主角演员克里斯汀·斯图尔特和罗伯特·帕丁森看上去还不错,帕丁森有种“泰坦尼克号”里雷昂那多·迪卡普里奥的气质。
电影还把握住了原著中那种奇怪的不受时间影响的气氛,主人公偶尔发发邮件,却从不发短信或是玩游戏,也没人在用iPod听说唱emo或重金属。“跟上年轻一代的文化和时尚很重要,”罗森博格说:“但在‘暮光’里这些元素都不太适宜,一个制片甚至对我说:‘爱德华用手机感觉不对劲。’”意思就是《暮光之城》的世界是一个真实世界的呼唤无法清楚传达到的地方,是一个无根无蒂的幻想宇宙,有点像青春本身,除了它要更好,好得超凡脱俗。这是一个太阳永远不落、睡前故事永远讲不完的地方,所以才会有这么多死忠的粉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