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地图教学,培养学生的空间思维能力

来源 :中小学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regelus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地图是地理学的第二语言,是地理知识的载体,它能够将大量地理表象信息和各种地理事物在时空分布上形象直观地概括,使繁杂的地理事物成为简单的直观图象,化难为易,变抽象为具体。可见,地图是地理教学不可或缺的工具,学生在使用地图过程中可形成地理空间概念,完成从感性认识到抽象认识进而上升到理性思维的过程,从而形成空间思维能力。
  教师在日常的教学中要把培养学生阅读地图的能力放在首要位置。先要使学生掌握读图的基本方法,即通过阅读图名、图例,以及重要的地理界线,来确定地图的类型、地域范围等;然后,培养学生对观察到的地理现象进行积极的思维,找出地理特征、地理规律以及各地理要素之间的联系,达到准确理解图像内涵和得出正确结论的目的。图名是一幅图的主题,先读图名即首先明确主题内容。地图图例是对地理事物的形象简化,是阅读地图的钥匙。阅读图例是阅读地图最重要的环节,熟悉图例体现的是一种形象思维过程,学生通过熟悉图例,懂得了地图中各种符号或颜色的含义,实际上就初步完成了对地图符号的形象思维过程,为阅读地图并从图中获取有效信息奠定了基础。
  例如:为了认识我国降水分布特征,在阅读“中国年降水量的分布”图时,可通过“读图——分析——归纳”的教学过程得出结论。首先,引导学生阅读图名,明确阅读主题。其次,引导学生阅读图例,理解图例内容之后,通过图中读出年降水量的最高值和最低值来了解我国年降水量的地区变化幅度,观察每一条年等降水量线所在的地理位置、范围大小和延伸方向,对其特征及相互关系进行分析、归纳。应特别关注1600mm、800mm、400mm、200mm等降水量线的分布,引导学生采用描图的方式,落实几条等降水量线的位置。从中可看出,我国各条年等降水量线大致都是东北——西南走向,东部地区更为明显。各条等降水量线的数值大小也由东南向西北递减。说明我国年降水量分布受海陆分布和季风的影响显著,明确我國年降水量的分布状况及总趋势:从东南沿海向西北内陆递减。最后让学生找出400毫米与800毫米等降水量线,并说出400毫米等降水量线大致与哪些山脉重叠,进而理解降水与地形起伏、降水与海陆分布、降水与季风的因果关系。还可让学生思考800mm等降水量线和0℃等温线的位置关系,与温度带分布进行对比,加深对秦岭——淮河自然地理界线的认识。通过读图活动,学生不仅加深了对我国降水空间分布状况及其规律的理解,建立了地理事物的空间分布、空间联系、空间组合等空间概念,而且在阅读地图过程中通过观察、分析、理解和记忆地图得出结论,使学生能熟悉读图步骤、掌握读图技能、养成读图习惯、形成地图思维。同时,在读图分析得出结论的过程中,学生感受到了从地图中获取地理知识和地理信息的乐趣,激发了阅读地图的积极性,实现了课程标准中“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课程目标的教学理念,这种教学效果是文字叙述难以达到的。
  地理环境是一个复杂的综合体,各要素之间有着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的联系,这种联系可以用一幅地图或多幅地图反映其逻辑关系。地理图册为综合分析地理问题提供了条件,教学中,教师可利用地理图册加强地理知识的联系与延伸,建立思维线索,引导学生将密切相关的同一区域不同的地理事物联系起来,对地理知识进行综合分析,寻找地理事物间的相互联系,培养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例如,通过阅读“中国人口密度”图,得出“东部人口密度比西部人口密度大”的结论,为什么会这样?再用一幅“中国地形图”对比阅读,就可看出地形对人口密度的影响。同理,还可以看出地形与河流、地形与城市分布等的关系。
  地图教学是地理教学过程的重要特征。新教材增加了大量图像、图表,在课堂上教师要尽量引导学生学会使用地图,从地图上获取知识,分析地理事物、地理特征的形成原因,从而树立学生主动参与学习的意识,培养学生利用地图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形成空间思维能力,达到学习对生活有用的地理、学习对终身发展有用的地理的目标。
其他文献
摘 要:本文分析了职高英语的现状和发展趋势,阐述了职高英语教学必须作出相应的改革,以适应新时期课程教学总目标。  关键词: 职高英语 教学 层次 训练  要教好职高英语,教师必须面向全体学生,经过努力使每一个学生的素质都能得到尽可能的发展。因为每个学生的智力、体力、文化基础、学习环境、条件、学习动机、意志等都各有差异,我们在进行英语教学时,就要贯彻因材施教的原则:首先,教师应该摸清每个学生的情况,
期刊
一、真实写作的定义及特点  什么是真实写作?真实写作就是以真实的阅读为前提,让学生在大量、持续的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或以交际实用为中心的写作实践中发展习作能力,让学生的认知、思维、情感等综合语文素质得到提高。学生写的日记、书信、读书笔记、发言稿、广播稿、实验报告等都属于真实写作的范畴。  真实写作具有以下两个特点:  一是真实写作必须是真实的,即写作必须负载真实的信息,必须有真实的信息输出,换句话
期刊
生物活动教学是指在初中生物课堂的教学过程中,建构一些既具有教育性、创造性、实践性又具有生活性、趣味性的学生主体活动,让学生在活动中学习、在快乐中学习,以提高学生整体素质为目的的一种新型的教学观和教学形式。  一、生物学科课堂教学活动化的研究实施  谈到“活动”,人们普遍想到学科课堂以外,冠以“课外”前提。即使是生物课堂活动,为了赶进度,许多学校也多是延续到课外,学生自行开展,教学质量难以控制。我们
期刊
摘 要:对学生进行创新思维能力的培养,是新课程改革的一项重要内容,同时也是当前我们教师重要的研究课题。创新教育是一个长期的综合过程,本文从以下几方面阐述了作者的观点:一、教学中要注重加强学生创新能力的培养;二、物理实验中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加强创新思维教育;三、激发学生兴趣,培养创新思维能力。  关键词:创新思维 物理教学 培养 能力  许多教育专家认为:“中小学的创新,其目的不是为了追求发明发现
期刊
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为了让学生在语文学习中获得正确的观点,形成高尚的品格、健康的审美观念,并在语文基础知识和能力方面得到发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完成《大纲》提出的语文教学的任务,就要在课堂教学中下功夫。课堂教学的成功是提高语文教学质量的关键。长期以来,人们对于一堂课的开头艺术研究甚多,而对于课堂教学的结尾艺术则涉及较少。下面,我就语文课结尾艺术的探索谈谈自己的体会:  一、结尾发散式——激
期刊
课堂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主要渠道,语文课堂的艺术是贯穿整节课从始到终的设计,在整个课堂教学过程中要坚持真正体现以学生为主体、以发展学生为本,让教师利用“以学论教”的评价思想,使学生真真正正成为现代教学课堂的主人。  通过教师精心的课时设计,加之学生的活动过程,才能使学生在各方面的素质得到进一步提高。  一、提问要有目的性、针对性、趣味性、可思性  提问是课堂教学中重要的反馈方式之一,它的运用成为师生思
期刊
摘要:高中物理涉及到力、热、光、电和原子物理等方面的知识,内容多、时间紧,复习任务重。特别是物理考试中还强调了要考查理解能力、实验能力、推理能力、分析综合能力和动用数学工具解决物理问题的能力,使得试题灵活多变。不少考生花费了很多精力复习物理,但复习检测时成绩却不理想,从而挫伤了考生复习物理的积极性,产生了畏难情绪。  关键词:提高 复习 成绩  一、做好预习功课。  学习的第一个环节是预习。有的同
期刊
从学科教学的视角,师生关系是为完成一定的教学任务,通过师生的彼此交往和相互影响而形成的一种特殊的人际关系。从教与学的关系看,教师和学生是教学活动发生的两个最基本、最活跃的因素,它们相互作用,共同推动着教学进程的深入与发展。因此说,良好的师生关系的建立是保障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必要条件。在教育历史发展过程中,由于人们对教育的本质认识不一样,师生关系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着不同的表现。在传统应试背景下,师生
期刊
素质教育飞速发展,作文教学也随之转变了教学观念,使作文具有了多种交际功能:概括事物意义,与人交流感情,影响教育他人,自我表现、自我教育、创造新经验等。具备较强的文字运用能力是全面提高学生素质能力的重要方面。作文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但有许多学生害怕写作文,甚至逃避作文,提笔就抓耳挠腮,笔杆似有千斤重,半天写不出一个字,引用学生的话就是“无话可说,无话可写”。其实这两点正是作文教学中迫
期刊
当今是一个信息翻倍增长的时代,加强口语交际能力的训练应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要任务之一。小学阶段是一个人语言发展的黄金时期,培养口头表达能力是我们教师刻不容缓的任务。  一、亲近孩子,让孩子们敢于说  由于受生活环境和语言环境的影响,一些孩子胆小、害羞,没有当众大胆、清楚表达的习惯,而且有些孩子从小用方言说话,给学习规范的语言造成了障碍。因此,教师应创设良好的语言氛围,亲近孩子,做孩子的知心朋友,把培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