晚期肝细胞癌多学科综合治疗1例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oxigege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患者 男性,50岁,因“上腹部不适1个月余”于2018年10月15日入院。患者1个月余前出现上腹部隐痛,伴腹胀,呈间断性,性质不剧烈,固定于右上腹,于外院检查,检验结果提示“乙肝小三阳”,腹部超声检查提示“肝占位”。入院后实验室检查:总胆红素22.5 μmol/L,直接胆红素10.8 μmol/L,白蛋白38.3 g/L,凝血酶原时间14.7 s,甲胎蛋白>1 210 μg/L,吲哚菁绿15 min潴留率11.3%。动态增强MRI检查结果提示(图1):肝右叶多发结节及肿块,最大者148 mm×113 mm×102 mm;门静脉右支充盈缺损,考虑癌栓;肝硬化。入院诊断:原发性肝癌,门静脉癌栓 Ⅱ 型,巴塞罗那临床肝癌分期 C期,中国肝癌分期 Ⅲa期;东部肿瘤协作组行为状态评分0分;Child-Pugh分级A级(6分);乙肝;肝硬化代偿期。多学科诊疗团队(multidisciplinary team,MDT)会诊认为,患者为巨块型肝细胞癌伴多发卫星灶,同时合并门静脉右支癌栓;根据《中国临床肿瘤学会(CSCO)原发性肝癌诊疗指南2020》n [1],Ⅲa期并非手术切除绝对禁忌证,考虑肿块局限于右半肝,癌栓局限于右支,预计术中可完整切除病灶并取尽癌栓,患者术前评估肝硬化程度轻,术后可保留足够的功能性剩余肝脏体积,决定行手术治疗。2018年10月24日行右半肝切除联合门静脉癌栓取出联合胆囊切除术。术后病理学提示:中低分化肝细胞癌,侵及被膜,脉管癌栓(+)。患者术后恢复良好,术后2周出院,口服恩替卡韦0.5 mg/d抗病毒治疗。n
其他文献
近年来,随着外科技术逐渐成熟,儿童肝移植在我国发展迅速,一些经验丰富的移植中心,儿童肝移植术后生存率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然而,术后感染仍是影响移植物存活率及受者生存率的主要原因。为进一步提高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的诊治水平,中国研究型医院学会加速康复外科专业委员会组织多个学科的相关专家,总结国内外儿童肝移植术后感染的研究进展,依据循证医学原则深入论证并制定了本共识。本共识以临床感染部位进行分类以方便指导临床工作,从肝移植患儿的术后常见感染、移植特殊感染、感染预防及免疫接种3个方面提出了推荐意见,以期为正开展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