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煤矿机电运输事故是矿井生产环节的重要组成部分,也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同时也是矿井发展的因素之一。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事故进行分析和提出防治措施,将会大大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为煤矿健康稳定发展保驾护航。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隐患、、措施、防排水装置、风机装置、设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TG3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0-0071-01
一、煤矿机电运事故的原因剖析与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一)、 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1、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2、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做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 、 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1、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机电运输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必须牢牢抓住:杜绝电气设备事故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
(三)对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
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并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现场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二、煤矿机电运输隐患及处理措施
(一)、煤矿机电运输隐患
1、特种作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对特种作业技术掌握不娴熟,对安全操作知识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代岗人员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因素。对顶替工种操作思路程度差,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有些企业领导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这些现象都给煤矿机电运输带来安全隐患。
2、管理中存在问题和漏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法有关安全规定,违章违规的指挥和操作时有发生。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私自降低标准要求,没有全面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井下空气中含有瓦斯和煤尘,遇电弧、火花或局部高温会发生爆炸。井下湿度较大,设备容易腐蚀老化。巷道内空间狭窄,安装、维护、检修设备是容易触电。电气设备负荷变化大,常产生过负荷及短路故障。运输设备经常移动,安装质量不能保证。运输系统就是复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威胁安全的程度大。安全培训工作效果不好,落实不到位。培训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经验不足,教条主义。培训时只讲技术法规,对具体操作技能讲解过少。职工的脱产培训困难,从而使职工不能得到很好的安全技术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二)、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
1、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走向动态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经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休息、小型电器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因此,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三)用矿井主通风机举例说明
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風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 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专职司机负责;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按照新的(煤矿安全规程),安装三转两闭锁锁装置。这些都是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到位的,不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出现事故,所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四、结语
随着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用得到全面推广,机电运输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环节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机电运输事故也是困扰矿井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提出的防治措施,将能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率,使煤矿工业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同时我们不难看出,煤矿井下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严加防范,严格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设备管理也越来越必要了,建立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和制度是煤矿安全而高效率生产的必要条件。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强化管理,不但带来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改善了煤矿生产的新环境,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煤矿。
关键词:煤矿机电运输事故、隐患、、措施、防排水装置、风机装置、设施管理。
中图分类号:TG333.1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3)30-0071-01
一、煤矿机电运事故的原因剖析与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一)、 煤矿机运事故的原因剖析
1、安全基础工作薄弱,安全可靠性差:一是安全投入不足,考核不严,机运标准化工作难以到位;二是特种作业人员的安全培训不够,特别是用人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并岗之后,职工都在满负荷甚至超负荷状态下工作,有的岗位还打破了8小时工作制做连班,要抽出人员进行脱产培训的确很难。因业务培训难以组织或组织成效不大,从而使工人不能得到很好的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2、特种作业人员的频繁调换,岗位的调整:特别作业人员大都是经过当地劳动部门或供电部门专业培训取得操作合格证后作业者,对他们的工种不宜随意予以变动。但是,矿山某些技术性工种,有些企业领导不去考虑学识水平,不讲究用工要求,而是当做好工种,并通过人情关系把一些不合格的人员充塞进去,加之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另外,临时性工作调整时安全培训工作没有及时到位也带来了安全隐患。
(二) 、 控制煤矿机运事故对策
1、 加强特殊工种的用工制度管理。煤矿机运工种的技术性较强,其各岗位工种都不能以照顾的身份出现,要由思想端正、技术全面的工人来担任。同时加强临时用工的安全管理,尽量少用或不用临时工。除特殊情况外,特殊工种人员不能随意调换,要严格考核发证,持证上岗。
2、加强安全工作力度,向管理要安全。实践证明,要抓好安全工作,离不开有效的监督,失去了监督作用,必然助长麻痹侥幸、违章蛮干的现象。监督不到位或流于形式,是导致安全事故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强化监督制约机制,充分发挥现场安监人员的作用;同时,必须坚持行之有效的安全管理制度,特别是要建立和完善各级领导和业务部门的安全生产责任制和工人的岗位责任制,明确每个人的安全职责。另外,采取安全资金激励机制,通过经济杠杆,严格考核,兑现奖惩,从而促进各项安全管理制度的落实。机电运输工作要想上一个台阶,必须牢牢抓住:杜绝电气设备事故设备更新换代要跟上;要尽快把无MA标志的电气设备进行更换。
(三)对设备的管理制度建立和执行
1、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检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小型电器的台帐管理,并能严格执行各种规章制度,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认真贯彻执行设备使用与维修相接合的原则,设备谁使用,谁管理,谁维护,负责安全直接责任并实行专责制,主要设备实行包机制,做到定人、定机、凭上岗证操作,严格执行岗位责任制和设备操作规程,对多班制生产的设备,操作工人必须执行设备现场交接班制度,大型设备均有运行记录。
二、煤矿机电运输隐患及处理措施
(一)、煤矿机电运输隐患
1、特种作业人员的素质不高,对特种作业技术掌握不娴熟,对安全操作知识熟悉程度不够,是造成事故的重要原因。代岗人员缺乏顶岗前的安全因素。对顶替工种操作思路程度差,产生违章指挥和盲目操作双重不安全因素。有些企业领导频繁调换特种作业人员的岗位,一些人员不钻研技术业务,违章违纪现象比较突出。这些现象都给煤矿机电运输带来安全隐患。
2、管理中存在问题和漏洞。工作人员安全意识淡薄,麻痹大意,没有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违法有关安全规定,违章违规的指挥和操作时有发生。设备本身存在安全隐患。没有严格执行验收制度,私自降低标准要求,没有全面检查设备的各项性能,井下空气中含有瓦斯和煤尘,遇电弧、火花或局部高温会发生爆炸。井下湿度较大,设备容易腐蚀老化。巷道内空间狭窄,安装、维护、检修设备是容易触电。电气设备负荷变化大,常产生过负荷及短路故障。运输设备经常移动,安装质量不能保证。运输系统就是复杂,涉及面广,管理难度大,威胁安全的程度大。安全培训工作效果不好,落实不到位。培训教师只有理论知识,经验不足,教条主义。培训时只讲技术法规,对具体操作技能讲解过少。职工的脱产培训困难,从而使职工不能得到很好的安全技术培训,技术素质得不到提高。
(二)、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防治措施
1、努力加强矿井质量标准化管理矿井质量标准化是煤矿安全的基础。实践证明,矿井质量标准化工作的投入,能得到十几倍甚至几十倍的效益产出,有力地促进了安全生产。要把这项工作当作一项经常化的工作来抓,要由静态达标走向动态转变,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实现生产全过程达标。矿井必须制定切实可行的设备管理制度、防爆设备入井经验制度、设备包机制度、设备定期检查制度、各种安全装置定期试验制度和停电检修挂牌制度。建立设备、电缆、休息、小型电器的台账管理,妥善保管大型设备的技术性能档案。
2、牢固树立“安全第一”的思想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安全第一”是指如何看待和处理安全与生产以及与其它各项工作的关系。要强调安全,突出安全,把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要位置。同时各级领导及一切生产部门,要把安全当作一项头等大事来抓。现在矿井的生产环节实行了岗位承包的形式,承包者的目的是谋求最大经济效益,忽视安全的投入,设备带病运行,违章冒险蛮干,安全生产自然毫无保障。因此,煤矿采用承包机制后,安全工作不但不能放松,而且要加大安全监察力度,全面协调各条战线上的各道生产环节,真抓实干,统一安全工作部署和目标管理,时时事事把安全工作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先于一切的位置,始终坚持“安全第一”不动摇。
(三)用矿井主通风机举例说明
矿井必须安装两套同等能力的主通风机装置,其中一台备用,备用風机必须能在10分钟内开; 矿井的主要通风机必须每三年至少进行1次通风机性能测定; 生产矿井主要通风必须装有反风设施,并在10分钟内改变巷道中的风流方向;当风流方向改变后,主要通风机的供风量不应小于正常供风量40%;矿井主要通风机房内必须安装水柱计、电流表、电压表、轴承温度计等仪表,还必须有直通调度室的电话,并有反风操作系统图、司机岗位责任制和操作规程等,主要通风机的运行必须由专职司机负责;局部通风机和掘进工作面的电气设备,必须按照新的(煤矿安全规程),安装三转两闭锁锁装置。这些都是机械设备管理必须要到位的,不然后果也是不堪设想的,轻则影响生产,重则出现事故,所以也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大问题。
四、结语
随着煤炭工业的飞速发展,煤矿机电设备的运用得到全面推广,机电运输系统在矿井安全生产环节中所占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重要。煤矿机电运输设备遍布矿井的每个角落,机电运输事故也是困扰矿井发展的因素之一,本文通过对煤矿机电运输中存在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和提出的防治措施,将能降低煤矿机电运输事故的发生率,使煤矿工业的发展更加健康稳定。同时我们不难看出,煤矿井下防治工作也不容忽视,这就要求我们在日常生产管理过程中,要严加防范,严格管理。
随着社会的发展,煤矿的机械化程度越来越高,而设备管理也越来越必要了,建立良好的机械设备管理体系和制度是煤矿安全而高效率生产的必要条件。机械设备的投入和强化管理,不但带来效率还大大减轻了劳动者的劳动强度和改善了煤矿生产的新环境,创建一个美好和谐的煤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