闭孔疝二例误诊分析

来源 :中华外科杂志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feixxx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病例1 女,68岁,身高160 cm,体重41 kg,生产6次.因腹胀痛5 d,伴恶心、呕吐、停止排气排便2 d求诊.查体:腹胀,可见肠型及蠕动波,腹部压痛以右下腹为著,伴轻度反跳痛,无明显肌紧张.未行CT检查.术前诊断为肠梗阻.右侧经腹直肌入路,向外提出扩张肠管,寻找扩张、狭窄交界处时,发现小肠经右闭孔管突出腹腔并嵌顿于此处,证实为右闭孔疝.拉出小肠,证实无坏死后,内翻疝囊并切除结扎,将闭孔内肌筋膜与耻骨骨膜缝合,闭合闭孔管内口.术后随访7年无复发.   

其他文献
颈椎按摩常用于治疗颈肩部疼痛不适,文献报道[1]效果可靠,颈间盘破裂较少发生[2].2000年9月至2004年3月我院收治3例按摩治疗后颈间盘破裂患者,报道如下。
期刊
患者女性,24岁,以双手食指内翻畸形20余年就诊.其家族中有类似病例共7例.包括患者祖母、父亲、叔父、伯父、堂兄、堂弟.畸形程度以患者本人和其祖母最严重.查体:双手第2指和双足第2趾呈明显内翻畸形(图1).双手X线检查(图2)示双手第2指中节指骨呈梯形改变,明显短缩,使双食指在冠状面上呈现明显的内翻畸形;骨内角(IOA)为左侧24.1°、右侧31.0°,骨骺-骨干长度指数(MDLI)为左侧0.4、
期刊
目的 通过Nissen胃底折叠术中监测食管下括约肌压力(LESP)、食管下括约肌总长度(LESL)的变化,判断胃底折叠缝合的松紧程度,改进Nissen胃底折叠术抗反流的治疗效果.方法 84例经腹手术治疗滑动型食管裂孔疝患者,根据手术方式分成3组:典型Nissen手术组27例,短松式Nissen手术组39例,短松式Nissen加术中测压组(测压组)18例.对患者术前、术中及术后LESP和LESL、术
患者 男性,51岁.酗酒史20年,酒精性肝硬化3年.入院前2 d过度饮酒、剧烈呕吐后突发气短,伴有黑便.于外院诊断肝硬化、上消化道出血,CT检查示右侧膈疝转入我院。
期刊
[编者按]胸腔镜交感神经链手术是近年广泛兴起的胸外科新技术,是治疗许多交感神经相关疾病的有效方法.但对于这一手术的适应证、手术方法以及副作用,目前还存在许多争议.本文作者是国际上开展交感神经链手术最知名的外科医生之一,在国际上首次提出了T4交感神经链手术用于手汗症的治疗;提出了针对不同病症的"Lin-Telaranta分类法"以及关于代偿性出汗的新的理论假说;目前开展的高血压病的交感神经链手术治疗
期刊
脑动静脉畸形(cerebral arterivenous malformations,CAVM)是颅内最常见的血管畸形,血管内栓塞是主要治疗方法之一.骨桥蛋白(osteopontin,OPN)是近年发现的具有多种重要生物学功能的机体反应蛋白,在多种病理性血管重塑过程中起重要作用.本实验研究OPN在栓塞后血管的表达及其对体外培养的血管平滑肌细胞(VSMC)迁移能力的影响,探讨其意义。
期刊
例1 女性,51岁,因"反复右上腹痛2年余",诊断为"慢性胆囊炎,胆囊结石"而于2006年6月8日入院.完善术前检查后,在全身麻醉下行腹腔镜下胆囊切除术.术中解剖胆囊三角时,感组织致密,且有金黄色胆汁流出,但胆总管、"肝总管"和"胆囊管"三管结构清楚,遂离断、夹闭"胆囊管"。
期刊
腹内高压(intra-abdominal hypertension,IAH)常继发于腹部创伤、腹部手术、肠梗阻、大面积烧伤、重症急性胰腺炎及短期内需要大量液体复苏的患者.实验和临床证据表明,IAH可对心血管、呼吸、肾脏及机体代谢等功能产生不良影响,最终导致腹腔间室综合征(abdominal compartment syndrome,ACS)的发生.由于临床医生对ACS缺乏认识,且此类患者原发疾病常
期刊
目的 研究血管内皮生长因子(VEGF)165基因修饰的骨髓间充质干细胞(MSCs)移植于慢性心肌梗死模型后的血管新生及对心功能的作用.方法 同源重组法构建含有VEGF165基因的重组腺病毒载体(以d-VEGF165);密度梯度离心法分离骨髓单个核细胞,贴壁法培养兔MSCs;rAd-VFGF165转染MSCs,并用4,6-联脒-2-苯基吲哚(DAPI)标记MSCs;结扎前降支法建立兔心肌梗死模型,存
由于骨盆结构和腰骶关节的生物力学机制复杂、髂骨固定力相对较差,腰骶融合术一直都是脊柱外科手术中具有挑战性的手术之一.近年来随着手术器械和手术技术的逐步改进,腰骶融合的疗效有了很大提高。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