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什么是丝绸?

来源 :国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mscsp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中国文明和西亚、欧洲、非洲的交流很早以前就开始了,世界上最早的车子出现在大约公元前3000年的西亚和欧洲,经历漫长的发展和传播,至迟在公元前13世纪出现在商朝,不过传入的通路应该是草原。中原和西域之间建立的联系也不迟于此时,商王武丁的嫔妃妇好的墓中就出土了产自和田的籽玉。但这条古老的通路一直缺乏一个统一、概括的名称,直到1877年,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芬在他的名著《中国》之中首次提出了“丝绸之路”这一名词。
  概念的提出
  1868年至1872年间,李希霍芬在中国进行了七次地质学调查,采集了大量的地质学标本。回国之后,李希霍芬在大学任教,并整理中国的考察资料。自1877年始,他撰写出版了论著《中国:我的旅行的成果和以之为根据的研究》(5卷论著,2卷地图)。李希霍芬在《中国》一书中论述了中国与中亚、印度等国家、地区的古代交通贸易路线。同时,他还注意到丝绸在古代中国与西方世界交往过程中的重要价值,在历史上,希腊、罗马有关中国的词汇Seres、Serica等,都来源于丝绸一词。因此他创造了“丝绸之路”一词。他将“丝绸之路”定义为“从公元前114年到公元127年,连接中国与河中(阿姆河和锡尔河之间)、中国和印度之间丝绸贸易的通道”。他根据《史记》的记载,把这一道路开通的时间定为张骞通西域之后——公元前114年正是张骞第二次出使归来的年份。
  在李希霍芬之后,德国地理学家、汉学家赫尔曼根据史籍记载的丝绸在罗马帝国的情况,对“丝绸之路”的概念进行扩充,认为这一道路应该向西一直延伸到罗马帝国的边境地区叙利亚。他们二人的观点构成了丝绸之路的基本定义:以丝绸贸易为媒介的古代中国与印度、中国与罗马之间的交通道路。随着中亚和中国西北的考古学发现,学者们又对这一概念进行了扩展和延伸,出现了“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香料之路、瓷器之路)、玉石之路等等提法。
  但是,用丝绸作为这一通路的标志还是再经典不过,在古典时代,中国对旧大陆文明的影响最大的东西莫过于丝绸。
  丝路的贯通
  中国毫无疑问是丝绸唯一的原创国,对人类文明的这一贡献为世界所公认。按照古史的说法,丝绸是黄帝的正妃嫘祖发明的。从考古资料上来看,1926年,山西夏县西阴村发现过一个“半割”的蚕茧,属于仰韶文化遗存。蚕丝不易保存,所以目前最早的实物标本是1959年出土于浙江吴兴钱山漾的丝带、丝线和一块丝质的绢片,距今大约4700年左右。商代青铜礼器下葬时经常包裹着丝绸,出土时带有丝绸痕迹,周原西周古墓发现过工艺精美的玉蚕。甲骨文中已有桑、蚕、丝、帛等字,与丝有关的字超过100个,《说文解字》收录丝旁字达267个,这些字多跟工艺和产品相关,说明当时中国的丝织产业工艺复杂、产品线丰富,仅绢就有纨、缟、绡、纺、纱、缣等种类。
  中国丝绸西传的时间,至今未有定论。
  有学者说公元前5世纪希腊帕特农神庙的命运女神等雕像身上穿着透明的丝质长袍,不过没有什么坚实的证据。从新疆、南西伯利亚、克里米亚半岛考古发现来看,丝绸大概是在战国中期开始冲出国门、走向世界的,走的还是欧亚之间的草原之路,游牧于黑海、里海、咸海一带的斯基泰人和其他游牧民族无疑是欧亚草原之路的开拓者。此时,货真价实的“丝绸之路”已经存在,只不过处在自发的、民间的、无组织的状态,一直没有繁荣和畅通,常常因为一些民族和国家的战争和纠纷而时断时续、飘忽不定,也缺乏食宿与安全保障。当欧亚大陆上出现幅员辽阔的统一帝国,丝绸之路才有可能向正规化、常态化发展。
  第一个为丝绸之路开通做出贡献的大帝国是阿契美尼德王朝时期(前550~前330)的波斯,它是第一个横跨欧亚非三洲的大帝国。在大流士一世的时代(前522~前486),帝国领土东至印度河,北到中亚,西到爱琴海还有埃及。帝国修筑了四通八达的商道,还建立了一套完备的驿站制度。御道从爱琴海东岸的以弗所直通国都苏撒,每隔25千米设置驿站,全长2000多千米,可以让波斯帝王吃到从爱琴海捕捞的鲜鱼。帝国东部的一条主要交通干线是沿着古老的美索不达米亚——米底之路,进而经巴克特里亚抵达印度。所以说从东地中海到兴都库什山此时已经贯通,丝绸之路西段初具雏形。
  公元前336年,亚历山大即位为马其顿国王。两年后亚历山大的军队开始向东开进,侵入小亚细亚、叙利亚,南下埃及,再向东进入两河流域,灭亡了波斯阿契美尼德王朝,直抵锡尔河和阿姆河下游,最终达到印度河以西。亚历山大的帝国比波斯帝国还要大上一圈,从地中海到印度河,从黑海、里海、咸海到阿拉伯海、波斯湾、红海,几乎全臣服于马其顿铁蹄之下。虽然由于亚历山大的突然去世,帝国昙花一现,迅速被几个部将所瓜分,但希腊文化还是影响或主宰了整个东地中海和西亚、中亚的文明世界,这些地方有的从游牧民族迅速城市化,有的模仿希腊钱币、雕塑希腊神像、上演希腊戏剧,处处追求“希腊范儿”,这股“全球化”进程,让丝绸之路西部完全连成一片。
  在亚历山大死后一百多年,丝绸之路的东端,秦统一中国,不久汉帝国建立,对周边的辐射能力逐渐加强。此时,可以说丝绸之路的完全贯通,就差帕米尔高原到河西走廊这一段了。最终,张骞成为了那个说起“丝绸之路”时第一个被提到的人。
  帝国政治之晴雨表
  在张骞之前,希腊人是有可能通过游牧民族获得丝绸的,只不过数量极少,“赛里斯”就是当时的希腊人对东方一个可与北印度相提并论的国家的称谓。从对它的描述来看,“赛里斯”绝不会是当时的中国,只是一个笼统、模糊的对产丝国的称谓。罗马人第一次见到丝绸据传是在公元前53年,这是在张骞通西域,丝绸得以大量进入中亚之后。当时罗马执政官、叙利亚总督克拉苏和安息人在卡莱遭遇,战役中安息人亮出了一种镶着金边、色彩斑斓的军旗,在阳光下让罗马人心旌摇曳。罗马人最终惨败,克拉苏也被安息人砍掉了脑袋。许多学者认为这种军旗就是丝绸制造的。
  卡莱战役后不久,恺撒穿着丝绸衣物出现在公众场合,立即从独裁者变身时尚达人。从此,丝绸成为罗马上流社会最重要的潮流元素,考虑到希腊罗马文化对人体美的热衷,再没有什么比丝绸更能彰显这种审美情趣的了。以至于元老院认为丝绸损害了他们的名誉,公元前14年,元老院禁止男性臣民穿着丝绸,对女性使用丝绸也进行了一些限制。而禁令似乎也没起什么作用,公元1世纪,尼禄皇帝的导师、哲学家鲁齐乌斯·安奈乌斯·塞内加便在《论善行》中说:“我曾见过一些丝绸制成的衣服,它们既不蔽体,也不遮羞。女人穿上它实在不能说自己不是裸着身子。这种衣服是通过正常的贸易渠道花巨资从不知名的国度进口来的,这是为什么?为的只是让我们的妇女们在公共场所也能像在她们的私房里一样,裸体接待情人。”
  罗马还是不可逆转地成为最大的丝绸消费国。丝绸轻便、不易腐烂,这让它易于长途贩运,而光洁、柔软、易于染色等特性又让它有成为奢饰品的潜质。与恺撒同时的维吉尔认为丝是从树上梳下的精细羊毛,此后大约六百年间,罗马人一直没搞清楚丝绸到底从何而来,有人推测这是因为中国人对技术进行了保密,让工艺的传播进行得十分缓慢,丝绸在罗马人心目中总有一种神秘感。再加上做丝绸中转贸易的安息帝国和萨珊波斯又喜欢高价垄断,为此经常和罗马以及后来的拜占庭帝国发生战争。需求量大、价格高、完全依赖进口,丝绸成为罗马帝国最为至关重要的商品。罗马帝国的海关条例、和平条约、商行章程大都和丝绸有关,政府为了增加收入,专门有丝绸税。丝绸有时还充当了货币的职能,政府囤积丝绸保值增值,有“丝本位”一说。丝绸价格甚至成为了帝国政局的晴雨表。
  在中国,虽然政府禁止老百姓穿丝绸,但丝绸的生产毕竟有赖于民间,所以古代中国人恐怕难以想象,丝绸在西方的重要性能上升到国家经济安全的高度。
其他文献
预算是重要的内部定量管理会计信息,分析师是外部资本市场中重要的信息使用者,本文以此为切入点研究内部管理会计信息对于外部资本市场使用者的影响.利用中国上市公司披露的
提升IPO企业质量是发展资本市场、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的重要保障.本文基于社会资本理论,分析认为保荐代表人在IPO企业所在地的关系网络可以发挥违规治理作用.以2004-2016年间
生命诚可贵,但“看病难”“看病贵”问题却成了人们就医的掣肘.本文在了解德国和日本针对药价管理及调整的经验后,从药品价格的定价机制、药品流通及交易环节和“以药养医”
企业“杠杆率”一直是学者研究和政府宏观政策调控重点关注的问题.本文结合了经济周期和同群效应两种视角来研究企业资本结构决策的影响因素,并以2000-2018年中国A股上市公司
学生的成长和发展具有较大的差异性,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充分认识和适应这个差异性。学生进入九年级后只有实行分层教学,才能使教学更加符合不同学生的实际,适应学生需要,利
为公司创造价值是企业履行社会责任最根本的动力机制.本文理论分析了社会责任对公司价值创造的影响和内部控制在其中的调节作用,运用2009-2016年沪深上市公司的数据,基于内部
目的:检测胃癌中NR4A2(又称Nurr1)基因的表达,从NR4A2调控机制出发寻找相关选择性剪接异构体,探讨其与胃癌发生和转移的关系。方法:通过选择性剪接数据库(ASD)预测NR4A2基因
本文基于2003-2018年A股上市公司数据检验控股股东股权质押与上市公司并购行为之间的关系.结果发现,相对于控股股东未质押股权的公司,存在控股股东股权质押的公司在控股股东
利用会计师事务所向监管部门报备的年报审计调整数据,发现治理层利用审计信息动态优化薪酬契约,抑制管理道德风险行为.基于上市公司货币性薪酬结构多为“固定薪酬+基于业绩的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使学生了解我国的民族构成、民族的地域分布特点,理解我国的民族政策。(2)了解一些少数民族的风土人情和文化特点。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阅读民
期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