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合理用药措施

来源 :药物与人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xdzxc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目的: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合理用药措施。方法:对多方资料进行查阅,分析和总结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及其主要的合理用药方法。结果: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常见不良反应主要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反应以及神经肌肉阻滞几种,合理用药方式为注意药物之间的影响、注意给药方式以及注意给药剂量等方面。结论:氨基糖苷类抗菌药物凭借其具有的疗效好价格低的优势在当今临床上得以较大范围应用,但是若没有合理按照用药规范进行用药,那么将有可能造成不良反应出现。所以,为了防止不良反应出现,临床用药必须要坚持而合理用药原则。
  关键词:氨基糖苷类药物; 不良反应; 合理用药
  【中图分类号】
  R91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2-3763(2014)07-0073-01
  所谓药物不良反应指的是有效期限内的合格药品按正常的用法用量使用后出现一些与用药目的无关或有害的反应。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抗菌类药物,主要作用是杀死细菌,但是由于该药物在应用过程中比较容易出现不良反应,所以尽管一直在临床上使用,但是难以进行大面积推广。本研究就氨基糖苷类药物的不良反应及其合理用药措施两方面探讨氨基糖苷类药物,旨在详细了解该药物的具体使用概况,并以此作为临床研究有效的参考依据。具体内容如下分析:
  1 氨基糖苷类药物临床最为常见的不良反应
  1.1 耳毒性:
  所谓耳毒性指的是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使用后会造成患者内耳结构发生损伤,导致其听力功能受到影响的一种常见不良反应。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引发耳毒性,且耳毒性严重程度与氨基糖苷类药物的浓度呈正相关。该药物在作用于人体后会对人体的内耳外毛细胞、内耳柯蒂器内产生影响,导致内耳细胞膜上的K+-ATP酶以及Na的代谢功能受到影响甚至是阻碍,最后导致毛细胞受到损伤,造成听力受损。另外,若在肾功能严重减退的情况下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那么发生耳毒性的几率将升高很多倍。孕妇使用该药物后药物能够透过胎盘屏障作用于胎儿,造成新出生婴儿出现先天性耳聋。
  1.2 肾毒性:
  肾毒性指的是药物作用于肾脏,造成肾脏近端肾曲管损伤,使其功能减退的反应。这种不良反应既可以是一次性损伤,在后期治疗后就全部恢复,但也可能是永久性损伤,严重影响患者的身体健康。氨基糖苷类药物会引发肾毒性的原因是这种药物是直接按照原形排泄方式,这种原形形式非常容易因为细胞膜吞饮作用造成其无法全部排泄干净,最后在肾皮质内蓄积,造成肾毒性。肾毒性的临床表现以血尿和蛋白尿为主,且若症状非常严重时会直接造成肾功能急剧衰退,而一旦肾功能开始出现衰退现象,那么氨基糖苷类药物的影响作用会更加明显。一般情况下,氨基糖苷类药物引发肾毒性强弱与其蓄积在肾皮质的药量呈正相关。
  1.3 过敏:
  氨基糖苷类药物造成的过敏反应主要有药疹、皮疹、休克以及血管神经性水肿等几种类型,这几种类型中除了过敏性休克比较少见之外,其他其中反应均较为常见。但是,尽管过敏性休克非常少,但是若患者一旦出现这种过敏现象,那么将非常难以治愈,死亡率非常高[1]。所以,在使用氨基糖苷类药物时必需要首先详细询问患者的药物过敏病史后才能够给药。
  1.4 神经肌肉阻滞:
  神经肌肉阻滞主要是指氨基糖苷类药物能够影响神经肌肉传导,造成机体其他功能受限,无法完成正常的代谢和活动。这种不良反应的最主要表现为血压下降和骨骼肌肉松弛。有些症状非常严重的患者甚至出现呼吸骤停或者死亡现象。所以,对于一些肌无力症状的患者或者肾功能比较差的患者必须要非常谨慎用药。
  2 针对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良反应采取的合理用药措施
  2.1 注意药物之间的作用,学会合理用药:
  联合用药是临床常用给药方式,科学合理进行联合用药能够取得意想不到的良好效果,在治愈疾病方面效果显著。氨基糖苷类药物在使用过程中也经常联合其他药物使用,但是若没有注意药物之间的作用将有可能造成药物间的相互拮抗或毒性加强,影响药效发挥和损害患者身体健康。比如抗胆碱脂酶药在与氨基糖苷类药物一同使用时就会非常出现拮抗反应,与强利尿剂(呋塞米等)红霉素等合用可加强耳毒性,与头孢菌素等合用可致肾毒性加强。所以为了避免不良反应出现,在联合用药时需要注意药物之间的作用,尽可能做到在保证药效的同时预防药物拮抗作用或毒性加强的情况出现。
  2.2 掌握不同药物药效发挥规律,使用正确的给药方法:
  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氨基糖苷类药物引发的不良反应程度与其药物浓度有直接关系,若每天只给一次药物,那么蓄积在肾皮质内的药量则更少。若每天给多次药物或者一段时间内进行持续的静脉用药,那么蓄积在肾皮质内的药量则较多,引发的不良反应的机率相应增加程度也加重。所以,在给药时必须按药物的药动学特点制订具体给药时间和方案,确保药物发挥最大功效的同时避免不良反应的发生。但是需要注意的是,对于一些特殊患者(同时患有其他严重疾病患者或者老年人患者)而言,多次给药效果更好[2]
  2.3 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选择给药剂量:
  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不良反应程度与药物浓度呈正相关,所以在给药时必须要严格按照规定要求选择给药剂量,且该药物不宜作为主要的抗感染药物,使用周期也不宜过长,必须要控制在一个合理的剂量内。在使用过程中为了预防不良反应出现,还应该做好早期观察,一旦有不良反应迹象,那么则要立即停药。
  2.4 控制不同类型病人的用药:
  由于氨基糖苷类药物在肾脏功能不全患者、妊娠期患者等比较特殊的患者身上使用会产生较为严重的不良反应,有可能加重患者肾功能减退程度和导致胎儿出现先天性耳聋。所以,为了避免这些不良反应的发生,碰见这些类型患者时应该慎用或者不用。
  3 讨论
  氨基糖苷类药物是一种较为常见的抗菌类药物,在治疗细菌感染性疾病时效果较为显著,但是近年来该药物由于其具有的容易引发不良反应的缺陷开始在临床上被限制大范围使用。但是尽管如此,由于该药物同时具有疗效确切和价格低廉的特点仍然在临床上得以使用。临床调查结果显示,氨基糖苷类药物主要具有耳毒性、肾毒性、过敏性以及神经系统阻滞性几种常见的不良反应[3],造成这些不良反应出现的原因可能与联合用药出现配伍禁忌或者给药剂量过大等有关。所以,为了减少不良反应现象,在给药过程中必须要坚持合理用药和原则,真正保证所有患者的用药安全。
  参考文献
  [1] 巫海英.抗菌药物不良反应分析及合理应用的对策[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09,10(19):141-43.
  [2] 曾忠荣.氨基糖苷类抗生素临床应用调查分析[J].中国实用医药,2009,32(16):965-967.
  [3] 范瑞娟,张建军,成马瑞.135例氨基糖苷类抗菌药不良反应分析[J].航空航天医学杂志,2011,20(08):251-253.
其他文献
目的:观察改良斜扳法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临床疗效,探索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优化手法方案,以期进一步提高推拿治疗急性腰扭伤的有效性。方法:随机对该病门诊及住院确诊患者采用
查看药品的包装盒或说明书,都有“贮藏”一项,其下对温度的要求一般分如下几种:常温(指最高不超过30℃)、阴凉处(指20℃以下)和冷藏(指2~8℃)。根据这一要求,夏天可为不同的药物选择不的贮藏措施。    应放进冰箱冷藏的药品    生物制剂:主要是白蛋白、丙种球蛋白、干扰素、疫苗、微生态制剂(如丽珠肠乐、培菲康等)等生物制品。需要强调的是必须放在冷藏室,严禁放放冷冻室,一旦让药品结冰则严重影响药
在汽车市场竞争日趋激烈的形势下,商家们又为自己的产品开辟了新的广告途径--明星代言。代言人确实能对汽车销量起到巨大的作用。具体的,这种方法是否有转败为胜或长盛不衰的
前几天收到一俱乐部车友的来信,他对于我们改版后的评价是"二楼当然比一楼看得远,等三楼的收视率与清新度会更佳。"小鹿在这里谢谢你的赞扬,并一定会朝着"三楼"努力的。在这
据英国《观察家报》报道,英国贝尔法斯特女王大学妇科顾问戴维·格伦博士领导的研究队伍通过两组实验得出:服用用于治疗男性性功能障碍的药品“万艾可”(俗称“伟哥”)可能损
房颤导致的脑卒中越来越多  房颤是最常见的持续性心律失常,55岁以上年龄每增加10岁,房颤的发生率就会加倍,65岁以上老年人发生率达到5%,80岁患病率大约10%。房颤病人的平均年龄为75岁,Framingham心脏研究显示,50~59岁组房颤病人发生脑卒中的危险为1.5%,而80~89岁组达到了23.5%。随着人口老龄化和心脏疾病存活率的改善,房颤的患病率增加,因为房颤导致脑卒中越来越多。  由
据日本《每日新闻》报道,日本东北大学的研究人员对国内约3万名40-64岁的居民进行了调查,收集了包括身高,体重,生活习惯以及性格等在内的数据。结果赤示,和性格内向者相比,性格外向
婚后,由于我和爱人的工作单位离家较远,于是买车的想法提上了议程。这期间,我逛遍了大大小小的车市,不止一次的试乘试驾,最后弄得各个车市的售车小姐基本上都认识我了,连连问
【正】远程归来的汽车和人一样,需要好好休息调整一番,在适当的护理后才能更好地工作。护理要从内部做起,通常车辆在长途跋涉后都受到严重污染,回来后,最好能清洗进气道,喷油
降压药物搭配合用技巧多多    杨女士是一位高血压患者,近来她发现自己长期服用的单一抗高血压药物卡托普利已不能很好地控制血压。最近她在一本医药科普杂志上也发现,专家提倡高血压患者在服用一种药物不能理想降压时要联合应用降压药物。她来药店想再选用一种降压药物与卡托普利一起联用。来到药店她才发现,原来降压药包括AcEI(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RB(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CCB(钙拮抗剂)、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