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政治课教学回归生活

来源 :中华少年·研究青少年教育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jun1363259416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摘要:在高中政治教学中,应从学生的生活实际出发,联系生活讲政治,把生活经验理论化,政治问题生活化。把社会生活中的鲜活题材引入学习政治的大课堂中,使学生感受到高中政治与现实生活的联系,从而激发学生学习政治的兴趣。
  关键词:政治课 回归生活 教学探索
  政治课是一门来源于社会生活的理论性和实践性都很强的课程。作为政治教师,应努力拉近教材中的理论与现实的距离。而且,现在高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是以适应社会发展的学习能力为评价核心的,新的考核目标的确定,促进了政治课向社会生活的回归,在现实生活中实践、验证和发展,与时俱进。如何使高中政治教学生活化?我想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的师生关系
  课堂教学是生活世界的一部分,是教师和学生生活其中的预设背景,要求把教师和学生看成是存在于生活世界中的不同主体,而不是一方主体,一方客体;要求把课堂看成是师生之间的交往行为,而不是知识授受的认知行为。师生之间的交往关系是建立在生活认识基础上的平等、民主、和谐的关系。和谐、民主、宽松的师生关系是授课成功的重要因素,是课堂生活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课堂教学生活化的基础。为此,在政治课教学中,教师必须转变教学观念,把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作为思想政治课教学的出发点,关注学生的精神需求,指导学生的精神生活。尊重学生人格。作为政治课教师在角色定位上,要摆正位置,减少“身份角色”,不以势压人,不以压代教,多注意感情上的交流。在语言表达上,不用命令式、训斥式教育,多一些商讨、对话式教育,循循善诱,因势利导,以平等的姿态、平易近人的风格来教育人、引导人、感染人,引用生活化的例子来说明道理,教育学生。
  发扬教学民主。在课堂教学中发扬民主,允许学生发表不同看法,鼓励学生之间的辩论,也允许学生和教师辩论。在讨论中,不扣帽子,不用讽刺、挖苦的语言,在民主平等的气氛中,师生共同追求真理,去除迷雾。在引导学生展开讨论的过程中,鼓励学生联系社会现实和自己的思想实际进行争论,并由教师结合教材内容用正确理论对学生的争论进行综合评述和正面分析,从而澄清学生的混乱思想,扭转学生的错误认识。
  二、理论联系实际,课堂教学与课外教学有机结合
  我们的高中思想政治教材不但在课堂教学中增加了许多探究性学习活动的内容,还在每个单元后设置了与本单元教学内容密切相关的综合探究活动的课题,注重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探究活动的能力和创新精神。因此,我们的课堂教学也应突破知识传授的主观认知领域,高度重视实践在教学中的作用。充分有效的运用“名词点击、相关链接、专家点评”等辅助栏目,增加课堂教学中的学生活动量,并向课外延伸,积极组织各种课外实践活动,指导学生进行综合探究活动,使学生通过实践感受来形成知识和掌握技能,来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树立“三观”,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这就要求我们的教学必须贯彻理论联系实际的原则,做到课堂教学与课外活动的和谐统一。课外教学要达到五个基本要求:研究性学习要以学生的自主性、探究性学习为基础;要在教师指导下,从自然、社会和生活中选择和确定专题进行研究;要以个人或小组合作的方式,通过学生自己收集、分析和处理信息材料来实际感受和体验知识的产生;要以类似科学研究的方式主动地获取知识、应用知识,进行解决问题的学习活动;要有利于学生深入了解社会,学会学习,养成科学精神和科学态度,掌握基本的科学方法,提高综合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开放教学内容
  新的课程观认为,教材内容是重要的课程资源,但不是唯一的资源。课程不仅是知识,同时也是经验、活动;它不仅是文本课程,更是体验课程,是教师与学生共同探求知识的过程;是教材、教师、学生、环境四因素的整合。因此,政治教师要具备与时俱进精神,开放教学内容,关注热点、贴近生活,切实增强政治课教学的针对性和时代感。关注社会“热点”。教学中应紧密围绕我国经济、社会发展中的重大问题和国际政治经济生活中的热点问题设计教学,引导学生认真分析、努力思考、热烈讨论,形成正确的观点或处理方法,这不仅是贯彻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必然要求,也是引发学生思想共鸣和师生“思维共振”的重要途径,更能提高学生学习政治课的兴趣和热情。
  贴近学生生活。政治课教学背靠的是社会大舞台,面对的是时代新天地,“外面的世界很精彩”,一堵“围墙”隔不断课堂和社会的联系。现阶段学生往往通过媒体、网络等大量吸收信息,他们的眼界比以往任何一个时代的学生都开阔。在进行教学设计时,除了从报纸上、网上找供讨论的问题,更注重着眼于身边事,注重寻找学生身边的“热点”,使讨论的问题来源于学生可感知的社会活动及现实生活,也鼓励学生从自己的身边寻找案例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进一步加强学生真实的感受。这样可以把课堂内外联在一起,把情感与态度、行为与习惯、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结合起来,引导学生在生活中发展,在发展中生活,也有利于进一步引起学生的思想共鸣,增强政治课的感染力和说服力。
  四、加强课外学习为课内学习做好充分准备
  课外学习主要以学生的预习和自学为主,是课内预习导学的自然延伸和拓展。由于达标训练已经在课内完成,因此,学生的课外学习主要是为下节课的学习作充分的准备。这既有利于改变学生传统的以作题为主的课外作业形式,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也有利于引导学生主动学习,为提高课堂教学效率打下坚实的基础。课外学习过程中,学生根据教师课内提出的预习要求,以学习主题为核心,以学习目标为方向,以学案为“抓手”,通过自读教材,初步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通过对情景材料信息的解读和对相关问题的思考,尝试回答和解决问题;通过搜集和补充资料,拓展思维的空间,加深对问题的理解;通过发现和提出新的问题,激发进一步探究的欲望,充满信心地去迎接新的课堂学习的到来。我在教学中,结合教材的教学,及时引导学生关注鲜活的社会生活,并指导学生作一些课题探究。如《我心目中的学习型社会》引导学生从文化角度撰写心得体会或小论文,以提高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的能力。
  高中政治教学与生活的关系十分紧密,生活决定教学,而教学又要通过在生活中的实践来显示自己的力量,真正地达到教学效果。所以,政治教学要将实践和空间进行拓展,鼓励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对政治进行感知,学会在实践中解决实在的问题,将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在实践中来见证课堂学习的效果。
其他文献
摘要:教师要把学生的质疑问难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必不可少的教学环节。课内必须留有一定的时间让学生质疑无论讲课过程中或在讲课之后,都用以提问,使学生逐渐养成“好问”的习惯。同时还有重视学法指导,要求教师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最优途径,使学生掌握一定的学习方法,并能选择和运用恰当的方法进行有效的学习。  关键词:小学语文 质疑问难 学法指导  一、明确任务  实践表明,有意学习与无意学习的效果存在极大的差
摘要:人们常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这句话对大多数人而言都应该是适用的。要想教好物理使学生学好物理就必须让他们对物理这门课感兴趣,充分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只有这样才能收到较好的效果。以下是我在教学中所采用的一些方法。  关键词:高中物理 激发 兴趣  一、教师授课时要有良好的教学艺术  在教学中,教师富有哲理的幽默,能深深地感染和吸引学生,使自己教得轻松,学生学得愉快。  1.生动风趣,激发和提高学
背景:偏头痛(migraine)是神经科临床常见的一种原发性头痛,该疾病在我国及世界其他国家均有较高的患病率,尤其是女性的患病率较高,我国女性患病率为11.2%~25.0%,位居全球致残
摘要:一些学生迷恋不良书籍;这些不良书籍对学生的成长形成了极大的危害。我们要高度重视这个问题,积极思考应对策略,采用引、挤、堵的方法引领学生走出阅读的误区,确保我们的学生健康成长。  关键词:中学生 误区 措施  课堂上,总有一些学生埋头读着厚厚的课外书;老师走到身边还不知道。是什么书这样诱惑我们的中学生呢?上课之余,我们通过观察、访谈和当堂收缴,看到这些书大多是像《坏蛋是怎样炼成的》,《水晶之恋
摘要:如何在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的教学中更好的教会学生专业技能以成为各中等职业学校计算机专业研究的课题。本文将根据这几年学校在教学中的经验谈谈如何促进计算机专业的教学。  关键词:中等职业学校 计算机专业 教学思考  中职学校的教育既要适应社会的需求,又要顾及现阶段中职学生发展的需要。在社会进入信息化时代的今天,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其应用几乎渗透到社会的各个领域,从而影响社会对信息技术人才的知识结
新课程实施到今天,教学过程中如何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如何更加科学的实施教学,如何使教学更加有效,一直是我们关注的问题,为此学校提出了“以学为主当堂达标课堂教学研究”。根椐这一理念,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我们确立了“初中生物导学案的设计与实施研究”这一课题。经过两年的探索,我在实施导学案的不同阶段应注意哪些问题方面谈谈我的粗浅看法。  一、学案的编制  导学案设计与传统教案不同,传统的教案形式是立足