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我在今年5月看了《地心引力》的首支预告片,当桑德拉·布洛克扮演的宇航员朝我“飞”来的时候,坐在14寸笔记本屏幕前的我下意识地躲开了。
哪怕是在银幕更大,视听效果更好的3D影厅里,我也很久没有这种被“击中”的感觉了。当然随后的暑期档也有像《环太平洋》这样可以让人为老套的“机器人大战哥斯拉”的特效场面热血沸腾的影片,但剩下更多的时间里,我想你们和我的感觉一样,只是很无奈地走进影厅观看那些画面昏暗、立体效果奇差的打着3D标签的电影,看完后还得安慰自己:好吧,想开点,至少字幕是浮着的。
3D效果的差强人意和电影公司对于拍摄3D影片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头脑精明的电影公司老板们早已看准了其中的商业利 益。
对于大多数国产影片(包括部分好莱坞引进片)来说,为了节约成本,所谓的3D只不过是后期制作的一个“转制”过程,即使是像《画皮2》、《十二生肖》这样票房在7亿以上的大项目,转制成本也只是在1000万元人民币。而全国1.3万多块银幕中,有90%均可以放映3D影片,加上更高的票价促使院线经理们更多地为3D电影排片,这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结果就变成了3D驱逐2D,而越来越多完全不适合拍成3D的影片被放上了货 架。
可笑的是,还有人认为3D效果之所以不好是因为“电影院不肯更换更亮的灯泡”。这种观点实在站不住脚,我们难道不是在同样的影院中遇见了《阿凡达》和它的潘多拉星球,体验了《少年派》的暴风雨和蓝鲸吗?那些令人惊叹的3D效果并没有因为不够亮的灯泡而阻止观众进入影院吧?
当市场上大多数影片都把3D做为一种影片的附加,一种更赚钱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更好的表现电影内容、提升观众视听体验的手段时,整个市场其实是在透支观众对3D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部“有诚意”、“还不错”的3D电影出现,那么将很有可能释放出观众积蓄的热情。
至少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地心引力》具备了这种让中国观众“报复性观影”的能力。在10月4日北美上映后,《地心引力》以首周5580万票房打破了北美10月电影开画纪录,累计获得了2亿美元票房,而随着其全球发行的逐步展开,到了10月第三周成为了全球23个国家及地区的周末票房冠军,累计总票房超过3.7亿美元。
国外三大电影评分网站IMDB、RottenTomatoes和Metacritic分别给出了8.4分、97%的新鲜度以及96分的评价,而《阿凡达》对应的评分则是7.9分、83%的新鲜度和83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称其为是“所见过的最好的太空电影”。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次意外的空间站爆炸后,两名正在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桑德拉·布洛克和乔治·克鲁尼主演)被隔离在了外太空,在试图回到地球的过程中遭遇各种险情的故事。华纳兄弟为其投入了1.45亿美元预算,而从上映1个月的成绩来看,这可能是一桩名利双收的生意—别忘了,它还没有在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上映呢。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说他为这部片子“倾注了5年的心血”,他曾经因拍摄《小公主》、《巴黎,我爱你》被影迷们熟知,而你也早已经看过了他之前的作品—《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囚徒》,这部电影也被认为是他走向大众和主流商业电影的标志。
有意思的是,我在纽约的同事在看完2D版《地心引力》后认为这是她最近看过最失望的电影,觉得剧本太差,故事不够精彩;而无论是我在美国还是香港的朋友,看过3D版本后都表示是近年来体验最好电影。在给中国市场专门制作的预告片一开头,阿方索·卡隆也特别提醒大家说,“这部电影最适合在3D效果下观 看”。
事实上,无论是《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是《地心引力》,这些3D影片之所以受到国外如此高的追捧,是因为在这些影片中,无论是3D还是特效技术,它们的使用都是为影片本身的内容服务,让电影内容更加富有表现力。
比如《阿凡达》中虚构的潘多拉星球和蓝色皮肤的土著人给了特效极大的施展空间,而星球上壮丽的景色和其中大量奔跑、飞行的剧情也通过3D技术带给观众更强的冲击。对于《少年派》和《地心引力》而言,水下和太空是两个最适合用3D表现的场景,让3D技术的运用变得事半功倍。
国内对于3D技术的讨论容易把观众带入两个误区,一个就是用3D机器拍摄一定比转制的效果要好,第二个就是转制的3D效果一定不好。
最初,阿方索·卡隆坚持《地心引力》必须用3D摄影机来拍摄,但要把笨重的3D拍摄器材装进狭小的太空仓内并完成拍摄十分吃力,剧组需要考虑新的解决方案。执行制片Penny Nikki找到了总部位于伦敦的视觉特效公司Prime Focus World,它们曾经为《哈利·波特》、《变形金刚》、《X战警》等几十部好莱坞影片提供过特效服务。
“因为之前《地心引力》的3D拍摄遇到了点麻烦,她拿来给我们看看。”Prime Focus World高级主管Richard Baker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说。当Baker和他的同事们将转制好的样片交给Nikki和卡隆观看时,后者发现转制后的效果并不比用3D拍摄的差,但时间和效率上却大大提升了。Prime Focus World 因此拿到了《地心引力》的转制订单。
与传统的在后期制作时把电影转换成3D的做法不同,早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Prime Focus World就已经开始介入,通俗的理解就是边拍摄边转制。在影片的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会用激光扫描场景,建立起可用的特效模型,“那个现场模型说不定能用好几天,因为那个镜头得花好几天才拍完。”Baker说。
由于90分钟的故事场景都发生在宇宙中,所以影片70%的内容都需要通过3D电脑特效来完成,然后再和剩下的30%实景拍摄并转制成3D的部分结合起来。PFW甚至设计了一款虚拟摄影机放入电脑特效公司Framestore的虚拟宇宙中,使得转换得来的3D画面能够和电脑特效做出来的3D画面无缝对接。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画面效果,剧组在虚拟摄影和实拍的结合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6米高、3米宽,由4096个LED灯和196个面板组成的拍摄“灯箱”,在满足不同的灯光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所有作为效果预览的场景,就好像把演员放入了太空环境中表演。在这个箱子内你可以捕捉到大量的更具体的细节信息,比如当你把镜头拉近至桑德拉的眼睛时,有时你就能看到那里面有个地球在转 动。
“不管是什么部门,每当有新人进来,他们都得需要大概两周来理解整个过程以及整个电影的拍摄思路。这和以前的电影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都用了很久才懂我们是在说些什么。”Framestore视觉特效总监Tim Webber说。
这部电影11月20日开始在国内上映,如果运气好,它会在持续两周的时间里制造足够的热情,并延续到圣诞档期,运气好包括没有财大气粗、背景深厚的国产影片要求其让路,也包括我们前面说到的积蓄的对一部制作精良的好电影的热情,可能也包括它们的一点谄媚—天宫空间站和神舟飞船成了最后的大救星—能发挥作用。
哪怕是在银幕更大,视听效果更好的3D影厅里,我也很久没有这种被“击中”的感觉了。当然随后的暑期档也有像《环太平洋》这样可以让人为老套的“机器人大战哥斯拉”的特效场面热血沸腾的影片,但剩下更多的时间里,我想你们和我的感觉一样,只是很无奈地走进影厅观看那些画面昏暗、立体效果奇差的打着3D标签的电影,看完后还得安慰自己:好吧,想开点,至少字幕是浮着的。
3D效果的差强人意和电影公司对于拍摄3D影片的热情形成了鲜明的对比,这其中的原因也很简单,头脑精明的电影公司老板们早已看准了其中的商业利 益。
对于大多数国产影片(包括部分好莱坞引进片)来说,为了节约成本,所谓的3D只不过是后期制作的一个“转制”过程,即使是像《画皮2》、《十二生肖》这样票房在7亿以上的大项目,转制成本也只是在1000万元人民币。而全国1.3万多块银幕中,有90%均可以放映3D影片,加上更高的票价促使院线经理们更多地为3D电影排片,这成了稳赚不赔的生意。结果就变成了3D驱逐2D,而越来越多完全不适合拍成3D的影片被放上了货 架。
可笑的是,还有人认为3D效果之所以不好是因为“电影院不肯更换更亮的灯泡”。这种观点实在站不住脚,我们难道不是在同样的影院中遇见了《阿凡达》和它的潘多拉星球,体验了《少年派》的暴风雨和蓝鲸吗?那些令人惊叹的3D效果并没有因为不够亮的灯泡而阻止观众进入影院吧?
当市场上大多数影片都把3D做为一种影片的附加,一种更赚钱的工具,而不是一种更好的表现电影内容、提升观众视听体验的手段时,整个市场其实是在透支观众对3D的信任和期待。而这个时候如果有一部“有诚意”、“还不错”的3D电影出现,那么将很有可能释放出观众积蓄的热情。
至少从目前的表现来看,《地心引力》具备了这种让中国观众“报复性观影”的能力。在10月4日北美上映后,《地心引力》以首周5580万票房打破了北美10月电影开画纪录,累计获得了2亿美元票房,而随着其全球发行的逐步展开,到了10月第三周成为了全球23个国家及地区的周末票房冠军,累计总票房超过3.7亿美元。
国外三大电影评分网站IMDB、RottenTomatoes和Metacritic分别给出了8.4分、97%的新鲜度以及96分的评价,而《阿凡达》对应的评分则是7.9分、83%的新鲜度和83分。导演詹姆斯·卡梅隆更称其为是“所见过的最好的太空电影”。
这部影片讲述了一次意外的空间站爆炸后,两名正在执行任务的宇航员(桑德拉·布洛克和乔治·克鲁尼主演)被隔离在了外太空,在试图回到地球的过程中遭遇各种险情的故事。华纳兄弟为其投入了1.45亿美元预算,而从上映1个月的成绩来看,这可能是一桩名利双收的生意—别忘了,它还没有在全球第二大电影市场上映呢。
墨西哥导演阿方索·卡隆说他为这部片子“倾注了5年的心血”,他曾经因拍摄《小公主》、《巴黎,我爱你》被影迷们熟知,而你也早已经看过了他之前的作品—《哈利·波特:阿兹卡班的囚徒》,这部电影也被认为是他走向大众和主流商业电影的标志。
有意思的是,我在纽约的同事在看完2D版《地心引力》后认为这是她最近看过最失望的电影,觉得剧本太差,故事不够精彩;而无论是我在美国还是香港的朋友,看过3D版本后都表示是近年来体验最好电影。在给中国市场专门制作的预告片一开头,阿方索·卡隆也特别提醒大家说,“这部电影最适合在3D效果下观 看”。
事实上,无论是《阿凡达》、《少年派的奇幻漂流》还是《地心引力》,这些3D影片之所以受到国外如此高的追捧,是因为在这些影片中,无论是3D还是特效技术,它们的使用都是为影片本身的内容服务,让电影内容更加富有表现力。
比如《阿凡达》中虚构的潘多拉星球和蓝色皮肤的土著人给了特效极大的施展空间,而星球上壮丽的景色和其中大量奔跑、飞行的剧情也通过3D技术带给观众更强的冲击。对于《少年派》和《地心引力》而言,水下和太空是两个最适合用3D表现的场景,让3D技术的运用变得事半功倍。
国内对于3D技术的讨论容易把观众带入两个误区,一个就是用3D机器拍摄一定比转制的效果要好,第二个就是转制的3D效果一定不好。
最初,阿方索·卡隆坚持《地心引力》必须用3D摄影机来拍摄,但要把笨重的3D拍摄器材装进狭小的太空仓内并完成拍摄十分吃力,剧组需要考虑新的解决方案。执行制片Penny Nikki找到了总部位于伦敦的视觉特效公司Prime Focus World,它们曾经为《哈利·波特》、《变形金刚》、《X战警》等几十部好莱坞影片提供过特效服务。
“因为之前《地心引力》的3D拍摄遇到了点麻烦,她拿来给我们看看。”Prime Focus World高级主管Richard Baker在接受国外媒体采访时说。当Baker和他的同事们将转制好的样片交给Nikki和卡隆观看时,后者发现转制后的效果并不比用3D拍摄的差,但时间和效率上却大大提升了。Prime Focus World 因此拿到了《地心引力》的转制订单。
与传统的在后期制作时把电影转换成3D的做法不同,早在前期拍摄的过程中,Prime Focus World就已经开始介入,通俗的理解就是边拍摄边转制。在影片的拍摄现场,工作人员会用激光扫描场景,建立起可用的特效模型,“那个现场模型说不定能用好几天,因为那个镜头得花好几天才拍完。”Baker说。
由于90分钟的故事场景都发生在宇宙中,所以影片70%的内容都需要通过3D电脑特效来完成,然后再和剩下的30%实景拍摄并转制成3D的部分结合起来。PFW甚至设计了一款虚拟摄影机放入电脑特效公司Framestore的虚拟宇宙中,使得转换得来的3D画面能够和电脑特效做出来的3D画面无缝对接。
为了呈现出更好的画面效果,剧组在虚拟摄影和实拍的结合方面也做了大胆的创新,他们设计了一个6米高、3米宽,由4096个LED灯和196个面板组成的拍摄“灯箱”,在满足不同的灯光需求的同时,可以通过计算机输入所有作为效果预览的场景,就好像把演员放入了太空环境中表演。在这个箱子内你可以捕捉到大量的更具体的细节信息,比如当你把镜头拉近至桑德拉的眼睛时,有时你就能看到那里面有个地球在转 动。
“不管是什么部门,每当有新人进来,他们都得需要大概两周来理解整个过程以及整个电影的拍摄思路。这和以前的电影是完全不同的。很多人都用了很久才懂我们是在说些什么。”Framestore视觉特效总监Tim Webber说。
这部电影11月20日开始在国内上映,如果运气好,它会在持续两周的时间里制造足够的热情,并延续到圣诞档期,运气好包括没有财大气粗、背景深厚的国产影片要求其让路,也包括我们前面说到的积蓄的对一部制作精良的好电影的热情,可能也包括它们的一点谄媚—天宫空间站和神舟飞船成了最后的大救星—能发挥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