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写意创作的日渐式微于当代国画已是不争事实,很多画家视若畏途,不敢攀越雷池,河北师大戴魁教授却不这样想,他似乎在“逆袭”而上,执着于水墨大写意创作而不变初心。李明久先生在谈到戴魁的大写意画时这样说:“令我暗叹的是,一个愚拙老诚的人,为何能创造出如此浪漫而新奇的惊人之作,必在于他具有“大智若愚”的心性,以及虚和意致的情怀。”
的确,戴魁为人朴实,不说话时让人觉得和他有些疏远,与之交谈就会觉得他态度温和,亲切善谈,内心又张扬着自信,保持着自我的处世态度和风格。他的艺术创作潇洒豪放,一提起画笔就精神抖擞,全然换了个人,充斥着矛盾又张弛有度,让人觉得和谐而自如。他守得寂寞辛勤耕耘和孜孜追求大自然的真善美,呼唤超然物外、自强不息、生命理想的价值取向,强调水墨空间的视觉张力效果,有物有象又无物无象,自然而又赋予表现力地使水墨渗化融合起来。所以,其创作的雄鸡、残荷、腊梅乃至人物等,都强化成了自己的艺术符号,构筑了属于自己的一方“野逸情境”大写意世界。
大写意乃国画之奇葩,前人有徐渭,有黄宾虹,当代有老甲等。戴魁痴迷于大写意无与伦比的尽情表达自我的魅力,他的画无论是大小,都是应手随意,反复泼写结合,以泼代写,以写托泼,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为天地一切物象,若出云霞,染成风雨,控制水与墨在宣纸载体上的渗化、流变和交融碰撞的挥洒。我以为,戴魁的大写意介于写意与抽象、创作与随机、人性与神性之间,有胆有魂,有血性真情,敢于正视命运的苦难,敢于正视人生里挣扎的不屈的魂灵,讲求视觉的充实、丰满、自然和画面整体的韵致,创造了一个元气淋漓、精神焕发的空间,使他的绘画终于独开新面。
其一,戴魁的创作很好体现了大写意的“以形传神,以神写意”的特质,在艺术实践中认识到形是物象外在的、表象的,而神则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隐喻的,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的艺术关系。他开阔的胸襟、浪漫的气质、洒脱的精神,以其过硬的笔墨掌控能力,其“意”以坚实的造型能力作为依托,补以高度的概括和恰当的表现,在纵横捭阖中体现苍辣浑厚,运力遒劲,意境充沛,形成了情、景、境相和谐的大气象。
戴魁对于笔墨的理解也有深刻体会,他认为要把当下的心情、状态以及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让人们在作品中感受到创作者的心情和思想,能带给人们感同深受的力量。他善用泼墨、浓墨、重墨,体积感较强,浓而不闷,淡而不薄,苍茫厚重,画风大气磅礴、元气淋漓,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阳刚之气,具备敦厚、雍容、沉郁的美学品格。同时,他以草书入画,对线条质量的也要求甚高。或枯瘦或壮硕、或平直或圆润,在狂野中见精妙,在平淡中见张力,在对比、叠映、交错、开合的诸多手法运用上获得情感的表征和心绪的流动。他正如清代画家方熏说“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实俱到”
其二,戴魁的大写意绘画追求有我与无我的统一,既是有我之境,又是无我之境。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上,他着意摆脱传统绘画技法中的空白程式,充分利用点、线、面关系的取舍规律强化现代审美情趣和主观意绪的力度,在大与小、虚与实、动与静、简与繁、冷与暖等,或泼墨大写,用笔宛如游龙盘旋,荷茎苍劲,曲折舒张,墨韵盎然,墨气纵横,意境空潆幽远;或透着一股仙气,神秘而深邃,苍润而野逸,笔枯而气动,丛生独立而蔚然生机;或如烟云流布,风雨交加,用虚写实,水墨神奇莫测,颇为生动。这是源自于他對天地万物的生命情怀,是艺术思维向哲学思维的转化互渗,让作品的人文气息由内而外呈现了出来。
荷花是历代画家所系花之物。明代徐渭大写意画墨荷,狂涂猛刷,纵横肆意;齐白石默写荷叶红花点染,红与黑相映;吴昌硕以书法写篆来画荷花,进而深入中国画笔墨之殿堂奥秘;独戴魁画残荷,满纸水墨及长、短线条与块墨之间的穿插、对比,相破相交织的艺术处理,经营严谨而又出奇制胜,倾向于奇崛豪放一格。戴魁的画无论是花、叶、枝、藤的安排,又巧妙利用远近、虚实、疏密、浓淡、线面、干湿的对比,还是纵深空间的推拉转换,白与黑的对比,浓与淡的反差,坚硬与柔美的融汇,直线与曲线的配合,都给画面增添了一种韵律感,丰茂而不臃塞,灵动而不虚旷,生机、意趣无处不在,更显潇洒之态,充盈着一股生命力的元气、锐气、精气的大我高格。
其三,戴魁的大写意绘画不仅是一种民族艺术创作的态度,也是一种“悟道”的过程,更是张扬大我的一种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即是“天人合一”“超凡入圣”的境界。他的作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用国画“老祖宗”的水墨元素来重组体现空间的东方精神,也用西方技巧传递东方的神秘感。他在强调表现画家真情实感的同时,更强调心游万物,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韵律,不受束缚,敢于超越客观物象世界,表现人的精神和宇宙之情,是对人生的超越和净化。他通过这样的渠道与方式让中国“写意”精神重新归位,找回我们文化道统的指纹和基因。
影响画家创作定力的,一种是艺术导向,一种是市场导向。戴魁坚毅地选择了前者,创作求新、求变、求自然,立意新颖、构思饱满、取势丰富,视觉冲击力强悍。这是他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超越,也是他的坚毅人格的映射。他通过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剔除了小我的小情小调和细枝末节,找到了艺术通向大我、大气、大人生道路,笔墨之间有翻江倒海的气势,有所向披靡的雄风,如花乱飞,遥空舞雪;如云朵巍然,坦坦荡荡;似大海扬波,能纳百川;如生命奔腾长流,驰骋不羁之势展示出一份摄人魂魄的大美。
张大千曾说:“年轻时,唯恐其不入;到如今,唯恐其不出。”蔡邕又云:“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戴魁在艺术创作依然在路上,还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但已经开启加速模式,而不纠缠于某些无聊的争论,这也是他清醒和过人之处。
(作者简介:董培升,笔名阿声,祖籍邯郸,现居石家庄,主要从事散文、评论创作,作品见于《作品》《长城》《新华月报》《中国美术》《中国书画报》等报刊,河北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著作有《遥远的凝眸》《国风墨韵》《弄潮渤海》等。)
的确,戴魁为人朴实,不说话时让人觉得和他有些疏远,与之交谈就会觉得他态度温和,亲切善谈,内心又张扬着自信,保持着自我的处世态度和风格。他的艺术创作潇洒豪放,一提起画笔就精神抖擞,全然换了个人,充斥着矛盾又张弛有度,让人觉得和谐而自如。他守得寂寞辛勤耕耘和孜孜追求大自然的真善美,呼唤超然物外、自强不息、生命理想的价值取向,强调水墨空间的视觉张力效果,有物有象又无物无象,自然而又赋予表现力地使水墨渗化融合起来。所以,其创作的雄鸡、残荷、腊梅乃至人物等,都强化成了自己的艺术符号,构筑了属于自己的一方“野逸情境”大写意世界。
大写意乃国画之奇葩,前人有徐渭,有黄宾虹,当代有老甲等。戴魁痴迷于大写意无与伦比的尽情表达自我的魅力,他的画无论是大小,都是应手随意,反复泼写结合,以泼代写,以写托泼,随其形状为石、为云、为水、为天地一切物象,若出云霞,染成风雨,控制水与墨在宣纸载体上的渗化、流变和交融碰撞的挥洒。我以为,戴魁的大写意介于写意与抽象、创作与随机、人性与神性之间,有胆有魂,有血性真情,敢于正视命运的苦难,敢于正视人生里挣扎的不屈的魂灵,讲求视觉的充实、丰满、自然和画面整体的韵致,创造了一个元气淋漓、精神焕发的空间,使他的绘画终于独开新面。
其一,戴魁的创作很好体现了大写意的“以形传神,以神写意”的特质,在艺术实践中认识到形是物象外在的、表象的,而神则是揭示事物内在的、本质的、抽象的、隐喻的,形无神不活,神无形不存的艺术关系。他开阔的胸襟、浪漫的气质、洒脱的精神,以其过硬的笔墨掌控能力,其“意”以坚实的造型能力作为依托,补以高度的概括和恰当的表现,在纵横捭阖中体现苍辣浑厚,运力遒劲,意境充沛,形成了情、景、境相和谐的大气象。
戴魁对于笔墨的理解也有深刻体会,他认为要把当下的心情、状态以及思想融入到作品当中,让人们在作品中感受到创作者的心情和思想,能带给人们感同深受的力量。他善用泼墨、浓墨、重墨,体积感较强,浓而不闷,淡而不薄,苍茫厚重,画风大气磅礴、元气淋漓,颇具视觉冲击力的阳刚之气,具备敦厚、雍容、沉郁的美学品格。同时,他以草书入画,对线条质量的也要求甚高。或枯瘦或壮硕、或平直或圆润,在狂野中见精妙,在平淡中见张力,在对比、叠映、交错、开合的诸多手法运用上获得情感的表征和心绪的流动。他正如清代画家方熏说“用墨,浓不可痴钝,淡不可模糊,湿不可溷浊,燥不可涩滞,要使精神虚实俱到”
其二,戴魁的大写意绘画追求有我与无我的统一,既是有我之境,又是无我之境。在造型和空间处理上,他着意摆脱传统绘画技法中的空白程式,充分利用点、线、面关系的取舍规律强化现代审美情趣和主观意绪的力度,在大与小、虚与实、动与静、简与繁、冷与暖等,或泼墨大写,用笔宛如游龙盘旋,荷茎苍劲,曲折舒张,墨韵盎然,墨气纵横,意境空潆幽远;或透着一股仙气,神秘而深邃,苍润而野逸,笔枯而气动,丛生独立而蔚然生机;或如烟云流布,风雨交加,用虚写实,水墨神奇莫测,颇为生动。这是源自于他對天地万物的生命情怀,是艺术思维向哲学思维的转化互渗,让作品的人文气息由内而外呈现了出来。
荷花是历代画家所系花之物。明代徐渭大写意画墨荷,狂涂猛刷,纵横肆意;齐白石默写荷叶红花点染,红与黑相映;吴昌硕以书法写篆来画荷花,进而深入中国画笔墨之殿堂奥秘;独戴魁画残荷,满纸水墨及长、短线条与块墨之间的穿插、对比,相破相交织的艺术处理,经营严谨而又出奇制胜,倾向于奇崛豪放一格。戴魁的画无论是花、叶、枝、藤的安排,又巧妙利用远近、虚实、疏密、浓淡、线面、干湿的对比,还是纵深空间的推拉转换,白与黑的对比,浓与淡的反差,坚硬与柔美的融汇,直线与曲线的配合,都给画面增添了一种韵律感,丰茂而不臃塞,灵动而不虚旷,生机、意趣无处不在,更显潇洒之态,充盈着一股生命力的元气、锐气、精气的大我高格。
其三,戴魁的大写意绘画不仅是一种民族艺术创作的态度,也是一种“悟道”的过程,更是张扬大我的一种精神境界,体现了中国美学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即是“天人合一”“超凡入圣”的境界。他的作品体现了与时俱进的文化传承,用国画“老祖宗”的水墨元素来重组体现空间的东方精神,也用西方技巧传递东方的神秘感。他在强调表现画家真情实感的同时,更强调心游万物,整体把握客观世界生生不息的变化韵律,不受束缚,敢于超越客观物象世界,表现人的精神和宇宙之情,是对人生的超越和净化。他通过这样的渠道与方式让中国“写意”精神重新归位,找回我们文化道统的指纹和基因。
影响画家创作定力的,一种是艺术导向,一种是市场导向。戴魁坚毅地选择了前者,创作求新、求变、求自然,立意新颖、构思饱满、取势丰富,视觉冲击力强悍。这是他对现实生活的审美超越,也是他的坚毅人格的映射。他通过对艺术与人生的深刻反思,剔除了小我的小情小调和细枝末节,找到了艺术通向大我、大气、大人生道路,笔墨之间有翻江倒海的气势,有所向披靡的雄风,如花乱飞,遥空舞雪;如云朵巍然,坦坦荡荡;似大海扬波,能纳百川;如生命奔腾长流,驰骋不羁之势展示出一份摄人魂魄的大美。
张大千曾说:“年轻时,唯恐其不入;到如今,唯恐其不出。”蔡邕又云:“势来不可止,势去不可遏。”戴魁在艺术创作依然在路上,还是一个不断磨合的过程,但已经开启加速模式,而不纠缠于某些无聊的争论,这也是他清醒和过人之处。
(作者简介:董培升,笔名阿声,祖籍邯郸,现居石家庄,主要从事散文、评论创作,作品见于《作品》《长城》《新华月报》《中国美术》《中国书画报》等报刊,河北美术研究所研究员,河北省作家协会会员,河北省文艺评论家协会会员,代表著作有《遥远的凝眸》《国风墨韵》《弄潮渤海》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