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 通过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部分酶学在整个感染过程中的水平的变化,探讨cTnI在新生儿感染休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
【机 构】
:
南方医科大学附属深圳市龙华人民医院新生儿科
【基金项目】
: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科技计划社会公益资助项目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 通过临床上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心肌肌钙蛋白I(cTnI)及部分酶学在整个感染过程中的水平的变化,探讨cTnI在新生儿感染休克中的敏感性及特异性.方法 将2010年1月~2012年2月我院收治的感染性休克新生儿84例作为研究对象,分别于患儿发病急性期6、24、48 h及恢复期7 d采集静脉血2 mL,联合检测cTnI、肌酸激酶(CK)、肌酸激酶同功酶(CK-MB)、乳酸脱氢酶(LDH)、C反应蛋白酶(CRP)含量,并描记心电图,进行新生儿危重病例评分(NCIS).结果 通过存活的40例新生儿发病各时期cTnI、CK、CK-MB、LDH、CRP水平变化,发现cTnI 6 h数值为(2.53±0.81)ng/mL,升高病例达84.6%,24 h达高峰(5.42±1.74)ng/mL,升高病例达93.5%,48 h下降至(3.16±0.91)ng/mL,7 d接近正常值(0.56±0.11)ng/mL,6 h与正常值、7 d对比,差异有高度统计学意义(P < 0.01),24 h与6、48 h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 < 0.05),具有敏感性.并通过上述生化物质分别与各时段NCIS相关性分析,cTnI水平改变与NCIS改变呈正相关,可反映新生儿感染性休克的严重程度,具有特异性.结论 当新生儿感染性休克时,其cTnI及其他部分酶学水平都会发生变化,采用cTnI评价新生儿感染性休克心肌损伤具有敏感性及特异性,且cTnI对新生儿感染性休克评估病情轻重及预后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其他文献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妊娠20周后出现的特发性高血压综合征,其病因和发病机制至今仍未完全阐明.微小RNA(microRNA,miRNA)是一类内源性的单链非编码RNA.新近研究证实,P
微小RNAs (microRNAs,miRNAs)是一类内源性17~25个核苷酸大小的非编码RNA分子,精确调节神经元及其他细胞的发育、分化、增殖、凋亡以及参与免疫调控、神经元可塑性及信号传导
子痫前期(preeclampsia,PE)是全球范围内致母婴或新生儿死亡与致残的主要原因之一.目前尚无早期的诊断标准.一经检出,母婴已受到不同程度的损伤.因此,在PE临床症状出现前做出
绒毛膜羊膜分离可分为生理性与病理性,妊娠14周前为生理性分离,妊娠14周及以后则为病理性分离.胎膜损伤是导致病理性绒毛膜羊膜分离的主要原因,介入性宫内诊断或干预都要经过
子痫前期是妊娠期特有疾病,以高血压和蛋白尿等为临床特征,影响母亲和新生儿的患病率和死亡率.尽管病因至今不明,但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病与胎盘因子进入母体的血循环引起血管内
子痫前期是在妊娠中出现血压升高、蛋白尿等症状的一种疾病,子痫前期会对母婴健康产生严重影响,因此子痫前期的预测及治疗具有重要意义.综述尿液中的生物学标记物(胶原蛋白链
早产是造成新生儿死亡和患病的最主要因素.产前皮质激素(ACS)促胎肺成熟治疗能显著降低早产儿病死率、新生儿呼吸窘迫综合征及脑室内出血的发生率.目前推荐对妊娠24~34周可能
孕激素受体对介导孕激素在组织中的生物学作用有重要作用,其是核转录调节因子,主要有2种亚型.在胞核内孕激素受体可调节靶基因的转录,在胞质中还能激活相关信号通路,共同调节
目的 克隆人血管性血友病因子 (vonWillebrandFactor,vWF)A3区基因并进行序列分析。方法 应用Trizol一步法从原代培养的人脐静脉内皮细胞中抽提总RNA ,应用RT -PCR扩增vWFA
目的了解江苏省昆山市孕妇孕早期代谢综合征(MS)的患病情况并探讨其各组分对巨大儿发生的影响。方法在江苏省昆山市妇幼保健所围产期保健监测平台上,收集2009至2010年常规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