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基于对云南省农村地区少数民族劳动力的问卷调查,分别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等方面运用Probit模型进行实证研究影响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的因素。结果表明:年轻、受教育程度高、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会汉语的农村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外出流动时最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在外出流向上绝大多数都局限于省内流动。
关键词:少数民族劳动力;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30-02
本文运用Probit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影响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政策建议。
1 样本的统计特征描述
1.1 样本选择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08年笔者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劳动力的个人、家庭及社区等方面情况。样本选取采用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楚雄、文山和临沧4个地级市,5个村(组)进行了农户调查,取得有效调查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份300份,有效率为94%。
1.2 样本统计特征描述
调查涉及的变量有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打工地点、外出方式、打工收入、是否参加过培训、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信息等等。在这300个样本中,2007年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劳动力79人占样本总数的26%。外出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占外出样本的67%,未外出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占66%。外出男性劳动力60人占76%,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外出方式主要靠亲友介绍占外出流动样本的78%,在外出流向上90%以上的外出劳动力都集中在省内。
2 模型与变量说明
2.1 模型选择
本文选用probit(概率单位模型)来定量地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或不外出的概率,或者说分析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更有可能外出。
Probit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Pi=F(α+βxi)=F(Zi)
这里,,F为累积正态分布函数,Zi=α+βxi,Zi是不可观测的。Probit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找出参数和。Probit模型是通过极大似然法来估计模型参数的。
2.2 研究假设和变量编码
以劳动力个体为样本,假定现存体制和政策的外部环境对所有个体的影响大致相同,其流动性受到个人素质、家庭资源和家庭类型、社会资源等条件的制约由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文调查数据特征,可对模型的变量和结论作以下假设:
(1)假设一:男性、年轻、未婚、受教育程度高、会汉语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
(2)假设二:家里没有未成年子女、家里有老人、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家里没有非农收入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
在上述变量中,“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受教育程度”为刻度级变量,“性别”、“婚姻”、“是否有未成年子女”、“是否有60岁以上老人”、“是否有非农收入”、“是否会汉语”为名义级变量。其中0为女性,1为男性,是为1,否为0。
3 估计结果及分析
用Probit模型对上述变量进行估计验证,结果如表1所示:
经过Probit模型估计,有六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它们分别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是否会讲汉语。而其它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的影响决策并不显著。
(1)性别:性别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男性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更可能选择流动,符合假设一。因为少数民族女性受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民族开放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更低,个人综合素质更低,所以少数民族女性更多的选择在家务农和照顾子女流动率低。
(2)年龄:年龄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年轻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动,符合假设一。这是因为年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都优于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加之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年轻意味着在体力上更有竞争力,更容易被企业雇用。
(3)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越容易流动,符合假设一。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就越大,自身的素质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所以更容易选择流动。
4 结论建议
研究表明年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少、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会汉语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外出流动时最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在外出流向上绝大多数都局限于省内流动。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大力普及正规学校教育,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第二,对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增强宣传教育,逐步改变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提高少数民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促进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流动。第三,应加快投入力度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通信和交通条件,使少数民族更好的获得外界信息,更新思想开阔眼界,加快少数民族的流动。第四,目前云南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都是靠亲友介绍找到工作,且绝大部分局限于省内流动,省内流动率高于全国,因此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广泛的流动。第五,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年老、体弱、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生存保障,为民工子女就学创造条件,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目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子女家庭成员的限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未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能促进劳动力更好的流动。
关键词:少数民族劳动力;劳动力流动;影响因素
中图分类号:F241.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198(2009)09-0130-02
本文运用Probit模型从个人特征、家庭特征出发,进行实证研究影响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的因素,从而提出促进少数民族地区劳动力流动的几点政策建议。
1 样本的统计特征描述
1.1 样本选择
本文所用数据来自于2008年笔者在云南省少数民族农村地区进行的问卷调查。调查内容涉及少数民族劳动力的个人、家庭及社区等方面情况。样本选取采用了分层抽样和随机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对大理、楚雄、文山和临沧4个地级市,5个村(组)进行了农户调查,取得有效调查问卷320份,其中有效问卷份300份,有效率为94%。
1.2 样本统计特征描述
调查涉及的变量有性别、年龄、教育年限、婚姻状况、民族、打工地点、外出方式、打工收入、是否参加过培训、家庭耕地面积、家庭其他成员的相关信息等等。在这300个样本中,2007年外出三个月以上的劳动力79人占样本总数的26%。外出年龄主要集中在20-40岁,占外出样本的67%,未外出劳动力年龄主要集中在30—50岁占66%。外出男性劳动力60人占76%,文化程度主要集中在初中,外出方式主要靠亲友介绍占外出流动样本的78%,在外出流向上90%以上的外出劳动力都集中在省内。
2 模型与变量说明
2.1 模型选择
本文选用probit(概率单位模型)来定量地分析具有不同特征的劳动力选择外出或不外出的概率,或者说分析什么样的农村劳动力更有可能外出。
Probit模型的基本形式如下:
Pi=F(α+βxi)=F(Zi)
这里,,F为累积正态分布函数,Zi=α+βxi,Zi是不可观测的。Probit分析的目的就在于找出参数和。Probit模型是通过极大似然法来估计模型参数的。
2.2 研究假设和变量编码
以劳动力个体为样本,假定现存体制和政策的外部环境对所有个体的影响大致相同,其流动性受到个人素质、家庭资源和家庭类型、社会资源等条件的制约由已有的研究成果和本文调查数据特征,可对模型的变量和结论作以下假设:
(1)假设一:男性、年轻、未婚、受教育程度高、会汉语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
(2)假设二:家里没有未成年子女、家里有老人、家庭劳动力数量多、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少、家里没有非农收入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
在上述变量中,“年龄”、“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受教育程度”为刻度级变量,“性别”、“婚姻”、“是否有未成年子女”、“是否有60岁以上老人”、“是否有非农收入”、“是否会汉语”为名义级变量。其中0为女性,1为男性,是为1,否为0。
3 估计结果及分析
用Probit模型对上述变量进行估计验证,结果如表1所示:
经过Probit模型估计,有六个变量通过了显著性检验,它们分别是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劳动力数量、家庭人均耕地面积、是否会讲汉语。而其它变量没有通过显著性检验,对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的影响决策并不显著。
(1)性别:性别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男性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更可能选择流动,符合假设一。因为少数民族女性受民族传统、风俗习惯和民族开放程度的影响,受教育程度更低,个人综合素质更低,所以少数民族女性更多的选择在家务农和照顾子女流动率低。
(2)年龄:年龄在1%统计水平上显著负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年轻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倾向于流动,符合假设一。这是因为年轻劳动力受教育程度和技能都优于年龄较大的农村劳动力,加之农村劳动力在城市从事的工作大多是以体力劳动为主,年轻意味着在体力上更有竞争力,更容易被企业雇用。
(3)受教育程度:受教育程度在5%统计水平上显著正向影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的流动,说明受教育程度越高的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越容易流动,符合假设一。这是因为受教育程度越高,人力资本的知识存量就越大,自身的素质越高越容易找到工作,所以更容易选择流动。
4 结论建议
研究表明年轻、受教育程度越高、家庭人均耕地面积越少、男性、家庭劳动力数量多、会汉语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更容易选择外出流动;少数民族劳动力在外出流动时最主要是通过亲戚朋友介绍找到工作,在外出流向上绝大多数都局限于省内流动。
在上述研究基础上提出几点政策建议:
第一,加大对民族地区农村劳动力的人力资本投资,大力普及正规学校教育,提高劳动力文化素质。第二,对少数民族地区应该增强宣传教育,逐步改变传统男尊女卑的思想,提高少数民族女性的受教育程度和社会地位,促进少数民族女性劳动力流动。第三,应加快投入力度改善少数民族地区的通信和交通条件,使少数民族更好的获得外界信息,更新思想开阔眼界,加快少数民族的流动。第四,目前云南大部分的少数民族劳动力流动都是靠亲友介绍找到工作,且绝大部分局限于省内流动,省内流动率高于全国,因此应加强就业指导服务体系建设有助于农村劳动力更多、更快、更广泛的流动。第五,应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建设,为年老、体弱、缺乏劳动技能的农村劳动力提供生存保障,为民工子女就学创造条件,减少农村劳动力流动的后顾之忧。目前少数民族农村劳动力流动受到子女家庭成员的限制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解决未成年子女教育问题能促进劳动力更好的流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