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中有真味 尽在漫溯中

来源 :中学语文·大语文论坛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yuekinger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玉石,总在经过精细的加工雕琢后,更具欣赏价值。古典诗词也一样,它所蕴含的意韵情趣往往经过解读这一环节来实现其价值,实现对学生的熏陶教育作用。而教师的文本教学解读,则是实现语文熏陶教育功能的前提和保障。教师文本教学解读能力高低关系着古典诗词教学的成败。
  应永恒老师在《扬州慢》的教学解读中,为我们提供了一个成功范例,以其深度广度及依文本和学情进行解读的特点,向学生展现了诗词的无限魅力。
  一、挖掘内涵,向文本深度进军
  1.多层解读——读出深意
  解读一:淮左名都,竹西佳处,解鞍少驻初程。尽春风十里
  对于《扬州慢》的起始句,应老师先从语言层次入手,解说每个词的含义,点明倒装的句式特点。然后从修辞层面入手,提出问题“淮左名都出现了,为什么还要竹西佳处7,引导学生明确,这是一种反复手法,历史重复,但词语不重复,一开篇就给人一种纵深感。接着应老师从意境情感层面继续引导学生思考,这四句诗歌,你感觉在写什么,至少想三个角度?这一问,扬州的繁华美丽、历史渊远、人文自然景观兼备三个特点便突显出来,而这一切的美丽繁华只是为了突出下一句的悲伤:尽荠麦青青。分析至此,学生定有恍然大悟之感,原来读来平淡如是的句子中还蕴含着这般深意。
  2.换词解读——品出奥妙
  解读二:“胡马窥江”与“扬州被屠”
  在对“胡马窥江”的解读中,应老师巧用了换词法来引导学生思考胡马窥江,写扬州被屠,不是很好吗?学生明确“窥”字更妙时,便问:窥是什么意思,什么情况下叫窥?三个问题,第一个找出妙处,第二个解说本义,第三个挖掘深意。让学生从窥字的本义中,窥字的对象“胡马”中去悟得“窥”字的精妙,一个窥字,更多地是突出金人的不正当手段,金人的入侵行为。“窥”字的妙处是在与“被屠”的比较中自然生成的,再在提问中完成了从语言层面到思想层面的解读。
  3.还原解读——解出情味
  解读三:斩黄昏,清角吹寒
  对于这一句的“寒”字,应老师的解读让人印象深刻。先用一句话:“想想看,那个场景,让人讲不下去”把学生思维还原到当时的情景中,再分析:诗人本来想少驻初程,他看到这些,脚走不动了,于是在这个地方呆了很久,一直到黄昏时间。这个“渐”,实际上是在折磨这个诗人,一直在折磨他,慢慢地折磨。通过情景还原,应老师让学生感受到的不仅仅是时间漫长,更是那种痛苦感觉在不断地折磨的过程。而对“清角吹寒”的解读,仍然从事实角度还原,通过一句“寒是清角吹出来的吗?让学生感悟到“寒”不是清角吹出来的,而是他心里的寒意。由吹寒到心寒,词意在步步转深,而寒意也在层层递进。
  二、丰富内涵,向文本广度拓展
  《扬州慢》这首词,作者以背景知识作基础,汲取了《黍离》爱国怀故的神髓作为情感内核,又把杜牧的诗词改造化用,与词人自身的审美感受融为一体,精当地表现了姜词善于言情的艺术形式。
  应老师在解读中,有诗词引入,也有背景联系,更有相关的诗词引导解读。
  “烟花三月下扬州”的美景引入《扬州慢》,“腰缠十万贯,骑鹤上扬州”的介绍更让学生初步感受扬州之美;沉痛的背景介绍(被金人屠杀的惨烈事实),让学于对比中进入到小序的学习;体现黍离之悲的《诗经·王风·黍离》诗歌的引入,更是把学生带入到国家沦亡的哀痛之中。
  而杜牧的《扬州禅智寺》《赠别》《遣怀》《寄扬州韩绰判官》四首诗的引入,十分必要,为学生解读本诗作了最好的注解,既拓展了学生的视野,又丰富了本词的内涵。
  学生只有懂得了“谁知竹西路,歌吹是扬州”的繁华景象,才能明白作者反复渲染扬州之美的良苦用心;只有理解了“豆蔻梢头”“春风十里”“扬州青楼梦”,才能领悟料想杜牧“难赋深情”的悲凉之意只有了解“二十四桥”的风流佳话方能深悟“波心荡,冷月无声。”的凄凉与哀伤。
  应老师把杜诗引入教学中,加强了学生对词的历史纵深感的领悟,更让学生体现到作者在这里借杜牧其实是为了抒发自己的惊叹之情,词中作者、杜牧两个人物,一实一虚,将历史上扬州的繁华与现实中扬州的残破展现得淋漓尽致。
  三、遵循体式,向文本的特性探究
  意象性是诗词最鲜明的特征,也是最独特的特征。把握意象,是诗词解读的必经之路。应老师在解读中,着眼于意象,由意象的表层特征入手,扣住关键词,引学生領会意象背后的深层意蕴,并品出词这一独特的美学韵味。
  而这节课的最高妙之处,在于应老师善于聚焦于关键处,紧扣文本,引导学生去思考,将整首词的分析凝缩为两个意象“空城”与“红药”。一座“空城”,扬州城曾经的繁华美丽,如今的空阔寥落,那凄凉悲哀之意皆蕴含之中。而“红药”的概括,更是鉴赏之精华。与“空城”相对应,如此廖落之“空城”却长满了艳丽之“红药”,以乐景衬哀情,一空一红,对比强烈,黍离之悲也尽在其中。这两个意象,具有物是人非、超越时空的凄美感。两个意象概括体现了应老师对教材高度的提炼能力。
  姜夔填词的另一特点是常于主词前配以精致小序,让两者相互映衬。《扬州慢》中的小序寥寥数言,骈散结合,叙议相间,不仅提示了《扬州慢》的创作缘由,还借千岩老人之口点明了词的主旨。
  对于这一特点,应老师用两个问题解决:
  1.既然“序”内容完整,为何还要填词?奥秘何在?
  2.既然“扬州慢”已如此优美,为何还要写“序”?
  两个问题,依体式而问,也是依学情而问,这可以说是学生理解不了、感受不到、欣赏不着的地方,而这往往也是课文中要紧之处,即美词的特质所在。
  词教学到尾声,应老师再次提问:扬州慢的“慢”是什么意思?并提醒学生,慢词应该慢读的,调子还要低沉一点。最后再以名人对姜夔的风格评价作结,课文分析之百流汇于一川,一节课在慢调的朗读中自然结束,让人意犹未尽。
  应老师这节课,通过挖掘文本意象之内涵,来帮助学生增强对词的理解感受,向文本的阅读深度进军。通过提供背景联系,相关诗词引入,来提供学生理解感受文本的所需知识,以唤起补充学生的阅读经验,让课堂向文本的广度拓展。并遵循体式,提炼意象,分析体式之特点,作者之风格,指导学生形成自己所需要的读词之能力,在教学解读上为我们开启了一扇窗。
其他文献
韩愈是写赠序之高手,清姚鼐赞美他“其文冠绝前后作者”,是因为韩愈的赠序内容丰富,并借其来抒发内心感慨,阐述文学主张。《送李愿归盘谷序》是韩愈赠序中别具一格的一篇。笔者有幸观摩了一场以本篇作品为课题的教学比赛。怎样解读该文,怎样设置教学任务,怎样完成课堂生成,参赛选手给了听课者不一样的感受。听课过程中,笔者最大的感受是文言文教学不仅仅是言的教学,更要对文本进行细读与深挖,从而教出了文言文本的三个维度
英国作家毛姆曾提出了一个有趣的观点:“为乐趣而读书。”“不论学者们对一本书的评价如何,纵然他们众口一致地加以称赞,如果它不能真正引起你的兴趣,对你而言,仍然毫无作用。别忘了批评家也会犯错,批评史上许多大错误往往出自著名批评家之手。你正在阅读的书,对于你的意义,只有你自己才是最好的裁判。”然而,随着网络时代的到来,一些低俗网络文学成为了大众的狂欢盛宴,瞬间欢愉过后是时间流逝后一无所得的精神的空虚感。
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进,教育相关部门也对初中生的作文写作能力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长期以来,受应试教育大环境的影响,我国初中生的作文写作水平始终受到一定的约束和限制,难以得到质的提升。在新课改新的教育理念的影响下,我们提出了层递式教学的策略,该教学方法从学生的生活感悟和所学所思入手,从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需求出发,有针对性地对学生作文学习的不同阶段制定专门的计划和策略,以最大限度地提高学生的作文写作能力
初中学生大多认为语文课程无趣,不仅不能表达自己的想法,还要按照刻板的规律答题以求得到高分:语文除了教会学生认识一些字词,教会一些道理便没有其他了,因此导致学生的语文成绩普遍不高。在此,笔者以朱自清的《春》的教学为例,就如何有效地进行语文教学进行初步的探究。  一、利用多媒体,提高学生对语文的兴趣  多媒体教学是一种新兴的教学方式,它能通过学生的视觉、听觉等方式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从而把所要传达的信息
作家李准曾经说过:“一个细节在揭示人物性格特征的作用上,有时和一个情节、一场戏起着同样的作用。”因此,为了使人物形象更加鲜明,使作品更具有感染力,文学作品中常常进行细节描写。因此,我们在阅读叙事写人的作品时,需要细读细节描写,推敲细微之处,往往可以更加深入地理解文本,更加深刻地认识人物形象。  一、拨开云雾见天日——认识细节描写  在语文学习中,不少同学认为人物描写包括:外貌描写(肖像描写)、语言
文学是一定历史时期生活的反映,生活原本丰富多彩,然而一旦转变为语文文本,成为一个个方块汉字,那些反映生活的声音、语式、手势、姿态、表情都已不复存在了,很是遗憾!而这种遗憾就需要我们语文老师像毛宗岗评点《三国演义》那样,运用一定的理论知识和自身生活的所见所闻去感悟语文文本,尽量还原历史的生活原貌,对语文文本“演义”一番,在一定程度上拓展学生的视野,也拓展语文教学的“事业”,达到语文教学“少教多学”的
人教版高中语文必修教材的“阅读与鉴赏”版块,传记类文本中有许多立体生动的人物形象值得师生共同探讨。如《鸿门宴》中的刘邦和项羽、《荆轲刺秦王》中的荆轲、《廉颇蔺相如列传》中的廉颇和蔺相如、《苏武传》中的苏武和李陵等,他们以独特的个性吸引着万千目光,又以其形象背后深厚的文化意蕴引人深思。对于传记类人物形象的解读,不能单单只立足于教材选本,而是应将人物还原到历史情境中探究人物个性。下面我将以廉颇为例,通
《选读》是文化论著类的选修课程,同时从本质上讲又隶属于古文教学。“选修”与“古文”二者兼有的特质,决定了《选读》的教学,我们应该处理好“语言文字”和“文化内涵”二者之间的关系。在理解“语言文字”的基础之上,对《论语》选读的教学适当侧重“文化内涵”。语言文字的理解是基础,文化内涵的探究是结果。为了实现以上教学目标,笔者对教学活动进行了如下的探索与实践。  一、立足诵读品味,落实语言文字  在学习《选
著名特级教师严华银先生在他的《让语文安静》中这样写到:“让语文课堂安静。让学生真正自主并成为主体,静静地看书,静静地读书,静静地思索,接着与同学、与老师静静地研讨,悄悄地对话,正是在这一神圣的殿堂里,静谧的‘情境’下,语文的营养如随风潜入的春夜细雨,在有无之间缓缓注入,于是,语文能力和素养的芽儿在无声无息中潜滋暗长。这就是每一个人语文学习的真实状态!”  可是,现在很多地区和学校都将语文教师能否使
《再别康桥》被视为了诗人徐志摩的经典代表作,既是现代诗歌创作与发展的代表,也是西方文艺理论与中国古典诗歌理论结合的代表产物。自进入21世纪以来,每年都有过百篇论文论述这首诗歌,无论是从新批评方法的角度,还是从新诗变化或新月诗社的“三美”理论,抑或从考证考据学角度,都作了大量、全面的分析。但笔者试图通过色彩心理学来介入诗歌情感、诗歌意境及诗歌节奏等方面的分析,引导学生在诗歌教学中扩大视野、启发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