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老百姓孩子在家门口上“名校”

来源 :陕西教育·综合版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nmaogaishilangre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让孩子上名校是每一位家长最大的心愿,能让孩子在家门口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那就是老百姓最大的幸福。
  碑林区作为西安市教育强区,在解决辖区内老百姓和外来务工人员子女“上学难”后,把如何促进优质教育资源均衡发展,办好人民满意教育作为重点工作来抓,大胆探索实践,在深化大学区管理制改革的过程中总结出以“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名校+’的发展模式”来解决区内老百姓孩子上“名校”难问题,把区内相对薄弱的普通学校变为老百姓眼中的热点校。
  推行精准帮扶,“名校+”发展模式,深化大学区改革
  自西安市2012年实施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以来,碑林区学校之间的差距逐渐缩小,优质教育资源规模不断扩大。但在实施过程中也暴露出一些问题。例如:大学区交流中,学区长学校重视“大水漫灌”式全面推开,缺少对成员校具体问题的研究;追求大场面、大活动,缺少对具体问题的“望闻问切”对症下药等。因此,该区教育局决定在2016年5月起实施 “精准帮扶型大学区”建设,尝试在教育教研、教师交流、生源建设、校园文化等方面进行深层次、多维度共建,快速提升薄弱学校办学规模和教学水平。
  碑林区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何文表示,促进教育均衡公平,让人民群众共享改革发展成果,符合党和国家对于教育的要求。实施精准帮扶,是在原有大学区管理制改革基础上的一次有益尝试。通过学区长学校的有效帮扶和成员校的积极努力,促进全区教育均衡协调发展,不断扩大优质公办教育资源的覆蓋面,让普通百姓的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上“名校”,享受到优质教育资源。
  据悉,该局为全面有效地落实精准帮扶大学区政策,2015—2016年,全区教育累计投入约11亿元,为教育发展提供了财力保障。
  在“精准帮扶大学区”政策的指引下,铁一中和市2中率先形成帮扶模式,经过近三年的努力,市2中教学管理水平和硬件建设都获得巨大的提升,学校面貌焕然一新,通过了省级标准化学校市级验收,中央电视台在专题片《正道》做了专题报道;26中帮扶的93中实现了和26中的深度融合,93中校园按照26中标准整体改造,93中的老师学生全部在26中执教、上课;5中在西北大学附中的帮扶下,实现了管理团队和教师的双向交流,初一招生人数大幅增加,同时生源质量得到了提升;12中在铁一中的帮扶下,校园整体进行了改造,焕然一新,老师、学生信心倍增。
  90中:
  学生和家长眼中的热点名校
  以前不被学生和家长看好的学校,2016年初一新生竟然招到211人,比去年人数翻了一倍还多,变为西安热点名校,这同样是得益于3中对90中的精准帮扶。
  名校与普通学校最直接的差距就是师资。3中在对90中精准帮扶中,首先想到的就是“输血”,选派优秀教师薛小芳任90中初一年级组长,并担任初一(3)班班主任,负责初一(3)、(4)班语文教学;张博亚老师任初一(4)班班主任,并负责初一(3)、(4)班英语教学;张林芳老师负责初一(3)、(4)班数学教学。同时,90中也派出四位教师去3中任课交流学习。
  3中作为近年来西安基础教育闪亮的一颗新星,主要得益于优质的师资和科学、严格的教育教学管理。3中在向90中“输血”的同时,不忘把一整套的教育教学管理方法也“复制”到90中实施,使该校管理更加细致化、规范化。例如教学管理方面,考试制度、测试质量分析制度、教师教学工作考核三项和政教工作方面课间巡查、午间滞留等两项管理,比其原来的管理更细、更严、更规范,对90中的教育教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正如以下两位90中学生的感受:
  初一(1)班王世珍(家住伞塔路丹尼尔小区)说:“我很幸运,能够在90中的校园享受到3中优质的教育资源,校园环境优美,我们班老师认真负责,我学到了不少知识,各方面能力都提高了。”
  初一(4)班赵奕璇(家住正和医院家属院)表示,经过近一学期的学习,他深切地感受到了3中、90中老师对自己的帮助、关心、爱护,课堂上他们生动讲解,课间他们耐心解答。在生活中关心照顾他们,让他们感受到这个大家庭的温暖,感受到名校的魅力。
  西信中学:
  从不到30名学生到新初一104人
  没有家长愿意把孩子送到办学条件差的学校就读,以前的西信中学就是这句话最好的写照。因为办学条件落后,教学设施陈旧,三个年级只有3个教学班,学生不到30人,成为碑林区名副其实的薄弱学校。
  2016年8月1日,碑林区教育局投入1千多万对西信中学的一期改造工程全面启动。在市26中对教育教学工作具体指导下,如今西信中学校容校貌焕然一新,教室更换了课桌椅,安装上了触碰一体化多媒体,护眼灯、窗帘、绿植为班级增添了家的温暖。在校学生由以前的不到30人快速上升,七年级二个班招生104人。
  生源有了,校貌变了,教师的工作热情提高了,教师在教学中认真研读课标,精心备课,对学生耐心辅导,以高度的亲和力感染着学生,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经过半学期的努力,学生会学了,爱学了,家长感受到了学校的变化带给孩子的改变。
  82中:
  享受西工大附中优质教学资源
  变化太快了!2016年秋季一开学,让82中初一新生感到惊讶的是给自己上课的老师竟然是西工大附中的老师。有这样的惊讶,主要是2016年9月,82中在学区长学校西工大附中的帮助下成功创办了初、高中西工大附中大学区示范班,该班由西工大附中特级教师许盈、高级教师朱亚丽、康金瑞、邢彩杰以及82中选聘的优秀教师共同执教。在教学中西工大附中老师的课堂对82中所有老师全面开放,使82中每位老师有了学习的标尺,教学水平大幅度提高。82中也派出李娜、刘喜盈、张楠3名青年教师到西工大附中跟岗学习,实现快速成长。这一举措大大提高了82中的招生数量与质量, 2016年初一招收新生400多人。
  在教学中,西工大附中还向82中学生开放各学科实验室。如:化学探究实验室、生物分子探究实验室、机器人设计组装教室和汽车模拟驾驶室等。82中学生程诗瑶由衷地说:“生物课上,我用电子显微镜第一次看到了核糖体等细微的细胞和物质,实在太震撼了!”   随着西工大附中对82中精准帮扶的深入,82中综合办学实力不断地提升,原本的普通学校变为名校。
  大学南路小学分校:
  生源回流家长排队报名
  大学南路小学分校前身为太白路小学,2014年6月,在区委、区政府和教育局的有力举措下,实行“名校+”的发展模式,与大学南路小学组建了紧凑型大学区,形成“一个校长、两个校区”的新格局。
  两年来,分校在大学南路小学先进的教育教学管理理念引导下,结合本校实际情况,各项管理工作稳步推进。校舍建筑面积由原来的3172 ㎡达到现在的11001㎡,操场面积达到近5000 ㎡,每班教室均具备网络多媒体教室功能,配有无尘黑板及LED70寸安卓系统多媒体触摸操控显示系统,实现班班通教学、点对点广播系统等; 2015年、2016年,分校吴慧敏、张静两位老师先后荣获省级教学能手称号;教工先后申报、立项了全国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市级小课题、15个区级课题、10余个校本课题。
  分校日新月异的变化也引起了学区家长、学生的关注与重视,报名的家长在校门口排成了“长龙”,大量学区学生回归,学生数量逐年递增,2014年分校有19个教学班,仅有学生853人,2016年学校现有22个教学班,学生已达1162人,这种巨大的向心力,使学校用了两年时间,就跨入了碑林區为数不多的千人名校行列。
  铁五小:
  一名校资源多校学生共享
  在 “大学区”管理制改革中,铁五小学大学区由铁五小、铁五二小、沙坡小学、金花南路小学四所学校组成。2012年9月,中铁小学与祭台小学进行合并,组建了“铁五第二小学”,它与铁五小学形成了西安市首家“紧凑型、捆绑式”合作发展共同体。铁五小和铁五二小,两所学校一个校长,一个办学理念,一套工作方案,两套班子,实现了管理制度与模式、教师调配与管理、教学研究与备课、活动组织与开展的“四统一”,真正实现达到资源融合,共享共用。如今,教师工作热情、责任心、专业素养都有了显著的变化和提升,课题和教学能手数量实现了零的突破。
  2016年9月,两校在原有基础上进行了深度融合,铁五二小一年级全部在铁五小就学,铁五小六年级全体学生在铁五二小就学。从家长的眼中,可以看出铁五二小已成为一所继铁五小之后的又一所优质学校,学生喜欢、家长认可。
  三年的实践探索,铁五小大学区实现了优质教育资源全面覆盖,各校教师教学能力稳步提升,学生变得更加阳光自信,4所学校教学质量均有不同程度提升。在碑林区评比活动中,大学区成员校多次同时获得一等奖、特等奖及优秀称号,实现了大学区教育教学质量的全面提升,连续三年获得西安市优秀大学区称号,铁五小被评为西安市最佳学区长学校,铁五二小被评为优秀成员校。
  在切实推进区内“精准帮扶大学区”的同时,碑林区与长安区教育局、高陵区教育局合作,创建西安铁一中学—长安区五楼初中大学区、大学南路小学—长安区东大中心学校大学区、西安市第三中学—高陵县一中大学区等9个跨行政区域大学区。发挥碑林区教育资源优势,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提升了西安基础教育均衡化水平。
  老百姓有理由相信,随着碑林区“精准帮扶大学区”的进一步扎实推进,区内名校会越来越多,优质教育资源会得到均衡化发展,幸福感指数会越来越高。
其他文献
1989年,扫阿联从乾县师范毕业,被分配到县城,成为了“端铁饭碗的公家人”。县城学校优秀教师众多,这为扫阿联在教育教学上的茁壮成长提供了土壤。“1991年举办镇级赛教活动,其他老师要么在县上赛教中取得过大奖,要么在市上取得过大奖,这种层级的赛教,当然不愿意参加。全校选来选去,只能选我参加,一是因为我教学基本功扎实,二是可能因为我年轻有气质。可我不知道怎么上赛教课啊,校长就派三个经验丰富的老教师手把
期刊
在安康,最美的地方是学校。这是安康教育给人留下的深刻印象。  山路蜿蜒,一座座美丽的校园点缀在青山绿水间,读书声、欢笑声在山间回荡……  位于秦巴山区腹地的安康是一个国家集中连片贫困市,山地面积占地区总面积的百分之九十以上,辖区内的县区均为贫困县。教育扶贫就是最大的民生。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要“优先发展教育事业”。在自然条件差,以及城镇发展带来的教育资源不均衡等重重阻力下,当地政府和教育局积极作
期刊
题记: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做好立德树人、教书育人的工作,始终是教育第一位的要求。当前的关键是要把党的教育方针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细化、实化、具体化。营盘镇九年制学校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各项实践活动结合起来,与行为习惯培养和自主管理结合起来,让学生在实践中深刻理解和积极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立德是基础教育的首要之义。柞水县营盘镇九年制学校逐步形成了“养德于心,育德于行
期刊
本刊讯 自2014年到2016年以来,汉滨区强化管理,加大投入,实施“全面改薄”项目。该区以统筹辖区城乡教育均衡发展为目标,精心编制了涉及360所学校、总投资9.3亿元的《汉滨区“全面改薄”规划方案》。在推进实施中,建立了区级领导包抓项目责任制,将“全面改薄”工作列入重点项目检查内容,严格进行考核;区教体局将校建、师资配备、设备采购等任务细化到责任股室,完善了包片科级领导、联校股室、镇办中心校、项
期刊
本刊讯 根据陕西省义务教育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创建活动的安排,省教育厅经过评审后,决定命名西安市雁塔区、西安市莲湖区、渭南市蒲城县、咸阳市旬邑县、宝鸡市千阳县、汉中市汉台区、安康市汉阴县7个县(区)为陕西省学区制管理改革示范县(区)。  學区制管理改革是推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优化教育资源配置的一项重要举措。通过深化学区制管理改革,扩大优质教育资源覆盖面,带动薄弱学校发展,对缓解城市“择校热”
期刊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2020年我国要基本实现教育现代化。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是实现教育现代化的题中之义。围绕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实现,为国家建设提供人才支撑,我们必须推进教育公平、推进教育教学改革、落实学校办学自主权、优化教育结构和扩大教育开放合作,深化教育领域的综合改革。  2015年以来,陕西省教育厅开展的义务教育学校立德树人“四新四大”工程,就是实现教育治理体系和治理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苏忠祥)为了进一步帮助广大未婚青年教师扩大交友范围、拓宽沟通渠道,给未婚青年教师搭建敞开心扉、展现自我、结识朋友、播种爱情的平台,12月24日,榆林市榆阳区教育局、榆阳区教育工会在榆林市空港巨树假日酒店举行了“邂逅爱情”青年教师联谊会。榆林市教育工会、榆阳区总工会的领导出席并参加了活动。  当日下午1:00,来自榆阳区教育系统以及榆林市公安局榆阳分局、榆林市工商行政管理局、武警榆林
期刊
今年是百老汇音乐剧《窈窕淑女》问世六十周年。这部音乐剧改编自萧伯纳1912年作品《皮格马利翁》,60年来长演不衰。我有幸在北京看到了它的中国巡演。即使有着语言隔阂,中国观众仍然被逗得前仰后合,在音乐中陶醉不已。  不过,今日还有多少人相信息金斯教授凭一己之力,就可以将卖花女改造成上流社会贵妇?现实中最像息金斯教授的人大概是美国行为主义大师约翰·华生,他说过那段著名的宣言:“如果给我一些健康的婴儿,
期刊
本刊讯(通讯员 宁正全)西乡县结合县域教育实情,紧扣教育惠民政策,统筹规划教育脱贫工作任务措施,各部门通力协作,顺利完成2016年度教育脱贫工作任务。  实施学生资助项目,精准资助全面覆盖。全县资助家庭经济困难中小学(园)学生38459人次2967.3万元;其中建档立卡学生10951人次1035.895万元,学前、高中、中职段学生精准受助面达100%,义务教育段建档立卡寄宿生全部享受资助;1196
期刊
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近日印发了《关于深化职称制度改革的意见》。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副部长汤涛就《意见》贯彻落实等问题回答了记者的提问。  问:《意见》明确了哪些重点改革任务?  答:在健全职称制度体系方面,《意见》提出保持现有职称系列总体稳定,适时调整、整合,探索在新兴职业领域增设职称系列。职称系列可根据专业领域设置相应专业类别。目前未设置正高级职称的系列均设置到正高级。建立职称与职业资格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