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深圳,“临终关怀”服务是经过了市民广泛关注和媒体多次呼吁后,才在去年3月底“千呼万唤始出来”的。然而,半年多过去了,深圳的“临终关怀”并没有如大家期望的那样火爆。记者日前在深圳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发现,拥有9个病房27张病床的“临终关怀”病房,只有4个病人在这里接受服务。而自去年3月开业到10月份的7个多月时间里,也只有11人在此接受“关怀”。
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是深圳市惟一一家开展此项服务的医院。在酝酿开展此项服务时,院方充分考虑了深圳作为一个思想前卫的快节奏移民城市应该有更多病人需要“临终关怀”,才决定开展此项福利性服务的。“但是结果确实超出我们的意料”,一名负责人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固有的“孝道”意识是导致“临终关怀”备受冷落的真正原因。记者在街头随访了几名市民,一位张姓女士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让亲人在最后的时刻由别人照看,怎么说我们都于心不忍,只有守着亲人才能够表达孝心。”另外一名躺在“临终关怀”病床上的病人尽管对这种服务赞赏有加,但还是希望能够在最后的时刻见到自己的亲人:“如果去世时见不到亲人,我会觉得遗憾。”这多少也是家属不忍让亲人到医院接受临终关怀的原因。
武汉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如此解释人们不愿意接受“临终关怀”的原因:“‘孝道’是中国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一种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价值观里。到目前为止,人们评价一个人好坏时仍然用‘孝’作为一个重要标准,评价一个子女是否孝敬父母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守在身边。‘临终关怀’是一个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到中国需要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的长短取决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对‘孝道’的界定。”
摘自《江南时报》
请本栏目作者与编辑部联系
市福利中心康复医院是深圳市惟一一家开展此项服务的医院。在酝酿开展此项服务时,院方充分考虑了深圳作为一个思想前卫的快节奏移民城市应该有更多病人需要“临终关怀”,才决定开展此项福利性服务的。“但是结果确实超出我们的意料”,一名负责人如是说。
在采访中记者发现,人们固有的“孝道”意识是导致“临终关怀”备受冷落的真正原因。记者在街头随访了几名市民,一位张姓女士的解释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让亲人在最后的时刻由别人照看,怎么说我们都于心不忍,只有守着亲人才能够表达孝心。”另外一名躺在“临终关怀”病床上的病人尽管对这种服务赞赏有加,但还是希望能够在最后的时刻见到自己的亲人:“如果去世时见不到亲人,我会觉得遗憾。”这多少也是家属不忍让亲人到医院接受临终关怀的原因。
武汉大学一名社会学教授如此解释人们不愿意接受“临终关怀”的原因:“‘孝道’是中国几千年积淀而成的一种文化,已经深深融入到人们的价值观里。到目前为止,人们评价一个人好坏时仍然用‘孝’作为一个重要标准,评价一个子女是否孝敬父母的一个主要表现就是父母临终时子女是否守在身边。‘临终关怀’是一个舶来品,是西方文化的产物,到中国需要一个磨合期,这个磨合期的长短取决于个人、家庭和社会对‘孝道’的界定。”
摘自《江南时报》
请本栏目作者与编辑部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