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职业的发展。但职业文化建设,尤其是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在开设有化工专业的高职院校中还没有引起足够重视。本文从文化自信的视域出发,通过梳理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在职业文化建设方面存在的困境与不足,思考对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学生开展职业文化教育的有效方式与载体,以期达到增强学生的职业信仰和职业认同,提升其职业可持续发展能力的目的。
.
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职业化,并对从业者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高、更全面、更严格的职业素养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为从业者培养其职业技能,更要培养其职业素养。在人们对文化自信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界有很多专家对职业文化的历史和内涵进行了研究,影响较大的有唐骏等从精神形态、王文兵等从职业行为等角度对职业文化的主体、内涵、范畴进行了定义。
笔者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职业文化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文化是职业人为了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和提升职业生活品质,在长期的职业岗位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以价值观和制度规范为核心的文化样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纪律等方面。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进行职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是时代赋予当代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
化工生产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该行业具有“两高”(即高温高压)、“两有”(即有毒有害)、“两易”(即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因为操作者违反工作规程、劳动纪律而出现生产事故,往往造成的是灾难性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如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学校停课、周边停电,损失惨重,并引起了全国性化工企业大整顿,关停了大量化工企业。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有13项安全隐患问题,其中主要的是无证上岗、操作规程不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匹配、现场管理不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不达标、操作员工不熟悉生产现场等。这就涉及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纪律问题,这也意味着化工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文化有极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懂职业规范、职业礼仪,守职业纪律的化工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快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困境
职业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当前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行业的发展与调整非常大,高职院校在职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投入不足
当代高职学生个性特点鲜明,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多元化,但存在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和言行缺乏辨别能力,职场感缺失等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职业的发展,但职业文化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既是一种文化的缺失,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竞争激励,很多学校会重点投入自身的校园硬件条件建设,如学生宿舍、中央空调系统等来吸引学生。尤其是化工行业,由于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多数高职院校招生老师一般以“毕业即高薪”等作为招生策略,对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了解和宣传很少。从高职院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在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方面,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的投入都不够,这也是对专业发展前景缺乏自信的表现。
(二)建设路径相对单一,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职业院校本身的职教特色明显,但很多院校没有及时提炼总结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职业文化的建设路径也比较单一。有些学校学习本科院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对于化工专业职业特点的文化建设几乎无所涉及。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注意到了化工专业的特殊性,会在教室、实验实训室等场地张贴化工行业“十四不准”等条例,但总体而言,职业文化建设路径相对单一,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三)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一般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在安全管理、规范操作等方面投入较多,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纪律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养。但往往也容易忽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培育。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所有专业课和公众课都应当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培育,恰恰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着力点。但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一直比较突出,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理想、精神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加大相关经费投入
化工行业对实际操作要求较高。能在行业沉下心来学习数年,掌握相关技术,对初出社会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吃苦能力略有欠缺,职业认同感较低。高职院校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重视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按照“立足现实、体现特色”的原则,做好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如将之纳入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加大相关经费投入,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定期更新。形成全校师生关心并支持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增强学生职业信仰和职业认同感的目标。
(二)线上线下联动,拓宽职业文化建设路径
1.重视化工展厅、校园雕塑、校牌、路牌等物质文化载体的建设。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人成才有着重大意义。要构建一种会“说话”,能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的校园环境。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有一特色项目——“湘商文化院”。该院始建于2013年,是湖南省商业文化领域第一个集教学(培训)、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设施,全景式地展示了湘商的奋斗历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参照该项目,通过展厅的形式,向老师、学生,乃至社会全方位地展示化工行业的过去和现状,尤其是绿色化工的發展之路,让人们了解化工、亲近化工,引起对化工专业的重视。 校园雕塑以渐进、反复渗透的审美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文化信息,有独特的美育功能。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化学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侧面就有著名化学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的雕像。他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世界制碱业的权威。学生上课、实训必经此地,耳濡目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同时,校园建筑、道路等也可以化工行业名人、大师之名进行命名。
2.多平台融合贯通,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都是进行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某国家示范校的官网上就有合作石化企业大师和杰出校友介绍。
此外,校园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等也是进行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当地或者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化工企业大师、杰出校友等来校,做关于 “化工安全知识科普”“化工行业职业规范”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职业文化建设。
(三)落实课程思政,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的培育
1.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靠拢,提高自身的职业文化素养。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高,对学生有极强的示范作用。教师进企业锻炼是促进双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化工专业教师,积极进企业锻炼,既能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也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还要为公共课教师进企业锻炼提供机会。可以组织公共课教师赴企业观摩学习,进行专题调研,甚至在企业担任具体岗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等。只有教师总体的职业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真正的职业文化熏陶。
2.充分挖掘传统职业文化遗产,让大学语文体现职业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传统职业文化遗产。高职院校可以将传统职业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创造性地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中,如在教学中增加关于“庖丁解牛”、“百步穿杨”、“卖油翁”等故事,弘扬古人“道技合一”的职业精神;通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古训、贾岛的“推敲”典故等,弘扬古人“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通过侯德榜、范旭东等化工行业重要奠基人的故事,弘扬近代人士实业救国的职业理想;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如演讲、辩论、朗读比赛、观影等,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等。
同时,也要注意时代发展,及时关注并宣传带有时代精神的化工行业“职业英模”人物。要重视与“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模评选”相关的新闻资讯,这是石化行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隔五年才评选一届,要将他们的杰出事迹创造性地运用于课程教学。
四、结语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这,正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之处,也是能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編号ZJGB2019237)。
.
中国进入新时代,社会分工越来越职业化,并对从业者提出了比以往任何时候都要更高、更全面、更严格的职业素养要求。职业教育不仅要为从业者培养其职业技能,更要培养其职业素养。在人们对文化自信提出更高要求的当代,职业教育的职业文化建设就显得尤为重要。学界有很多专家对职业文化的历史和内涵进行了研究,影响较大的有唐骏等从精神形态、王文兵等从职业行为等角度对职业文化的主体、内涵、范畴进行了定义。
笔者从职业教育的角度对职业文化进行了研究,认为职业文化是职业人为了更好地履行职业责任和提升职业生活品质,在长期的职业岗位实践中创造出来的以价值观和制度规范为核心的文化样式,其具体内容包括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礼仪、职业纪律等方面。
一、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进行职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一个政党对自身文化价值的充分肯定,对自身文化生命力的坚定信念。” 坚定文化自信,落实立德树人重大任务,是时代赋予当代高职院校的重要职责。
化工生产是技术和知识密集型产业,也是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之一。该行业具有“两高”(即高温高压)、“两有”(即有毒有害)、“两易”(即易燃易爆)等特点,一旦因为操作者违反工作规程、劳动纪律而出现生产事故,往往造成的是灾难性损失,甚至造成重大的社会影响。如江苏省盐城市响水县陈家港镇化工园区内江苏天嘉宜化工有限公司化学储罐发生爆炸事故,造成数十人死亡、数百人受伤、学校停课、周边停电,损失惨重,并引起了全国性化工企业大整顿,关停了大量化工企业。在分析事故原因时,有13项安全隐患问题,其中主要的是无证上岗、操作规程不完善、岗位安全生产责任制不匹配、现场管理不规范,应急处置措施不达标、操作员工不熟悉生产现场等。这就涉及从业者的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规范、职业纪律问题,这也意味着化工行业对从业者的职业文化有极大的需求和更高的要求。
从文化自信的角度来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要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育有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懂职业规范、职业礼仪,守职业纪律的化工人才,还有很长的路要走,加快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势在必行。
二、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现状与困境
职业文化建设是提升高职院校文化软实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我国社会当前正处于大变革大转型时期,行业的发展与调整非常大,高职院校在职业文化建设中还存在着很多问题:
(一)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相关投入不足
当代高职学生个性特点鲜明,他们具有较强的自主思想意识,价值追求多元化,但存在对社会上一些不良倾向和言行缺乏辨别能力,职场感缺失等问题。人的全面发展必然离不开职业的发展,但职业文化在一般的高职院校中没有引起应有的重视,这既是一种文化的缺失,也是一种教育的缺失。高职院校招生生源竞争激励,很多学校会重点投入自身的校园硬件条件建设,如学生宿舍、中央空调系统等来吸引学生。尤其是化工行业,由于有一定的危险性,大多数高职院校招生老师一般以“毕业即高薪”等作为招生策略,对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方面的了解和宣传很少。从高职院校的普遍情况来看,在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方面,不论是人力、物力还是财力的投入都不够,这也是对专业发展前景缺乏自信的表现。
(二)建设路径相对单一,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职业院校本身的职教特色明显,但很多院校没有及时提炼总结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职业文化的建设路径也比较单一。有些学校学习本科院校,重视校园文化建设,但对于化工专业职业特点的文化建设几乎无所涉及。也有一些高职院校注意到了化工专业的特殊性,会在教室、实验实训室等场地张贴化工行业“十四不准”等条例,但总体而言,职业文化建设路径相对单一,没有形成协同效应。
(三)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一般高职院校化工专业在安全管理、规范操作等方面投入较多,重视对学生的职业纪律和职业规范等方面的培养。但往往也容易忽略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精神、职业理想等方面的培育。从课程思政的角度来看,所有专业课和公众课都应当与思政课同向同行。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方面的培育,恰恰是落实课程思政的重要着力点。但从高职教育的角度来看,“重技能轻人文”的现象一直比较突出,在培养学生职业道德、理想、精神等方面,缺乏有效手段。
三、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路径与方法
(一)提高思想认识,做好顶层设计,加大相关经费投入
化工行业对实际操作要求较高。能在行业沉下心来学习数年,掌握相关技术,对初出社会的学生而言,有一定难度。部分学生吃苦能力略有欠缺,职业认同感较低。高职院校首先要提高自己的思想认识,重视培养化工专业学生的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等。按照“立足现实、体现特色”的原则,做好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顶层设计,如将之纳入学校整体的校园文化建设方案,加大相关经费投入,系统规划、整体推进、分步实施、定期更新。形成全校师生关心并支持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的良好氛围,最终实现增强学生职业信仰和职业认同感的目标。
(二)线上线下联动,拓宽职业文化建设路径
1.重视化工展厅、校园雕塑、校牌、路牌等物质文化载体的建设。校园环境是学校育人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学生成人成才有着重大意义。要构建一种会“说话”,能感染学生思想、陶冶学生情操的校园环境。湖南某职业技术学院有一特色项目——“湘商文化院”。该院始建于2013年,是湖南省商业文化领域第一个集教学(培训)、研究、展示于一体的大型文化设施,全景式地展示了湘商的奋斗历程。有条件的高职院校可参照该项目,通过展厅的形式,向老师、学生,乃至社会全方位地展示化工行业的过去和现状,尤其是绿色化工的發展之路,让人们了解化工、亲近化工,引起对化工专业的重视。 校园雕塑以渐进、反复渗透的审美方式,日积月累、潜移默化地传播着文化信息,有独特的美育功能。以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为例,该校化学工程学院工业中心侧面就有著名化学家,中国重化学工业的开拓者——侯德榜的雕像。他是侯氏制碱法的创始人,世界制碱业的权威。学生上课、实训必经此地,耳濡目染,先生之风,山高水长。同时,校园建筑、道路等也可以化工行业名人、大师之名进行命名。
2.多平台融合贯通,实现线上线下全覆盖。官方网站、微信公众号、微博等,都是进行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阵地。某国家示范校的官网上就有合作石化企业大师和杰出校友介绍。
此外,校园学术报告会、专题讲座等也是进行职业文化建设的重要途径。可以邀请当地或者有校企合作关系的化工企业大师、杰出校友等来校,做关于 “化工安全知识科普”“化工行业职业规范”等方面的专题讲座等,实现线上线下联动,用丰富多彩的形式进行职业文化建设。
(三)落实课程思政,重视对学生职业道德、职业理想、职业精神的培育
1.教师积极向双师型教师靠拢,提高自身的职业文化素养。子曰:其身正,不令而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教师自身综合素质高,对学生有极强的示范作用。教师进企业锻炼是促进双师队伍建设的重要举措,也是加强校企合作的重要手段。化工专业教师,积极进企业锻炼,既能提高专业技能水平,也能提高实践教学能力,能更好地指导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高职院校还要为公共课教师进企业锻炼提供机会。可以组织公共课教师赴企业观摩学习,进行专题调研,甚至在企业担任具体岗位的生产经营管理工作,参与企业的文化建设等。只有教师总体的职业文化素养提高了,才能让学生在校园里感受到真正的职业文化熏陶。
2.充分挖掘传统职业文化遗产,让大学语文体现职业属性。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要加强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挖掘和阐发,使中华民族最传统的文化基因与当代文化相适应,与现代社会相协调,把跨越时空、超越国界、富有永恒魅力、具有当代价值的文化精神弘扬起来。
高职院校化工专业职业文化建设,要充分挖掘传统职业文化遗产。高职院校可以将传统职业文化遗产中的菁华创造性地融入大学语文课程中,如在教学中增加关于“庖丁解牛”、“百步穿杨”、“卖油翁”等故事,弘扬古人“道技合一”的职业精神;通过“差之毫厘谬以千里”的古训、贾岛的“推敲”典故等,弘扬古人“精益求精”的职业追求;通过侯德榜、范旭东等化工行业重要奠基人的故事,弘扬近代人士实业救国的职业理想;通过灵活多样的课内外活动,如演讲、辩论、朗读比赛、观影等,在提高学生语文知识运用能力的同时,培养学生的职业道德观念等。
同时,也要注意时代发展,及时关注并宣传带有时代精神的化工行业“职业英模”人物。要重视与“全国石油和化学工业劳模评选”相关的新闻资讯,这是石化行业政治生活中的一件大事,每隔五年才评选一届,要将他们的杰出事迹创造性地运用于课程教学。
四、结语
高职院校要实现高质量发展,“文化软实力”在其中起着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高职院校的“职业文化”建设对培养学生的健全人格,提高学生的职业认同感,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有着重要作用。而这,正是高职院校与本科院校校园文化建设的不同之处,也是能彰显高职特色的重要途径。(作者单位:湖南化工职业技术学院)
基金项目: 湖南省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研究项目“文化自信视域下高职语文教学改革研究”(編号ZJGB20192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