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钱钟书先生的《围城》久负盛名,具有超高文学价值及社会价值。历来受到评论家们的高度关注,《围城》的语言,极富魅力,堪称一绝,本文从语言学视角出发对《围城》进行解读,具有着深邃的研究价值和审美意义。
关键词:语言学视角;《围城》;解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围城》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其中包含了众多的语言魅力,大量改造词语,广泛地翻造词语,再加上不同语言形式的结合,修辞手法的应用都更好地为这部小说的成功加上强有力的砝码。
一、语词方面的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词被认为是最小的单位,同时也被认为是用来传递作者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的最小单位。而在《围城》当中,钱钟书在刻画不同人物的时候,特地利用了各异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容词、名词和副词。
如:“身背高额苍白脸,金丝眼镜大眼睛,没有胡子没有皱纹,身穿西装没过手指”。这是在描写哲学家第一次出场时的形象,三言两语就为大众刻画出一个“衣冠禽兽”的人物形象,可是看到其语言的简洁有力。
描写李梅亭一群人等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突遇暴雨,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湿之后的滑稽与狼狈相。作者用了突发奇想的几个名词“风瘫病”“一对空心的国家柱石”“前清老人的辫子”来比喻旧法兰绒外套、两条裤管、和充羊毛的“不皱领带”,比喻新颖独特,使人忍俊不禁,想要大笑。
二、词语的改造和翻造
钱老先生为了更好地表达小说内容以及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很多传统的词语、成语都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拆用,同时他还大胆打破了传统对固定词语的束缚,创新了对词语的应用。
比如他将意为人生七十的古稀改造成了尽管古老却没有价值的“古而不稀”,这不仅是对词语的传统意思进行改造,更是一种创新,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还暗含了对当代人们不懂得爱护传统文物的讽刺意味,营造了戏谑嘲讽的氛围。还有像是“吃什么隔壁醋”,生动的表现出生活中街坊邻居间的暗自较量,十分鲜明生动。“咳了几声例咳”又诙谐的展现出咳嗽的这个人应当是经常有咳嗽的情况。总之是让读者得到丰富的语言享受,从而体悟到语言的精妙。
三、语言形式的使用
《围城》中变化多姿的语言艺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在此之中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同语言形式的结合。
比如钱老先生将英语创造性地穿插入句子中,“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 of dough……只等于waste paper。”在這里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讽刺更为明显,艺术效果更为幽默,也将张先生对方鸿渐的轻浮态度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修饰手法的运用
该文除了在语词方面运用地十分巧妙,还利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下面就对此现象进行解读。
1.比喻
钱钟书曾说:“比喻是文学的根本”,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深有体现。《围城》大量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饱满,人物形象展现更生动具体,文章风格更加幽默诙谐,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对故事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1)明喻
明喻是指本体、喻体和喻词同时出现进行比喻。描写韩太太样貌之丑时,说她“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这样的比喻不仅指出韩太太样貌之丑陋,更是让读者从话语中的贬义感受到韩太太令人生厌的性格特点。又说沈太太,同样是描述女人的丑态,钱先生描述沈太太面貌时又是另一番光景:“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壶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这两处比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特征鲜明,令人拍岸叫绝。
还有众多,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这雨愈下愈老成,雨点贯串作丝,河面上象出了痘”。诸多的比喻手法,化虚为实,运用精妙,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典喻
《围城》中,钱钟书也经常应用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对人物进行比喻,这不仅是易于读者理解,还能让读者读到其他用意,有言内意外的效果。比方说到方鸿渐在毕业前购买的假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这既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创新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构成讽刺意味。还将爱情与婚姻比喻成《伊索寓言》中那只丢了骨头只能望着倒影的狗。这些比喻的存在,不仅能够加强读者的想象意识,促使其融入到当时的场景中,从而体会那种忍俊不禁的情绪,同时也是一种反向讽刺的存在,是对当时世人以及方鸿渐的讽刺。
2.夸张
曾经有文学家说:“夸张就是坐着不夹杂说服读者意图地进行夸大其词”,而针对该文来说,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小说本身增加了一些喜剧性的效果,显得更加幽默。比如“吃菜吃到舌头都吃不下去了”,这是方鸿渐对汪太太的饭菜大加赞美时,通过夸大自身言语,给人以相声说口耍嘴的感觉,这样的夸张带来了一种幽默之感。还有在描写微胖的女店主时,形容女店主的手是香肠,同样通过夸张增添了小说的幽默诙谐氛围。
五、结语
钱钟书对于《围城》语言的运用可谓是技术独到,钱先生真不愧是一位“语言魔术大师”。在整部作品中,他不仅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了各异的语词,还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对词语进行了改造和翻造。正是由于这些语言上的巧妙运用和言语功用上的独特表现,才使得文本表达更加丰富,作品更具生命力。从而进一步让《围城》成为了一篇无论是在内容主旨还是语言表现上都十分出色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龙江. 《围城》语言幽默研究[J]. 人间, 2015, 第182卷(23):4.
[2]许昊旻. 《围城》的语言艺术[J]. 考试周刊, 2018, (49):30.
关键词:语言学视角;《围城》;解读
中图分类号:G4 文献标识码:A
《围城》是一部优秀的小说作品,其中包含了众多的语言魅力,大量改造词语,广泛地翻造词语,再加上不同语言形式的结合,修辞手法的应用都更好地为这部小说的成功加上强有力的砝码。
一、语词方面的分析
从语言学角度看,语词被认为是最小的单位,同时也被认为是用来传递作者想传递给读者的信息的最小单位。而在《围城》当中,钱钟书在刻画不同人物的时候,特地利用了各异的、简洁的、形象的形容词、名词和副词。
如:“身背高额苍白脸,金丝眼镜大眼睛,没有胡子没有皱纹,身穿西装没过手指”。这是在描写哲学家第一次出场时的形象,三言两语就为大众刻画出一个“衣冠禽兽”的人物形象,可是看到其语言的简洁有力。
描写李梅亭一群人等在去三闾大学的途中突遇暴雨,被突如其来的大雨淋湿之后的滑稽与狼狈相。作者用了突发奇想的几个名词“风瘫病”“一对空心的国家柱石”“前清老人的辫子”来比喻旧法兰绒外套、两条裤管、和充羊毛的“不皱领带”,比喻新颖独特,使人忍俊不禁,想要大笑。
二、词语的改造和翻造
钱老先生为了更好地表达小说内容以及塑造出鲜明的人物形象,对很多传统的词语、成语都进行了灵活巧妙的拆用,同时他还大胆打破了传统对固定词语的束缚,创新了对词语的应用。
比如他将意为人生七十的古稀改造成了尽管古老却没有价值的“古而不稀”,这不仅是对词语的传统意思进行改造,更是一种创新,赋予了它更高的价值,还暗含了对当代人们不懂得爱护传统文物的讽刺意味,营造了戏谑嘲讽的氛围。还有像是“吃什么隔壁醋”,生动的表现出生活中街坊邻居间的暗自较量,十分鲜明生动。“咳了几声例咳”又诙谐的展现出咳嗽的这个人应当是经常有咳嗽的情况。总之是让读者得到丰富的语言享受,从而体悟到语言的精妙。
三、语言形式的使用
《围城》中变化多姿的语言艺术,令人目不暇接,叹为观止。但在此之中有一个特别之处,就是不同语言形式的结合。
比如钱老先生将英语创造性地穿插入句子中,“Sure!值不少钱呢,plenty of dough……只等于waste paper。”在這里英语和汉语相结合的方式使得讽刺更为明显,艺术效果更为幽默,也将张先生对方鸿渐的轻浮态度充分地体现出来。
四、修饰手法的运用
该文除了在语词方面运用地十分巧妙,还利用了大量的修辞手法来刻画人物,下面就对此现象进行解读。
1.比喻
钱钟书曾说:“比喻是文学的根本”,这在他的作品中也深有体现。《围城》大量运用比喻这种修辞手法,使得小说故事情节更饱满,人物形象展现更生动具体,文章风格更加幽默诙谐,让读者如身临其境,对故事产生更加直观的感受。
(1)明喻
明喻是指本体、喻体和喻词同时出现进行比喻。描写韩太太样貌之丑时,说她“满脸雀斑像面饼上苍蝇下的粪”。这样的比喻不仅指出韩太太样貌之丑陋,更是让读者从话语中的贬义感受到韩太太令人生厌的性格特点。又说沈太太,同样是描述女人的丑态,钱先生描述沈太太面貌时又是另一番光景:“眼睛下两个黑袋,像圆壶行军热水瓶,想是储蓄着多情的热泪”,这两处比喻,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却又特征鲜明,令人拍岸叫绝。
还有众多,如“夜仿佛纸浸了油变成半透明体”。“这雨愈下愈老成,雨点贯串作丝,河面上象出了痘”。诸多的比喻手法,化虚为实,运用精妙,大大增强了作品的艺术表现力。
(2)典喻
《围城》中,钱钟书也经常应用一些其他的文学作品对人物进行比喻,这不仅是易于读者理解,还能让读者读到其他用意,有言内意外的效果。比方说到方鸿渐在毕业前购买的假文凭,“仿佛亚当、夏娃下身那片树叶的功用,可以遮羞包耻“。这既大大提升了作品的创新性,也从一定程度上构成讽刺意味。还将爱情与婚姻比喻成《伊索寓言》中那只丢了骨头只能望着倒影的狗。这些比喻的存在,不仅能够加强读者的想象意识,促使其融入到当时的场景中,从而体会那种忍俊不禁的情绪,同时也是一种反向讽刺的存在,是对当时世人以及方鸿渐的讽刺。
2.夸张
曾经有文学家说:“夸张就是坐着不夹杂说服读者意图地进行夸大其词”,而针对该文来说,夸张的修辞手法使得小说本身增加了一些喜剧性的效果,显得更加幽默。比如“吃菜吃到舌头都吃不下去了”,这是方鸿渐对汪太太的饭菜大加赞美时,通过夸大自身言语,给人以相声说口耍嘴的感觉,这样的夸张带来了一种幽默之感。还有在描写微胖的女店主时,形容女店主的手是香肠,同样通过夸张增添了小说的幽默诙谐氛围。
五、结语
钱钟书对于《围城》语言的运用可谓是技术独到,钱先生真不愧是一位“语言魔术大师”。在整部作品中,他不仅使用了不同的语言表达方式,采用了各异的语词,还使用了大量的修辞,对词语进行了改造和翻造。正是由于这些语言上的巧妙运用和言语功用上的独特表现,才使得文本表达更加丰富,作品更具生命力。从而进一步让《围城》成为了一篇无论是在内容主旨还是语言表现上都十分出色的佳作。
参考文献
[1]龙江. 《围城》语言幽默研究[J]. 人间, 2015, 第182卷(23):4.
[2]许昊旻. 《围城》的语言艺术[J]. 考试周刊, 2018, (49):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