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唱吧,一款以K歌为切入点的社交产品,上线五日便跃居苹果 App Store 免费榜单首位,发布以来一直位于 App Store 前五名。用户评级4星半,截止到7月18日,下载量超过200万,并盛传拿到高额投资。这几乎是一个一夜成名的故事,所有的人都会问一个问题:“为什么?”
因为将遍布大街小巷的KTV搬到了手机上?因为很多人热爱音乐热爱唱歌?恐怕不是。手机上的K歌应用不在少数,但并未见如唱吧一般引爆市场者。唱吧创始人陈华曾对媒体表示:“在手机上做一个KTV的小工具很简单,但是小工具很容易被替代,如果想要有爆发性的增长,并且产生用户粘性,必须加入社交因素,形成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交。
唱歌同时又是个大众需求,但社交平台要火爆起来,需要先吸引一批最有传播力的用户,这些用户类似传播理论中的“引爆点”人物。陈华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想唱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但他最想吸引的首先是一批想要美女领袖用户。“看看那些综艺节目就知道想要出名的人有多少,国内最少有几千万。”在陈华的设想里,吸引来美女,“屌丝男”也就不远了—他们打发无聊时光的需求是唱吧可以满足的另外一个刚性需求,而随着社区人气和知名度的提高,更多只为了唱歌的用户也会加入唱吧。
1978年出生的陈华,毕业于北大,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过搜索开发,2005年创建了酷讯网,凭借火车票搜索的功能在20天内获得了2000万名用户。2009年,陈华因为与投资人分歧离开了已经成为旅游搜索服务平台的酷讯网,进入阿里巴巴重新做起搜索研发。因为有了之前的经历,陈华刚刚在微博上放出从阿里巴巴辞职创业的消息,就受到风险投资人的密切关注,在没有项目也没有其他团队成员的时候,他获得了蓝驰创投的风险投资。陈华说:“我一直觉得创业应该是个快乐的过程,享受苦中作乐,所以不能缺钱,不能让团队为了生存去做短线的事情,但是我也不会乱花钱。”
拿到启动资金的陈华开始招兵买马,这个过程也就是召集旧同事,来自阿里巴巴搜索部门、微软研究院和原来酷讯网的旧同事,又成为新公司的核心员工。最初不到10人的团队是陈华最为看重的公司资产,“要做iOS上的应用,程序员马上就去学,要做Android版本也是立刻从零开始”,不仅仅是做产品和编程的能力,快速学习能力也是这个团队的优势。
他们在北京三元桥的第三置业大厦租了一间9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办公室。这里简陋得像是一个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或许更像是一间写字楼里的网吧—廉价的化纤地毯、局促的格子间,还有坐上去不那么舒服的办公椅,当然还有十几台台式电脑。办公室租在这里的原因是员工上下班交通方便。
陈华最初把创业的方向定在O2O(Online To Offline ,指通过互联网更好的解决线下生意中的需求),做了一个包含团购概念的应用,但不论是产品功能还是方向陈华都不满意,“觉得这个产品太差了。”陈华觉得移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需求并不是那么刚性,而他们想要做的是一个能解决用户某种强烈需求的功能,如同酷讯网最初的火车票搜索功能,它应该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过程。之后陈华又做了电脑上的优惠券平台最淘网,用户增长速度同样让陈华不满意。陈华的团队还试着做过一套购物搜索引擎,最后他决定还是要把创业的方向转到移动互联网上。“我发现互联网上的流量太集中,流量基本都来自百度、淘宝等几家大公司,即使能做出什么,别人随便抄一个,也会死掉,而在移动市场上,如果做一个以前没有的产品,跟大公司基本还是站在同一起跑线。”
此时国外最火的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给陈华的团队带来灵感。“Instagram在摄像头上加滤镜和社交,让普通人也能拍出专业的照片之后就火了,我们就分析还剩下什么功能可以挖。手机除了有摄像头还有麦克风,我们就想到是不是能给麦克风加上‘滤镜’,让普通人唱出好声音。”能让普通人唱出好声音的K歌社交平台,这个想法立刻让连续否定自己两个多月的团队兴奋起来。 唱吧的产品开发和设计都围绕目标用户群的定位展开。想要吸引美女来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有一个漂亮又舒服UI设计。陈华发现UI的舒服来自于简洁。“很多功能要加进去,哪个优先,就是产品经理的能耐了。唱吧最初有喜欢和收藏的功能,现在没有了。还有在唱吧浏览一个人的界面看不到粉丝列表,这一点跟SNS常见的把粉丝数放在最明显的位置也不同,这些功能砍掉的原因都是为了让界面更简洁,让用户注意力更集中。”
一个界面追求好看,功能追求简洁实用,有大批美女,又能让普通人也唱出好声音的应用,唱吧火爆的增长曲线似乎没那么难让人接受了。但随着用户而来的,还有跃跃欲试的模仿者,唱吧的模仿者中不乏大公司,陈华能做的是,尽量让自己的团队跑得更快。但同时唱吧也在跟微信合作,马上要推出的新版本中,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分享歌曲。
很多产品形态,尤其是音频与视频都逃不过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版权。唱吧提供了常见流行音乐的配乐伴唱,我想对于刚刚成立的一个创业公司,是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复杂的版权问题的,那么,这对于唱吧来说也将会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不能合理合法的解决版权问题,那这会是一个严重的隐患,甚至将会决定这样一个产品未来的命运。但最后不得不说唱吧的商业模式的确颇具想象空间,可能会用用户道具付费,或者成为音乐和娱乐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陈华现在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一些战略性的合作。他正在跟几大卫视谈合作,希望通过合作给唱吧上的用户提供更大的平台。(编辑:Gina)
因为将遍布大街小巷的KTV搬到了手机上?因为很多人热爱音乐热爱唱歌?恐怕不是。手机上的K歌应用不在少数,但并未见如唱吧一般引爆市场者。唱吧创始人陈华曾对媒体表示:“在手机上做一个KTV的小工具很简单,但是小工具很容易被替代,如果想要有爆发性的增长,并且产生用户粘性,必须加入社交因素,形成真实的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所以问题的关键在于——社交。
唱歌同时又是个大众需求,但社交平台要火爆起来,需要先吸引一批最有传播力的用户,这些用户类似传播理论中的“引爆点”人物。陈华觉得对大部分人来说想唱歌不是为了什么目的,但他最想吸引的首先是一批想要美女领袖用户。“看看那些综艺节目就知道想要出名的人有多少,国内最少有几千万。”在陈华的设想里,吸引来美女,“屌丝男”也就不远了—他们打发无聊时光的需求是唱吧可以满足的另外一个刚性需求,而随着社区人气和知名度的提高,更多只为了唱歌的用户也会加入唱吧。
1978年出生的陈华,毕业于北大,曾在微软亚洲研究院做过搜索开发,2005年创建了酷讯网,凭借火车票搜索的功能在20天内获得了2000万名用户。2009年,陈华因为与投资人分歧离开了已经成为旅游搜索服务平台的酷讯网,进入阿里巴巴重新做起搜索研发。因为有了之前的经历,陈华刚刚在微博上放出从阿里巴巴辞职创业的消息,就受到风险投资人的密切关注,在没有项目也没有其他团队成员的时候,他获得了蓝驰创投的风险投资。陈华说:“我一直觉得创业应该是个快乐的过程,享受苦中作乐,所以不能缺钱,不能让团队为了生存去做短线的事情,但是我也不会乱花钱。”
拿到启动资金的陈华开始招兵买马,这个过程也就是召集旧同事,来自阿里巴巴搜索部门、微软研究院和原来酷讯网的旧同事,又成为新公司的核心员工。最初不到10人的团队是陈华最为看重的公司资产,“要做iOS上的应用,程序员马上就去学,要做Android版本也是立刻从零开始”,不仅仅是做产品和编程的能力,快速学习能力也是这个团队的优势。
他们在北京三元桥的第三置业大厦租了一间90平方米的房间作为办公室。这里简陋得像是一个快递公司的中转站,或许更像是一间写字楼里的网吧—廉价的化纤地毯、局促的格子间,还有坐上去不那么舒服的办公椅,当然还有十几台台式电脑。办公室租在这里的原因是员工上下班交通方便。
陈华最初把创业的方向定在O2O(Online To Offline ,指通过互联网更好的解决线下生意中的需求),做了一个包含团购概念的应用,但不论是产品功能还是方向陈华都不满意,“觉得这个产品太差了。”陈华觉得移动互联网上的电子商务需求并不是那么刚性,而他们想要做的是一个能解决用户某种强烈需求的功能,如同酷讯网最初的火车票搜索功能,它应该会有一个爆发式的增长过程。之后陈华又做了电脑上的优惠券平台最淘网,用户增长速度同样让陈华不满意。陈华的团队还试着做过一套购物搜索引擎,最后他决定还是要把创业的方向转到移动互联网上。“我发现互联网上的流量太集中,流量基本都来自百度、淘宝等几家大公司,即使能做出什么,别人随便抄一个,也会死掉,而在移动市场上,如果做一个以前没有的产品,跟大公司基本还是站在同一起跑线。”
此时国外最火的照片分享应用Instagram给陈华的团队带来灵感。“Instagram在摄像头上加滤镜和社交,让普通人也能拍出专业的照片之后就火了,我们就分析还剩下什么功能可以挖。手机除了有摄像头还有麦克风,我们就想到是不是能给麦克风加上‘滤镜’,让普通人唱出好声音。”能让普通人唱出好声音的K歌社交平台,这个想法立刻让连续否定自己两个多月的团队兴奋起来。 唱吧的产品开发和设计都围绕目标用户群的定位展开。想要吸引美女来用,第一步要做的就是有一个漂亮又舒服UI设计。陈华发现UI的舒服来自于简洁。“很多功能要加进去,哪个优先,就是产品经理的能耐了。唱吧最初有喜欢和收藏的功能,现在没有了。还有在唱吧浏览一个人的界面看不到粉丝列表,这一点跟SNS常见的把粉丝数放在最明显的位置也不同,这些功能砍掉的原因都是为了让界面更简洁,让用户注意力更集中。”
一个界面追求好看,功能追求简洁实用,有大批美女,又能让普通人也唱出好声音的应用,唱吧火爆的增长曲线似乎没那么难让人接受了。但随着用户而来的,还有跃跃欲试的模仿者,唱吧的模仿者中不乏大公司,陈华能做的是,尽量让自己的团队跑得更快。但同时唱吧也在跟微信合作,马上要推出的新版本中,用户可以直接通过微信分享歌曲。
很多产品形态,尤其是音频与视频都逃不过一个巨大的问题就是版权。唱吧提供了常见流行音乐的配乐伴唱,我想对于刚刚成立的一个创业公司,是还没有时间和精力去解决复杂的版权问题的,那么,这对于唱吧来说也将会是一个定时炸弹,如果不能合理合法的解决版权问题,那这会是一个严重的隐患,甚至将会决定这样一个产品未来的命运。但最后不得不说唱吧的商业模式的确颇具想象空间,可能会用用户道具付费,或者成为音乐和娱乐产业链上的一个环节。陈华现在最主要的精力放在一些战略性的合作。他正在跟几大卫视谈合作,希望通过合作给唱吧上的用户提供更大的平台。(编辑:Gin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