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激励机制是提高管理效能的一种有效手段,能在很大程度上调动教师的积极性,激发教师工作与学习的行为。而这些行为的发生,离不开动机。大多数心理学家认为动机是人们经常以愿望、兴趣、理想等表现出来的激励人们行动的主观因素。作为农村学校管理者,只有完善激励机制,为教师提供实现自我价值的机会,满足教师的成就感,为教师创新能力提供充分发挥的空间,才能最终实现管理目标。
一、农村教师工作现状
1、教学力不从心。 城乡教育很不均衡,许多在农村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成批转到城区学校就读。与之相反,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涌入农村学校,且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家长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农村学校學生素质存在下降趋势。而实施新课标,新的教材难度加大,教师往往不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加上外地民工子女管理难度较大,教师们常常被教育教学任务压得疲惫不堪,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社会认可度偏低。 农村的家长很多是淳朴的,当把自己的孩子托付于老师的那一刻,从他们眼里流露出的是无比的信任,这也许就是我们农村教师为之努力奋斗的原动力之一。但时过境迁,现在许多家长羡慕城区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且一有经济实力,就想方设法转到城区名校。家长对农村教育越来越不满意,对农村教师也就越来越不信任。
3、自身发展空间狭小。
虽然农村学校生源有变差趋势,但教师还是非常关注学科质量和竞赛成绩。老师们往往把几乎所有的精心倾注在辅导学生身上,加上课务负担重,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开展教科研,这也就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成长。而城区名校生源优秀,家长重视。学生的功课家长自己辅导;在竞赛和艺术教育方面,更是花大本钱去俱乐部训练。城区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竞赛成绩怎么会不出类拔萃?城区教师在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少,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教科研上,教学业务能力提高较快。评比教坛新秀、优质课、学科带头人和先进教师等占有绝对优势,而农村教师在这些评优评先活动中明显处于劣势。
4、物质环境落后。 农村学校硬件落后,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如缺少计算机,无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没有钢琴,甚至录音机、电子琴等器材都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影响着英语、音乐等课程的有效开展;教学仪器缺乏更是普遍现象,至于校舍等投入大一点的设施更是无法想象。至于经费,虽然现在生均公用经费能到位,但校舍维修,操场塑胶化,开支还是比较大。且这些公用经费不能用于教师福利,教师的收入与城区教师差距甚大。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教师自身发展空间狭小,缺少成就感,缺乏工作动机。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教师工作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直接性工作动机添教师工作乐趣。
直接性工作动机是与工作本身工作的对象、过程、成果等)相联系的,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感受,从而满足有关需要的动机。教师从工作中获得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包括理智信念的,如对社会的贡献感、责任感和义务感。 巧妙安排岗位,增加新鲜感。让教师有机会从事不同内容的工作,从而增强对工作的新鲜感。具体的办法是相似工作横向换岗,同类工作纵向换岗。例如,轮流当班主任、辅导员和年段长,轮流在学校中层岗位工作,轮流负责校级领导的分线工作,使其在新鲜感的推动下,努力工作。 照顾兴趣,增添工作魅力。教师的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领导在安排岗位时,应适当考虑其兴趣。例如:喜欢唱歌跳舞的让其任教音乐;喜欢画画的让其任教美术;对电脑感兴趣的,让其任教信息技术等。这样使每一个教师的能力发挥与兴趣爱好统一起来,更有利于教师工作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2、间接性工作动机增教师工作激情。 间接性工作动机不与工作本身联系。而与和工作有关的事物相联系,是人们获得工作之外的附加物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一类是获取工资奖金和表扬需要的动机,男一类是获取工作条件、福利设施和精神氛围需要的动机。 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使农村骨干教师安心工作,不流向城区名校。建立教育经费统筹制度,统一标准发放工资外的奖金、津贴和福利。这样,改变城乡教师“同工不同酬”的局面,从物质上加深农村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制订农村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倾斜政策。目前,农村教师对现行的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条件望洋兴叹,没有指望,没有理想,哪里还有工作动机。因此,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上要适当放宽条件,对他们进行精神鼓励,让他们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优化农村教师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农村学校还存在着一些破旧校舍,教室小、班额大、采光条件差,空气质量低。教师办公室缺少电脑、空调。目前迫切需要网点调整,改造破旧校舍,优化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作为校长,要提倡人本管理,创设和谐校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精神氛围营造得好,无异能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使教师热爱学校、忠于职守。 总之,农村学校的管理要不断激发和培养教师的工作动机,不断激发教师对成功的追求,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条件,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农村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农村教师的价值,发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的今天,学校管理更要最大深度地发挥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
一、农村教师工作现状
1、教学力不从心。 城乡教育很不均衡,许多在农村学校成绩优异的学生,成批转到城区学校就读。与之相反,大量的外来民工子女涌入农村学校,且有逐年增加趋势。由于家长忙于生计,无暇关注孩子的学习,成绩普遍较差。农村学校學生素质存在下降趋势。而实施新课标,新的教材难度加大,教师往往不能成功地完成教学任务。加上外地民工子女管理难度较大,教师们常常被教育教学任务压得疲惫不堪,真是心有余而力不足。
2、社会认可度偏低。 农村的家长很多是淳朴的,当把自己的孩子托付于老师的那一刻,从他们眼里流露出的是无比的信任,这也许就是我们农村教师为之努力奋斗的原动力之一。但时过境迁,现在许多家长羡慕城区名校的优质教学资源,且一有经济实力,就想方设法转到城区名校。家长对农村教育越来越不满意,对农村教师也就越来越不信任。
3、自身发展空间狭小。
虽然农村学校生源有变差趋势,但教师还是非常关注学科质量和竞赛成绩。老师们往往把几乎所有的精心倾注在辅导学生身上,加上课务负担重,教师根本没有精力开展教科研,这也就严重阻碍了教师自身的成长。而城区名校生源优秀,家长重视。学生的功课家长自己辅导;在竞赛和艺术教育方面,更是花大本钱去俱乐部训练。城区学生的学科成绩和竞赛成绩怎么会不出类拔萃?城区教师在学生身上花的时间少,他们把更多的时间精力倾注在教科研上,教学业务能力提高较快。评比教坛新秀、优质课、学科带头人和先进教师等占有绝对优势,而农村教师在这些评优评先活动中明显处于劣势。
4、物质环境落后。 农村学校硬件落后,教育教学设施不完善。如缺少计算机,无法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没有钢琴,甚至录音机、电子琴等器材都不一定能得到保证,影响着英语、音乐等课程的有效开展;教学仪器缺乏更是普遍现象,至于校舍等投入大一点的设施更是无法想象。至于经费,虽然现在生均公用经费能到位,但校舍维修,操场塑胶化,开支还是比较大。且这些公用经费不能用于教师福利,教师的收入与城区教师差距甚大。 综上所述,目前农村教师自身发展空间狭小,缺少成就感,缺乏工作动机。因此,作为学校管理者,激发教师的工作热情就显得尤为重要。
二、农村教师工作动机的培养与激发
1、直接性工作动机添教师工作乐趣。
直接性工作动机是与工作本身工作的对象、过程、成果等)相联系的,是人们从工作中获得感受,从而满足有关需要的动机。教师从工作中获得的感受是多方面的,包括理智信念的,如对社会的贡献感、责任感和义务感。 巧妙安排岗位,增加新鲜感。让教师有机会从事不同内容的工作,从而增强对工作的新鲜感。具体的办法是相似工作横向换岗,同类工作纵向换岗。例如,轮流当班主任、辅导员和年段长,轮流在学校中层岗位工作,轮流负责校级领导的分线工作,使其在新鲜感的推动下,努力工作。 照顾兴趣,增添工作魅力。教师的兴趣爱好不一,学校领导在安排岗位时,应适当考虑其兴趣。例如:喜欢唱歌跳舞的让其任教音乐;喜欢画画的让其任教美术;对电脑感兴趣的,让其任教信息技术等。这样使每一个教师的能力发挥与兴趣爱好统一起来,更有利于教师工作动机的形成和发展。
2、间接性工作动机增教师工作激情。 间接性工作动机不与工作本身联系。而与和工作有关的事物相联系,是人们获得工作之外的附加物以满足某种需要的动机。一类是获取工资奖金和表扬需要的动机,男一类是获取工作条件、福利设施和精神氛围需要的动机。 建立农村教师特殊津贴制度,稳定农村教师队伍,使农村骨干教师安心工作,不流向城区名校。建立教育经费统筹制度,统一标准发放工资外的奖金、津贴和福利。这样,改变城乡教师“同工不同酬”的局面,从物质上加深农村教师对教育工作的社会价值的认识。 制订农村教师评先评优、职称评聘倾斜政策。目前,农村教师对现行的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条件望洋兴叹,没有指望,没有理想,哪里还有工作动机。因此,对长期在农村工作的教师在评先评优和职称评聘上要适当放宽条件,对他们进行精神鼓励,让他们充分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优化农村教师的物质和精神环境。农村学校还存在着一些破旧校舍,教室小、班额大、采光条件差,空气质量低。教师办公室缺少电脑、空调。目前迫切需要网点调整,改造破旧校舍,优化硬件设施,创造良好的精神氛围。作为校长,要提倡人本管理,创设和谐校园,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精神氛围营造得好,无异能增强学校的吸引力,使教师热爱学校、忠于职守。 总之,农村学校的管理要不断激发和培养教师的工作动机,不断激发教师对成功的追求,为教师的成功创造条件,让教师享受成功的喜悦。农村学校管理的真谛在于发挥农村教师的价值,发掘他们的潜能,发展他们的个性,尤其是在知识经济呼唤创新教育的今天,学校管理更要最大深度地发挥农村教师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