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一提起大学生毕业生总是和就业问题联系在一起,而大学毕业生难找工作似乎已经成了公众的共识。关于就业难的原因一般认为要么是社会需求不够,要么是个人定位不准确;这些解释都非常值得进一步思考。
专业学习带来了什么?
从知识体系结构的角度看,专业设置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根据1998年国家制定的标准,知识体系大体分为12个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分为若干二级学科,具体到大学生具体所学的专业则又到了更为“基层”的分类。较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速度,这样细致的知识分类和专业领域划分总是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出现了所谓“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社会发展亟需的紧缺的新职业和新岗位招不到精专的人才,发展较早、待遇较好的职业则人力资源富足。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都面临专业不对口的就业选择。这种现象客观上突出了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专业分化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看起来纯粹是个经济社会结构的问题。因为社会发展不能创造足够多与能力相匹配的职位。在高校培养了大量的有知识的劳动者、高级管理人才的同时,社会需求的结构和水平没有相应的变化和增长。所以,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结构发展的不匹配或许是这种解释的最简要形式的总结。
是不是社会结构的问题?
记得在我校工作的一个外教提了一个颇有启发的问题: “大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我了解的中国西部那么多地区亟缺教师,为什么毕业了不去呢?”西部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我们国家的政策也正在通过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来进行积极应对。事实上,就业难不是因为社会需求不够,不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够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因为社会不能创造出足够多“理想的”职业和岗位。这个“理想”也不能仅仅理解成专业对口的问题。工作难找决不是专业不对口、社会需求水平不均衡那么简单。毕业生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已。如果仍要从经济社会结构中寻找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那只能说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能创造足够多的令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当然非要沿着这个逻辑分析下去的话,理想的工作岗位数量不够,或许也可以最终归结到经济社会结构上去。
个人意愿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果仅是个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问题,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展和调整这些结构,来解决人才培养和特定岗位数量匹配的问题。毕业生们寻求“理想的”职业归根结底还是个价值观问题,是个人理想和意愿的问题。事实上,当前就业问题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相互碰壁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一致比较坚韧的传统就业观念。为了应对社会分工的当代形式,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了大众化进程,其定位已经由精英阶层的培养过渡到了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与此对应的是,大学生们似乎仍不愿放弃过去的理想。
今年我指导毕业生做了几百份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公务员考试问题上,除了部分同学把它仅看作为一个机会之外,大部分打算参加考试的同学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官本位思想。看来公务员这个职业是大家比较“理想的”或“令人满意的”。研究进一步对公务员考试动机的因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保守求稳和官本位思想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因子。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惊讶,它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提高人才流动率和社会变迁的速度。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变化,个人求职观念不变化的结果必然就是失落、失意乃至失败。
我们能够做什么?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众多的大学生宁可面对不可回避的变化仍然坚持保守求稳的心态呢?我想这种观念层面的问题,一定是可以从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中寻找到深层原因的。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和变化,劳动分工在持续变化中日益多元,但是我们在就业理念、人生价值、成功观念等领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广义的社会化过程,仍在顽固地坚守传统思想的阵营。这是个更为根本的深层原因。因为,从个人意愿的角度看,每个求职者都打算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要获得更高的职业荣耀和社会认可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但如若一直徜徉在“天之骄子”的云端,跌落到现实上受伤也就是必然的了。更要命的问题是,我们大量的毕业生都会如此地受伤。为了减轻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既不能把罪责简单的归结到社会经济结构上,也不能简单地把责任甩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上。当务之急,似乎更应该从职业生涯理念和就业价值观念方面进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赵宗金: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所,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等。
专业学习带来了什么?
从知识体系结构的角度看,专业设置是社会分工发展的结果,同时也进一步促进了社会分工。根据1998年国家制定的标准,知识体系大体分为12个大门类,下设若干一级学科,一级学科下又分为若干二级学科,具体到大学生具体所学的专业则又到了更为“基层”的分类。较之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迅猛速度,这样细致的知识分类和专业领域划分总是体现出一定的滞后性,所以出现了所谓“专业冷热不均”的现象。社会发展亟需的紧缺的新职业和新岗位招不到精专的人才,发展较早、待遇较好的职业则人力资源富足。于是,很多大学毕业生包括研究生都面临专业不对口的就业选择。这种现象客观上突出了高校扩招背景下大学生就业困难的社会现实。专业分化与社会需求不匹配,看起来纯粹是个经济社会结构的问题。因为社会发展不能创造足够多与能力相匹配的职位。在高校培养了大量的有知识的劳动者、高级管理人才的同时,社会需求的结构和水平没有相应的变化和增长。所以,教育结构与整个社会结构发展的不匹配或许是这种解释的最简要形式的总结。
是不是社会结构的问题?
记得在我校工作的一个外教提了一个颇有启发的问题: “大学生怎么会找不到工作呢?我了解的中国西部那么多地区亟缺教师,为什么毕业了不去呢?”西部边远地区的基础教育的确存在巨大的人才缺口,我们国家的政策也正在通过调整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和人才战略来进行积极应对。事实上,就业难不是因为社会需求不够,不是因为经济社会发展不能够创造足够的就业岗位;而是因为社会不能创造出足够多“理想的”职业和岗位。这个“理想”也不能仅仅理解成专业对口的问题。工作难找决不是专业不对口、社会需求水平不均衡那么简单。毕业生们不是找不到工作,而是找不到理想的工作而已。如果仍要从经济社会结构中寻找大学生找不到工作的原因,那只能说是因为我们的社会不能创造足够多的令大学生认为理想的工作。当然非要沿着这个逻辑分析下去的话,理想的工作岗位数量不够,或许也可以最终归结到经济社会结构上去。
个人意愿扮演了什么角色?
如果仅是个产业结构、教育结构和社会结构的问题,那我们需要做的就是发展和调整这些结构,来解决人才培养和特定岗位数量匹配的问题。毕业生们寻求“理想的”职业归根结底还是个价值观问题,是个人理想和意愿的问题。事实上,当前就业问题上个人需求和社会需求相互碰壁的一个重要根源就在于一致比较坚韧的传统就业观念。为了应对社会分工的当代形式,高等教育已经开始了大众化进程,其定位已经由精英阶层的培养过渡到了普通劳动者的培养。与此对应的是,大学生们似乎仍不愿放弃过去的理想。
今年我指导毕业生做了几百份在校大学生就业观念的问卷调查,结果发现,在公务员考试问题上,除了部分同学把它仅看作为一个机会之外,大部分打算参加考试的同学都表现出较高水平的官本位思想。看来公务员这个职业是大家比较“理想的”或“令人满意的”。研究进一步对公务员考试动机的因子结构进行了分析,发现保守求稳和官本位思想是其中两个重要的因子。这个结果让我非常惊讶,它让我思考到底是什么因素决定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心态,市场经济发展必然提高人才流动率和社会变迁的速度。面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变化,个人求职观念不变化的结果必然就是失落、失意乃至失败。
我们能够做什么?
那么是什么因素让众多的大学生宁可面对不可回避的变化仍然坚持保守求稳的心态呢?我想这种观念层面的问题,一定是可以从我们的价值观教育中寻找到深层原因的。经济和社会在发展和变化,劳动分工在持续变化中日益多元,但是我们在就业理念、人生价值、成功观念等领域的家庭教育、学校教育乃至广义的社会化过程,仍在顽固地坚守传统思想的阵营。这是个更为根本的深层原因。因为,从个人意愿的角度看,每个求职者都打算找一个理想的工作,大学生要获得更高的职业荣耀和社会认可自然也就无可厚非。但如若一直徜徉在“天之骄子”的云端,跌落到现实上受伤也就是必然的了。更要命的问题是,我们大量的毕业生都会如此地受伤。为了减轻和避免这种情况的发生,我们既不能把罪责简单的归结到社会经济结构上,也不能简单地把责任甩到大学生的个人价值取向上。当务之急,似乎更应该从职业生涯理念和就业价值观念方面进行教育理念的深刻变革。
赵宗金:中国海洋大学法政学院社会学所,博士,讲师、硕士生导师。研究方向:社会心理、人力资源管理与公共政策分析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