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石,总在经过精细的加工雕琢后,更具欣赏价值。古典诗词也一样,它所蕴含的意韵情趣往往经过解读这一环节来实现其价值,实现对学生的熏陶教育作用。而教师的文本教学解读,则是实现语文熏陶教育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文本教学解读能力高低关系着古典诗词教学的成败。
应永恒老师在《扬州慢》的教学解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以其深度广度及依文本和学情进行解读的特点,向学生展现了诗词的无限魅力。
一、挖掘内涵,向文本深度进军
1.多层解读——读出深意
解读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尽春风十里
对于《扬州慢》的起始句,应老师先从语言层次入手,解说每个词的含义,点明倒装的句式特点。然后从修辞层面入手,提出问题“淮左名都出现了,为什么还要竹西佳处7,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反复手法,历史重复,但词语不重复,一开篇就给人一种纵深感。接着应老师从意境情感层面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句诗歌,你感觉在写什么,至少想三个角度?这一问,扬州的繁华美丽、历史渊远、人文自然景观兼备三个特点便突显出来,而这一切的美丽繁华只是为了突出下一句的悲伤:尽荠麦青青。分析至此,学生定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读来平淡如是的句子中还蕴含着这般深意。
2.换词解读——品出奥妙
解读二:“胡马窥江”与“扬州被屠”
在对“胡马窥江”的解读中,应老师巧用了换词法来引导学生思考胡马窥江,写扬州被屠,不是很好吗?学生明确“窥”字更妙时,便问:窥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窥?三个问题,第一个找出妙处,第二个解说本义,第三个挖掘深意。让学生从窥字的本义中,窥字的对象“胡马”中去悟得“窥”字的精妙,一个窥字,更多地是突出金人的不正当手段,金人的入侵行为。“窥”字的妙处是在与“被屠”的比较中自然生成的,再在提问中完成了从语言层面到思想层面的解读。
3.还原解读——解出情味
解读三:斩黄昏,清角吹寒
对于这一句的“寒”字,应老师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先用一句话:“想想看,那个场景,让人讲不下去”把学生思维还原到当时的情景中,再分析:诗人本来想少驻初程,他看到这些,脚走不动了,于是在这个地方呆了很久,一直到黄昏时间。这个“渐”,实际上是在折磨这个诗人,一直在折磨他,慢慢地折磨。通过情景还原,应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时间漫长,更是那种痛苦感觉在不断地折磨的过程。而对“清角吹寒”的解读,仍然从事实角度还原,通过一句“寒是清角吹出来的吗?让学生感悟到“寒”不是清角吹出来的,而是他心里的寒意。由吹寒到心寒,词意在步步转深,而寒意也在层层递进。
二、丰富内涵,向文本广度拓展
《扬州慢》这首词,作者以背景知识作基础,汲取了《黍离》爱国怀故的神髓作为情感内核,又把杜牧的诗词改造化用,与词人自身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精当地表现了姜词善于言情的艺术形式。
应老师在解读中,有诗词引入,也有背景联系,更有相关的诗词引导解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引入《扬州慢》,“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介绍更让学生初步感受扬州之美;沉痛的背景介绍(被金人屠杀的惨烈事实),让学于对比中进入到小序的学习;体现黍离之悲的《诗经·王风·黍离》诗歌的引入,更是把学生带入到国家沦亡的哀痛之中。
而杜牧的《扬州禅智寺》《赠别》《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四首诗的引入,十分必要,为学生解读本诗作了最好的注解,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本词的内涵。
学生只有懂得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繁华景象,才能明白作者反复渲染扬州之美的良苦用心;只有理解了“豆蔻梢头”“春风十里”“扬州青楼梦”,才能领悟料想杜牧“难赋深情”的悲凉之意只有了解“二十四桥”的风流佳话方能深悟“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凉与哀伤。
应老师把杜诗引入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对词的历史纵深感的领悟,更让学生体现到作者在这里借杜牧其实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惊叹之情,词中作者、杜牧两个人物,一实一虚,将历史上扬州的繁华与现实中扬州的残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遵循体式,向文本的特性探究
意象性是诗词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最独特的特征。把握意象,是诗词解读的必经之路。应老师在解读中,着眼于意象,由意象的表层特征入手,扣住关键词,引学生領会意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并品出词这一独特的美学韵味。
而这节课的最高妙之处,在于应老师善于聚焦于关键处,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去思考,将整首词的分析凝缩为两个意象“空城”与“红药”。一座“空城”,扬州城曾经的繁华美丽,如今的空阔寥落,那凄凉悲哀之意皆蕴含之中。而“红药”的概括,更是鉴赏之精华。与“空城”相对应,如此廖落之“空城”却长满了艳丽之“红药”,以乐景衬哀情,一空一红,对比强烈,黍离之悲也尽在其中。这两个意象,具有物是人非、超越时空的凄美感。两个意象概括体现了应老师对教材高度的提炼能力。
姜夔填词的另一特点是常于主词前配以精致小序,让两者相互映衬。《扬州慢》中的小序寥寥数言,骈散结合,叙议相间,不仅提示了《扬州慢》的创作缘由,还借千岩老人之口点明了词的主旨。
对于这一特点,应老师用两个问题解决:
1.既然“序”内容完整,为何还要填词?奥秘何在?
2.既然“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
两个问题,依体式而问,也是依学情而问,这可以说是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而这往往也是课文中要紧之处,即美词的特质所在。
词教学到尾声,应老师再次提问:扬州慢的“慢”是什么意思?并提醒学生,慢词应该慢读的,调子还要低沉一点。最后再以名人对姜夔的风格评价作结,课文分析之百流汇于一川,一节课在慢调的朗读中自然结束,让人意犹未尽。
应老师这节课,通过挖掘文本意象之内涵,来帮助学生增强对词的理解感受,向文本的阅读深度进军。通过提供背景联系,相关诗词引入,来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文本的所需知识,以唤起补充学生的阅读经验,让课堂向文本的广度拓展。并遵循体式,提炼意象,分析体式之特点,作者之风格,指导学生形成自己所需要的读词之能力,在教学解读上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
应永恒老师在《扬州慢》的教学解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以其深度广度及依文本和学情进行解读的特点,向学生展现了诗词的无限魅力。
一、挖掘内涵,向文本深度进军
1.多层解读——读出深意
解读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尽春风十里
对于《扬州慢》的起始句,应老师先从语言层次入手,解说每个词的含义,点明倒装的句式特点。然后从修辞层面入手,提出问题“淮左名都出现了,为什么还要竹西佳处7,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反复手法,历史重复,但词语不重复,一开篇就给人一种纵深感。接着应老师从意境情感层面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句诗歌,你感觉在写什么,至少想三个角度?这一问,扬州的繁华美丽、历史渊远、人文自然景观兼备三个特点便突显出来,而这一切的美丽繁华只是为了突出下一句的悲伤:尽荠麦青青。分析至此,学生定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读来平淡如是的句子中还蕴含着这般深意。
2.换词解读——品出奥妙
解读二:“胡马窥江”与“扬州被屠”
在对“胡马窥江”的解读中,应老师巧用了换词法来引导学生思考胡马窥江,写扬州被屠,不是很好吗?学生明确“窥”字更妙时,便问:窥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窥?三个问题,第一个找出妙处,第二个解说本义,第三个挖掘深意。让学生从窥字的本义中,窥字的对象“胡马”中去悟得“窥”字的精妙,一个窥字,更多地是突出金人的不正当手段,金人的入侵行为。“窥”字的妙处是在与“被屠”的比较中自然生成的,再在提问中完成了从语言层面到思想层面的解读。
3.还原解读——解出情味
解读三:斩黄昏,清角吹寒
对于这一句的“寒”字,应老师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先用一句话:“想想看,那个场景,让人讲不下去”把学生思维还原到当时的情景中,再分析:诗人本来想少驻初程,他看到这些,脚走不动了,于是在这个地方呆了很久,一直到黄昏时间。这个“渐”,实际上是在折磨这个诗人,一直在折磨他,慢慢地折磨。通过情景还原,应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时间漫长,更是那种痛苦感觉在不断地折磨的过程。而对“清角吹寒”的解读,仍然从事实角度还原,通过一句“寒是清角吹出来的吗?让学生感悟到“寒”不是清角吹出来的,而是他心里的寒意。由吹寒到心寒,词意在步步转深,而寒意也在层层递进。
二、丰富内涵,向文本广度拓展
《扬州慢》这首词,作者以背景知识作基础,汲取了《黍离》爱国怀故的神髓作为情感内核,又把杜牧的诗词改造化用,与词人自身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精当地表现了姜词善于言情的艺术形式。
应老师在解读中,有诗词引入,也有背景联系,更有相关的诗词引导解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引入《扬州慢》,“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介绍更让学生初步感受扬州之美;沉痛的背景介绍(被金人屠杀的惨烈事实),让学于对比中进入到小序的学习;体现黍离之悲的《诗经·王风·黍离》诗歌的引入,更是把学生带入到国家沦亡的哀痛之中。
而杜牧的《扬州禅智寺》《赠别》《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四首诗的引入,十分必要,为学生解读本诗作了最好的注解,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本词的内涵。
学生只有懂得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繁华景象,才能明白作者反复渲染扬州之美的良苦用心;只有理解了“豆蔻梢头”“春风十里”“扬州青楼梦”,才能领悟料想杜牧“难赋深情”的悲凉之意只有了解“二十四桥”的风流佳话方能深悟“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凉与哀伤。
应老师把杜诗引入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对词的历史纵深感的领悟,更让学生体现到作者在这里借杜牧其实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惊叹之情,词中作者、杜牧两个人物,一实一虚,将历史上扬州的繁华与现实中扬州的残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遵循体式,向文本的特性探究
意象性是诗词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最独特的特征。把握意象,是诗词解读的必经之路。应老师在解读中,着眼于意象,由意象的表层特征入手,扣住关键词,引学生領会意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并品出词这一独特的美学韵味。
而这节课的最高妙之处,在于应老师善于聚焦于关键处,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去思考,将整首词的分析凝缩为两个意象“空城”与“红药”。一座“空城”,扬州城曾经的繁华美丽,如今的空阔寥落,那凄凉悲哀之意皆蕴含之中。而“红药”的概括,更是鉴赏之精华。与“空城”相对应,如此廖落之“空城”却长满了艳丽之“红药”,以乐景衬哀情,一空一红,对比强烈,黍离之悲也尽在其中。这两个意象,具有物是人非、超越时空的凄美感。两个意象概括体现了应老师对教材高度的提炼能力。
姜夔填词的另一特点是常于主词前配以精致小序,让两者相互映衬。《扬州慢》中的小序寥寥数言,骈散结合,叙议相间,不仅提示了《扬州慢》的创作缘由,还借千岩老人之口点明了词的主旨。
对于这一特点,应老师用两个问题解决:
1.既然“序”内容完整,为何还要填词?奥秘何在?
2.既然“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
两个问题,依体式而问,也是依学情而问,这可以说是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而这往往也是课文中要紧之处,即美词的特质所在。
词教学到尾声,应老师再次提问:扬州慢的“慢”是什么意思?并提醒学生,慢词应该慢读的,调子还要低沉一点。最后再以名人对姜夔的风格评价作结,课文分析之百流汇于一川,一节课在慢调的朗读中自然结束,让人意犹未尽。
应老师这节课,通过挖掘文本意象之内涵,来帮助学生增强对词的理解感受,向文本的阅读深度进军。通过提供背景联系,相关诗词引入,来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文本的所需知识,以唤起补充学生的阅读经验,让课堂向文本的广度拓展。并遵循体式,提炼意象,分析体式之特点,作者之风格,指导学生形成自己所需要的读词之能力,在教学解读上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