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骂观众》(Publikumbeschimpfung)无疑是他最有名的作品之一,他称该剧为"语言剧",因为这种剧对世界的表现不是以塑造人物形象和安排情节和场景的方式,而是通过语言的形式,剧中的语言不是把世界作为外在的什么来表现,而是把它作为语言本身中的世界。该剧四个演员不过是发言者,他们告诉观众,他们不做任何表演,他们不是演员;舞台的前沿不是边界,舞台和观众席的灯光一样亮,处在同一个时空里。他们不演戏,只是讲话。这里没有演员、没有布景,这里没有任何什么杜撰、模仿和想象,这里没有戏。汉德克让四个发言人去分析观众,剖析戏剧,把观众传统的观剧模式,作为同社会标准和强制相类似的审美游戏规则予以揭露,将现代戏剧的反幻觉倾向推向极致,不仅像布莱希特那样有意识地用陌生化打破幻觉,而且似乎是要完全彻底地除掉幻觉。这部"反戏剧"并非否定戏剧,而是反对试图通过幻觉、荒诞、比喻、教育去左右观众的戏剧。就是说这出戏不仅与传统的戏剧、贝克特的荒诞戏、布莱希特的叙事剧、迪伦马特和弗里施的比喻剧,以及文献剧和政治剧唱对台戏,而且它抨击一切论述戏剧以及其他事物所用语言中的陈辞俗套。这出戏对观众的骂不是针对观众,而是要通过骂引导观众去注意那些人们业已习以为常的语言,因为归根到底是语言使个体丧失个性,将其社会化,被占统治地位的体制所吞噬。汉德克认为语言就是现实本身,是如何反映现实的出发点,所以我们看到,这出戏不是道德法庭,不是观众的一面镜子,不是梦幻,而是讲话,是对观众的讲话;不是精神世界,而是语言世界,舞台把一切都删除了,都清理掉了,以便最大限度地给语言以空间。"不是事物是这个样子,而是语言",这句话体现了自60年代出现的新思潮的观点,它反对新现实主义,认为文学表现的对象不是事物本身,而是语言,通过语言给我们以事物的面貌,因此也只有通过语言才能粉碎由语言所建构起来的、似乎固定不变了的世界图像,正像哈贝马斯在《语言新转向》中论述这一新思潮所认为的那样,一切哲学和文学问题最后都归结为语言问题。在德语国家,这个新思潮同彼得·汉德克的名字、同他的"语言剧"紧密相连。本文译自《汉德克文集》第一卷,苏尔坎普出版社,1977年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