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维激励下曲线梁桥地震反应分析

来源 :国际地震动态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ouyez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大量震害表明,地震动除有3个方向的平动分量外,还有绕3个轴的转动分量。以往对曲线梁桥这种不规则结构的抗震分析主要集中在平动分量上,随着地震动转动分量理论的进步,有必要在大跨曲线梁桥的抗震分析中引入转动分量的影响问题。
其他文献
选取了20021005年天津台网记录的100个地震速报事件,利用NEDisa软件重新进行分析处理,根据定位结果对天津各台站的震级数据资料进行整理、归类分析,计算出每个地震各台站与台网
根据不同学者对中国应力场的研究结果,普遍认为中国大陆板内构造变形活动的主要驱动力源来自印度板块与欧亚大陆的碰撞挤压作用,两大板块的汇聚作用主要发生在喜马拉雅碰撞带和帕米尔碰撞带,欧亚板块在这一碰撞带承受了印度板块的强烈挤压作用。
2006年7月26日安徽定远发生的4.2级地震是在我国华东地区出现地震活动性、地下水、地形变等多项异常的特殊背景下发生的一次“显著地震”。本文介绍了这次地震的有关参数和烈
根据我国地震台网测定,北京时间2006年12月26日20时26分和34分,在南海海域发生7.2、6.7级地震。受强烈地震影响,多条国际海底通信光缆中断,造成附近国家和地区的国际和地区性通信受
震前温度异常升高表明了地球内部热能在震区集聚的事实,这是理解判断地震成因和发震机制的关键所在。根据地壳中存在局部热能集聚和岩层突然大幅升温的事实,推断火山喷发与地震
3月6日,印度尼西亚苏门答腊地区发生里氏6.3级地震,目前死亡人数已达82人,还有数百人受伤,当地数百所房屋和建筑物在地震中遭到严重破坏。
1资料与方法收集了研究区近10年来998个场地钻探数据和500组土动力学实验数据,进行工程地质分区;然后统计得到研究区常见土类剪切波速随深度的变化规律,以及动剪切模量和阻尼比
2007年3月20日是我国著名老一辈地球物理学家、地震学家,中国地震局地球物理研究所谢毓寿教授九十寿辰。谢老1944年开始投身地震工作,是我国在解放前就开始从事地震学研究的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