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RP项目选型重在知己知彼

来源 :AMT前沿论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ichizh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没有最好的,只有最合适的。
  选择任何一个厂家,都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
  
  有些企业认为请高校定制开发或自行开发ERP系统更符合企业的实际,但这两种方式开发周期长、投入大、成功率低。作为企业需要的是成熟的应用,不应该也没必要成为课题项目的试验田,购买现成软件是绝大多数企业的唯一选择。
  一般地,企业在发布招标信息之后,国内国外,大大小小的ERP厂家会闻声而动,主动与企业联系。国外ERP软件多由工业制造流程起家,国内ERP软件多由系统集成或财务软件起家,逐渐进化为财务管理、业务一体化企业管理软件以及现在的ERP软件。整体来讲,国外ERP大牌正在全方位加紧对中国市场的渗透和挤压,为数众多的占据中低端市场的本土ERP厂家正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市场竞争激烈。
  面对“乱花渐欲迷人眼”的ERP市场,企业如何是好?企业可以本着兼听则明的原则,让参与选型的公司提供竞争对手的负面信息,相互揭短但不能信口开河、造谣中伤。这样一来,各种报道、资料会纷至沓来,当然正史也有,野史也有。在正反比较中,企业能够对每个ERP厂家有一个更客观、更全面的认识,为下一步的筛选和验证做准备。接下来,企业要与ERP厂家进行实质性的接触和沟通。首先邀请入围的厂家前来面谈和进行产品演示,通过1-2天的接触,基本能够对产品适用性、顾问水平方面有个大致了解。需要说明的是,企业各部门所关注的角度不同,在演示的过程中需要结合各部门提出的问题做重点的演示,最好是准备产品BOM输进系统演示。更重要的是,不能光听软件公司自己说,还要实地亲自去看,自己做判断。ERP厂家的售前顾问都经过专门训练,对客户的任何问题都准备有一套标准的说辞,你问什么他都有,什么他都能做,什么都没问题。在信息、知识不对称的情况下,企业往往会被牵着鼻子走。ERP厂家提供的解决方案制作精美,内容大多是复制、粘贴而来,但这些对于初上EPR的企业怎能知晓?尽管如此,企业还是应该去ERP厂家参观考察,去他们的客户工厂中走访座谈,了解他们项目实施及产品应用的情况。特别是在走访客户中,为防止ERP厂家派顾问冒充客户进行接待,企业要带着问题去谈去看,不能走马观花。这一轮下来不但能够比较全面地掌握ERP厂家的真实情况,而且能够学习到实用的项目管理经验。
  成功的选型是ERP项目迈向成功的第一步,选择ERP厂家其实就是选择长期的合作伙伴,笔者认为选型时要重点考察其四个方面:公司(背景和实力)、产品(软件)、顾问(咨询和服务)、价格。
  * 公司。首先,任何公司都有其特有的历史和文化,如果对此不了解,就容易被一些表面现象所迷惑。选择大公司还是小公司?要知道ERP厂家对客户都有一个优先级的排序,高知名度的大公司能否调配一流资源在我们的项目上,能否对问题迅速响应需要考虑。对于公司知名度不高,规模不大的成长型的小型IT公司,需要考虑的是它如何帮助我们活得久。另外小型IT公司顾问流动频繁、进入门槛不高,也增加了成功上线的风险。选择国外公司还是国内公司?一般来说,国内软件公司的MRP较弱,承接项目多,派出的顾问水平不高。至于选择国外软件,文化的差异导致习惯和规则的差异,界面不太友好,某些地方缺乏弹性。另外产品价格和服务成本较高也要有心理准备。总之,要选择专业的ERP厂家,因为专业,所以成功。
  * 产品。ERP厂家的产品演示过程雷同,在较短时间内未必发现功能方面有太大差别,可以说都能满足中小企业的基本需求,所以产品的扩展性和二次开发的成本就值得考虑。ERP产品的核心是MRP,很多ERP系统是从财务核算软件等外围做起来的,在以MRP、MRPⅡ为核心的制造业企业,在技术、行业企业经验积累上终究显得底蕴不足,显示在一些关键点上不过关。因此,对于既有OEM又需要按预测生产、采购的离散型制造企业来说,大多数以混合模式进行生产和物料管理,需要多种计划模式,强有力的生产计划系统尤为重要。至于产品技术架构,究竟是C/S好,还是B/S好,只能说是各有利弊。相对于B/S架构来说,C/S发展时间长,技术成熟,客户端有一套完整的应用程序,数据处理能力强、响应速度快。缺点是系统升级成本高。B/S好处是无论在任何地方只要能上网就能使用系统,所有运算由服务器完成,客户端不需安装任何专门软件,维护和升级方便。不足之处毕竟B/S结构只是IT技术的发展方向,安全性和应用成熟度方面与C/S结构相比略有不足。需要强调的是,企业要的是真正好用和实用,不要过分纠缠它基于什么技术。
  * 顾问。ERP的实施是一项庞大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实施的过程可能会出现各种各样的问题,实施顾问是给客户信心的重要方面。顾问在于水平高不在于人数多,高水平的顾问可以弥补软件、公司本身的诸多不足,所以最好由在工厂实际工作过,有着丰富的行业经验的专家型顾问来实施。据说一个成熟的顾问至少曾经毁掉三个客户,所以最好把顾问资历、时间保证、顾问更换等写进合同,不要相信厂商的口头承诺。
  * 价格。ERP价格主要分为软件价格、顾问实施费用、升级维护年费三部分,其中顾问实施服务费一般按每人每天计费。另外,二次开发费用可按天计算,也可按开发项目包干计费。在这里要明确,价格可以谈,但价格不要成为选型的第一因素,良好的性价比才是最重要的。
  没有最好的,只有更合适的。其实选择任何一个厂家,他们都只是“授之以鱼”,而非“授之以渔”,ERP厂家只是帮助我们做规划,企业才是ERP实施的主体。
其他文献
传统的财务流程已成为制约企业高速发展的桎梏。借助信息技术,整合业务相关财务流程,已是大势所趋。    面对企业性质的根本改变和“超竞争”的市场环境,A企业传统的业务流程、管理流程、财务流程这几套老把式将无法适应企业发展的新要求,流程优化、流程重组势在必行。    基于案例分析企业目前财务流程的缺陷    ◆ 财务流程中财务部门的定位不准确  由于A企业刚刚完成转制,财务部门的职能还没有完全地转变。
期刊
“一件事情没有做好,85%是体系设计时就出了问题,15%是操作者个人的问题”。    在不止一家企业,都曾听到这样一句话“在我们企业/单位,流程都有,关键就是得不到执行……”  说这话的是谁呢?往往是写制度、管流程、发规范文件的职能部门。  说这话的潜台词是什么?是在说那些不执行流程的人意识有问题、态度有问题,流程之所以不好的责任就在他们。  我理解说这些话的朋友在开展工作时的难度和苦处,但我不认
期刊
品牌不仅仅是产品质量和广告,卓越的供应链运作对赢得客户忠诚至关重要。    品牌中包含什么?其中一些非常明显的因素有:产品质量、可靠性和客户的认知度。但是当提到成功的品牌时,第一个真正的考验是在购买这一环节上,而这正是供应链的功能。  对完美供应的寻求,使其精确、及时是保护品牌的核心方法,在很多情况下,这是避免大众化的秘密。随着零售商自有品牌的增加,这些努力变得越来越重要。在过去两年里,零售商自有
期刊
孔祥云 先生,于西安交通大学的计算机软件和管理科学与工程专业获得学士学位,于上海财经大学获经济信息管理硕士学位,后师从国内管理学与经济学交叉研究领域权威专家陈金贤博导攻读博士学位。曾领导和参与多家涉外企业集团的管理信息化整体规划。1998年,创建并运作AMT-企业资源管理研究中心,99年创办上海汉普管理咨询有限公司,担任总经理职务,后任汉普中国高级副总裁。2002年,创办上海企源科技有限公司,担任
期刊
栏目导语: 不同部门、不同岗位之间的扯皮推委、兜圈子效率低下,在一些企事业单位很常见。能不能让跨部门跨岗位的人协同起来“做正确的事”,这是流程管理擅长的问题。能不能跨部门跨岗位的人都象最有经验的人那样“正确地做事”,这是知识管理擅长的事情。流程管理、知识管理,流程管道和知识活水,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AMT致力于成为帮助企业“流程和知识结合出实效的NO.1专家机构”。本专栏由AMT合伙人王玉荣女
期刊
在目前中国市场环境下,无论是国有企业还是民营企业,在企业的发展上还存在很多障碍,一路走得磕磕绊绊。实际上这与职业化经理人的严重缺乏有关。目前,中国职业经理人市场还不健全。经理人以“理论派”居多,缺乏市场实际执行力和行动力,更缺乏“职业精神”。真正的职业经理人如凤毛麟角!中国企业急需“职业化职业经理人”来规划管理运作,使得企业最终能够借力腾飞。  经历过改革大潮的沉淀,随着企业进一步的成长,中国很多
期刊
好像从“信息管理”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想当然的把它当作“管理信息”的技术而不是“信息管理”的科学。    信息管理是一门管理学科,不过好像从这个名词诞生之日起,我们就想当然的把它当作“管理信息”的技术而不是“信息管理”的科学。如果谈“管理信息”就一定要讲究方法了,于是,我们身边的一些研究机构、教育组织一开始便教育和引导世事懵懂的学生们学习JAVA、C++、数据结构、数据库等计算机技术知识,以
期刊
A企业刚刚经过改制,又将面临业务流程的变革,他们该如何应对这双重变革呢?    “林副总,财务部刚刚来了电话,好像很紧急,让您赶紧回个电话过去!”林羽山刚从合作方S集团回来,正为合同谈不拢的事情犯愁呢,他的秘书Linda就风风火火地告诉他这件事情。“行了,知道了!肯定又是资金短缺的问题,他怎么自己不去找银行谈,每次都叫我想办法。”  林羽山有些恼火,不过他心里也清楚,自从公司改制以后,上级公司指定
期刊
从跨国企业到民营企业,从技术人员到管理者,这之间的“鸿沟”如何跨越?    文永生,曾服务于IBM、联想、TCL等多家著名企业,目前效力于中国工业设计的领导企业--嘉兰图设计有限公司,负责公司企业规划、IT、人力资源、行政等事务,同时作为校外专家为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工程硕士长期提供管理类课程的授课服务。  从IBM到民营企业,从企业的管理者到学校的老师,文永生的职场经历都是围绕“学习、实践、传播管
期刊
SaaS这个舶来品趁着软件厂商的“集体困顿”渐入眼帘,是否有志于信息化服务的用户都可以投入到它的怀抱之中?    随着国内传统软件厂商面临的规模无法持续扩大,发展面临进一步的瓶颈之时,SaaS这个外来的舶来品随着这股软件厂商的“集体困顿”而慢慢映入了人们的眼帘。初期投入成本低,后续维护服务有专有的运营商负责管理,看似企业信息化的所有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了。但所有有志于信息化服务的用户是否都可以投入到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